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8010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部耐热混凝土实用标准.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耐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检验规程1总如此针对冶金建筑工程的需要,编制该规程。本规程中的耐热混凝土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耐热粗细骨料、耐热掺和料、水以与根据需要选用适宜混凝土外加剂搅拌均匀后采用振动成型的混凝土,它能够长时间承受2001300温度作用,并在高温下保持需要的物理力学性能。该混凝土不能使用于酸、碱侵蚀的部位。2原材料要求根据耐热温度上下,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选用原材料的品种。2.1.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应相应符合国标GB175-1999、GB1344-1999、GB201-2000的要求。对于高炉根底耐

2、热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压蒸安定性合格。的混凝土,水泥中不能掺石灰岩类混合材。低于700时,掺量亦不能超过5%。2.1.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最高使用温度为1200,矿渣水泥的最高使用温度为700,且磨细水淬矿渣含量不大于50%,铝酸盐水泥最高使用温度为1400。2.1.4每立方米耐热砼中的水泥用量不应超过450kg。的耐热砼,应掺加耐热掺和料。2.2.2常用的耐热掺和料有粘土熟料、铝矾土熟料、粘土砖粉、粉煤灰不低于级等。其技术要求见表1:表1 耐热砼用掺和料技术要求序号种类混合材细度0. 08mm筛余%化学成分%Al2O3CaOFe2O3SO3 烧失量1粘土质粘土熟料3030粘土砖30

3、302高铝质高铝砖3065矾土熟料30483粉煤灰1520484高炉矿渣注:掺和料含水率不得大于1.5%。2.3.1耐热砼不宜采用石英质骨料。如砂岩、石英等。应选用粘土熟料、铝矾土熟料、耐火砖碎料、粘土砖碎料、高炉重矿渣碎石、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等。且高炉重矿渣碎石、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仅限于温度变化不剧烈的部位。2.3.2骨料的燃烧温度不低于13501450。2.3.3对于已用过的粘土砖,应除去外表熔渣和杂质,且强度应大于10MPa。高炉重矿渣应具有良好的安定性,不允许有大于25mm的玻璃质颗粒。2.3.4一般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20mm,在钢筋不密的厚大结构中不应大于40mm。2.3.5

4、骨料中严禁混有有害杂质,特别是石灰岩类碎块等。,可使用河砂。低于700,温度变化不剧烈时,优先选用高炉重矿渣骨料。2.3.7高炉重矿渣碎石、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粗细骨料的级配应符合GB/T14684-2001建筑用砂、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要求。高炉重矿渣碎石还应符合YBJ205-84混凝土用高炉矿渣碎石技术标准的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最优不超过25mm。粘土质与高铝质骨料的颗粒粒级,级配与化学成分要求见下表:表2 耐热砼骨料的技术性质序号骨料种类骨料颗粒级配按累计筛余计%化学成分粗骨料颗粒mm细骨料颗粒mmAl2O3CaOFe2O3SO31粘土质粘

5、土熟料0530609010051020559010030粘土砖302高铝质高铝砖65矾土熟料48符合JGJ63-89普通砼拌合用水标准。2.5.1符合GB8076-1997普通砼用外加剂2.5.2应通过试配符合耐热砼的各种指标要求。3耐热砼配合比设计和试配耐热砼的配合比不但要满足耐热性能的要求,同时必须满足强度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在设计耐热砼配合比时,应根据极限使用温度和使用条件,选定适宜的原材料,然后在参考经验配合比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胶结材的用量、水灰比、骨料级配、掺和料与外加剂,并经过试验,从而优选出保证砼耐久性的经济、可靠配合比。一般情况下,骨料的耐热性能比胶结料好,当胶结料的用量超过一定

6、X围时,随着胶结料用量的增加耐热性能将降低,因此在满足施工和易性和常温强度的要求下,尽可能减少胶结料的用量。水泥用量一般可控制在砼总重量1020%X围内。对荷重软化点和耐热度要求较高,而常温强度要求不高的水泥耐热砼,水泥用量可控制在1015%以内。水灰比的增减对强度和剩余变形的影响较显著。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一般坍落度应小于20mm。对于坍落度要求较大的耐热混凝土,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掺和料可以改善砼的耐高温性能,提高施工和易性,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因此,对常温要求强度不高的耐热砼,掺和料用量可多些。一般为水泥用量的30100%。骨料级配应满足2.

