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95583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 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1如果说母爱如水,细腻、温柔,那么父爱就如山,坚毅、深沉。父亲对我的爱现在已经无法让我用文字来形容了,因为我也不能用我的文字来囊括全部。一位朴实无华的司机,但对我的爱决不少与每一位父亲。当我生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会为我端茶送水;当我因为考试不如意的时候,他不但不批评我,还会鼓励我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呢?几年的一次考试时,我的数学只有85分,妈妈给我定的要求是90分,距离目标还有5分,妈妈看了我的分数后,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差点还要打我呢!这时,父亲发话了:“三年级的数学85分也不是很差,给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了,孩子的压力会很大的。更何况,失

2、败乃成功之母,偶尔一次的发挥失常也是没有关系的。别对孩子太严厉了。”听了父亲的一番大道理后,妈妈也没有在对我说什么了。我感觉自己的眼泪正在眼眶中打转,好象一触即发似的。我在自己的心中暗暗对天发誓:我决不会在有下一次的发挥失常了,人生一共能有几回失常啊!就这样,我的成绩虽然谈不上好,但也不差。在父亲的多次鼓励下,我几乎在成功的道路上畅通无阻。没过多久,流行性感冒就传了开来,我也不幸染上了。我发了39度的高烧,父亲边停下了工作日以继夜地陪伴着我。他每日为我熬药,带我上医院看病。生病的期间,父亲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一夜。一天晚上,我迷蒙地睁开双眼,发现父亲正守在我的床边。他看见我睁开双眼,

3、仿佛刚从睡梦中惊醒,连忙问我:“孩子,你好久没有吃过东西了,我去给你煮吃的,你等我一会儿!”我发觉父亲的眼中满是欢喜。我端着父亲递给我的粥,望着父亲那殷切的眼神,边喝着粥,边端详着父亲。父亲他苍老了许多,乌亮的头发中冒出了根根银丝,脸上也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皱纹。我的眼角流过一道温暖的、像断了线的泪珠。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因为他可以为你无穷无尽地付出,直到海枯石烂也不会停止的爱!父爱如山,坚毅、深沉!全文约:860字,阅读时间:108秒。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2年少时迷恋各种各样的预测术,从神秘费解的周易到浅显易学的手相,逮着就钻。自以为粗通了时,几乎给所有熟识的半熟不熟的“布”过“卦”。很多的卦

4、辞说过就忘,给父母的却牢牢记着。父亲早年生活苦寒,正如儿歌里唱的“两三岁上没了亲娘”,九岁以前,还有年长的姐姐照料,姐姐出嫁后来了后娘。父亲十三四岁上,爷爷又撒手人寰。父亲只得提前长大,提前成人成家,于是十六岁的父亲娶了十五岁的母亲。父母亲结婚时,后奶奶病已重,卧床两年后去世,紧接着三年大饥荒来了。直到六三年他们结婚六年多大哥出生,此后一直到七九年弟弟出世,十六年间父母亲生养了六个孩子,到前几年弟弟毕业分配,六个孩子无一例外全部供给上学,全部“跃”出农门。母亲三十岁上生的我,父母亲三十几岁前的事我无从知晓,他们最劳苦的中年时光,在一个不不谙世事的十几岁孩子眼里,也无从判断幸福与否。可是那时热衷

5、于探究未来急于要揭开命运之神神秘面纱的我,切切地拿拐弯抹角搜集来的父母亲的资料,虔诚地“算”了一卦。卦辞说父母亲早年命运多舛,如小溪之出于深山,然后将一路奔腾曲折向前,劳碌不止;直到老年则万事亨通,安享清福。我一遍遍地看这卦辞,想象那时背负着六个读书郎的父母,也只能拥有劳碌的漫长岁月。但至少晚年还可以得到补偿,算是点慰藉吧。也许是我不经意地把预测的结果向母亲透露了点,也许是母亲看我们渐渐长大,觉得应该“痛说革命家史”,总之,从母亲的回忆中,我预测的一半得到印证,后面的一半美好,我坚信一定会呈现于父母的生命历程中。可是这样的“迷信思想”丁点不敢在父亲跟前流露。父亲是村里最早的党员之一,是个坚定的

6、无神论者。无论多大的困难,他都从最现实的渠道去解决,一年中除了十月一送寒衣,从不求神敬佛。在父亲长年影响下,母亲也不迷信。从小到大,记忆中我家的院子是最敞亮的,因为父亲母亲从没有别人家的那些神秘的忌讳,没有别人家空气里充斥着的看不见、得罪不得的忌讳:早晨起来空腹不能出门、要吃饼子千万不能先要尖儿、锅盖不能立在锅后面、刚盛的饭不能直接从掌勺者手里接、得放到锅台上再端起来、不能用一根筷子吃、泼水不能隔着门槛似乎一举手一抬足都有忌讳在那瞅着,不由得让你手脚轻点,再轻点。可是我家里就没有,我们的夜晚一样是黑的,却是纯净的。农业社时,我家只有父母亲两个劳力,承担着一大家子的口粮。哥哥大姐渐渐长大,饭量大

