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080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上半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科一综合素质单选职业理念1.冯老师批改作业时常抱怨“讲了多少遍,可还是答不上!都不知道学生都怎么了!”这道明冯老师在()A.具有技学评价能力B.缺乏技学组织能力C.具有教学研究意识D.缺乏技岗反思能力【参考答案】D【解析】冯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只会抱怨学生答不上问题,而不去思考原因来改善,缺乏反思能力。故选D2.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所中学开发了一组厌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该做法体现的教育观是()A.关注学生的差异性B.关注育人的实践性C.发挥学生的能动性D.重

2、视学生的操作性【参考答案】B【解析】由学生完成研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故选B03.庄老师在教学日志史写道了“课前准备的好好的,就害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打断我,学生一问问题我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庄老师所处的阶段是()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B.虚拟关注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参考答案】Do【解析】叶澜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五个阶段。“生存关注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新手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关注他人对自我

3、的评价,会不自觉地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与同事、学生的关系处理上。“虚拟关注阶段”是准教师集中进行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初步有了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为正式进入任职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所接触的中小学实际和教师生活带有某种虚拟性,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多是间接性的。”任务关注阶段”是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经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随着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自信心日益增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更多地关注教学工作,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上来。“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教育教学经验,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不再受

4、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题干中窦老师属于任教多年的老教师,有意识地自我规划,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特点。4.某校在初三年级实行两张课程表,一张公开的应对检查,一张不公开的实际执行,以提高升学率。对于该校做法,正确的是()A.遵循了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则B.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C.漠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D,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特色【参考答案】C【解析】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也就是只关注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C。法律法规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集者是()A.全国人大的代表B.全国人大的主席团C.全国人大的代表团D.全国人大的常委会【参考答案】

5、D0【解析】每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6.张某为了找工作,购买了假冒硕士毕业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对张某()A.追究事责任B.予以治安管理处罚C.刑事D.教育行政处分展收证报【参考答案】B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购买、使用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7 .李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民办中学任教,他的工资待遇应由()A.国家确定并由举办者保障8 .国家确定并保障C.举办者确定并由国家保障D.举办者自确定并予以保障【参考答案】D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

6、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8.初三学生雷鸣初判有期徒刑,义务教育法,其服刑期间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应由()。A.本人承担B.父母承担C.人民政府保障D.司法部门保障【参考答案】C【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9李某强迫未成年学生扮残疾人在地铁乞讨。对于李某应当由()。A.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B.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C.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罚D.社会公益组织提起公诉【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未

7、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是()A.父母或监护人B.当地地区矫正机构C.当地人民政府教育执行部门D.学校.【参考答案】A【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11.初中生肖强倒数第一,班

8、主任劝退,该做法()。A.不正确,侵犯了肖强的受教育权B.不正确,经家长同意后才可以劝退学生C.正确,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D.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参考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十八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

9、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题干中班主任劝退初中生肖强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侵犯了他的受教育权。故选A项。12.初一学生余亮离校后故意将同学赵刚打伤,应承担赔偿的是0。A.监护人B.余亮的班主任C.余亮本人D.学校【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余亮将同学打伤,承担赔偿责任的应该是其监护人。故选A项。职业道德规范13.张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一学生没认真听课,便停下讲课一直教育到下课。校长批评张老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A.没有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B.没有体现好教育对象

10、的利益关系C.没有体现好行政管理的利益关系D.没有处理好教师集体的利益关系【参考答案】D【解析】张老师不顾全班同学听课的整体利益中断了教学,没有处理好教育对象的整体利益,B项对。这件事被学生家长反映到校长那里,说明张老师没有就该生的情况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没有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A项对。张老师受到了校长的严厉批评,校长是教育行政的管理者,张老师是被管理者,C项对。D项不符合题干,教师集体利益关系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题干没有涉及。14 .王老师就下周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询问几位学生的想法,大家提出了不少令王老师意想不到的好建议。下列现象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的是()A.亲其师,信其

11、道.B.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C.学而不思则罔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参考答案】D【解析】题千里学生给王老师就教学设计提出了好的建议,说明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D项的意思是“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符合.题干。A项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强调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与题干无关。B项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题干没有涉及反思。C项的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强调学习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与题干无关。15

12、 .疫情期间,某民办学校王老师没有报备批准就自行前往疫情严重的国家旅游,造成严重后果。学校决定解除王老师的聘任合同。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王老师的申辩B.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C.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批准D.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准许王老师举行听证要求【参考答案】C【解析】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存在违反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

