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24087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摘 要:在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涌水以及大小不同的溶洞影响工程施工问题,本文结合省万载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溶地质情况,重点探讨了隧道岩溶段断层破碎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偏压、突泥涌水等常见问题采取的处理措施,简单介绍了规模较大溶洞及跨越溶洞区采取的处理措施。关键词:岩溶地质、隧道、处理措施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形成的地下溶蚀现象,不同的岩溶发育成不同的溶洞、裂隙等。岩溶地段隧道不良地质要素有断层地段、软弱围岩、突泥涌水、冲沟、溶洞及采空区等几个方面。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围岩破碎,容易发生坍塌。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

2、充填物松软且深,使隧道基底难于处理。有时遇到填满饱含水份的充填物溶槽,当隧道掘进至其边缘时,含水充填物不断涌入坑道,难以遏止,甚至使地表开裂下沉,形成“天窗,隧道的初期支护压力剧增。有时遇到大的水囊或暗河,岩溶水或泥砂夹水大量涌入隧道。有的溶洞、暗河迂回交织、分支错综复杂、围宽广,处理十分困难。正确处理岩溶地质对隧道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1.超前地质预报当地质纵断面图上标明前方有断裂破碎带时,采用TGP或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用地震反射波法度前方150m围围岩情况进展预测。通过超前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及其围岩构造的完整性与含水的可能性,为正确选择开挖断面

3、、支护设计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并为预防隧道涌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时提供信息,使工程单位提前做好施工准备,保证施工平安,同时还可节约大量资金。所以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对于平安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防止事故损失、节约投资等意义重大,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假设围岩相当破碎时,采用超前探孔探明前面是否存在溶洞、冲沟等;然后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资料,进展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案例:*隧道*隧道出口左洞开挖至ZK10+833处,掌子面拱腰左侧有一处溶洞,沿洞身纵向发育,溶洞有含泥流水,水流量较大,该处围岩埋深约31米。经对ZK10+833掌子面进展超前探孔

4、,发现掌子面右侧3*孔-9*孔围溶腔纵向宽度最大为6.3米,其它探孔暂时未发现溶洞,根据超前探孔的结果,作如下处理:加密初期支护参数,在ZK10+833掌子面右侧拱脚至拱顶处采用2仰角打入长9米89*6mm长管棚进展超前支护,确保隧道施工质量与平安。2.断层破碎带处理措施对于洞身断层破碎带的处治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探明的断层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在有地下水的情况下,采取全断面预注浆对地下水进展封堵,并加强隧道衬砌防排水设计,视断层软弱、破碎情况采用双排或单排注浆小导管进展超前支护,对衬砌构造进展加强,并通过根底设置注浆小导管提高衬砌

5、构造承载力。将通过断层地段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缩短,尽快将断层地段进展全断面衬砌封闭,以减少岩层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爆破掘进通过断层时,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和装药量,尽量减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采用上下导坑掘进、先拱后墙衬砌法施工时,其下导坑不宜超前过多,开挖后立即进展初期支护;支护宁强勿弱,并应经常检查加固。案例:*隧道*隧道进口左洞开挖至ZK8+910.8处,掌子面围岩为松散土,自稳能力极差,拱部出现塌方,地表塌陷,并在ZK8+894-ZK8+910.8段出现多处环向裂缝。处理措施:1对已经完成初期支护的ZK8+892.5-ZK8+910.8段紧贴钢支撑壁采用间距80cm的I18工字钢

6、作为临时支撑加强初期支护,在新增环向工字钢两侧纵向各增加一排I18工字钢与环向I18工字钢焊接结实,在每根纵向工字钢底部增加长5米间距80cm的89*6mm的锁脚管棚,在水平方向按1.6米间距增加I18工字钢作为横撑;2由于塌方对ZK8+892.5-ZK8+910.8段已经完成的初期支护破坏较严重,环向采用长5米环向间距2米的50*5mm注浆小导管进展加固,每榀工字钢11根,并与工字钢焊接结实;3为了下一步的继续平安施工,对ZK8+910.8掌子面进展挂网、C25喷射混凝土进展封闭后,并补打长5米的超前小导管进展超前支护;4从ZK8+910.8-ZK8+925.8段开场I18工字钢间距按40c

