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19760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工程测量放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目 录1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4第一节、根本信息4第二节 、工程简介4第三章 施工部署6第一节 、测量准备6第二节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6第三节 、施工测量人员组织6第四节 、仪器配置7第四章 施测的根本要求8第一节 、施测的原那么8第二节 、施测程序8第三节 、施测根本要求8第四节 、工作容9第五章 平面控制网建立10第一节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0第二节 、首级与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设10第三节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3第四节 、挡土墙与水景结构施工14一、地面以下结构施工14二、地面以上结构施工16第六章 自然式总平面放线18第一节、建立坐标网方格网18第二节、测设坐标网18第

2、三节、用坐标网定点18第四节、用角度交会法定点18第五节、用坐标网放线19第七章 建筑物变形观测20第一节 、沉降基准点布设20第二节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20第三节 、观测技术要求21第四节 、沉降观测记录移交22第八章 质量控制23第九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4第十章 仪器保养和监测制度25第一章 编制依据1、师大学新校区总图绿化景观工程设计图纸;2、师大学新校区园林景观工程南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51-2003;5、城市测量规CJJ/T8-2011;6、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7、建设工程监理规

3、GB50319-2013;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根本信息工程名称师大学新校区绿化景观工程南区建设单位师大学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管理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单位建基工程管理分公司施工单位省建工集团XX公司建设地点市城北区下家寨村建筑面积28.25万平方米计划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9月20日合同工期173天第2节 、工程简介项目基地位于中国夏都-省省会市的中心城区北部,城北科教园区,距南侧大学约500m。基地南到规划学院路规划道路红线50米,建筑后退红线15米,北至规划路规划道路红线15

4、米,建筑后退红线10米,西临海路规划道路红线40米,建筑后退红线50米,东到规划16号路规划道路红线30米,建筑后退红线15米,规划总用地86.89公顷1303.35亩。基地呈矩形,南北长962米,东西宽860米至940米不等。基地西侧为北川渠,基地现有正常运行的农灌渠一条,自北向南流。 用地中间与东南部平缓,平均坡度约1%,西北和东北侧坡度高度差较大,平均坡度约4%,基地西侧由南向北有一条56米高差的台地。校园道路与建筑布局结合台地走向设计,减少建设土方量。由于基地地形西北侧较为复杂,在规划布局的同时,考虑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充分结合现状地形进展各功能布局和道路网的组织,尽量利用绿化坡地和景观

5、台地解决竖向高差问题。校园竖向高差整体考虑多个场地平台,各地块填挖方保持根本平衡,尽量较少工程填挖。通过缓坡解决个地块的地形高差,起伏的地形,更有利于校园景观的形成。以现状地形为根底,结合周边城市规划道路路面标高,控制整个校园的竖向标高设计,场地排水坡度均在0.3%以上。校园西北侧地形较为复杂,规划道路坡度较大,坡度大多在0.5%2.5%之间,局部路段为5.5%左右,尽量保持场地的土方平衡,减少填挖方;校园东南侧较为平整,道路坡度大多在1%左右,地势平坦,土方量较少。由于周边城市道路仍未修建,周边城市道路标高仅为甲方提供的道路设计标高方案,存在变化的可能性,校园竖向设计应随周边道路标高的变化而

6、调整。第三章 施工部署第1节 、测量准备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展的重要环节,包括工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2、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与时发现问题,与时向有关人员反映。第2节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部施工科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坐标控制点、原始高程控制点进展工程定位、建立各级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展详细的图纸交底与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与逐日安排,由总施工员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

7、进展安排。第3节 、施工测量人员组织施工测量人员安排职 务姓 名岗位责任具备的条件测量主管金美唐工作组织安排,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从事测量工作5年测量指导振泽测量放线技术指导从事测量工作4年测量放线员瑞剑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3年测量放线员林海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3年测量放线员林可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3年第4节 、仪器配置仪器配备计划序号器具名称型 号单位数 量生产厂家1GPSSTONES台1思拓力测绘科技1全站仪CTS-633R台1天宇光电仪器2全站仪RTS632台1一光仪器3经纬仪LT202台1一光仪器4水准仪CL30台2天宇光电仪器5水准仪DZS3-1台2博飞仪器股

