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攻坚”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911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攻坚”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攻坚”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攻坚”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攻坚”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攻坚”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攻坚”行动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农村垃圾处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为全面提升全域秀美水平,根据关于印发XX市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秀美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XX2022)X号)等文件及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日攻坚行动部署会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水平,全面加快农村垃圾处治,特制定本方案,请各镇街道遵照执行。一、工作目标重点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以村发现收集、镇集中转运、市协调处治为主要原则,经过全方位动员村镇干部及村民群众地毯式发现问题,镇街道统一安排车辆转运,市级部门协调畅通处治渠道,形成农村垃圾高效处治管理机制,导致村民群众提高垃圾分类投放意识。二、实施区域全市各镇街道一切行政村。

2、三、处治要求(一)农村生活垃圾处治流程各村依托村干部及村民举报等方式排查村内存在的散乱生活垃圾。各村依托原有的垃圾收集人员将生活垃圾收运至镇中转站。各镇环卫所根据中转站生活垃圾情况,统筹安排车辆转运至焚烧厂。市综合执法局统筹协调全市生活垃圾在焚烧厂的入库情况,确保生活垃圾应收尽收。(二)农村建筑垃圾处治流程各村依托村干部及村民举报等方式排查村内存在的散乱建筑垃圾和成片拆房留下的建筑垃圾。各村自行将少量的建筑垃圾收运至镇建筑垃圾消纳场,如无法短时间内处治的建筑垃圾需要设立公示牌,确定处治时间。各镇根据镇建筑垃圾消纳场情况处治建筑垃圾。市综合执法局统筹协调南部环运基地装修垃圾处治能力。农村建筑工地

3、和拆迁工地由建设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原则上需要使用围挡。农村建筑工地应编制一关于一方案,强化建筑垃圾管理,确定建筑垃圾处治渠道。农村建筑工地应做好建材分类堆放,并且做好防尘和防淋等措施。农村拆迁工地应即时清理处治拆除垃圾,如无法短时间内处治需要设立公示牌,确定处治时间。农村拆迁工地应做好现场管理,避免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混入拆除垃圾内。农村拆迁工地应加强资源化利用工作。农村装修垃圾投放点要做到五有三到位,即有照明、有监控、有喷淋、有遮顶、有分区、周边保洁到位、即时清运到位、分类管理到位。农村装修垃圾处治场应做好计量称重、登记、分类堆放工作。场地应设置围墙、围挡、视频监控等设施,硬化出入口道路,配备

4、照明、消防、降尘、排水以及车辆冲洗等设施设备。场地内应做好防雨、防渗、防尘、降噪措施,配备专人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管理制度公示牌。(三)加强执法倒逼加强问题发现。各镇街道积极应用干部及村民举报等方式排查问题,市级有关部门经过四位一体检查、市生态办日常检查、八团百名行动等方式,积极发现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在产生、投放、运输、处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畅通反映渠道。在各镇街道发现的有关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问题,可向属地综合执法中队反映,各综合执法中队积极响应并且即时反馈处治情况。(四)强化考核评比各镇街道在各镇街道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存在的问题及执法处治情况,将纳入2022年城乡秀美工程排名战进行考核。

5、四、实施步骤(一)调查摸底阶段(7月31日前)。组织镇街道、村开展农村两类垃圾排摸工作,确定问题存在点位数量、垃圾总重量、处治方式、处治时限等。(二)集中整顿阶段(8月1日8月31日)。镇街道、村依照两类垃圾排摸情况,形成任务表,有序推进两类垃圾治理,8月底前全面完成整顿任务。(三)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9月15日)。市级相关部门人员关于完成整顿的镇街道开展抽查,敦促各镇街道查漏补缺,即时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防止反弹。(四)巩固提升阶段(长期坚持)。各镇街道要扎实开展农村两类垃圾问题回头看并且“举一反三,确保整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五、其他要求各镇街道要充分应用垃圾分类办、建筑垃圾工作组等平台,开展两类垃圾百日攻坚的行动动员及工作部署。各镇街道要落实责任,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谋划、有人摸底统计,做好农村垃圾消纳点全域地图,实时更新,实现供需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