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563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丁美洲概述》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拉丁美洲概况,【教与学目标】,1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2主要地形区及分布。3主要河流: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4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5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特点。6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主要的河流、地形区。,7能够在图上指出主要气候区的分布,能分析气候的形成原因,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8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位。9能够以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一、位置与范围,1、范围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

2、。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图)。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2、位置,(1)经度看:位于35W115 W之间,纬度看:55 S32 N之间。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二、自然区域特征,(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

3、岛上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海地岛西的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星期天、休息日”。旧说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现以旅游业为主。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不同成因)类型:,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属珊瑚礁。西印度群岛上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面积较大。1492年,哥伦布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度附近的岛屿。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了真正的印度。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于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

4、件优越:,位于低纬,属热带草原气候。每年6月一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西印度群岛具有种植甘蔗的良好自然条件,如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下层是肥沃的火山土。在甘蔗生长后期和收割期,适逢干季,既便于收割,又能提高甘蔗的含糖量。古巴的蔗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三,蔗糖出口量占世界前列。过去,古巴有“世界糖罐之称”。,南部:,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当年麦哲伦率领船

5、队在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印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岛”。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南端港口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区的行政中心,世界最南的城市,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去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乌斯怀亚城(55S、68W)。合恩角:南部群岛的最南点就是闻名世界的合恩角,其经过的经线67W)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2)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连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中美地峡(中美洲):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

6、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该地区又叫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7个国家。它们以农业为主,盛产香蕉和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有“香蕉国”之称。咖啡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的经济支柱。巴拿马运河:A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巴拿马境内,大致西北东南走向。,B通航能力:它是凿通河流的分水岭而建成的。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可通航5万一10万(7.6万)吨级轮船。船只通过运河,先要经过三道水闸,把船只升高26米;离开运河时,再经过三道

7、水闸,把船只降到与海面相同的高度。船只航行在运河上,好像越过一座水桥。这种运河被称为水闸式运河。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C历史:巴拿马运河是 1880年由法国最先动工开凿的。1901年美国与巴拿马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由美国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永久租让权”。美国在运河区驻有军队,建立了军事基地。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根据 1977年美巴两国签署的新“巴拿马运河条约”,巴拿马运河于 1999年底全部归巴拿马所有。D作用(意义):缩短航程14500千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如使纽约和旧金山之间的航程缩

8、短了约14500千米。,世界三大运河比较,(3)山地纵列分布,高原、平原相间排列,西部安第斯山脉:拉丁美洲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高大、绵长,全长9 000多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它的形成是由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火山和地震。南美大陆的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利)诺科(克)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由亚马孙河的泥沙冲积而成。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铁矿资源丰富。拉普拉塔平原主要位于阿根廷境

9、内,草原广阔,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牧牛(肉牛为主)业发达。,2、气候:湿热为主的气候,(1)拉丁美洲气候的突出特点是湿热。热: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热,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除山地地区外,拉丁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大于 0;湿:拉丁美洲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湿,大部分地区降水在1000 mm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大洲东侧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得湿热的气候特点更加突出。,拉丁美洲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拉丁美洲热带范围广大,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东面迎风地带、巴西高原的东南迎风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圭亚那

10、高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侧),温带气候面积较小。西部山区为垂直变山明显的高山气候。拉丁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有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这是由于山地紧逼海岸,使得热带沙漠只能沿海岸南北延伸,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大向北延伸。30S40S西岸狭窄地带为地中海气候,40S以南西岸狭长地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巴西高原南部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拉普拉塔平原西部为温带草原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为温带沙漠气候。,(3)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明显,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

11、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变化规律。安第斯山脉南段(40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温和。,分析:A从纬度位置看: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赤道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丰富;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

12、,含有大量的水汽;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答案: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有大量水汽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C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东侧(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

13、和暖流增温增湿的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3、水文:世界最大河,(1)水文特征: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缓,航运便利。(2)三大河流及分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它们的中下游都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3)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W,0)。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3)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14、,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它位于位于安第斯山脉中段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海拔3800多米。印第安人一向把的的喀喀湖奉为“圣湖”。,4、自然资源:丰富,拉丁美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森林、草场、水及水能资源和海洋水产特别丰富。(1)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4)海洋资源: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

15、上升补偿流的影响,饵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场之一。(5)生物资源: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人们往往把行动缓慢比喻成乌龟爬,其实树懒比乌龟爬得还要慢。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可以说是以树为家。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极其迟缓。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

