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28991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ybmx【艺术课件】色彩-构成.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色 彩 构 成,主讲:宋淘,色 彩 构 成 主讲:宋淘,1、色彩是造型的重要要素之一 造型艺术是指在一定的空间类塑造出美感的形象,是美术的统称:它包函有四大分类:绘画,艺术设计(工艺美术)、雕塑、建筑艺术。又统称美术。任何形象的塑造特点都是由形体(大小长宽深)空间,位置面积、肌理、色彩等要素构成的。造型艺术的形体与色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造型艺术来讲,医学针对人体生理是重点,每门学科重点不一。形体、肌理,可用素描来解决。色彩问题则是色彩构成中应研究解决的。2、色彩构成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 。它对今后美术专业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对今后专业课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造型离不开色彩的表现因为对任何

2、形象的描绘塑造,都离不开色彩的表现。课时安排:周(讲授作业练习),教学目的:,1、色彩是造型的重要要素之一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第五章 色彩对比,第一章 色彩及色彩的三要素,第二章 色彩的标示法及色彩混合,第三章 色彩的调性(调子),第四章 色彩的心理,第六章 色彩的调和,教学内容: 第五章 色彩对比第一章 色彩及色彩的,第一章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色彩的来源等基础知识,使知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重点难点:色彩构成的概念色彩的来源色彩的物理学课时安排:讲授课时,第一章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色彩构成的概,一、色彩构成的概念,“构成”词义概念

3、为组合、结构、建造、之义、体现一种创造行为,艺术中的构成是对于艺术形式的创造无论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都存在着构成的形式。 色彩构成:是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最基本的形态要素,依照色彩的自身规律去重构这些形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呈现出新的美的色彩效果,这种重构的过程或者称之为创作的过程就叫色彩构成。它是由复杂简单再组合的创造过程。,第一章 色彩及色彩的三要素,学生作品,一、色彩构成的概念“构成”词义概念为组合、结构、建造、之,二、色彩的来源 (色彩的产生,色彩的物理、生理现象),世界上客观万物的存在,都具有各自的形状,与色彩特征,没有色彩的物体一般是不存在的。那么

4、这些色彩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因此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部分色彩的来源中应了解的问题。色的来源(物理光学研究表明)是光和人的正常视觉系统综合反应的结果。没有光就没有色彩没有人的健康的视学系统,也就无法感觉到色彩(色盲者不要学美术)。黑暗中,我们什么色彩都看不到,什么色彩也分辨不清,其原因是因为缺少投照的光也就无法感觉到色彩这也是色彩的物理学现象。物理学家(光学者)的研究说明,光是一种电磁波的幅射,人的视党只能感知电磁波中很少一部分,称之为可见光。太阳光是宇宙中最大的光源体,它包含着波长400nm毫微来700nm毫微来的光。人眼能看风的光线在光线在光谱中占很少的一部分,人眼的最佳明视范围是在波长4

5、00nm700nm之间。,二、色彩的来源 (色彩的产生,色彩的物理、生理现象)世界上客,人类最早揭开这一物理光学现象的是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创桥大学,通过著名的色散实验(见95)发现了光谱色,认为,太阳光是红、橙、黄、绿、兰、紫色的混合。从此揭示了光色原理,开创了人类对光色原理的认识。并把这种现象称做光的分散或光谱。物理实验证明:人眼能看见的光线在光谱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人眼的最佳明视范围是光波的长度在400nm700nm之间。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的眼睛中产生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这就是光的演色性。,人类最早揭开这一物理光学现象的是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创,1

6、、色与波长范围颜色 波长范围 红 700nm630nm 橙 630nm590nm 黄 590 nm560nm 绿 560 nm490nm 兰 490 nm450nm 紫 450 nm400nm可见光谱380 nm780nm不可见光谱380nm以内称紫外线R线,780nm以外红外线以及X线,放射线。这些射线只能通过仪器才能测到。(这些是科学家们来研究的)因此,色彩产生的途径可表达为:光眼视神径大脑作用的结果。光源色照射到物体时,变成反射光或透射光,后再进入眼睛,又通过视觉神径传达到大脑,从而产生了色的感觉。这便是色彩产生形成的过程。,1、色与波长范围,三、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以上我们说了色彩

7、的形成产生过程,那么我们学习绘画及艺术设计中所表现物体的对象,又是一种怎样的色与光的关系呢?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四个问题: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1、光源色各种光源体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光源色。(1)只含有某一种波长的色光单色光(2)含有两种以上波长的色光复色光(3)含有红、橙黄、绿、蓝、紫所有波长的色光全色光(日光、太阳光)宇宙间发光体千差万别,所形成的光源色也各不相同,但人们通常见的是日光、灯光。,三、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以上我们说了色彩的形成产生过程,那,灯光(1)普通白织灯:光含黄色和橙色波长光多而呈黄色味。(2)荧光灯:含蓝色波长光多呈蓝色味。(

