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00932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38.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拉丁美洲和巴西,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或者主要语言的地区。 ,所以泛称拉丁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纬度:,大部分为热带,少部分在温带,55 S32 N,110W40W,经度:,1、经纬度位置,一、位置和范围,(南美洲40W80W),2. 海陆位置,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隔德雷克

2、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德雷克海峡,一、位置和范围,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拿马运河,范围: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巴拿马运河,墨西哥湾,南极洲,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中美地峡,火地岛,南美大陆,区域定位,区域定位,80,40,10,54,南美洲,60,赤道穿过的国家有哪几个?(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050W,圣保罗,8,周边重要地理事物 拉丁美洲的国家,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巴西,智利,阿根廷,墨西哥,9,墨西哥和中美洲七国(中美地峡),中美地峡: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是南

3、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共有7个国家。,拉丁美洲的岛屿,西印度群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西印度群岛:位于加勒比海火地岛:南美洲南端,其南北有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为南极探险、考察队的出发地(乌苏怀亚)。,南北两端岛屿众多,西印度群岛位于加勒比海,由1200多个岛屿组成,散布在加勒比海上,分属十多个国家.古巴是西印度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国.,海峡内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

4、“魔鬼海峡”,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死亡走廊”。,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利和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运河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千米,运河全长81.3千米,可通航510万吨级轮船。,走向:连接大洋:分界线:,东南-西北走向,太平洋与大西洋,北美洲与南美洲,缩短了太平洋(旧金山)与大西洋(纽约)之间的距离,有世界桥梁之誉,可通航大型轮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实际地理意义(航程、经济、战略):,世界三大运河比较,60W,2326S,

5、墨西哥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安第斯山脉,巴塔哥尼亚高原,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平原,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西部: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端,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火山和地震。,二、地形,地形特点:东西分异南北相间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雄踞七国: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约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最高峰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山,思考: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南美西海岸多火山

6、地震,二.地形小结:,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东部 高原与平原南北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世界最大)、巴西高原(世界最大)、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山地纵列分布,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散布在加勒比海中,古巴是其中最大的岛国;南端岛屿较多,其中最大的是火地岛,与南美洲隔麦哲伦海峡。,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三、热带为主的气候“湿热大陆”,1)湿热为主:,2)类型众多,3)地形影响显著,1.气候特征:,温暖、湿润。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

7、区也较狭窄。大部分地区年均温20,年降水量1000mm;,探究1、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类型众多的原因:,(1) 纬度 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 20以上 ;受赤道低压影响;,(2) 海陆 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有明显影响。大洲东侧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得湿热的气候特点更加突出。,(3) 地形 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D.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分布E、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 西侧 多雨(属西风带,西风来自海洋,湿润),东侧 干燥少雨(

8、背风坡,风来自大陆),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中美洲东北部,雨林两侧的 巴西高原、 圭亚那高原、墨西哥高原,西侧沿海30S以北到赤道附近,东南沿海20S-35S(巴西和阿根廷),西侧沿海30S40S,西侧沿海40S55S(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巴塔哥尼亚:温带大陆性气候,2、气候类型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巴西东部沿海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3)热带沙漠: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S40S(巴西和阿根廷)5)

9、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S40S,狭长,智利(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S57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7)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东侧,西风的背风坡)8)高山气候,2、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大气环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丰富。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含有大量的水汽;,地形: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洋流:东侧为巴西、南北赤道暖流,增温

10、、增湿作用明显。,纬度位置: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a.赤道低气压控制; b.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水汽 c.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利于暖湿气候的深入,带来丰富的降水d.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原因?,湿季东北信风(7月)干季副高(1月),(2)墨西哥高原回归线以北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暖流经过,秘鲁寒流东南信风副热带高压,安第斯山脉东侧,西风的背风坡,产生下沉气流,降水少,利马,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11、,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加上地形的抬升,地形雨丰富,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3)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群岛东侧虽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4)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直逼赤道原因是什么?,山地紧逼海岸,使得热带沙漠只能沿海岸南北延伸,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向北延伸,阿塔卡玛沙漠成因(热带沙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1分)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西南风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和离岸风(1分);东岸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1分)秘鲁寒流减湿作用明显。(1分),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的原因。,

1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有什么绝佳的观星条件?,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极高;荒无人烟,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海拔较高,观测范围较广,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中纬度西部沿海降水丰富盛行西风迎风坡;,巴塔哥尼高原温带荒漠盛行西风背风坡。,因为该地位于南温带高海拔地区,且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西风的背风坡,受山地的阻挡,处于雨影区,降水稀少,因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温带草原、荒漠景观。,(5)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原因:,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西部高大的安 第斯山脉的阻挡, 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 难以入内, 难以入内,形成了干