16、秒。,大食蚁兽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种以白蚁为食的无齿哺乳动物.它没有牙齿,有一个很长的嘴,当长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蚁的气味以后,便启动锋利的前爪刨开蚁封,直捣白蚁窝,趁白蚁惊慌逃窜时,它便伸出长约30厘米的舌头,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蚁,送进嘴里,囫囵吞食.它们食量很大,一天能吃20000只。目前已被列为濒临绝种的动物。,在拉丁美洲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样子很特别的鸟,叫巨嘴鸟。它体长70多厘米,可是嘴长却有22厘米,几乎是整个身躯的1/3,嘴宽达到8厘米,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嘴。这样大的镰刀嘴与身躯的比例很不相称,显得特别笨重,真叫人为它的脖子担心,怕那粗壮的嘴会把颈骨压断。其实不然,它的嘴虽然体积很

17、大,但是很轻,还不到30克重。,他们拥有如此聪明的大脑在接受人类的实验时,可以正确的选择工具,可以熟练的完成任务,可以聪明的交换砝码,可以团结的合作觅食,可以平均的分配战果他们在事物匮乏的季节可以用大脑判断隐秘的食物,可以跑几千里地去用大石头砸开坚果,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警告同伴不同敌人的临近,甚至可以使用石块来击退豹子,纺锤树:是南美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树于很家纺锤,最大直径可达数米。能贮存雨季时吸收的大量水分。以适应干季时的需要。波巴布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是典型的长寿树木。树高约25米,树干直径可达10米,树冠直径有100多米。波巴布树的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

18、果实为长椭圆形,汁多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猴面包树”。树皮可以用来制绳和造纸。,三、人文区域特征,1、居民(1)人种复杂拉丁美洲人种复杂,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白种人、印第安人(黄种人)和黑人。成因分析:拉丁美洲当地居民原为印第安人。16世纪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殖民者大量侵入;他们又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来这里的矿山、种植园当奴隶。此外,还有少数为来自亚洲的印度人、华人和日本人。几百年来,白人、印第安人、黑人等互相通婚,他们后裔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今日拉丁美洲的混血种人。拉丁美洲人口有48亿(1996年),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有的是印欧混血种,有的是黑白混血种,等等。,(2)两种主要

19、语言: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3)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拉丁美洲是各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小的一洲,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区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开发历史较早,人口稠密;广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地区,由于条件恶劣,人口稀少;热带地区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上。如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就位于海拔2 200米的墨西哥高原上,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中部。,(4)人口增长迅速拉丁美洲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化发展较快,大城市畸形发展,墨西哥城、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都超过1000万。其中墨西哥

20、城的人口为万(含卫星城)(年),是目前世界最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大城市中占第一位。,2、迅速发展的经济,(1)拉丁美洲均为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现代工业不发达,许多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如古巴的蔗糖、中美(洲)一些国家的香蕉、咖啡、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牙买加的铝土等。(2)部分国家现代工业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现代工业发展迅速,如:巴西(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石油工业)、智利的铜和硝石等。,(3)拉丁美洲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

21、咖啡、香蕉、可可、甘蔗等。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小麦需要进口。阿根廷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大量出口小麦、羊毛等农畜产品。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比较突出。,南美主要国家,(一)巴西1、位置与面积:(1)地处热带:巴西位于拉丁美洲中部偏东,绝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2)国土面积大: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五位。,2、巴西地形:巴西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平原。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占了全国面积的13,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巴西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一个较为古老的高原,地

22、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表起伏较小(平缓),海拔不高(地势较低,6009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南北高向中间降低,并且由西向东(东北)倾斜,广阔而低平的冲积平原。覆盖着世界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热带雨林。,3、巴西气候: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部沿海有一小块热带雨林气候。4、水文: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1)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人口达到17亿,是拉丁美洲人口

23、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广大的北、中、西部地区人口很少,东部沿海占人口的90,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原因: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开发历史较早,经济发达。(2)种族、语言、宗教:巴西种族复杂主,白种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混血种人,占40。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3)城市化水平高:城镇人口比重达70以上。,人文地理,图巴西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图巴西的人口分布,(4)巴西主要城市及分布:城市分布和人口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圣保罗市: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是人口最多的城市,里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巴西利亚:巴西的首都,位巴西高原中部,全国政治中心(与经济分开的典型城市

24、之一)。,巴西经济地理特征,(1)工业:巴西工业发展迅速,现代工业发达,工业体系完整,是南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煤、铁、锰等资源丰富,在丰富的资源的基础上,巴西发展了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核电、通讯、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主要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巴西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2)农业: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巴西农产、矿产和城市分布产区,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蔗糖、大豆、咖啡等大量出口。畜牧业发达,牛肉大量出口。