7、m进展施工,初期支护按照FS5c变更间距支护形式进展施工;拱部超前支护为长3.5米环向间距50cm的50*5mm注浆小导管进展施工,注浆小导管施工1.6米为1个循环,加强超前支护,以保证隧道的施工平安;初期支护为3.5米的22mm的砂浆锚杆和锁脚锚杆改为长3.5米50*5mm的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不变;隧道中线右侧拱部上每榀工字钢增加一根长9米89*6mm的锁脚管棚,防止偏压影响。5从ZK8+905-ZK8+920段在地表线横向斜向下3角打一排间距1米的108*6mm长管棚,长度至隧道右侧边开挖线。3.浅埋软弱围岩段处理措施对于隧道浅埋段,视具体覆盖层厚度、地质情况采用大管棚、注浆小导管、地表

8、小导管、地表砂浆锚杆、地表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洞通过初期支护设置工字钢拱架,二衬采用钢筋混凝土对衬砌构造进展加强,同时隧道软弱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进展开挖,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充分利用反应信息来指导施工;合理组织分部开挖与支护台阶长度,开挖后及时进展初期支护。对困难施工地段增设环向中空注浆锚杆,加速围岩固结,增强围岩的自稳能力;严格按“先排管、后注浆、再开挖、注浆一段、开挖一段、支护一段、封闭一段的作业程序进展施工。案例:*隧道*隧道进口左洞开挖至ZK8+857处,掌子面围岩为中风化碳质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左侧拱顶有一处溶洞,沿洞身纵向发育,溶洞夹有泥土并连续坍塌,围岩稳定性较差。该处围岩

9、埋深约12米。处理措施:1 ZK8+857-ZK8+861段由原设计支护类型FS5c,其中I18工字钢间距为0.6m变更为I18工字钢间距为0.4m,初期支护按照FS5c变更间距支护形式进展施工。2对ZK8+857溶洞空腔处腔壁采用22砂浆锚杆、I18工字钢和钢筋网进展喷射砼回填,并在孔预埋一根108钢管进展注C25砼,两根108钢管用于排气及排水。3通过超前钻孔探测围岩情况,前方1.5米处有泥土层,存在大型溶洞隐患,初步探明溶洞走向,在溶洞区域仅管棚无法满足超前辅助施工的作用,增加单层环向间距50cm,长5m超前注浆小导管,加强围岩超前支护,防止坍塌,保证隧道施工平安。4.隧道偏压段处理隧道

10、进口端覆盖层埋深较浅,并且岩体空隙裂隙水发育,下雨时容易形成洞拱部淋雨状,极易产生冒顶坍塌现象,隧道出口端山坡自然坡度较陡,洞身段围岩级别低,易产生滑坡或崩塌现象。整个隧道全长围勘察分析,山体坡度向线路右侧倾斜,左侧偏压。对于存在偏压问题的隧道,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如对于隧道仰坡岩层表现为顺层,倾角较大的岩层来讲,对于长度为4m 的砂浆锚杆,由于其形成的孔径较小,握裹体质量比拟差,提供抗拔力有限。所以往往难满足保证仰坡的稳定,仰坡的岩层易沿着这些弱构造面滑动,仰坡不加处理或措施不够,隧道开挖时,边仰坡易发生开裂滑坡现象,给仰坡的稳定和隧道的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根据隧道仰坡所处的地质情况,应相应的

11、延长锚杆的长度或改变支护方式。施工时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采取相应的加固来减小其不利影响。案例:*隧道*隧道进口左洞开挖至ZK8+857处,掌子面围岩为中风化碳质灰岩,拱顶左侧有一处溶洞,沿洞身纵向发育,溶洞夹有泥土连续坍塌,由于连续大雨的影响,现溶洞顶山体已塌陷,塌陷区域呈椭圆形围;前方ZK8+861-ZK8+890段为偏压溶洞区。处理措施:(1)ZK8+861-ZK8+890段由原设计支护类型FS5c,其中I18工字钢间距为0.6m变更为I18工字钢间距为0.4m,初期支护按照FS5c变更间距支护形式进展施工;(2)洞口长管棚已被塌方破坏,从ZK8+857处开场超前钻孔探明前面围岩

12、情况,并根据探明的情况在溶洞区的拱部采取89*6mm短管棚进展超前支护;(3)将初期支护原设计长为3.5米的22mm的砂浆锚杆和锁脚锚杆改为长3.5米50*5mm的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不变;(4)在ZK8+857-ZK8+890偏压浅埋段开挖线拱顶上部2米处地表线横向斜向下3角打一排间距2米的108*6mm长管棚,如果遇到薄弱地层再对长管棚进展加排加密处理,长度至隧道右侧边开挖线;(5)在ZK8+857-ZK8+890偏压浅埋段,隧道中线右侧拱部上每榀工字钢增加两根长9米89*6mm的锁脚管棚,防止偏压影响。6地表塌陷区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地表的沉降情况。5.突泥涌水处理措施5.1处理原则