8、3)太阳光是红、橙、黄、绿、兰、紫色光的混合(牛顿物理实验证明)它包含着程种比例的各波长的光所以呈白色。色光的混合在物理实验中叫混合明度在不断提高全色光加在一起则呈白色光。颜料的混合减光混合,全色加在一起呈暗浊色(黑色)。当光源色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吸收,其余的光被反射出来。反射光的规律是:“同性相拆、异性相吸”。比如,实验证明,这是一个兰色的物体,这是一束正常情况下的日光,当日光照在它表面上时,它吸收了除兰色以外的红、橙、黄、绿、紫色光,而只把和它自身相同的兰色光反射出来,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这个物体呈现兰色。这就是物体的呈色性 。其它呈色原理同理。,灯光,2、固有色一般指物体在正常日

9、光下所呈现的色彩特征,也可理解为物体本身具有的颜色。由于它最具有普通性在我们的视知觉中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色彩有一种形象的概念。例:红旗大红青草绿色但这只是一种相对的色彩概念。然而从实际方面来讲,日光也是在不停的变化中早、中、晚、太阳、阴天等,任何物体的色彩不仅受到投照光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环境中种种反射光的影响,所以说,任何物体的色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固有色的概念只是人们对某一物体色彩印象中形成的概念而已。3、物体色是指投照光的改变而使物体表面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新的色彩现象。我们这里讲的物体色与绘画中物体色是不同的概念。比如:我们拿一块白布、一只白色的粉笔做实验,大家都知道,在正常日光

10、下,它呈白色。假如我们用一束兰色的舞台灯照在它上面,它就变成了兰色的布(粉笔),因此我们说这块白布(粉笔)的固有色是白色,而它的物体色是兰色。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物体色的因素。一、是物体本身固有的特征。二、是光源的性质(即光源色彩)。,2、固有色,四、色彩的分类,在色彩构成学里,将色彩按特性分为两大类1、第一类以单纯从色彩的亮度来区别明暗的,其中,白色是最亮的颜色,墨色最暗的颜色,由它们相混而产生的中间灰色。称为:无彩色。2、第二类除了黑、白、灰之外的其它色彩均为:有彩色红、黄、兰、绿。有彩色中还分:(一)类似色(同类色)兰紫兰绿,色环中30。以类、黄桔黄桔红 红红紫。(二)对比色

11、:红紫,红兰,色环中90。以外。(三)情感区分:兰、紫、绿系为冷色,红、黄为暖系列。,从色彩字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也叫色彩的三要素。,五、色彩的三要素,四、色彩的分类在色彩构成学里,将色彩按特性分为两大类,1、色相指某一色彩呈现的相貌和名称与人名同义。比如,我们提到红旗时,我们马上就有一个“红色”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在对色相的认识学习中,我们又分为:(1)、三源色把光谱中的红、黄、兰,由于它们不能用其它颜色调配的,色彩称为三原色。(2)、间色把光谱中橙、绿、紫等,它们由二种原色调配而成。称为间色也叫

12、二次色。(3)、类似色:(同类色)色环中45。以内。(4)、互补色:色彩中180。对比色 90。 (5)、冷暖色:以人的情感来分。红黄系暖色等 蓝紫冷色系 绿色系中性色2、明度也叫“亮度”指色彩中深浅程度,明暗程度,在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有彩色中:根据色相环中和孟塞尔色彩体系中,黄色明度最高、兰紫色明度最低。明度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它的明暗关系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1、色相指某一色彩呈现的相貌和名称与人名同义。比如,我们,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中含色素或色味的多少程度,也是色彩的鲜灰度,饱和度。无彩色中的颜色,没有色相感,纯度为零,在有彩色中鲜艳的色彩纯度高。例:红系列

13、来讲,大红最纯因含色味多,紫红,桔红纯度低。黄系列讲:中黄 绿系列讲:中绿纯度的一般变化。(1)同时加入白、黑、纯度降低。(2)加其它色相、纯度降低。(3)加水稀释纯度降低。(4)互补色相混:产生灰色。(5)三原色相混暗浊色。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称为色彩三属性,但全部色彩的变化均可以用这三属性来界定、区别、把握。因而对色彩三属性的全面了解掌握是学习色彩的基础。,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中含色素或色味的多少程度,也是色,作业练习:,1、制作24色色相相规格:大圆直径16cm,小圆直径10cm。为以后作色彩练习选色对照用,参考书色相作法。操作方法:1、圆规画两个同心圆。2、量