13、燥 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岸西风漂流(寒流) 东岸西风漂流(寒流) 的分支更加重了沿岸的 干燥。 干燥。,巴塔哥尼亚沙漠位于南美洲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南段以东地区,处于南纬45度左右,该纬度正常情况下应受中纬西风(也称为盛行西风)控制。,一、拉丁美洲,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 (海拔低),B.热带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 (海拔较高),E.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C.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东侧干燥少雨( 西侧属西风带迎风坡,东侧属背风坡),D.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山地),小结:,拉丁美洲气候、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2、安第斯山脉南段,

14、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 洋性气候),东侧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因素,1、巴西高原东南部、墨西哥高原东部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和暖流,3、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南北狭长,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地形和寒流,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海陆分布 (陆地缺失),假若没有西部的山脉的影响,南美洲的气候会如何变化?,南美洲可能缺少高山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可能向东延伸,比较拉美气候与非洲气候的异同,(4)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原因相同点: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广泛,缺少寒带气候 ;由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线之间的热

15、带不同点:拉丁美洲有温带气候,而非洲没有;拉丁美洲最南端纬度比非洲高,有温带气候分布,而非洲纬度限制了其形成温带气候;非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而拉丁美洲气候类型更为复杂。原因: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且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而赤道从拉丁美洲北部穿过,且地形复杂,地形对其气候影响较大。,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四.河流:,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大西洋水系河流多,流量大,水文特征:,河流多,水量大,(1)巴拿马运河,“世界桥梁”,河流,(2)亚马孙河,(3)巴拉那河,“众河之王”,世界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二长河,(4)的的喀喀湖

16、,: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玻利维亚与秘鲁边界),这是一片日夜奔腾、长达6000多公里的淡水海洋,其声势之大,足以使地球上任何一条河流相形见拙。在它两岸夹峙下奔流的河水,几乎占了全世界淡水总量的1/5。它有1,000多条支流. 亚马孙河也是世界上最宽的河流。甚至在离入海口1500公里的内陆地区,河面也常常有10多公里宽,在雨季则达40公里宽。在它的入海口,河面宽达300多公里,河口的马腊若岛,面积有瑞士那么大,为世界最大冲积岛。远航轮船溯流而上,航行3700公里,可以抵达秘鲁的伊基托斯,几乎穿过整个南美洲大陆,一直到达安第斯山脉的东麓。,3、水文,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

17、,第二长河(6400km)源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的东坡,经赤道附近地区注入大西洋。,结合材料说明亚马孙河的水系及水文特征:,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 );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水系:,源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树枝状水系。,水文:,水量大、无结冰期、无明显汛期、含沙量小。该河航运条件好,但航运价值不高。,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位、水能(流速)、航运价值,为什么亚马孙河水量丰富?,D、沿岸暖流增温增湿。,C、河口地壳下沉。,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A、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18、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B、支流多、流域面积广;,C、北、西、南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使信风湿润气流沿河谷深入,遇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A、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B、世界上三大潮涌区之一,海浪侵蚀作用明显,泥沙难以沉积;,47,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上游:流经巴西,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巴拉那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水电站。,大坝建在流经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之间的巴拉那河上。两国联合建坝,其耗资200亿美元。,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

19、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 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湖水源于安第斯山脉的积雪融水,湖水从小湖流入德萨瓜德罗河流出注入波波湖。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称为圣湖。阿依马拉族认为,他们世代崇拜的创造太阳和天空星辰的神祇也来自湖底。在湖中及沿岸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生活在湖上的乌罗人常常单人划着用湖中的芦苇和香蒲编织成的一种名叫“托托拉”的小船在水道上出没。这种两头尖翘,轻巧灵便的草船航行在湖光山色之中,构成了的的喀喀湖上的独特风貌。,伊瓜苏瀑布,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的伊瓜苏河下游。,五、自然资源

20、,石油: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金属矿: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水能: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海洋资源:秘鲁渔场,生物资源: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 。,51,拉丁美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森林、草场、水及水能资源和海洋水产特别丰富。,石油:,银:墨西哥高原,铁:巴西,铜:智利,一、拉丁美洲,墨西哥委瑞内拉,(1)矿产资源,智利的铜矿开采,煤、石油不足,水能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解决燃料不足,与巴拉圭合作,伊泰普水电站,水能资源,世界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的水电