13、长代表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对于拟给予降低岗位等级以上的处分,教师要求听证的,拟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听证。所以A、B、D三项对。第七条规定,给予教师处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所以c项#错误。16 .校运会报名时,喜欢跳绳的王伟报名参加跳绳比赛,喜欢跑步的李琪报名参加接力赛。考虑到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在确定参赛名单时指定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王伟放弃参赛。这表明高老师的*选择

14、原则是()。A.目的原则B.功利原则C.关怀原则D.公正原则【参考答案】B【解析】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指定喜欢跑步的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喜欢跳绳的王伟放弃参加跳绳比赛,仅仅是因为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罔顾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说明高老师的行为选择是基于功利的原则。本题选B。文化素养17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微生物的一大类,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体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平衡起着巨大作用。有些细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下列病害中,属于细菌引起的是()A.疟疾B.麻疹C.乙型肝炎D.百日咳.【参考答案】D【解析】疟疾是疟原虫感染人体所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

15、通过寄生虫传播。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只有D项属于由细菌引起的。18 .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有着重大贡献,并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文艺复兴时期先驱性人物是()。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马基雅维利【参考答案】A【解析】但丁,意大利中世纪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恩格斯评价他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

16、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9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在中国古代有独特的名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人对其特征的认识。其中公转周期接近12年,因用以纪年而被称为“岁星”的是()A.土星B.木星C.金星D.水星【参考答案】B【解析】岁星指的是木星。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在空中绕行一周,每年移动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把木星所在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叫岁星。20.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不乏经典的人物。下列人物中,由英国作家哈代塑造的是()A.卡门B.简爱C.娜拉D.苔丝【参考答案】D【解析】卡门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

17、的中篇小说,后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了同名歌剧卡门。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娜拉是易卜生经典剧作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D项正确。21我国的成语常与历史传说和人物有关。成语“入木三分”原指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来形容书法笔力道劲,也常用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与这个历史传说的书法家是()。A.王献之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宗元【参考答案】B【解析】成语“入木三分”出自唐代张怀耀的书断王羲之,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

18、刻。22.古人用一些特殊的名称指代不同的年龄成年龄段,正确理解这些名称。有助于阅读行为古代文化。下列选项中,不用于指代老年的是()。A.垂髯B.*顺C.耄耋D.期颐【参考答案】A【解析】垂髯指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A项不符合题干。耳顺指六十岁即花甲之年。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23.国际电影节是国际性的电影展映评比活动,各大电影节都设置了自己的奖项。下列选项中,属于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A.金狮奖B.金棕桐奖C.金马奖D.金熊奖【参考答案】D【解析】金狮奖是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棕桐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马奖是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

19、金熊奖是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24下图为国家博物馆馆楼品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下列选项中,青铜冰鉴产生的时代是()A.夏朝B.战国C.三国D.唐朝【参考答案】B【解析】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战国时的冰酒器。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5 .中位数是一组统计数据中的代表性数值。在一次考试后采集到一组数据54,66,87,74,69,76,81,78,73,83,77,7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oA. 73B. 74C.

20、 75D. 76【参考答案】C【解析】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把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该数据含有奇数个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若该数据含有偶数个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将题干中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54,66,69,71,73,74,76,77,78,81,83,87,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74和7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74和76的平均数,即75。信息技术26 .如EXCel数据表所示,下列选项中,可使成绩单中只显示“科目二”成绩高于85分的运动员的是()oA.排序27 合并计算C.筛选D.分类汇总【参考答案】C【解析】Excel数据

21、表的“筛选功能”可将不满足条件的数据暂时隐藏起来,只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使成绩单中只显示“科目二”成绩高于85分的运动员只有“筛选功能”。27.在Word文档中,出现了多处相同的错误,下列操作中,可-一次性更正的是()。A.使用“修订”命令B.使用“撤消”与“恢复”的。C.使用“定位”命令D.使用“编辑”中的替换命令【参考答案】D【解析】在WOrd中“替换功能”可用它来批量替换文字、格式、段落标记、分页符和其他项目等。在WOrd文档中,出现了多处相同的错误,可一次性更正的是“替换功能”。逻辑分析28下列选项中,与“大米一粮食”的关系一致的是()。A.“蜂蜜”和“蜂巢B.“花生油”和“食用油C“