14、角器:把圆环分成相等24份,每份15。角划分。3、色彩要求涂平整,画面整洁,饱和度高。 排列方式 外框20cm 20cm 内框18cm 18cm,2、明度推移规格内框18cm18cm,外框20cm20cm。要求:任选一个纯色,通过加白、加黑的方法改变它的明度,从深到浅高10级以上色阶,渐次推移。图形设计为了节约时间,集中练习色彩的配置,可以借用和参考平面构成中的构图和图形,当然以自己设计的图形为最佳。3、色相对比:(补色对比和同类色对比)规格8cm8cm4个,框架间距不大于0.5cm。操作方法:用所学的平面构成知识,在框架内设计好简单而有趣的图形,四个方块内的图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两个

15、做补色对比,两个做同类色对比排方式,作业练习:1、制作24色色相相,第二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懂得色彩的标示法及色彩混合方法,能够有浅入深的学习到调色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讲授课时重点难点:色彩的标示法色彩混合,第二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懂得色彩的标示法及,第二章 色彩的标示法及色彩混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民,脸们认识到色彩是立体的三次元。美国的数学家梦亚于1745年,构想了颜色图谱,做出了最早的色地球(板)。在此之后,又相继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色立体(板)。除了我们上周提到美国的孟塞尔色立体外,还有德国的奥期特瓦尔德色立体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色立体,以及日本色

16、研色立体 。,一、色立体,究竟什么是立体呢?所谓色立体是把色彩的三要素色配置在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柱上,中心的轴柱表示明度,四周表示色相。纵向看,越是接近柱项,周围色相的明度越高(亮),越是接近柱底,周围色相的明度越低(暗)。横向看,越是远离轴柱的色相,纯度越高,越是靠近轴柱的色相,纯度越低。这就是色立体。 最初的色立体是由德国科学家朱琴发明的。 现有三种色立体标示法:,第二章 色彩的标示法及色彩混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民,孟赛尔色立体 孟赛尔色立体是由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构成。明度是从白到黑中间排列9个等级明度渐变的灰色,黑色在下为0级,白色在上为10级,共11级。 纯度以无彩色为零开始依

17、次排列。距离中心轴越远,纯度起高。距离中心轴越近,纯度越低。环绕在明度柱周围的色彩以红、黄、绿、兰、紫色为基础色,再把每人上色相展开10个渐变的色相,共有100个不同的色相,环成一个球状体。 孟赛尔色立体的标色法是:色相缩为H;明度缩与为V,纯度缩写为C,N即无彩色,W表示理论上的纯白;B表示理论上的纯黑。10个主要色相是R红,Y黄,G绿,P紫,YR黄橙,GY黄绿,BP呈紫,RP红紫。 孟赛尔(Munsell)色立体表示记号为HV/C,即色相、明度/纯度。假如,我们见到进口的标准绘画,颜料上面标有“Munsell5R5/8”它表示第5号绿色,共明度为5,纯度为8 。,1、孟赛尔色立体 2、奥斯

18、特瓦尔德色立体3、日本色彩研究会色立体,但现在广泛应用的是孟赛尔色立体,孟赛尔色立体 1、孟赛尔色立体 但现在广泛应用的是孟赛尔色立,二、色彩混合,色彩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产生新的色彩。色彩混合可以在视觉外完成而后再进入视觉,它包括两种形式:(1)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也可以进入视觉内后再进行混合,称为中间混合。1、加法混合(加光混合)加法混合是指光的混合,因此也叫加光混合。我们已经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红、绿、兰(更准确的说是朱红、翠绿和兰紫) 。那么,假如设一块白色屏幕,将红光与绿光合为一束投照到屏幕上,此时屏幕上的光应该是黄色的;如果将红、绿、兰这三束光合而为一投照到屏幕上,此时,

19、屏幕上的光应该是最明亮的白色。,无论是什么颜色的光,只要是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明度)都会大大提高,混合后的总亮度等于混合前各色光的亮度之和。,二、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产生,2、减法混合(减光混合)减法混合是指物质的混合,而不是光的混合。我们在讲色彩的三要素时说过红、黄、兰三原色能调配成三种以上的间色和复色。比如,黄色与兰色相混而得绿色;而且每混一次就暗一次。红、黄、兰混合则成了暗灰色。因此,这种混合称为减光混合。,(减光混合),2、减法混合(减光混合)(减光混合),3、中间混合中间混合包括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两种。旋转混合是指将红、橙、黄、绿、兰紫这些颜