25、小麦进口,深刻影响地球上的碳氧平衡。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深刻影响地球上的碳氧平衡,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调节全球的水平衡。雨林还能吸纳、滞蓄大量的水分,并通过蒸发、蒸腾作用来促进全球的水循环,调节全球的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和人类医学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有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人类的健康与幸福直接依赖于生物多样性。雨林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药品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医学研究的宝库。,(2)雨林系统复杂而脆弱雨林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但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土壤贫瘠,有机质的分解循环旺盛。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养分迅速被径流

26、带走,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地表植被难以恢复,整个系统就会陷于崩溃。,(3)巴西的热带雨林遭破坏的原因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的伐木;转让土地;采矿、水利和修路等建设;人类的开发是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本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4)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 保护是第一位。以合法的手段开发热带雨林,争取尽快改善当地人自身的生活无可厚非。但如果从全球的、长远的利益考虑,保护雨林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何使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而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的雨林开发与经营方式正是人们所探索的。从当前雨林破坏的严峻形势来看,保护是第一位的。,(5)保护亚马孙雨林的

27、计划与措施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发展雨林生态农业,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二)阿根廷,1、位置与面积:(1)地处温带:国土大部分位于55南回归线之间和60W70W之间。(2)国土面积: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2、阿根廷地形: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是拉普拉塔平原(南部为潘帕斯草原,地处温带,冬温夏暖,有肥沃的黑土,是主要的

28、农牧业区)。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干旱少雨形成温带荒漠。阿空加瓜山南美洲最高峰,海拔6964米的,世界最高的死火山,绰号“美洲巨人。,3、阿根廷气候:西部为山地和高原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4、水文: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长5,58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阿根廷东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和南美洲最大的港口之一。有铁路横穿大陆通往太平洋沿岸的圣地亚哥。,阿根廷主要城市及分布:城市分布和人口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29、。,阿根廷经济地理特征:工业门类较齐全。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铅、锡、石膏、硫磺等。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左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国土面积的55是牧场,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和葵花籽等。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近年来,阿根廷已成为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主要旅游点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莫雷诺冰川等。,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1)亚马孙雨的重要

30、性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亚马孙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雨林系统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能够成为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原因(条件):(1)自然条件: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2)社会条件: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加强草场管理与建设:阿根廷人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

31、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加强养业的科学研究: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潘帕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寒带苔原气候 特征: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地形以丘陵为主,从事畜牧业和

32、渔业。,战略地位重要。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是通往南极的前进基地。岛上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在周围海底还蕴藏着大量令人羡慕的石油和天然气。,(三)墨西哥,(1)地形:境内的上地大多为山地和高原,总称墨西哥高原,东、南、西三面分别有马德雷山脉所环绕。沿海地带有面积不大的狭长平原。全国面积左右为高原和山地。(2)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墨西哥高原中部,由于地势较高气候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气候炎热,沿海和东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海拔10002000米的中部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属草原气候。西北高原内部,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生长着耐旱的仙人掌,有“仙人掌的国度

33、”之称。墨西哥的居民、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海拔 10002 000米气候宜人的高原地区。,3、人文区域域特征,(1)矿产资源丰富墨西哥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它的领土轮廓像只羊角,所以人们称它为“多宝的羊角”。金属矿产丰富。墨西哥所产白银,一直居世界首位,因此也有“白银之国”的称号。其他如金、铜、铂、铅、锌等的产量也多。石油丰富。墨西哥沿岸的低洼地和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并已大量开采,成为世界石油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出口的石油多数输往美国。石油收入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2)经济发展快,部门齐全。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拉美经济大国之一。墨西

34、哥矿业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其中白银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银王国”之称。铋、镉、汞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重晶石、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碘、水银居第四位。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有“浮在油海上的国家”之美誉。,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水稻、棉花、咖啡、可可等。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所以该国享有“玉米的故乡”的美誉。有“绿色金子”别称的剑麻产量居世界前列。主要饲养牛、猪、羊、马、鸡等,部分畜产品出口。20世纪末,墨西哥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国。墨主要出口商品为原油、汽车、汽车配件、咖啡豆、蔬菜、钢材及化工、机械产品。,(3)墨西哥是印第

35、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玛雅文明是古代印第安人的杰作,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它以玛雅文化(公元4世纪一9世纪)著称于世。玛雅人创造了古代美洲惟一的象形文字;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已经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运动规律,并创立了以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作为一年的“太阳历”;发明了20进位的计算法,并已应用0的符号;他们还建筑了祭神用的巍峨的金字塔,建筑工程达到古代世界最高水平,能对坚固的石料进行雕楼加工;雕刻、彩陶、壁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仙人掌国 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乡,在仙人掌的2000多个品种中,墨西哥有一半以上,墨西哥人特别

