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共4课时.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8098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共4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总复习共4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总复习共4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总复习共4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总复习共4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复习共4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共4课时.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的第2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第5、第7、第16、第19、第21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忆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点移动,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简算等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进展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与化知识。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拟,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小数加、减法及其简算等。教学难点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2、师:篮球巨星明之所以能在2002年以状元的身份加盟NBA火箭队,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很出众。课件出示: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围1.42米师:读完上面的信息,你对上面提到的数有哪些认识?学生答复今天我们就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板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二自主探究1、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师:小数的意义和数位顺序表,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出示练习题填空。1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2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右边第一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局部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4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

3、例5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局部一定是 。6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7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两位小数有 个。8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9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小数与分数有何区别,它们又有怎样的联系?全班汇报师:读下面的数出示25.33 59.031 102.45 0.265 0.071 0.010 106师:读写小数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答复师:改写或者化简小数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自由答复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拟、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师:比拟下面信息中三个小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

4、拟大?出示: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围1.42米师:你能把2.26变成22.6吗?指名答复师:小数点位置移动了,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这个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教师出示答案师:我们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做什么?生:小数单位之间的改写,对较大数进展改写。3、复习小数与单位换算。师:明身高的数值2.26米除了可以用米表示外,你还能用厘米、千米作单位写出来吗?你能用复名数表示出来吗?学生答复师:上面的改写用到了哪些知识?你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 5070千克= 吨6.5吨= 千克 1吨25千克= 吨 52米4厘米= 米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师:高级单位的名数

5、变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应注意什么?用小数表示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4、复习小数与近似数。师:想一想,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出示1因为明的篮球水平高,收入也非常可观。在20102011赛季,明的月薪到达了1258000美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年总收入156300000元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2*体育用品超市规模很大,一小时的营业额可以到达29500元,你能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吗?如果保存一位小数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5、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和简便计算。师:竖式计算并验算。4.92

6、+5.08= 5.1-3.24= 15-12.78= 3.5+4.67=师: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9.95-4.95+3.14 8.43+2.87+0.57+0.1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师:计算小数加、减法和简算,你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答复三探究结果汇报师:完成教材第109页第2题,说说你有哪些收获?生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的进率都是10.生2:读小数时,整数局部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局部是几读几,依次读出;写小数时,小数点写作“.,小数局

7、部读几就写几。生3:小数的大小比拟,先比整数局部,如果整数局部一样,再比拟小数局部。生4: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就是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法则进展计算,整数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运算中同样适用。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对每个知识点中涉及的知识进展了归类整理。生2:通过交流及其他同学的补充完整,提高了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能力。生3:学习了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五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五第4、5题。板书设计第2课时: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1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第

8、6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局部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稳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展简便计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展简算。3、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展简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

9、和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二自主探究1、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师:口算以下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55+20= 75-55= 258= 20025= 050= 1000=师:你能说出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加法定义师: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减法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减法,它与加法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减法定义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乘法定义师:根据乘法的意义,说一说它与加法有什么联系?师:什么叫做除法,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除法定义师:我们已经

10、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从上面的题中可以看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师:四则运算中,你知道哪些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2、复习括号。师: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吗?205=100 70-30=40 477-27=450 150-100=50 1540=600 4509=50 50+25=75 27+600=627 450050=90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师:通过上面的练习,谁能说说含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生: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11、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师:一个算式里,如果想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应该怎么办?生:要想改变*一个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括号,如果想改变一次就使用小括号,想要改变两次就使用中括号和小括号。3、整理运算定律。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一说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生:a+b=b+a abba板书师:这两个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谁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生:a+b+c=a+(b+c) (ab)ca(bc)板书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个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们有

12、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a+bcac+bc板书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说出这个式子的意思吗?它与乘法的结合律不同在哪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生:式子a+bcac+bc是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只有乘法一种运算,乘法分配律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乘法结合律只能改变运算顺序,乘法分配律改变运算顺序后是求两积之和。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还学习过哪些运算的规律?生:减法的运算性质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师:你会用字母表示出来吗?生:a-b-c=a-(b+c) abc=a(bc)师:这些运算定律或性质有什么实际应用?学生答复师:通过上面的复习,关于四则运算、括号以及运算定律等知识,你知道了

