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981029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_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1早上的花,傍晚来捡。这好比鲁迅到了晚年,才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既带着自己的情感,也带着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我无能对鲁迅的文字细心揣摩,但五猖会却能吸引我的目光,细细品读之后,更是有了和初读不一样的体会。当时,除了过年过节外,五猖会便是孩子们最盼望的。鲁迅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却被父亲强制的要求背诵。这种旧社会教育方式引起了我的沉思。在现代社会难道就不存在这种现象吗?这种现象又是怎么样产生的?我很快便得出了答案。现代社会这种现象还是有的,而产生的原因,大多源自父母长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旧社会教育方式,约束了孩子们的童年,禁锢住了他们的思想,

2、过早灌输社会理念,抹杀去了孩童的天性。而现代社会逐渐蔓延的教育方法,溺爱,更是令人发指。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没见过世面,什么都不懂,只会被有心人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一个过分严厉,另一个过分溺爱,这两种中国式教育,显然是教育界的一大通病。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固然是好。但是只注重结果,却不在乎子女的感受,已经大错特错了。学习靠的是兴趣,强制性学习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放纵孩子,一个个小错误累积,将来走上不归路的也是大有人在。朝花夕拾如果能给更多人一个反思,那便是最好。孩子的天性不能被泯灭,教育不能是强制也不能是不作为。其实,我更喜欢放羊式教育。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2午

3、后,手捧一杯茶,仔细品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别有一番滋味。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映像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当时,中国在领邦日本的心中的却是一个弱国,可当我看到那段话,便不由的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这种中国人,希望祖国强大却不去努力,只是无助的祈祷,让人不禁怜悯他,但是那些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恨,而且可怜。作者在此则中更着力描写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作品洋溢着无比的牵挂与赞扬。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希望将精湛的医学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在此,藤野先生还原

4、到了它本来的面目为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着实可敬!在*的末尾,鲁迅先生依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的写为正人君子所厌恶的的文字,又一次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敬佩。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以笔作枪。字字掷地有声,这本朝花夕拾,虽是回忆性的散文集,但丝毫不改其风貌,对于作品所指出的旧中国的弊端,我看过后尤触目惊心,一面庆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国富强的年代,一面又下定决心,尽我所能不让悲剧重演。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祖国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祖国而去努力呢?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3偶然间,我从书架里翻出

5、了一本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这本书我从未看过,自然没能理解这部散文集独特的名字。静静地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故事,我发现全是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这大概便是书名的内涵吧!我心中这样想着。这本朝花夕拾中,虽弥漫着一股率真烂漫的童趣,却又渗透着鲁迅先生尖锐讽刺的笔调,而鲜明的对比手法为*添色不少。就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表达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而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

6、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可见,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讽刺了伤人的封建礼教,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

7、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着实令人心旷神怡,无限向往。朝花夕拾,旧事重提,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4手中捧着一本朝花夕拾的我,已然沉醉在许多有趣的片段之中。在这本回忆性散文里,鲁迅给我们刻划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朴实的长妈妈,贪玩好奇的小鲁迅,和蔼方正的寿镜吾先生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的父亲。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求他背诵

8、“无聊至极”的鉴略,令少年鲁迅万分扫兴和痛苦。虽然,父亲心中也不乏对孩子的爱,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远不能抹去的灰色。在鲁迅的父亲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现代家长们的缩影。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爱和希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我们经常会在培训班或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家长怒目圆睁,或厉声呵斥,他们的孩子则可怜兮兮地坐在书桌前,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捏着笔在作业纸上踌躇着什么。这便是现代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记得去年暑假,我不停地在课桌边为奥数而奋斗着。假期本应是孩子与大自然嬉

9、戏,与花和树木作伴的时候,可我却被迫面对着一摞厚厚的作业本发呆。那天,我正陶醉在“明天去旅游”的美好畅想之中。忽然,一声厉喝把我从梦中惊醒:“这100道题你要是做不完,就不许出去玩。”无奈,我只好提起笔,又在草稿纸上涂抹着那些百无聊赖的数字。一直到夜幕已然深沉,我才颤抖地放下了手中的笔。百年前,鲁迅就向压制人性的封建教育发出了大声地呐喊,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抨击。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旧被束缚在另一种扭曲的教育中无法自拔。十一、二岁的花季,应该像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一样,充满蓬勃的朝气;而不是囚着的笼中鸟,失去本该拥有的自由。我们的童年应该如彩虹般斑斓,而不是在作业前只投下灰色的暗影。家长们也不

10、应该是像鲁迅的父亲一样,专制而刻板;而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想事情,做事情,让孩子拥有一段充满天性的童年时光!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5合上书,我还沉浸在鲁迅质朴又不失趣味的童年故事中,因而回想起自己无忧的童年,不禁轻轻笑出了声。正如它诗意盎然的名字一样,饱含别样的韵味。我想,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才会更加娇嫩,等到了夕阳西下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和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几分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在风的呼吸里一丝丝的氤氲开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幼年时童真的味道却留在心头,慢慢荡漾开来。鲁迅是乡下人,却能像城里人一样读书;少了乡下人的粗狂,却多了一份知书达理。我感受到

11、了从书卷里抵挡不住的天真烂漫,他打动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我感受到他希望以大自然真实的拥抱在一起,那种跋涉在山水中的闲情逸趣,宠辱不惊,和一点淡淡的忧伤。其实,自己也曾拥有那些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童年时光,也喜欢躲在山林中远眺绿色,也喜欢蹲在草丛边看上一整天的蚂蚁,也喜欢疯狂地奔跑在林荫小道,抛洒泪水,抛去一切一切的不愉快。也喜欢为了一点点小事和要好的朋友闹翻天。为数不多的童年时光,像紧握在手中的沙子,虽然很不想让他一颗一颗的漏掉,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在朝花夕拾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深还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鲁迅就是鲁迅,敢爱敢恨,大爱大恨,真情流露方是其人本色。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里重现,我们慢慢品味鲁迅的童年,也好好回味我们自己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