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945281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随想随笔散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1听说清明节我要回去,远在四川打工的弟弟提前了两天回家,默默的准备着上坟需要的一切,静静的等我回去。清明节这天,天气晴好,路上行人懒懒的,散散的,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味。随处可见行人手持祭品,一脸漠然的奔向一座座坟头。记得在老家的日子里,清明很少上坟,父亲总是在春节里带领我们漫山遍野的寻找已故亲人坟墓,逐个介绍,逐个的祭奠,逐个的吩咐我们记牢了。那时,年幼的我们只图好玩,并没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想来,但凡老人们的心思,是害怕晚辈们的忘记。离开老家后,每逢清明节,朋友们纷纷的赶去上坟,回来后问我回去上坟没有,我无所谓的表现让他们着实的

2、吃惊。当时我错误的以为:有父亲在,一切都有依靠。前年,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猛然间,情感上的失落和对人生无常的体悟让我真切的体会了“子欲养亲不在”的人生滋味。哎!现在想来,一切也都晚了。到老家的乡街上,弟弟带着侄子来接我们。以前每次回去,都是父亲来接我们,估计弟弟是担心我们带着东西,离家久了已经不习惯走山路了,也许是照顾一下我的感受,或许都不是单纯的弟弟,我估计他并不会考虑那么多。其实也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多,做人做事,顾及别人的感受是基本的要求,但过分的在乎别人的脸色和眼神就过了,按照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做该做的、喜欢的、符合正常情感的事就行,迁就别人却勉强自己会痛苦,人生短暂,何必勉为其难的自寻

3、烦恼。回到曾经居住十余年的家里,一切如常,绿了百树,红了樱桃,老屋在树木环绕中显得那么的安宁,像是默默的等待游子的归来,无奈却也物是人非!天色已晚,弟弟建议第二天才去上坟。小孩们兴高采烈的玩起简单的游戏,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恍然间感觉我们成人离那种简单的快乐越来越远,社会的大舞台让我复杂不起来,却也简单不了,复杂和简单之间,我缺少的就是这种化复杂为简单的超脱。全文约:840字,阅读时间:105秒。清明随想随笔散文2细碎的烟灰在坟前飘扬飞旋,好像是精灵在快乐的舞蹈;耳边却传来哀哀切切的哭声,那哭声时断时续,时大时小,终归好像烟灰终归消失于天空中一样消失在这空旷的山野。我们几个人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着几

4、个刚填完新土的坟茔,默默地挥挥手臂,然后转身离开。刚走几步,压抑的心情突然放开,几个人说笑起来。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回乡祭奠,有时是在旧坟上添几把新土,有时是在坟桌前烧几串纸钱。当然不止我一个人在场,有时是和我的叔叔堂兄弟,有时是和我的媳妇及姐妹。无论是和什么人在一起,无论是在干什么,我却总没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好像清明祭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习惯到我们已经忘却我们本来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一种自发的本能在行动。没有悲伤的感觉,无论这坟里埋着我的什么亲人,毕竟他们已经逝世很多年,再多的眼泪也流干了,再多的悲伤也变淡了。他们变成了深埋在我们内心的一点念想。我们在祖辈的坟前上供、焚香、烧纸,完成这一系列程序,

5、我感觉到了庄严肃穆,我感觉到了生命的传承。是的,传承,今天我们在这里祭奠他们;未来某一天,子孙也会用同样的仪式祭奠我们。在这袅袅的青烟中,在逐渐变多的坟茔中,生命得到延续,时间得以永恒。逝者已矣,我们还要继续我们或美好或沉重的生活。我们把对父辈的念想存在心里,该说就说,该笑就笑,该怎样就怎样。也不管未来会怎样,我们还要面对现在的生活。对着父辈挥挥手,我们说着笑着,一路向前走。我想,我们的后代子孙也一定是这样,说不定,他们会比我们潇洒。全文约:670字,阅读时间:83秒。清明随想随笔散文3现在家里的老人走了,留下一群儿女,逝去的永远逝去了。老人说:只要今生无撼人这一辈子就没白活。也对!生命本来脆