7、3.7的要求,细骨料占骨料总量的4060%。3.5以经验配合比为初始配合比,进展试配,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3.6经验配合比见表3。表3 耐热砼经验配合比项次种类极限温度耐热砼材料组成与用量配合比kg/m3强度等级适用X围胶凝材料掺合材料粗细骨料1普通水泥耐热砼700普通水泥300400水渣、粉煤灰150300高炉重矿渣、红砖、安山岩、玄武岩13001800C15温度变化不剧烈、无酸碱侵蚀的工程900普通水泥300400耐热度不低于1670的粘土熟料、粘土砖150300耐热度不低于1610的粘土熟料、粘土砖14001600C15无酸碱侵蚀的工程1200普通水泥300400耐热度不低于1670的粘

8、土熟料、粘土砖、矾土熟料150300耐热度不低于1670的粘土熟料、粘土砖、矾土熟料14001600C20无酸碱侵蚀的工程2矿渣水泥耐热砼700矿渣水泥300400耐热度不低于1670的粘土熟料、粘土砖高炉矿渣、红砖、安山岩、玄武岩14001900C15无酸碱侵蚀的工程900矿渣水泥350450水渣、粘土熟料、粘土砖0200耐热度不低于1670的粘土熟料、粘土砖C15温度变化不剧烈、无酸碱侵蚀的工程3铝酸盐水泥耐热砼1300高铝水泥300400耐热度不低于1730的粘土熟料、矾土熟料150300耐热度不低于1730粘土砖、矾土熟料、高铝砖14001700C20宜用于厚度小于400mm结构、无酸

9、碱侵蚀的工程3.7.1原材料称量与成型应符合GB/T50081-2002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3.7.2拌制水泥耐热砼时,水泥和掺和料必须预先拌合均匀,约拌2min。3.7.3耐热砼的养护应遵守以下规定:成型完后应在1525的潮湿环境中养护,其中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耐热砼养护不少于7d,矿渣水泥耐热砼不少于14d;铝酸盐水泥耐热砼不少于3d。4耐热砼的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 用于检验耐热砼质量的试件,应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如下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50m3的同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一次

10、连续浇筑超过5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100m3取样不得少于1次;4取样组数见表4。表4 耐热砼的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极限使用温度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每检验批取样组数7001. 耐热砼强度等级2. 烧后的强度1. 砼设计强度等级2. 45%烘干抗压强度39001. 砼强度等级2. 剩余抗压强度1. 砼设计强度等级2. 30%砼烘干抗压强度,不可出现裂纹3120013001. 砼强度等级2. 剩余抗压强度3. 烧后线变化4. 荷载软化温度变形4%1. 砼设计强度等级2. 30%烘干抗压强度,不可出现裂纹3. 烧后线变化1200时 0.7%1300时 0.9%4. 极限使用温度4注:试件尺寸见耐热砼

11、性能检验相关要求。5耐热砼性能检验检验耐热砼在标准养护n d后的烘干耐压强度作为耐热砼强度等级。普通水泥、矿渣水泥、铝酸盐水泥分别养护7d、14d、3d。适用于测定耐热砼的烘干耐压强度。5.1.2.1材料试验机 符合JGJ70-90中关于试验机的要求。5.1.2.2电热枯燥箱3001。5.1.2.3钢板尺,最小刻度0.05cm。5.1.2.4试模70.770.770.7mm符合JGJ70-90第7.0.2条要求。5.1.3试样制备。在与生产工艺一样条件下,直接成型棱长为70.70.5mm的立方体试样3件。当骨料最大粒径大于25mm时,直接成型棱长为1001mm的立方体试样。5.1.4.1养护龄