20、料等量涂在圆形色盘上,然后使色盘飞速旋转,这时我们见到的一片浅灰色。我们称它为旋转混合。空间混合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的视觉内达成的混合称空间混合,又称并置混合。这种混合与前两种混合的不同点在于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的混合,但它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完成。,空间混合是在人的视觉内完成的。因此,也叫视觉调和。这种依照视觉与空间混合,给人带来光刺激量的增加。因此,它与减法混合相比,明度显得高些;色彩显得丰富些;效果更响亮,更闪耀,有一种空间的流动感。比如,大红与翠绿颜料直接相混,得出黑灰色,而用空间混合方法可获得一种新的视觉效果。,空间混合,3、中间混合 空间

21、混合是在人的视觉内完成的。因此,三、作业练习,作业一、空间混合(必做)框架:1818cm作业二、叠色混合(选做)1616cm作业一:操作方法:(1)选一张你自己喜欢的风景或静物或肖像或人体的摄影照片;或者印刷效果非常好的图片资料。如果,画面内容太多太复杂,也可以只选取某一个局部。(2)然后用铅笔把形象勾勒在框架内。(3)接着将框架空间等分0.50.5cm的1296个骨格单位成网格状。并套叠(重叠)在已画好的铅笔钱条的底稿上面。(4)这时看一下原先勾勒形象时画的线一靠近每个小网格的那条边,然后就把它归纳到那条边去。同时擦掉已作废的曲线。(5)这时看一下原先勾勒形象时画的曲线靠近每个风格的那条边,

22、然后就把它归纳到那条边去。同时擦掉已作废的曲线。(6)如果形象的个别部位过于细小而又不便删除,比如,人的眼睛部可以将它所占的小网再分成两个或四个列小的骨格单位,这时再归纳线条就比较容易。但绝不能为了突出形象而保留曲线或生硬的乱添加斜线。(7)为了更加的控制整个画面的色调,可用淡彩把画面铺,再等淡彩完全平透以后,再一个个的填充每一个小网格中的色块;当然,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也可以不用先画淡彩,由局部到整体,一次性完成。,三、作业练习作业一、空间混合(必做),第三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清色彩的调子,使知对色彩更加理解和明确。课时安排:课时(讲授课堂作业)重点难点:明度基调冷暖基调,第

23、三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清色彩的调子,使知,第三章 色彩的调性(调子),我们平时组织调子,用色彩构成画面,是装饰美学的规律,组成生动的多样式色调的画面,就必须从单项组调练习着手。任何一种美术作品都有它的调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子。调性一般情况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度基调;二是色彩基调。 一、明度色彩基调 明度基调是指色彩结构中,由明暗对比变化关系所显示的特征。而这种特征我们不妨把它比成音乐中的调子。高调就是亮色调,是指明度亮的调子。中调就是中明度调子;低调就是暗色调,就是指明度低的调子。音乐中,因为有不同的调子之后才能构成不同的乐曲。比,交响乐、摇滚乐、以及钢琴曲等等。同样,在色

24、彩结构中有了调子,才能使颜色充满节奏,构成各种情感的色彩效果。在这里,我们为了讲述方便,把色彩的明度调归纳为三组。分必种类型。比如:,第三章 色彩的调性(调子)我们平时组织调子,用色彩构成画,第一组:亮色调(高明度调子)(1)高长调强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亮色调明亮、活泼、清澈(2)高中调中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亮色调柔和、明朗、安稳(3)高短调弱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亮色调明亮、辉煌、清新2、第二组:中明度调子(中调)(1)中长调强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调子坚硬、深刻(2)中中调中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调子丰富、饱满(3)中短调弱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调子朦胧、模湖第三组:暗色调(低明度调子)(低

25、调)(1)低长调强明度对比,主色调为暗色调清晰、强烈、冲击力(2)低中调中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调深沉、厚重、稳健(3)低短调弱明度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调沉闷、神秘、模糊,学生作品,第一组:亮色调(高明度调子)学生作品,二、色彩基调(冷暖基调),色彩基调主要是指色彩结构在色相及纯度上呈现出来的总印象。根据人们长期积累的视觉经验,对色彩的体验往往有着本能的感知,我们见到红色、黄色,就会非常自然的联想到阳光与烈火;一见到兰绿色又会自然的联想到海洋与绿荫;而阳光与烈火是温暖的感觉,海洋与绿荫则是阴凉的感觉。因此,久而久之人们便把“红色、黄色”系列加以一个“暖色”的称谓。而把“绿色和兰色系列”加上一