6、弱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好好珍惜只求今生无撼。人总究逃不过自然的法则,顺其自然吧!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神农尝百草,精卫添海,大禹治水。古老的传说成就了古老的故事,古老的文明造就了古老的人类。春去秋来、国兴国灭无数的人演义了无数的故事。故事的背后却又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一面,黑暗的,血腥的还有肮脏的。谁都不是谁的谁,谁也不真正了解谁。故事里的事有何尝不是?物转眼又到了清明,空气中仿佛弥漫着哀伤的气氛,每年的这个时候后人都会为祖先扫墓,想想曾经还在一起生活的人如今却和自己阴阳相隔,不伤心都不行。物事人非,过去的终将过去,时间是不会为任何事物停留的,只愿逝去的人安详,活着的人明天更好!全文约:4

7、21字,阅读时间:51秒。清明随想随笔散文4上完坟,了却了一桩心愿。春雨是时候的落了下来,云层压得很低,估计暂时晴不了。是夜,雨,时断时续,稀稀落落的淋湿了睡梦。清晨醒来,满眼都是新绿。泥土在雨水的滋润下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农人早已忙碌在田野,播种着一年的希望,尽管希望微薄,甚至已无必要。弟弟洗过脸,执意要送我们。一路无语,到了街上。话别,看着弟弟清瘦的身影渐行渐远,我知道,他要寻找他的希望,他的梦想,他将继续忙碌在工地,或是收获土地上那点微薄的希望。弟弟的身影已经模糊,我启动车,缓缓的驶往我要去的地方。有希望就好,有目的地就好,各自趋向自己的方向,离别是永恒的人生主题。有亲情相伴,心有挂念,不

8、随波逐流就好。全文约:351字,阅读时间:43秒。清明随想随笔散文5到了寒食以后,往事依依如悠。熙熙攘攘往日的繁华,平平淡淡今日的冷清。想不到今日的清明能够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古时的真正含义,恐怕在如今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快节奏时代,人们想要真正了解清明节的含义,恐怕需要查阅古代人们留下来的资料来熟悉那节日的往昔。清明是一个缅怀的节日,是一个感时伤事、悲天悯人最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表达对逝者的沉痛的哀伤和真挚的悼念。以至于在当日留下缅怀与哀悼的泪水,同时生者也是借着这泪水洗涤流逝往日生活的心酸苦楚。这又是另一种情怀,这也是另一种伤逝!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在唐代是和清明节连

9、在一块的,人们在缅怀介子推的时候用不开火做饭的最原始也是最虔诚的方法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这里面还会有一些复杂的情愫,我在这里早已经分不清,也不可能分清。清明如水,用柔和的姿态摇曳着人们的哀思。那一潭清澈的水,铺展着往日的平静,但只需要简简单单的一个激荡,只需要细细微微的一阵清风,便可以立即激起微微的水花,展开细细的波纹。那是心灵的碰触,也是心灵的释放。清明如云,在万里天空飘荡游移。它随着风的吹拂而飘动,它也随着人们的关注而灵动。它有它的体态,人们有人们的想法。这些我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只是云朵在不远的将来终究会春风化雨。人们的心灵也会在清明的到来得到洗涤。清明如雨,丝丝缕缕,淅淅沥沥,那

10、是否是沉思者的眼泪?清明的雨将桃花绽放得异常的闹,那是否是沉思者的笑颜?躲在风中笑?清明如风,带来枝头的点点新绿,携来初绽繁花的阵阵芬芳,送来阳春的和煦与妩媚,更引起了我们对往昔的追忆,对亡灵的缅怀,亦或是对未来的憧憬。清明如诗,铺就的是一条条充满韵味的伤情之路。无数的迁客骚人在这一天成了带有他们那个时代印记的大家。这里我不会一一罗列,但是人们应该知道的是,他们的锤炼,也是先从心灵开始的。也就是大文豪白居易所说的*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吧。不知道古人的精华能否影响到今人,也不知今人的成绩是否受用于古人。清明永远是一个缅怀的节日,清明也是人们精神的一个归程。全文约:971字,阅读时间:121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