12、期到达后与时在1105条件下烘干8h以上,烘干升温速度为203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进展检验。5.1.4.2用钢板尺分别测量并记录立方体试样上、下受压面的长度,准确至0.1mm。5.1.4.3将试样受压面对准试验机上、下压板中心,以0.51MPa/s的加压速度均匀地施压于试样,至试样破坏,并记录最大压力值。将测量数据代入如下公式,计算各个试样的烘干耐压强度,以三个试样的平均值为代表值,并准确至0.1 MPa。A1=a1a2A2=b1b2A=A1+A2/2S=PA式中,A1、A2试样上、下受压面的面积mm2 a1、a2试样上受压面的两维长度mm b1、b2试样下受压面的两维长度mm A试样

13、受压面积mm2 P试样破坏时荷载N S试样烘干耐压强度 MPa 5.2烧后抗压强度、剩余抗压强度检验检验耐热砼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加热后的耐压强度。检验耐热砼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加热后,随炉冷却到室温,放在枯燥空气中养护,10d后的耐压强度。适用于检验耐热砼的烧后抗压强度和剩余抗压强度。5.2.2.2电热枯燥箱3001。5.2.2.3材料试验机同5.1.2.1。5.2.2.4钢板尺,最小刻度0.05cm。5.2.3试样制备:同5.1.3。5.2.4.1养护龄期到达后与时在1105条件下烘干8h以上烘干升温速度为2030/h。5.2.4.2放在加热炉中以每小时不超过15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指定温

14、度,恒温3h剩余强度恒温4h,随炉冷却至室温。5.2.4.3取出经过恒温3h的冷却试样作烧后抗压强度检验。5.2.4.4取出经过恒温4h的冷却试样,放在枯燥空气中养护10d后,作剩余抗压强度检验。5.2.4.5用钢板尺分别测量并记录立方体试件上、下受压面的两维长度,准确至0.5mm。5.2.4.6加压速度同烘干耐压强度检验。5.2.5结果计算同5.1.5。测定耐热砼加热至高温后的长度增减变化。适用于耐热砼的烧后线变化检验。5.3.2.1千分尺:量程5075mm,精度0.01mm。假如试件尺寸为100mm时,量程应为75100 mm或100125 mm。5.3.2.2加热炉;应满足极限温度的要求

15、。且计量检定合格。5.3.3.1试样的检验数量为3个。5.3.3.2同5.1.3。5.3.3.3用氧化铬在试样成型面上编号。5.3.4.1测量试样长度时,将试样成型面向上,并在试样的四个侧面划出对角线,在每个侧面上按图定出四个测点,加以标记,然后用螺旋百分尺测量试样在两个方向X,Y上的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每次测量应重复两遍,以平均值记录。要保持加热前后所有测量操作条件的一致。5.3.4.2.1将试样成型面向上,放置在炉膛内的均温带,距发热体30mm以上。试样间至少应保持10mm的间距。炉膛装样区的温差不得大于20.5.3.4.2.2试样可交织迭放两层。试样之间与试样与炉底的接触面应用在高温下不

16、与试样发生作用的细砂如电熔刚玉砂,一等高铝矾土熟料砂等垫平。5.3.4.3升温速度:低于检验温度200前510/min。然后以35/min升温至检验温度。5.3.4.4到达检验温度后保温4 h,保温期间温差不可超过10。5.3.4.5应保持炉内为中性气氛或氧化气氛,不可使用复原气氛。5.3.4.6保温完毕后,试样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进展测量。允许在200以下装、出炉。5.3.5.1每个试样的烧后线变化百分率按下式计算:L=(L1-L0)100)/L0式中L试样烧后线变化%L0加热前试样的平均长度mmL1加热后试样的平均长度mm5.3.5.2试样烧后收缩以“-号表示,烧后膨胀以“+号表示。“+、“-号均写在数字的前面。5.3.5.3耐热砼烧后线变化的检验结果,以三个试样的平均值为代表值,准确至0.1%。报告中应列出每个试样的测定值。5.3.5.4加热后的试样当发现有熔洞、剥落、鼓凸等现象时,应在报告中注明。如在测点部位,如此该点的测试结果应予以舍弃,舍弃的测试值超过两个时,该试样须作废。5.3.6.1同一试验室同一批试样的平均值的复验误差不可超过0.1%。5.3.6.2不同试验室同一批试样的平均值的复验误差不可超过0.2%。5.4荷重软化温度检验,执行YB/T2203-1998耐火浇注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