13、哪些?下面看教材第109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在运用运算定律进展简算时,我们要根据算式的具体特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上面的复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生1: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四则运算中各局部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生2:我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生3:我再来熟悉一下运算定律。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14、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3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4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或者a(b+c)ab+ac。6*些乘法算式,可以把*个数拆成两个数的和或者积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或者乘法结合律进展计算。生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叫做

15、除法的运算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在进展连减计算时,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叫做减法的运算性质,即a-b-c=a-(b+c)。四师生总结收获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定律有哪些新的收获?生:通过复习,加深了对四则运算定义的理解,系统地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到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能熟练地应用运算的进展一些简便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五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五第6题。板书设计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的第3题及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的第813题、第18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根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三

16、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及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完善三角形的认知构造。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四边形的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有关平面图形学习的经历和方法,开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进展回忆与整理。教学难点知识的联系及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三角形图形教具。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故事导入师: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兔妈妈撘的三角形房子非常结实,它们都要改造自己家的房子。小象

17、准备了三根木料做屋顶,长分别是15米、25米、52米。同学们,它能围成房子吗?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学生自由答复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板书二自主探究1、三角形的认识及各局部名称。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教具,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答复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重点强调“围成。师: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上课开场的“小象搭房子的问题你会解答了吗?同桌交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通过汇报出示课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说说下面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师:指着三角形中的虚线问这是三角形的什么?复习底和高师:画出三个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展示师:什么是

18、三角形的高?指着锐角三角形它有几条高?依次引出直角三角形重点强调直角边互为底和高、钝角三角形教师示画钝角一条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外边各可以画出几条高。2、整理复习三角形的角和。师:下面五边形的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求出来的?学生自由答复师:在解答过程中,你运用了数学的哪些思想方法?学生自由答复3、整理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师:猜一猜下面的每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教师根据答复板书: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师:说一说这是根据什么进展分类的。出示课件,学生答复判断。1任何三角形中都有两个锐角。 2钝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 师:如果把三角形

19、看作一个整体,你能用图示表示出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自由答复4、整理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师:三角形如果按边分,你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你能把结果写在下面的圆圈里吗?学生答复师:完成下面的问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从两种情况分析2一个当药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其中一条边长4厘米,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3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是18厘米,一条腰长6厘米,底是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等边三角形师: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且都是60。5、师:完成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学生自由答复1

20、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9厘米,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23厘米、4厘米、2厘米;4厘米、4厘米、2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观察这三组的数字,判断围成的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能判断出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吗?为什么?三探究结果汇报师:看教材第110页第3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有哪些收获?生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师等边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生2:只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它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还有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生3: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它有可能是等腰三角形,但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生4: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可能是

21、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还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生5:有三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师:关于三角形的复习,你还有哪些知识上的收获?生: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还可以用三个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复习三角形,你有哪些收获?生1:通过复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数学的“分类思想比方三角形可以按边进展分类,还可以按角进展分类。生2:求四边形的角和时,利用数学的“转化思想,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求。五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五第9、10题。板书设计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的第4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第15题、第17题、第20题。教学目标1

22、、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会根据图上的相关数据答复以下问题。2、进一步熟悉求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认识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会求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平均数。3、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求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在掌握求平均数根本方法的根底上,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们复习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回忆一下,你还知道哪些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板书:平均数

23、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究1、复习平均数。师: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出示课件小明身高140厘米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2014年小刚家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妍上次考试中,语、数、外的平均成绩为96分,其中语文95分,数学99分,则她外语考了多少分?学生答复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师: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课件出示答案师: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答复师:翻开课本第110页,完成第4题。

24、师:在解答上面的问题中,图例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自由答复3、师:“鸡兔同笼是一道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子算经中。许多小数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师: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通过比拟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生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生2:假设法,一般情况都适合,数量关系比拟内容易理解。师:今天我们复习“鸡兔同笼问题。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复习平均数,你有哪些收获?生1: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不代表一个具体的量。生2:总数个数=平均数。 生3: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师:通过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你有哪些知识上的收获?生1: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

25、以后就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生2: 一种图例代表一种统计量。 生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形象、直观、便于比拟。生4: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标明图例,直条的宽窄要一致。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复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你有哪些收获?生1:平均数描述数据的整体情况。生2:平均数可以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展不同组数据的比拟,以便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 生3: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生4: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生5:描述两组不同的数据时,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表达了数学“数形结合的思想。五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五第17、20题。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