26、个冷色的称谓。于是色彩学中便引伸出色彩的冷暖基调,我们把它简称“色彩基调”。色彩基调可分为三类,共7种。,1、第一类暖色调(1)绝对暖色调大量的暖色色相,色彩纯度高。热烈、丰富、沉重。(2)偏暖色调相对小比量暖色相,纯度偏高温和、具变化性。,学生作品,二、色彩基调(冷暖基调)色彩基调主要是指色彩结构在色相及,2、第二类中性色调(1)中性偏暖色调大比量的中性色,少许暖色。(中性色一般指色相环中的绿色、紫色以及白、黑、赭石、熟褐等)柔媚、含蓄(2)绝对中性色调由黑、白与大比量的中性色群互为作用的出现沉静、祥和,有早春、晚秋的感觉。(3)中性偏冷色调大量的中性色,少许冷色。含蓄、具变化性,有阴凉感。

27、3、第三类冷色调(1)绝对冷色调大比量的冷色色相,纯度不高阴冷神秘(2)偏冷色调小比量的冷色,纯度低含蓄、清冷具变化性。,冷色调,中性色调,学生作品,2、第二类中性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学生作品,三、作业练习,作业一:明度基调对比。框架:1818cm1个(平分为9个等分;5.85.8cm)9个作业二:冷暖基调对比框架:1616cm2个(一幅暖色基调,一幅冷色基调)作业一的要求:1、可用相同色相,也可用不同色相来作明度基调的对比。(出示范画)2、构图必须是满密式构图,构图要新颖、考究。3、每一幅小画的主色调必须占面积70左右(即大片面积)。4、画面必须干净、整齐、颜色必须涂平。特别强调:边沿线的整洁

28、。(齐)作业二、根据孟赛尔色相环,我们首先划分出色彩的冷暖。作业二要求:1、两幅画构图一样,只是色调不同,注意色彩的搭配。(出示)2、构图要丰富、有创意、形式感、现代感强。3、画面必须干净、整洁、颜色要涂平。特别强调:每一幅画的边沿线的整齐。,三、作业练习作业一:明度基调对比。,第四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掌握了解色彩的心理,使在运用色彩的时候不在迷惑更加懂得色彩所表达的意思。课时安排:课时(讲授作业练习)教学重难点: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色彩的主观性心理效应,第四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掌握了解色彩的心理,第四章 色彩的心理,我们每个都生活在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每个

29、人都不知不觉中受到色彩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左右着人们的情绪。干扰着人们的意志,甚至改变人的心理和生理。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应。在这里,我们将色彩的心理分为两大类。,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光的刺激,它作用于人视觉神经,直接导致心理错觉或生理变异。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如果我们长时间处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跳动会加快,血压会升高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烦躁不安。相反,如果在兰色的环境中,这些生理变化就不会出现,人的情绪也会随之稳定下来。,一、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物质性心理效应),春 夏,秋 冬,学生作品,第四章 色彩的心理 我们每个都生活在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还有,色的冷暖也能引起

30、人的心理错觉。例如,暖色光本身具有温暖的感觉,而冷色光则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冷食中大多都添加一些兰色、绿色。而在赛冷的冬天、卧室的窗帘又往往换成红色或黄色,再开一盏桔黄色的台灯,使整个屋子显得更加温馨而温暖。冷色与暖色虽然是物理性的分类,但并不是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一种客观性的心理错觉感觉。比如,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密度大,冷色密度小;暖色干燥,冷色湿润等等。色彩引起的客观性心理错觉是艺术家和设计家们可利用的手段之一。据说,1940年纽约的码头工人,因搬运太重的弹药箱而举行大罢工,后来色彩学专家贾德教授出了个主意,把弹药箱的重色改为浅绿色。弹药箱的实际重量丝毫没改

31、变,但搬运工人却觉得弹药箱变轻了,于是罢工停止了。颜色提高了劳动率,这在当时是出人意料的。可见,色彩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考虑色彩自身的审美。还要考虑到它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还有,色的冷暖也能引起人的心理错觉。例如,暖色光本身具有温暖,二、色彩的主观性心理效应(色彩的表情),我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世界里,所积累的大量的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发生呼应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某种联想,从而引发出某种情绪或情感这就是色彩的主观性心理效应。我们要论述色彩的主观性心理效应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色彩本身就是非常丰富多变的。不仅色相可以不同,而且每一种色相还有不同的明度与纯度。因此,色彩的特征也随

