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986852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5篇 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1全县广大居民及在外人士:“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假期期间人员流动频繁,疫情传播风险较大。为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慎终如始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现发出如下倡议:1、非必要,不返乡。“五一”假期期间,人员流动量大、聚集性强,乘坐飞机、高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出行易发生交叉感染,风险大。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安全,提倡就地过节,非必要不返乡。2、非必要,不出行。密切关注近期国内外发生疫情的地区疫情进展情况,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地区旅游、出差、探亲。如确需出行,要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备好个人所需

2、药品。旅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3、来返献,请报备。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返献来献,务必在抵达前24小时向所在村(社区)报告,并提前准备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疫苗接种情况等。自觉遵守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4、重防护,不聚集。坚持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弘扬节约风尚,提倡“喜事缓办或不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不举办人员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走亲访友,非必要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时规范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等工作,保持社交距离。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2尊敬的广大市民、各旅

3、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五一”将至,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又是旅游出行的最佳时节。为巩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市民文明旅游意识,不断推进全市文明旅游工作,市委文明办、市文旅局发出如下倡议:一、各地各部门要从严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当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境外输入风险未减。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面广的特点,“五一”节假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请广大市民严格遵守防疫政策,坚持严控流动性风险、严防聚集性风险、严密常态化防线三原则,做到非必要不离丹、不扎堆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做好个人防护,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二、旅游企业要依法经营,诚信规范。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

4、,控制旅游团队规模,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强化景区游览管理,建立客流引导疏导措施,防止人员瞬时聚集扎堆,织密织牢常态化防控网络;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坚持依法诚信经营,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着力打造旅游服务品牌,合力创造温馨美好的旅游环境。三、旅游从业者要遵纪守法、文明引导。广大旅游从业人员落实体温检测制度,提醒游客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分餐制、公筷制、规范处理垃圾等卫生习惯。要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游客权利、维护游客利益,不“宰客”、欺客。要广泛开展文明告知、文明劝导、咨询服务、便民服务、应急求助等志愿服务,对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提醒、引导和规劝,共同推动文

5、明出游良好风尚形成。四、广大市民要遵德守礼、文明游览。广大游客要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服从疫情防控期管理规定,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安全、文明、绿色旅游。积极践行“公筷公勺”“光盘行动”,拒食野生动物。要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花一木皆美景,一言一行显文明。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文明旅游铭记在心上,见之于言行中,共同展示水都市民的美好形象,展示全国文明城市的文明风采!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3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外防风险依然较大

6、,尤其是“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聚集增加,常态化疫情防控丝毫不得放松。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现就“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倡议:一、始终绷紧防控之弦。杜绝麻痹、侥幸心理,“五一”假期期间,非必要情况不要跨区域、长距离流动,如必须外出请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最大程度降低流动聚集风险。二、理性安排假期活动。再次提醒大家:疫情尚未结束!“五一”休闲度假的最安全方式无疑还是宅在家中,趁“五一”假期多陪陪家人,好好休息。如确需在“五一”出游,尽量选择短途游、市内游或本地乡村游、野外踏春游等方式。期间请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不前往

7、人群密集场所、不聚集。三、全民参与积极防控。家里有在外地的亲人或朋友,尤其是所在城市为中、高风险地区,尽量劝说他们“五一”期间暂不要安排返石计划,留在驻地过节是对家乡、家人和朋友最大的支持;如确需回家,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单位、社区(村)报备,或提前通过“AH数字乡村”小程序(下方有二维码)进行网上登记报备并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返石后必须严格遵守我县疫情防控各项防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返石人员须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否则将予以追究相关责任。五一假期出行旅游倡议书4全县广大居民朋友们:“五一”小长假将至,人员流动增大,聚集性活动将增多,增加了疫情发生风险,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人民群

8、众能够度过一个欢乐、健康、安全的“五一”假期,特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以下倡议:一、非必要不出省。出行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旅行相关事项,合理规划行程,避免前往14天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本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出省人员,需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二、高风险岗位人员避免出行。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冷链相关企业、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出行。三、严格落实来(返)琼人员健康管理。涉疫地区旅客需持48小时内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入琼,抵琼后落实“落地检”+“4天3检”+自我健康监测14天。提倡省外涉疫区来(返)昌江人员抵达7日

9、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接场所。对于近期上海、吉林旅居史的来昌江人员,继续实施“7+7”的防控措施(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于近期黑龙江哈尔滨市、江苏省徐州或苏州市旅居史的,实施“3+11”防控措施。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健康码变为“红码”和“黄码”的来(返)昌江人员,请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配合落实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四、非必要不举办大型人群聚集活动。各类公园、景区、景点采取“限量、预约、错峰”等限流措施;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人群聚集活动。五、不组织、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五一”期间,减少探亲访友

10、、聚会聚餐等活动,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六、遵守公共场所疫情防范要求。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和往返次数。积极配合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的扫地点码、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七、做好个人防护。自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好习惯。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全程佩戴口罩。自觉保持间距,避免扎堆,减少触摸公共部位,手部未清洁的情况下不触碰口鼻眼。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八、及时接种疫苗。请尚未接种、未完成全程接种和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利用假期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降低感染发病特别是出现重症的风险。九、密切关注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不要到没有资质的诊所就医,以免延误诊疗。就诊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