13、对隧道岩溶段地下水的处理原则是宜疏不宜堵为防岩溶水的突泥涌水,施工中采取超前探孔,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顺坡施工隧道作业面设置两侧排水沟进展施工排水,确保施工平安。复杂情况下应采取截、堵、排、综合治水的措施,堵水时,只能改变水流方向。案例:*隧道*隧道进口左洞开挖至ZK8+925.8处,掌子面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夹碳质,岩体破碎,自稳能力较差,拱部出现石块塌落,岩缝夹杂泥土;在掌子面左侧拱脚和中部轴线、右侧拱部出现大股涌水,水流很急。处理措施:ZK8+925.8ZK8+930段由原设计FS5b变更为FS5c,按照FS5c复合式衬砌形式进展施工;掌子面拱脚处增加5个纵向排水孔,增加2道110mm环向透

14、水管,确保排水通畅,保证隧道施工平安。设计图纸前方为溶岩发育地带,施工过程中采取短进尺、增加超前探孔,出现围岩变化,及时到现场确定方案后再进展施工。5.2暗沟排水隧道穿过无填充的空溶洞,如图4-2所示顶部常有水流下,沿溶洞水流通道由消水洞自排出。为不致因修建隧道后阻塞水流道路,在隧底修建石砌暗沟使溶洞水通过暗沟仍沿原有通路由消水洞自行排出。 图5-2 暗沟排水示意图5.3涵洞、泄水洞排水当溶洞自行排水通道不畅,地下水又很发育,缺乏以排除溶洞涌水时;为不使溶洞地下水危及隧道平安,在溶洞底设置涵洞和泄水洞系统排水为引水汇排,对岩层进展了钻孔引水,隧道边墙及泄水洞相应地段预留泄水孔洞,以利引水,集中

15、汇水后由泄水洞排除。5.4渗沟、铺砌排水为保障水流畅通,隧底溶洞水流通道采用渗沟排水,明洞顶铺砌排水,将水引入溶洞另一侧,由溶洞自行排走,参见图5-4。图5-4 渗沟、铺砌排水示意图5.5注浆堵水,并加固围岩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曾遇到大量岩溶突水涌泥现象,并诱发地表塌陷和水源枯竭。给施工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危害,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注浆堵水。注浆堵水是一项由软弱地层预加固技术开展而来的防治涌水灾害新技术,在松散软弱构造围岩、裂隙围岩隧道防水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封堵岩溶水、固结岩溶流泥,洞注浆优于地表注浆,预注浆优于地表注浆。因岩溶相互串通,与地表直接沟通,地表注浆往往造成浆液突破表土,漫

16、铺地面,浪费极大;后注浆是在岩溶已被施工开挖揭露,特别是当发生涌水突泥之后所消耗注浆量极大。案例:*隧道*隧道右线进口掘进时出现涌水,导致距隧道距离约300米处的一座水库断水,影响了当地村民的饮用水及灌溉水等问题。 处理措施:1对隧道YK9+652-YK9+700段采用长5m50*6mm注浆小导管注浆堵水,间距2m*2m梅花形布置,采用双浆液注浆水泥+水玻璃。涌水量较大浅部注浆困难时,为了保证注浆质量,采用长10m108mm钢管引流泄压,全部注浆完成后,再对该孔注浆。 2考虑到注浆完成后水头压力过大,保存适量的排水量,在涌水点处采用108mm钢管用于排气及排水。6.小溶洞的处理措施对地下水不发

17、育的小溶洞,采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回填处理,必要时压浆填充。6.1浆砌封闭,回填压实对隧道侧墙通过溶洞,施工中采用回填封闭处理。隧道底部用片石混凝土回填,靠边墙1m围用浆砌片石或喷射砼回填,其余回填石碴,参见图6-1。案例:*隧道*隧道出口右洞开挖至YK10+811.3处,掌子面围岩为中风化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左侧拱顶和右侧拱脚至拱顶两处有溶洞,沿洞身纵向发育,溶洞夹有泥土,洞泥土连续坍塌,围岩稳定性较差。处理措施:1YK10+811.3-YK10+808.3计3米)段由原设计支护类型FS4b变更为FS5a进展支护,其中I16工字钢变更为I18工字钢,初期支护、超前支护及二衬按照FS5a支护