32、之变化。再加上,,人与人的心理状态、生活经验(历),文化背景等等诛多因素的不同,从而导致对色彩的感知力又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并不能给每一种色彩下定义。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光谱上所显示的6种颜色以及黑、白、灰就其性格作些启示性的简单介绍(或者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颜色的性格)。,酸 甜,苦 辣,学生作品,二、色彩的主观性心理效应(色彩的表情)我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世界,1、红色首先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红花、鲜血。它是强有力的色彩。强烈、冲动、富有刺激性。也是革命的象征。危险的象征。2、橙色是最暖的颜色使我们联想到灯火、阳光、鲜花因而具有华丽、温暖、愉快、幸福、辉煌等特征。由于它和许多美食的色泽相近,因

33、此有刺激食欲的作用。橙色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喜欢的色彩,所以又称为“国际色彩”。3、黄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彩,是最灿烂的色彩。它使人联想到金秋、丰收、果实黄金;因此显得富有而高贵、权贵、皇室之色。4、绿色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象征着春天、成长、生命和希望。绿色是美丽、优雅、大方、稳重的颜色。它是中性色它具有大度与宽容的性格,它可以容纳各种颜色。5、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和大海,因此兰色是博大、广阔的象征。蓝色代表理想、纯静有时也代表悲伤,文学上常有“淡蓝色的忧郁”之说。6、紫色紫色是最不稳定的色彩。给人一种神秘的浪漫的感觉。高雅、娇艳是女性色彩的代表。,1、红色首先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红花、鲜血。它是

34、强有力,除了光谱上的6种颜色以外,我们再来讨论一下黑、白、灰。黑、白、灰这三种色是中性色,也称为无彩色。1、黑色容易使人联想到黑暗、悲哀、沉静、神秘。它是一种消极的色彩,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与恐怖。黑色又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曾有这样的说法“要俏一身孝”(黑色、白色),黑色的服装能带给人一种冷艳的美。2、白色给我们光明,它又是冰雪、白云的色彩,因此让人觉得寒凉、单薄、轻盈。在心理上有明亮、干净、纯结、清白、夸张感。(天使的翅膀)白色也是吉祥、神圣的象征。3、灰色它是一个彻底的被动色。给人一种平稳、乏味、朴素、寂寞、无聊的感觉。漂亮的灰色有时也给人一种高雅精致、含蓄的印象。灰色是一种与世无争的颜色。用

35、灰色作背景是最好的。黑、白、灰这三种色在色调组合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是达到色彩和谐的最佳“调和剂”。它们虽无色相,但都在配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永远不会被流行所淘汰。今天,我们要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色彩的客观性一个是色彩 就此问题作两个相应的训练。,除了光谱上的6种颜色以外,我们再来讨论一下黑、白、灰。,作业一、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用色彩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用色彩表现味觉的酸、甜、苦、辣任选一题大小:16cm16cm 1张 (7.8cm7.8cm 4个,间距0.4cm)作业二、色彩的主观性心理效应用色彩表现喜、怒、哀、乐大小:16cm16cm 1张(7.8cm7.8cm 4个,间距0.4cm

36、)注意:避免用太具象的景物(事物)作引导。也就是说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色彩的心理效应。,作业一、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第五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对比关系更加容易运用色彩。课时安排:课时(讲授作业练习)教学重难点:同时对比与边续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第五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对比关系更,第五章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1、同时对比当两种颜色同时并置在一起时,双方都会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红与绿并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黑与白并置,黑更黑,白更白。这种现

37、象属于色彩的同时对比。2、连续对比连续对比现象与同时对比现象都是由视觉生理条件的作用所致,它们出于同一种原因,但发生于不同的时间条件,同时对比主要是指在同一时间下颜色的对比效果,而连续对比指的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或者说是在时间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颜色刺激之间的对比。例:当我们长时间注视一块红颜色之后,抬起眼睛看周围的人会觉得他们脸色很绿。这些都是色彩连续对比现象。,一、同时对比与边续对比,第五章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不同颜色并置,在比效中显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例如:用湖兰与钴蓝色相对,就会感觉钴蓝带紫味,湖兰带绿味,在对比中,这两种色特征更明确了。色相

38、对比,可产生在饱和色与非饱和色之间。1、 原色对比红、黄、兰三原色是色环上最极端的色,它们不能由别的颜色混合而产生,却可以混合出色环上其它的色。红、黄、兰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于最强的色相对比。 例:许多国家的国旗都选择原色,二、色相对比,2、间色对比称二次色对比例: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其对比效果略显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许多果实都为橙色或黄橙色,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各种紫色的花朵,像绿与橙,绿与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鲜明的天然美的配色,具自然美。,色相对比,不同颜色并置,在比效中显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二、色相,3、补色对比在色环上直径