7、增,力气也有了些,父母也不像村里大多数人一样让他们辍学挣工分,家里还有需要人照看的弟弟妹妹,父母亲的艰难,难以想象。八十年代初包产到户后,家里人口多,分了十来亩地,但劳力还是只有两个,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父母亲摸黑下田干活,父亲一干就是一整天,母亲还得赶放学时间回来做饭,然后给父亲提到地头。父母亲的能吃苦,在方圆几十里有名。没有老人的家庭,我们那儿叫“单帮子”,这样单帮子比较少,单帮子家庭中孩子众多的,也数得清,而孩子众多并且都供给上学的,在家乡方圆百里寥寥无几。因此,当我们兄弟姐妹接连考学、走上工作岗位后,地方行政部门还作为励志榜样,给父母亲颁过奖。所有的人都说,父母亲终于熬出头了。我也这么

8、认为,我看到父亲的胸挺得直了点;逢年过节,父亲还是喝酒,却很少醉了,父亲喝醉酒后不再像很久以前我们还小时,泪流满面地哭诉他的娃吃不饱他的娃穿了破衣裳。工作后忙碌起来,琐碎繁忙的日子代替了青春的迷惘,将那些与预测命运有关的书籍束之高阁,开始相信命运在自己的把握中。父母亲的孩子大抵都这样理解人生。所谓的把握,也不过是在既定的轨道上,奋力向前。大哥成了人人称赞的好干部,却一直没有大的升迁;大姐是一个效益总不见起色的单位里兢兢业业的中医大夫;我和二姐为保持优秀教师的教学成绩而竭尽全力即使这样,在吃“皇粮”的队伍中,我们大多属于底层。工资全用来生活,也许还算绰绰有余,可是从九十年代起,住房开始商品化,一

9、栋栋巍峨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大哥最先开始勒紧裤腰带修房,刚刚从我们的考学压力中解脱出来的父母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吃苦。前几年我们在外读书时风调雨顺,有了较多的余粮,父母亲磨成面,一袋袋给哥哥嫂嫂送去。门外有块地,由于在村子里边,地气干,以前一直种着修长的白杨。父母亲把树砍了,种上各种蔬菜,一有空就挑水浇地。除了冬天,一直有新鲜的蔬菜。我结婚前的两三年里,住在家里,经常受父母派遣骑车给哥哥送菜,看着父母亲给哥哥姐姐精心挑拣蔬菜,挑剩的才留下自己吃,菜少了干脆就不吃。有次见嫂嫂把吃不了的菜大把的送给邻居,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结婚后,弟弟妹妹一毕业直接去了外面,父亲只有自己送,隔三差五的,父亲就骑着

10、自行车,给我们逐个送来。余粮吃完,那几年干旱,庄稼歉收,不知是我们觉得父母亲还很有力,还是根本就习惯了只向父母亲索取,我们很少留意父母亲的困难。那年端午节,天干得令人绝望,我和丈夫回到娘家,尽管父母亲强颜欢笑,我还是感觉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助。丈夫是个有心人,他悄悄问我父母亲的积蓄,我怔住了。在父母亲的概念中,余粮就是积蓄。他手里纵使有点余款,不是添置件居家器物就是花到田里。并且,靠一年两头的大肥猪的钱,供给我们上学的父母亲,由于粮价高涨,地里歉收,已经一连几年没养猪。丈夫说你家没一袋粮食了,还不买粮食吃啥呀?我不相信,又搜寻了一回,确实没粮食了!那天的太阳白晃晃地热,天高地远,觉得自己卑琐得要

11、化成一撮土。丈夫当即返回去取了几百斤小麦的钱来。多少年后,父母亲还记着这件事。如果我们也像父母亲一样记着他们给予的恩惠,我得准备多少本备忘录?全文约:2313字,阅读时间:288秒。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320_月X日 星期X晴父亲节到了,小红和妈妈商量着送给爸爸什么论文,怎样才能够让爸爸开心呢?小红想了个好主意,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每人亲手做张贺卡送给爸爸吧。”妈妈说:“这个主意不错。” 说完妈妈把做贺卡的材料找了出来,有剪刀、彩纸、双面胶。一切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做了,首先小红把爸爸最喜欢的颜色的彩纸拿出来,再用剪刀剪出一些爱心形状的图案,接着用双面胶布把爱心贴在贺卡上,然后写上祝福的字,最