21、站-伊泰普水电站.大坝建在流经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之间的巴拉那河上。,(3)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亚马孙河流域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有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 南美洲是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的原产地,独特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美洲豹,亚马孙热带雨林,1、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人类珍贵的资源宝库(1)巴西热带雨林中的森林储量占世界森林储量的30;(2)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的12(3)河里有2000多种淡水鱼。,纺锤树:是南美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树干很象纺锤,最大直径可达数米。能贮存雨季时吸收的大量水分。以适应干季时的需要。波巴布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

22、是典型的长寿树木。树高约25米,树干直径可达10米,树冠直径有100多米。波巴布树的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果实为长椭圆形,汁多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猴面包树”。树皮可以用来制绳和造纸。,独特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美洲豹,树懒: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就连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大食蚁兽:以白蚁为食,它没有牙齿,有一个很长的嘴,当长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蚁的气味以后,便启动锋利的前爪刨开蚁封,直捣白蚁窝,趁白蚁惊慌逃窜时,它便伸出长

23、约30厘米的舌头,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蚁,送进嘴里。,巨嘴鸟体长70多厘米,可是嘴长却有22厘米,几乎是整个身躯的1/3,嘴宽达到8厘米,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嘴。,学科网,秘鲁渔场(上升流),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因而秘鲁沿海一带便成为大渔场,渔区宽约370千米。,秘鲁渔场,秘鲁渔场成因: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秘鲁是世界最大的渔业生产和出口国之一。秘鲁所获鳀鱼的90以上用来制作鱼粉和鱼油。渔产品90以上供出口,鱼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销

24、往50多个国家。,生物资源:渔业资源,了解:厄尔尼诺和娜尼拉现象,三、社会经济概况(一)人口4.8亿,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欧洲、非洲、亚洲(印度人、华人、日本人),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玛雅文明(玛雅金字塔、玛雅文字);,1、土著居民:,混血种人,印第安居民,人口分布拉丁美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一洲,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区和沙漠区人口稀少。一些位于热带的国家,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墨西哥高原等气候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

25、长,城市人口比重,拉丁美洲 60,欧洲 70,非洲 30,亚洲 27,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城市化进程快。,居民和经济,3、人口分布,(一)居民,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一些热带国家: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如:巴西利亚、墨西哥等著名大城市),4、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5、城市发展:,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城市化进

26、程快。,铜矿硝石,2、经济,特点: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发展中的民族经济,(1)农业 A、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较多(热带种植园农业:古巴的甘蔗、巴西的咖啡)B、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原产地:墨西哥)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目前拉美许多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亚马孙平原D: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 “粮仓肉库”之称。E:渔业:秘鲁渔场,-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古巴的甘蔗生产,咖 啡,墨西哥城的民俗博物馆,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墨西哥人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感情。玉米文

27、化在现代的墨西哥社会依然受到呵护和弘扬。玉米是墨西哥人的主食,他们年人均消费大米只有8公斤,而年人均消费玉米却是几百公斤。因此,玉米食品是他们食谱的主角,无论是街头小吃,家庭的常餐,还是在国宴上,无论是主食、点心,还是汤、菜、调料,都有玉米的份儿 。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是墨西哥的象征,是他们无穷无尽的灵感的源泉。,“玉米情缘”舞蹈,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35S,60W,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气候温和,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培育良种牛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二)工业,单一的初级

28、产品为主的经济;现代工业不发达,但近年来发展较快。,1、经济特点:,2、单一初级产品经济,委内瑞拉石油;智利铜、硝石;,矿产经济:,墨西哥、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阿根廷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3、民族工业取得发展,思考:对比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一、拉丁美洲,里约热内卢 耶稣雕像,学科网,79,巴西,1.地理位置,南回归线,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 东临大西洋,赤道,一、自然地理特征,81,地形、气候,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2/3为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2.地形特征, 主要地形平原和高原 地形分布北部亚马孙平原

29、南部巴西高原 地势特征南高北低,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北部是圭亚那高原,东部为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一个较为古老的高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表起伏较小(平缓),海拔不高(地势较低,600900米)。地面覆盖着热带草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是广阔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地势南北高向中间降低,并且由西向东(东北)倾斜,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米以下.覆盖着世界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1/3,巴西高原2/3,3.气候分布,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干

30、湿季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4.亚马孙河,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仅次于尼罗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河口宽300多千米,简要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1. 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多雨2. 流经亚马孙平原,流域面积广大3. 支流众多,密西西比河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 世界四大河流,非洲南美洲,亚洲北美洲,世界四大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和流量的比较,(1)森林资源:热带雨林,(2)矿产资源: 铁矿(巴西高原) 锰矿,(3)水力资源:全国90的电力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5.资源:,煤、石油资源不足,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热带雨林