36、喜爱仙人掌,把它看作是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民族象征,并把它列入国徽之中。墨西哥农村人家房前屋后多种植仙人掌。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和歌曲也多与仙人掌有关。他们还把仙人掌的果实作水果,叶片作蔬菜食用,所以墨西哥素有“仙人掌国”之称。墨西哥的国徽国徽上绘有鹰在仙人掌上吃蛇的图像说当年预言有这景象处即建都之地。,(5)旅游业发达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居拉美第一的旅游业已成为墨西哥主要创汇来源之一。墨西哥城、阿卡普尔科、蒂华纳、坎昆等均为著名旅游胜地。,(6)民族语言:在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方面,它属于拉丁美洲地区。印欧混血种人占9

37、0;印第安人约占10。官方语言使用西班牙语。,古印第安人金字塔,(7)人口与城市 人口:墨西哥有人口1069亿(2006年底),居世界第11位。全国将近一半的人口分布在中部高原的盆地之中。墨西哥城:首都,人口2000万(含卫星城),位于中部高原,海拔2240米。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四)智利,1、位置: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2、地形: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

38、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1960年5月22日在智利发生一次8.5级的著名大地震。,3、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4、经济: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资源丰富,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矿之国”。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铜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均为世界第一。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大渔业国

39、。智利是是以经济开放而著称于世的贸易国家。,5、首都:圣地亚哥,位于智利中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西距海边著名港口瓦尔帕来索港约100千米。,例题:读世界某区域图(图2),回答13题。1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A沿岸有寒流流经 B位于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 C位于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 D位于高山背风气流下沉区,2库鲁为世界优良航天发射基地,其不利条件是()A所处纬度较低 B天气现象多变 C人口密度小 D临近海洋3若某日城市(48W,16S)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则城市与城市(0,78W)日 出时间相隔为()A20分钟 B1小时20分钟 C2小时20分钟 D3小时20分钟,A,

40、B,C,四、典型例题,例题1:读拉丁美洲某国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左图),回答(1)(3)题。,(1)据图10说明该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图中A地区人口密度比周围小得多,简述其原因。(6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人口最密集;北部、西部、中部地区,人口稀少(每点2分,最多4分)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不太适合人居住。(2分),(2)图10所示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对 河流域的开发,严重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哪些原则?(8分),(3)图10中流经B海域的洋流是。若右图为B海域放大示意图,依据图例,在方框中画出

41、流经的洋流和两条等温线,以正确表达出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6分),亚马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每点2分,最多6分),巴西暖流(2分),(1)说明A地等温线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8分),例题2:读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2)比较B、C两海域盐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等温线密集,南北延伸。(4分)受南北走向安第斯山脉影响,高差大。(4分),C处盐度大于B处。(2分)两处都在回归线附近。(2分)C处受巴西暖流影响。(2分)B处受秘鲁寒流影响。(2分),例题: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D是一条国际性运河。目前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

42、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D的最大三个使用国依次是、日本和中国。该运河对国际贸易的重大作用表现为:(4分),美国,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1分),大大缩短北美洲东、西两岸之间航程(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1分),(2)当一艘货轮于3月21日旭日东升时通过该运河,北京时间是。(2分)(3)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属于 农业,其主要的农作物是(写出两种即可)(3分)。,3月21日19点,种植园(或热带种植园),商品,天然橡胶、油棕、甘蔗等,(4)C处所在的阴影区是世界最大的气候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5分),热带雨林,地处赤道附近,地势低平,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分)北、

43、西、南三面为高原和山脉,东部向大西洋敞开,东南、东北信风经巴西暖流洋面后可长驱直人,扩大了高温、湿润的范围。(2分),例题:读右图回答下列12题1M城建城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政治B交通C宗教D资源,2关于图示国家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居民多为西班牙人的后裔B乙地自然环境优越,人口密度大C该国是南美洲唯一的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DM城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A,C,例题: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2有关、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

44、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 D地所在国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B,D,生物燃料背景知识,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是植物油与醇类(通常是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的,如油菜籽、向日葵、红花、芥菜、棉籽、棕榈籽、椰子及大豆,还可以牛肉、猪肉或家禽的脂肪,甚至以饭店回收的油脂为原料。生物乙醇是从植物中获取的糖经过发酵得到的,多以淀粉类植物为原料,在美国,普遍以玉米作为原料;在巴西,则是以甘蔗作为原料;木薯作为生物乙醇原料的情形也比较普遍。在美国和巴西,从这些作物中生产生物乙醇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燃料乙醇拥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2、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3、打造低碳经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1、乙醇燃料的推广促使粮食价格上涨2、造成水源短缺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3、生物乙醇产出效率较低 4、政府补贴高。,影响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决定未来燃料乙醇发展前景的关键是成本和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