39、两端的色为互补色。确定两色是否为补色关系,办法是将它们相混,看是否能产生中性灰色。如果达不到中性灰色,就需对色相成分进行调整,才能找到准确的补色。补色的概念出自视觉生理所需求的色彩补偿现象。与其看作对立色,不如看作姻缘之色。因为补色的出现是符合人眼的需要。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例:红与绿并置使红更红,绿更绿。蓝与橙 黄与紫以上三对补色是我们概念中最为典型的补色对。A:黄与紫由于明暗对比强烈,色相个性悬殊,是三对中冲突最强的一对。B:蓝与橙明暗对比居中,冷暖对比最强烈,是最活跃生动的色彩对比。C:红与绿明暗对比近似,冷暖对比居中,在三对补色中显得十分优美。由于明度接近,两

40、色之间相互增强的作用非常明显,有眩目的效果。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促使对立双方色相更加鲜明。它的视觉生理适应性使补然关系天然和谐。因此补色对比是最具美感价值的配色。,3、补色对比,4、 邻近色对比在色相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45度以内),如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彩并置关系。称为邻近色对比,“色环上45度”。属弱对比范畴,它的最大特征具明显的统一调性,或为暖色调,或为冷暖中调,或为冷色调,同时在统一中不失对比变化。5、类的对比在色相环上非常邻近的色,如蓝与绿味蓝,蓝与紫味蓝,这样的色相配置为类似色对比(色环上15度以内),是最弱的色相对比,类似色在视觉中所能感受的色相差别很小,调式非常统

41、一,常用于突出某一色调的色相,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6、冷暖色相对比人们对一部分色彩产生暖和的感觉,对一部分色彩产生寒冷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色相特征上,从色环上看,明显有寒冷印象的色彩是蓝绿至蓝紫的色,其中蓝色为最冷的色,明显有暖和感的色是红紫到黄色,其中红橙色为最暖的色。色彩的冷暖性质在色彩美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视觉上,冷暖对比产生美妙,生动、活泼的色彩感觉。冷暖色可产生空间效果,暖色有前进感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感和收缩感。在艺术中色与暖色都有极丰富的精神内涵。,4、 邻近色对比,三、纯度对比,什么是纯度对比一个鲜艳的红色与一个含灰的红色并置在一起,能比较出它们在鲜浊上的差

42、异,这种色彩性质的比校,称为纯度对比。A、纯度对比可体现在单一色相中不同纯度色对比B、可以体现在不同色相的对比,纯红与纯绿C、当其中一色混入灰色时,视觉也可以明显看出它们之间的纯度差。D、黑色、白色与一种饱和色相对比,即有明度对比,又有纯度对比,是一种醒目的色彩搭配。可以通过三种方法降低一个饱和色的纯度A、混入无彩色黑、白、灰B、混入该色的补充C、加水稀释,减低该浓度,任何一种鲜明的色,只要它的纯度稍降低,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相貌与品格。,低纯度,高纯度,三、纯度对比什么是纯度对比任何一种鲜明的色,只要它的纯度稍降,四、明度对比,即每一个色彩的明暗深浅关系。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例:饱和的

43、紫色和黄色一个暗,一个亮,当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时,视觉除去分辨出它们的色相不同,还会明显地感觉到它们之间明暗的差异,这就是色彩的明度对比。由于视网膜杆体细胞中视紫红质在明暗视觉中的代谢作用,眼睛会产生明暗视觉的补偿,即在同时对比中对颜色明度认识的偏离。例:a、一个灰色当它置于亮底之上时,看上去很重,置于暗底之上时,似乎变得比原来亮了,以至于眼睛很难相信它们是同一个明度的灰色。b、在有彩色中也会发生明暗的错觉,例如,橙色在黄底上显得重一些,但在深红色底上就变得非常明亮了。明度对比与其它两种要素一样大体分三种对比关系,以孟氏色立体明度色阶表明暗等级为参照,该表从黑至白共有11个等级。1、凡颜色明度差

44、在3个级数差之内,为弱对比2、凡颜色明度关在35个级数差之内为中间对比3、凡颜色明度关在5个级数以上的为明度强对比,四、明度对比即每一个色彩的明暗深浅关系。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色彩明度对比在色彩应用中的作用:1、明度是色彩的骨骼举例:用照相机对自然物象拍照。A、用彩色胶卷能拍摄下物象色彩的全部要素特征。B、用黑白胶卷,拍摄下物象色彩的明度特征,此时明度被从色彩的整体效果中分离出来了。不仅照相技术是这样,人眼也能够把明度从有彩色的关系中分离出来,例如,我们画素描,就必须在观察物象时把颜色性能略掉,去观察明暗色调的变化,通过黑白灰的控制将对象表现出来。从以上事例说明一个现象:明度在色彩诸要素中具