18、形式进展施工。2对YK10+811.3-YK10+808.3计3米段溶洞空腔进展工字钢挂钢筋网支护加固,并用喷射混凝土进展回填,对封闭空腔直接回填完整,对未封闭发育溶腔回填深度1.5米。工字钢一端与钢支撑相连,另一端横向焊接一根与溶洞等宽的工字钢,与两侧溶壁支撑。图6-1 封闭回填处理图6.2 隧道回填,上部护拱防护图6-2 护拱防护处理图当隧道穿过垂直发育之溶洞,无填充物、枯燥、溶洞高大,洞壁有裂隙,但已停顿发育。处理措施:在隧底以下局部用块石、碎石回填密实,距隧底1m处用浆砌片石回填,拱顶浆砌片石护拱厚1m,其上回填一定厚度干砌片石,以防溶洞有落石掉块时,起到缓冲作用,参见图6-2。6.3

19、换填片石,加强衬砌在处理规模较小,沿裂隙发育的槽状溶洞时,溶洞有填充物。其处理措施为:拱部及边墙部位上的溶洞在衬砌外缘设1.0m厚浆砌片石,对隧道底部溶洞(如无充填物用洞碴回填),向溶洞方向扩挖l.5m,回填浆砌片石,其上再作50cm厚混凝土,混凝土设工字钢。 6.4隧底底板梁处理对隧道底部为填充或有不需其它措施处理的小型空洞可采用底板梁加强衬砌通过。如图6-4所示,将隧道铺底或仰拱设计为平板型,在底板及边墙下部加设钢筋,灌注钢筋混凝土,共同形成钢筋混凝土梁。图6-4 底板梁处理图7.规模较大溶洞的处理措施7.1 支顶加固支顶加固,通常采用的措施有:支承墙、柱、拱以及嵌补等。7.1.1支承墙加

20、固处理措施:去除填充物,用浆砌片石墙支顶加固溶洞项板;底部水流通路处设置涵洞,排泄溶洞水;隧道边墙留检查孔道,加防护链或栅栏等防护设施,以保平安,参见图7-1-1。图7-1-1 支承墙加固图7.1.2支承柱加固处理措施:根据溶洞形态的不同,采用支承柱,嵌外加固溶洞顶板,回填空隙并压浆加固溶洞基底,如图7-1-2。支承柱采用圬工支承柱间隔加强顶板,以减少顶板悬空跨度,柱的间距根据顶板厚度和节理、溶缝发育情况,考虑稳定及受力条件确定。对空洞采取混凝土根底的浆砌片石柱子以支顶加固后,进展隧道正常施工。图7-1-2 支承柱加固图7.1.3拱桥支顶加固对于因溶洞填充松散,不宜采用墙、柱支顶,回填加固不牢

21、靠,采用注浆施工工程费用高,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拱桥支顶加固,如图7-1-3所示。图7-1-3 拱桥支顶加固图6.1.4挖孔桩支顶加固处理措施:对大深度的溶洞,采取挖孔桩,桩底面嵌入基岩,桩顶钢筋伸入钢筋混凝土底板,与底板联成一体,如图7-1-4所示。图7-1-4 挖孔桩支顶加固图7.2跨越通过溶洞措施如溶洞较大,堵塞或加固施工困难,不经济;或溶洞虽小,但有水流,又不宜堵塞;还有的溶洞较深或充填物极松软,不易建造根底。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具体条件,采用从构造上跨越溶洞措施。7.2.1简支梁跨越图7-2-1 简支梁跨越示意图隧道衬砌采用拉杆拱、边墙梁构造。底部采用简支梁跨越通过。参见图6-2-1。7.

22、2.2栈桥跨越处理措施: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梁作底板,承托边墙。托梁分别支承于支墩和悬臂横梁上。悬臂横梁采用锚杆锚固于基岩。施工简便,效果良好。参见图7-2-2。图7-2-2 栈桥跨越示意图7.2.3拱桥跨越处理措施:采用拱桥跨越溶洞并承托道床及墙拱衬砌。岩溶水通过拱桥引入泄水洞排出。7.2.4边墙拱跨越处理措施:采用拱脚下边墙部位设混凝土拱跨越拱为防堆积物挤,另设挡墙支挡。如图7-2-4所示。图7-2-4 边墙拱跨越示意图8.总结岩溶地质下隧道出现溶洞、突泥涌水等现象非常普遍,施工过程中只有认真做好超前地质预报,了解岩溶发育的的规律特点,在遇到不同的岩溶构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才能切实保证岩溶隧道施工的平安、质量及进度。.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