22、面包”和“面粉”D.冷却液”和“润滑液”【参考答案】B【解析】题干是后者包含前者,大米属于粮食,只有B项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花生油”属于“食用油”。“蜂蜜”和“蜂巢”,“面包”和“面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且不属于一个类别,“冷却液”和“润滑液”是不同功能的液体,是并列关系,都不符合题干。29.根据所给图形的逻辑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是()Ie彷-,.-4-Ir-1M-【参考答案】C【解析】题干中都是3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图形进行叠加,只有C项是符合这一逻辑特点材料分析题30 .材料:晓华学习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本里夹着一页纸,上面

23、歪歪扭扭地写着:”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你如此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张老师把晓华叫到办公室,帮助他改正了错别字并加上标点,重新组织成下面的样子: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张老师露出赞许的神情,说:“看,这是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晓华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张老师又说:”诗言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你是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人,你也有你的梦想。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晓华非常激动,他没想到老师会给他这样

24、的评价。张老师热情的鼓励驱散了他心中的阴影,坚定了他奋发向上的信心。从此以后,晓华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进步。两年后,他顺利考取了大学。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参考答案】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材料中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特点开展教学;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应该鼓励帮助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5、要因材施教。(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意愿、知识和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1 .材料: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初三(6)班班主任熊老师趁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时,去教室里仔细检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果然“收获”颇丰,有好几个同学携带了游戏机、漫画书、娱乐杂志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熊老师没收了这些物品,并对这些学生说:“为了防止你们学习分心,老师暂时替你们保管,期末考试之后再还给你们。”此外,熊老师在男同学李伟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出于对李伟的关心,熊老师拆阅了这封信。令熊老师震惊的是,这竟然是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王森的情书。熊

26、老师十分生气,也很庆幸自己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杜绝早恋现象发生,他在班会上读了这封信,并且严厉批评了李伟。周末,熊老师还特意去了李伟家进行家访,和李伟的家长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李伟进行教育。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熊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参考答案】材料中熊老师的教育行为有错有对,违背了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但符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是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方针政策的言行。材料中,熊老师

27、私自搜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随意没收学生的私人财物,不经过李伟的同意就私自拆阅他的信件,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2)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材料中,熊老师发现了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的情书,在班会上当着全班同学读了这;封信,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考虑学生的自尊心。(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熊老师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28、严厉批评了李伟,这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没有对李伟的正确教育引导,只要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全部没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9(4)为人师表是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熊老师利用周末对李伟进行家访,向家长说明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这些体现了熊老师尊重家长,做到了家校合作。32 .材料: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弗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sthelose,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

29、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所无法说清楚的话;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两种相对本质的调和。假使他把原诗写成了“我心里有猛虎雄踞在花旁”,那就会显得呆笨、死板,徒然加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只有原诗才恰到好处,因为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两者的调和与统一。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女性的:其-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与内向,所谓戏剧型的与图画型的,所谓戴奥尼苏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一句话,

30、所谓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东坡有幕土,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他显然因此种阳刚与阴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绣帘开,点明月窥人”,这些词句,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曼声低唱吧?而柳永的词句“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以及“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又是何等境界!就是“晓风残月”的上半阕那一句暮蔼沉

31、沉楚天阔”,谁能说它竟是阴柔?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这是个人心中猛虎与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兔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的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尤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梅村、子山晚作悲凉,萨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版了低调的心旅。“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

32、介拔俗的志:土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普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茅,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坦(PhiliStine),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廿

33、一世纪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摘编自余光中猛虎和蔷薇)问题:文中的“猛虎“和”蔷薇”各指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4分)文章认为,”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与统”,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10分)【参考答案】(1)“猛虎”和“蔷薇”分别代表人性的两面。”猛虎”代表人性中男性的一面,雄伟外向和阳刚。“普薇”代表人性中女性的一面,秀美内向且阴柔。“细嗅”象征着两者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调和与统一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2)人生既是战场,又是幽谷。有猛虎才能在逆境中立定脚跟,把握方向,创造伟大事业;有蔷

34、薇才能体贴入微,细嗅人生,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与统一,如此,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才会做到心有猛,细嗅蔷薇。写作题3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有人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99%都是习惯的杰作,在一个迅疾变化的时代,旧习惯和新规则同时并存。在新规则和新变化面前,有的人或无动于衷,或手足无措,而有的人却能与时俱进,驾轻就熟。【参考立意】写人生启示类:破旧立新,与时俱进;破除旧习惯,树立新规则。(2)写教育启示类:教育的发展应破旧立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