12、后两张贺卡做好了。晚上,爸爸回到家,小红和妈妈把早以准备好的贺卡送到爸爸手里,爸爸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全文约:416字,阅读时间:52秒。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4父爱,伟大如山。我们就像是绿草鲜花,点缀在山的胸怀。父爱不仅伟大,也充满着真实和美丽。不知何时起,我已经12岁了,对于父爱的含义更深了。有时爸爸看着我,那深邃的目光,注射了多少的心血,让我懂得了,我应该是个大人了,应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了!他,有一些的帅气和活力,而不缺乏成熟的标志。他,浓眉大眼,一看就是老谋深算。他的眼神里,带着对世界的看点,每一眼都包含着深深的含义。他,嘴巴总是会冒出几个令人开心或者悲哀的成语,让人觉得幽默。他,心跳的频率

13、,带着对世界的崇敬。虽然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上了痕迹,但是却让人觉得他是老一辈的,更加成熟的男人!还记得我数学成绩并不是很优秀,虽然算不上差生,但是也不是尖子生。算的上是中等以上一些的学生。这,令他常常头疼不已。他也是一个学校的校长,所以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不回来,只有双休日才会回来看看家人。然而,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拿来检查我的作业,并且批改,让我改正错误。这就算是一种补习吧。每次,看到他的眼光流露出的期望,我总是气我自己不争气,数学成绩提不上去,心中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升起了。所以,我更加努力了,上课更加听讲认真,对待作业和考试也不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然后,这种父爱,鼓励、激励了我。我数学成绩上去

14、了许多。这次期末考试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那时,我看到他的眼光中,流露出了一种高兴,难以平静的期望当我生病时,经常都是他带我去看病。平常,也不太注意他,可是一次,我留意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着急的神情啊!似乎上天入地也要把我的病治好似的。当医生帮我看病,他的眼睛又直勾勾地盯着医生,似乎不放过一丝一毫。那一刻,我明白了,眼神也是父爱。是浓浓的父爱。虽然,我的父亲很平凡,但是他对我的尊尊教诲和爱护让我难忘不已。我想对他说一声:“爸爸,谢谢你12年来的教导,我会好好做人,学习努力。马上6年级了,也马上要毕业了!我会更加努力的。祝福你身体健康。”全文约:858字,阅读时间:107秒。以父亲为话题的随笔5父

15、亲的肩头,还弥留着我们童年骑跨的余温;父亲的臂膀,还寄存着我们儿时斤吊的温馨;父亲的呵斥,还时常在我们成年的梦境中重现;父亲的耳光,还经常在我们述聊的回忆里被提及;呵!父亲的教诲,总是那么痛中带刺,可又洗心涤髓;父亲的鼓励,却常是粗中带拙,却又能体贴入微。父爱是隐藏在月亮光华背后的金乌,是退步地下植株的根须。隐没自己,成就下一代生命的光华和茂盛。便如大片幕后辛苦的导演,栋梁成长中倾注心血的园丁一般,无声无息,却又隐而难觅。品味、读懂父爱,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心与心的坚持沟通和拥有感恩和感知的灵犀。如果母爱是那可以直观感受的温馨花香,那么父爱则是一杯需要用心去细品的浓茶。你只有在生活

16、磨砺里获得了品茗的能力,在经受冲泡汁液刹口和苦涩的考验之后,才会赢得那甜甜回旋于舌下的丝丝清香和甘醇。其实父爱从来就是以简洁、露白的形态去让人感知的。没有情感的停驻和细品,便会不经意的错过,因而使得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悟道父爱中伟岸和其中博大的真谛。读懂父亲,需要重温先辈的历程,感受他们生活的苦辛;读懂父亲,需要只有从历史的长河里去漫溯,和唱那历史深处共同的生命强音;需要在传承千年的中华历史去细心挖掘,览古知今,方可懂得父亲的威严里特殊的温馨。于是,我用品读三国来品读我的父亲。从人生的历程里,从根须到叶茎,用心去品读父亲的责任和性情。童年的感知是具体的,于是父亲的形象就幻化成那被灌注无比能量的

17、实体,因而童年眼中的父亲,便是诸葛手中的摇扇和头上纶巾,是刘备胯下的的卢、关羽驰骋的赤兔,更是那群英豪杰手上的刀枪剑戟。青年的感觉是不羁的,所以父亲就被定格成英勇无比的战场冲杀的英雄之气,故而青年眼中的父亲,便成为三英战吕布厮杀的威猛;子龙勇往直前血染长袍的冲杀;翼德长坂坡上手执长矛呵退千军的豪气。中年的感验是稳重的,在缷却冲动和浮躁之后,父亲就成为智慧武装的化身。于是便得中年眼里的父亲,是那火烧赤壁的计谋,是草船借箭里的机智,是空城抚琴的胆略。至于老年眼中的父亲,中年的我还无法以亲身去感受,不过我想待到洗去人生的铅华和繁盛,缷却心际的烦躁和喧嚣后,拥获着那洞穿一切,透察世事娴熟纯青的定夺、角逐之力时。我希冀地认为将定是那三寸灵舌,溃败百万雄师之刚柔;尺牍寸管,决胜千里之外的强劲;是那传承千古博爱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王道。全文约:1069字,阅读时间:133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