31、的分布,亚马孙平原,刚果 盆地,马来群岛, 丰富的森林资源热带雨林,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思考:伊泰普水电站建设的原因,煤、石油不足,水能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解决燃料不足,与巴拉圭合作,3,1.8,巴西人口居世界第5位,(1)面积:拉美最大. 约占南美大陆一半(2)人口:拉美最多.1.4亿 分布:地区差别大. 90集中在东部沿海. (尤其东南部稠密) 北.西.中部稀少. 人种:白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占40 和印第安人等. 语言:通用葡萄牙语. 宗教:多信天主教.,二.人文地理特征:,民族大熔炉的缩影,1.人口和城市:,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部),人口、城市多在

32、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1、海上交通便利2、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3、气候比较温和湿润4、经济较发达,圣保罗: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巴西第一大城市,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以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为主。 里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1882-1960为首都巴西利亚:巴西的首都,位巴西高原中部,全国政治中心(与经济分开的典型城市之一)。,主城市及分布,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原来的首都为里约热内卢,偏居东南一角,对于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不便。1956年,巴西决定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分析巴西迁都的原因:,1.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2.缩小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促进

33、经济发展;3.分散原首都的城市职能,避免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化问题,工业发展较快人口城市密集,土地价上涨,污染较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迁到 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由于:,2.农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类型:热带种植园,咖啡、甘蔗、香蕉、剑麻、柑橘,但粮食小麦需进口,产量占世界首位:,产量居世界前列:,可可、大豆、玉米,1、工业,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飞机、造船,3.工业,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过去,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现在,工农业发展迅速,分析巴西东南部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原料 靠近伊泰普水电站,能源充足。燃料,

34、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大西洋, 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 大城市聚集,科技较为发达。 科技,迅速发展的经济,一、位置和范围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二、自然地理概况地形:13平原, 23高原气候:热带雨林, 草原气候水文:亚马孙河资源丰富:(1)森林资源:热带雨林世界森林资源的30 3(2)矿产资源:铁矿(巴西高原)(3)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全国90的电力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三、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利:铁矿、水能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缺:煤、石油,条件:,分布:,部门:,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核电

35、、通信、电子、信息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地球之肺”生病了,森林茂密,动植物繁多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供给量的20%被称为“地球之肺”,拓展:热带雨林的危机,雨林的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提供木材释放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亚马孙热带雨林,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环境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雨林的破坏, 滥砍滥伐, 开辟农田, 开采矿产, 建设工厂,(1)亚马孙热带雨林,资源宝库:动植物丰富,存在的危机

36、,A.掠夺式的迁移农业,B.外国公司滥伐森林,【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的伐木采矿、水利和修路等建设,热带雨林的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升温; 沿海低地面临受海水侵吞的危险; 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遭受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加剧等。,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举例, 设立 雨林保护区,雨林保护区的面积占巴西境内热带雨林面积 的38%。 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如利用 卫 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 监控。 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 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 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 发展中国家减少毁

37、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阅读材料,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人类珍贵的资源宝库。表现为:,(1)巴西热带雨林中的森林储量占世界森林储量的30;,(2)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的12,(3)河里有2000多种淡水鱼。,2、目前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面临危机。,掠夺式的迁移农业,外国公

38、司滥伐森林,雨林破坏,生物资源减少,产生,森林的环境效益降低,影响全球气候,保护热带雨林十分重要,“我们的大自然计划”,措施,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件优越:,位于低纬,属热带草原气候。每年6月一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西印度群岛具有种植甘蔗的良好自然条件,如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下层是肥沃的火山土。在甘蔗生长后期和收割期,适逢干季,既便于收割,又能提高甘蔗的含糖量。古巴的蔗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三,蔗糖出口量占世界前列。过去,古巴有“世界糖罐之称”。,2

39、013高考题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二、巴西,2013高考题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

40、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二、巴西,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变暖与大批森林被砍伐密切相关,生态安全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目标,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各国合作应对。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河流为世界上著名的大河,读图说明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并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成因: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多且季节变化小,使河流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热带雨林植被覆盖条件好,河流含沙量小;纬度低,河流无结冰期;该河流流经的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使河流流速较缓慢。

41、,地形特点:北部、南部和西部高;中部为地势低平、面积广阔的平原。,河流的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小;终年不封冻;流速较缓。,(3)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地区也成为全球关注的地区,请分析说明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4)说明保护森林在维护生态安全、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2)图示河流虽为世界大河,但其航运价值不高,请说明原因。,地处热带雨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物资少,航运价值不高。,热带雨林的破坏。跨国公司大量砍伐森林,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坏。,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降低噪声,可改善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田,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可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