8、份6钢卷尺50m把10长城测量工具7塔尺5m组4昌盛测绘仪器第四章 施测的根本要求第1节 、施测的原那么1、严格执行测量规;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展各局部轴线的定位;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现场施测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场区控制网与轴线控制网工作完成后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上报的工作制度;4、控制网施测好后,把成果报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联合复核,复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第2节 、施测程序 不合格 准备工作 测量作业 自检 不合格 合格 报验 合格 进入下道工序第3节 、施测根本要求1、 测量记录必须

9、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和有关规程进展精度控制。2、 根据工程特点与工程测量规,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一级,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测距中误差15mm,方位角闭合差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 3、水平角控制测量的要求方向测回法,2个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2mm。外业观测限差应满足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中得要求。见下表: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较差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一级2级仪器1218124、距离测量2个测回,正、倒镜观测,每半测回4次读数,并加气象改正,根据工程测量规规定,测距往返校差

10、限差2mma+b*D。5、高程控制测量的要求 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要求,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来测定,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全中误差mm/km仪器标称精度mm/km水准标尺类型观测方法往返观测次数观测顺序往返测较差和线路闭合差mm三等63黑红面尺中丝读数法1后前前后四等103黑红面尺中丝读数法1后后前前注:L为闭合线路长度:km;仪器标称进度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第4节 、工作容1、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引测建立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用全站仪与水准仪测量放样出本工程的坐标与高程基准点桩;3、对施工部位进展检查验收

11、,并绘制竣工图,整理中间验收和验收资料。第五章 平面控制网建立第1节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那么;1.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1.3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控制桩保护见以下图 控制桩保护示意图第2节 、首级与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设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两级测设,首级为平面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水景建筑物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采用GPS进展测设。平面控制网共布设2个基准点分别为SD1:X=68085.82,Y=71253.5

12、2,H=2330.26和SD2:X=67531.39,Y=70498.34,H=2338.24控制点。二级控制网依据首级平面总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水景建筑物的控制轴线。1、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2、 水景二级控制网的建立:主入口水景与图书馆特色跌水控制点S1、S2点图书馆特色水景控制点S3、S4点综合楼镜面水景控制点S5、S6点3、平面控制的布设原那么与精度指标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平面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等 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首级控制网一级51/20000二级控制网二级101/10000第3节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那么1.1为

13、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应建立高程控制网。1.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1.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至少应提供三个,由我方测量工程师采用DZS3-1精细水准仪对测绘部门所测设的水准点进展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与观测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 线长 度(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点联测次数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 50DS1DS3铟瓦双面往返各一

14、 次往返各一次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表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辅或红黑读数差(mm)基、辅或红、黑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1100m360.31.0mm1.5mmDS375m2.0mm3.0mm3、水准测量的业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准确至0.1mm,三、四、五等准确至1mm。

15、第4节 、挡土墙与水景结构施工一、地面以下结构施工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1在建筑物根底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到正常施工与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1.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1级、测距精度1mm+2ppm*D的全站仪。2、 平面放样测量2.1开挖线放样 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使用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挡土墙、水景基槽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指导开挖。2.2轴线投测 根底底板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

16、中、整平后、后视同轴对面方向桩,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它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展自检,自检合格后与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与时进展下道工序。 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轴线间距允许偏差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L 30 m530mL 60m1060m90m203、 标高控制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引测所需的标高。3.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悬吊钢卷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

17、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悬吊钢卷尺法如以下图所示: 悬吊钢卷尺法3.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展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设计标高清土。3.4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展。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二、地面以上结构施工1、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建筑物0.000m以上的轴线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竖向传递法进展。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2

18、.1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B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如以下图所示:预埋件示意图2.2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使用全站仪进展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2.3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卷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控制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控制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控制线为依据,依据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水

19、景、挡土墙与其他建筑小品边线等细部线。3、高程的传递3.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经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同时可以利用已完工教学楼标高控制点进展标高控制复核。3.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围的中心位置。第六章 自然式总平面放线 采用自然式布局的园林绿地,其地形、园路、水体、草坪、林地等都是不规那么的形状,整个园林中也没有一条中轴线可作放线基准。在一般园林

20、的施工中,自然式定点放线采用坐标方格网法,只在局部小区域中可采用角度交会法进展定点操作。具体的定点放线方法如下所述。第一节、建立坐标网方格网 有的园林工程在规划图或竖向设计图中绘制有施工坐标方格网,可以直接利用来进展总平面的定点和放线。如果在规划设计图中没有方格网,也可以采用与图纸一样的比例,在图上补绘坐标方格网。第二节、测设坐标网 按照绘有坐标方格网的规划设计图,用测量仪器把方格网的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地面上,构成地面上的施工坐标网系统。每个坐标点钉一个小木桩,桩上写明桩号和该点在A、B两轴上的坐标值。分布在园林边界沿线附近的坐标点,最好用混凝土桩做成永久性的坐标桩。第三节、用坐标网定点地面的坐