45、有相对的独立性,它能够摆脱任何有彩色的特征而独立存在。这种独立性是其它要素所不具备的,色相与纯度必须依赖明度才能存在,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必定同时存在。因而我们说明度是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明度的结构也控制着色彩的整体效果。例孟氏色立体中,明度是一个轴心是三要素的核心,它把色立体中的每一个标色都限定在一定的阴度等级上,也就是说,它控制着一切从亮到暗从鲜艳到混浊的色彩。而明度则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色彩体系是依据三要素的理论结构而成的,它们也是任何形成的色彩场合中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三种性质及其对关系各具特征,不能互相代替,但是所有这些性质和关系绝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特别不能离明度的关系(影响)而存

46、在。,色彩明度对比在色彩应用中的作用:,2、明度对比决定色彩形状的认识度严格地说,所有视觉现象都是由色彩及其明度造成的。人能够捕促到形态的特征,是因为眼睛具有区别不同明度及颜色的能力。什么是颜色形状的认识度例:我们在不同的底色放上形状与大小相等,但颜色都不同的图形,在同等光线和距离的条件下观看,就会发现这些图形有的清晰、有的模糊,这种由于不同的颜色关系引起对形状辨认清晰与否的程度称为色彩的认识度。色彩的认识度主要取决于形状的色彩与周围色彩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明度对比关系,明度对比越强,色彩的认识度就越高,图形就越清楚。所以色彩的认识度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基本意义的规律:在色彩构图中,突出形态

47、主要明靠明度对比。因此,要想使一个色彩的形态产生有力的影响,必须使它和周围的色彩有强的明度差。反过来要想削弱一个形态的影响,就应该缩小它和背景的明度差。当我们想使一个形态既保持不变,又要让它从原有的特征脱去,变为另一种面貌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入明暗色调或舍弃明暗色调来达到这种目的。,2、明度对比决定色彩形状的认识度,3、明度与冷暖对比作用于色彩空间效果。(远与近、进与退)色彩的空间效果可以由多种因素决定。我们排斥视觉经验中形态,透视等方面的因素,仅从色彩的明度及冷暖性质来进行分析。例:把色相环上的各色按照它们同等大小面积的明度等级置放在同一个黑色度上。则显出了不同的空间效果。黄色看上最高(亮)又

48、属暖色,这两个因素使黄色在空间上有迫近感。形状有略大。实际大小的物体,白色物体看上去比黑色物感觉大有膨胀感。黑色有收缩感,比黄色稍后退的色是橙色,它也属于暖色但明度低于黄色,依次向后退的是红、绿最远是蓝与紫色,因它们已倾向冷色且明度又很低。底色的明度对于色彩的空间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例:把同样的色置放在白底上,出现了另一种种情况,紫色与蓝色由于和白底形成强明度对比而显得很突出,此是既可以把它视为前迫近的实体,又视为一个很远的黑洞。这时,被白色拖向后方好像失去了原来的光辉。橙色和红色与白底保持明度差,又呈暖色,因此是白底上最有迫近感的色彩。可以底色的明度对于色彩空间效果有很大影响。例、先在灰色底

49、上放上与底色同等明度的橙色和蓝色。我们可清楚的看到橙有迫近感,蓝有后退感,但若将蓝色明度变成高明度淡蓝色,它就会跑到前方来。,3、明度与冷暖对比作用于色彩空间效果。(远与近、进与退),五、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的时此效果。,在考虑一种颜色结构时,如何搭配颜色的面积,往往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色彩的最终效果。1、色面积与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共存于同一画面同一视觉范围内时,相互间又定存存比例关系。不同面积比例显示色彩不同量的关系,因而又产生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 (1)当两种颜色拟相等的面积比例同时出现时,这两种的冲突,就达到了高峰,双方势均力敌属强对比。,(2)如果将比例度为2:1,一方

50、力量削弱,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相应减弱了(中对比)。(3)当一方的色面积量扩大足以控制整个画面色调时,另一方面能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或陪衬时,色彩对比较果则很弱,并转化为统一的色调。(弱时比),色面积对比,五、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的时此效果。在考虑一种颜色结构时,,2、色彩形状与对比(面积与形状是同时出现的)。形状面积和色彩常常是同时出现的,不同的形也能使色彩的对比强烈或柔和,紧张或放松。形的聚散形状对色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的聚散方面: a、 形状越集中,色彩对比效果越强。 b、形状越分散,对比效果越弱。这是因为分散的形状分割了画面的底色,双方的面积都缩小并且分布均匀了,使对比向融合方面转化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