21、标网系统建立以后,可以随时利用来为所有设施定点。当需要为某一设施确定中心点或角点位置时,可对照图纸上的设计,在地面上找到相应的方格和其周围的坐标桩;再用绳子在坐标桩之间连线,成为坐标线。以坐标桩和坐标线为丈量的基准点和基准线,就能够确定方格外任何地方的中心点、轴心点、端点、交点和角点。第四节、用角度交会法定点要为设计图工某一设施的中心点定位,还可以利用其附近任意两个已有的固定点。在图上用比例尺分别量出两个固定点至中心点的距离。再从这两点引出两条拉成直线的绳子,以量出的距离为作绳子的长度,两条绳子在各自长度之处相交,其交点即为该设施在地面上的中心点位置。两个的固定点,还可以是方格坐标网系统中的两

22、个相邻坐标桩。第五节、用坐标网放线在规划设计图上找出图形线与方格坐标网线的一系列交点,并把这些交点测设到地面坐标网线的相应位置,然后再把这些交点用线连起来,其所连之线就是需要在地面放出的该图形线。应用方格坐标网方法能够很方便地进展目然式园路曲线、水体岸线和草坪边线等的放线。挖湖堆山、地面整平、划定园林中轴线、以路线划分地块和近期施工建筑的定位等带有全局性的施工问题。以后随着工程项目的一步步展开,还会有屡次的定点放线工作。第七章 建筑物变形观测第1节 、沉降基准点布设1、基准点布设原那么1.1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现场设置4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校核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23、1.2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1.3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2、基准点的埋设与测量2.1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现有建筑的沉降观测点为高程控制点。2.2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使用AL132-C精细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校区现有建筑的沉降观测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高程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复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下表规定。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等 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观测方法与要求二

24、等1.00.300.60.8往、返各两次注:n为测站数第2节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与建筑结构特点确定;2、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与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与临时构筑物;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根底埋深相差悬殊外、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与填挖方分界处;4、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与根底下的暗沟处;5、埋点方法 为了便于观测与长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

25、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结实。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沉降观测点埋设如以下图所示:预埋件标头封盖预埋件标头封盖6、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数量按照设计提供的点位进展设置。第3节 、观测技术要求1、观测仪器 观测仪器采用AL132-C精细电子水准仪与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该仪器精度高,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2、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 GB/T12897-2006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

26、员固定、仪器与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与程序固定。3、观测的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下表要求进展:沉降观测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二等AL132-C30m1.0m3.0m0.3m44、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 观测前30分钟,晴天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架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三脚架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5、观测周期5.1沉

27、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5.2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5.2.1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1次,地上局部每一层观测1次;5.2.2根底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与暴雨后应观测;5.2.3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5.3结构施工完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按以下要求进展:5.3.1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1次;5.3.2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1次;5.3.3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与时观测;5.3.4交工前观测1次;5.3.5竣工后,第一年观测34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与按照

2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07的要求来决定观测次数。直至建筑物达到根本稳定1mm/100d时,停止观测。第4节 、沉降观测记录移交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2、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3、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第八章 质量控制1、测量负责人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

29、案的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方法的规定进展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的精度要求。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4.1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展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展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4.2复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展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4.3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展,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30、。质量保证体系详见以下图所示:第九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现场设专门的测量办公室,测量仪器专人专用,测量仪器设备使用后锁入铁柜。2、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或击坏仪器。3、离开仪器时,必须有人看护。4、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遵守现场的相关安全规定。6、施测前,由测量负责人做好书面与口头安全交底,并对施测现场进展检查,消除安全隐患。7、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有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事先联系安排,防止发生仪器、人员安全事故。8、对测量过程中影响通视的安全防护或临时设施,尽可能避让,如因避让不开需要临时拆除的,应通过相关管理人员的同意,并在施测完成后,立即恢复。9、临边作业时应观察好周边环境,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并在测量时做好防护。第十章 仪器保养和监测制度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核一次,在仪器上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展自检。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保持枯燥无尘土。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手提、抱等,严禁震动。5、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6、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24 /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