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0716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75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传质过程,第四章 传质过程,一 概述,1 概念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的混合体系中,如果存在浓度梯度,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该移动过程称为传质过程.例如: 吸收 萃取等等,一 概述1 概念,2 传质分离,传质过程可以在一相中进行,也可以在两相中进行,在两相中传质是分离过程的基础.,2 传质分离传质过程可以在一相中进行,也可以在两相中进行,在,3 传质分离操作的种类,(1) 吸收和解吸气体-液体系统选用合适的液体溶剂(吸收剂)在专用设备中使之与气体充分接触,此时气体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由气相转入液相,从而实现对混合气体的分离.这种操作就称为气体的吸收.,3 传质

2、分离操作的种类(1) 吸收和解吸,气体的解吸就是把被吸收的组分从吸收剂中脱除的过程.气体的减湿(吸收的一种特殊过程)-气体由气相到液相气体的增湿(解吸,减湿的逆过程)-气体由液相到气相,气体的解吸就是把被吸收的组分从吸收剂中脱除的过程.,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2)液-液萃取溶质从一液相转入另一液相,它的逆过程仍然是萃取.,(2)液-液萃取,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3)固-液萃取,简称浸沥或浸取溶质由固相转入液相.由于固体混合物一般是多相系,故浸取常属于多相系的分离.,(3)固-液萃取简称浸沥或浸取,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4)结晶,溶质有液相趋附于溶质晶体的表面

3、,转为固相,使晶体长大.其逆过程为溶解.溶解与浸取的差别是后一过程中溶质与很多不溶性杂质混在一起.,(4)结晶溶质有液相趋附于溶质晶体的表面,转为固相,使晶体长,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5) 吸附,物质由气相或液相趋附于固体表面(主要是多孔性固体的内表面).其逆过程就是脱附.,(5) 吸附物质由气相或液相趋附于固体表面(主要是多孔性固体,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6)干燥,液体(通常为水)经过汽化,从固体表面或内部转入气相.,(6)干燥液体(通常为水)经过汽化,从固体表面或内部转入气相,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7)精馏,不同物质在气液两相间的相互转移.二元精馏时易挥

4、发组分A由液相转入气相,同时难挥发组分B由气相转入液相,(7)精馏不同物质在气液两相间的相互转移.二元精馏时易挥发组,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4 相际传质过程,4 相际传质过程界面组分组分气相主体液相主体相际传质示意图,二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率(工程制用重量分率)和摩尔分率某组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分率或百分率.对含A、B、C、.的均相混合物有,二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率(工程制用重量分率)和摩尔分,传质机理与各组分的分子相对数目关系密切,故常用到摩尔分率,传质机理与各组分的分子相对数目关系密切,故常用到摩尔分率,另一相中的摩尔分率用yA、yB、yC,.来代表,当物系中有气

5、相时,习惯上用y表示气相的摩尔分率。,另一相中的摩尔分率用yA、yB、yC,.来代表,当物系中,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可相互转换如下:,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可相互转换如下:,2 质量比和摩尔比,有时也用一个组分对另一个组分的质量比或摩尔比代表组成,较常见于双组分体系。,2 质量比和摩尔比有时也用一个组分对另一个组分的质量比或摩尔,它们与上述两种组成的表示方法的关系如下:,它们与上述两种组成的表示方法的关系如下:,3 浓度,浓度:单位体积中物质的量,物质量可用质量来表示,也可用摩尔数来表示。V为均相混合物的体积,3 浓度浓度:单位体积中物质的量,物质量可用质量来表示,也可,先讨论浓度与其他组成表示法的

6、换算:对均相混合物的密度,先讨论浓度与其他组成表示法的换算:,对于气体混合物,对于气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的摩尔比可用分压比表达如下:,气体混合物的摩尔比可用分压比表达如下:,第二节 扩散原理,一基本概念和费克(Fick)定律流体中物质扩散的基本方式,第二节 扩散原理一基本概念和费克(Fick)定律扩散方式分子,分子扩散:,推动力浓度差物质传递简称为扩散终点:浓度差为扩散快慢?,扩散通量: 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扩散传递的物质量,单位为kmol/(m2s);影响因素:物质性质 浓度差 扩散距离 等有关,扩散通量:,费克(Fick)定律: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对于组分A对于组分B,浓度梯度,NA

7、,0 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通量DAB 分子扩散系数“” 扩散沿浓度降低的方向,浓度梯度分压梯度气体NA,0 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通量,注意! 虽然扩散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但物质A的扩散速度并不等于在扩散温度下单个分子的热运动速度。,费克定律同傅利叶定律 和 牛顿粘性定律,这三个扩散过程在形式上是相似的,称为三传类似.,注意!动量传递(扩散)热量传递(扩散)质量传递(扩散)扩,8-4 一维稳定分子扩散,一、等分子(摩尔)反方向扩散(1)NA,0 = - NB,0 (等分子反向扩散)(2)对A、B二元物系,系统各处的总摩尔浓度都相等;即 p=pA+pB=Const.则 DAB=DB

8、A 在这种双组分混合物内,产生物质A的扩散流JA的同时,必定伴有方向相反的物质B的扩散流JB。 D与物系有关,与T、P有关,数据实测。,D气相 D液相,等分子反向扩散发生在静止的或在垂直于浓度梯度方向上作滞流运动的流体中,是一种最单纯的分子扩散过程。, 对于双组分混合物,在总压处处相等的前提下(分子浓度处处相等):,8-4 一维稳定分子扩散,传质速率(或传质通量)NA: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固定空间传质面积的A物质量,单位 kmol/(m2s);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中(物系静止):定态过程,连通管内 NA、D、T 均为Const。将上式中的p、z 对应积分,整理得:同理,组分B有若为液相,则有,传质速

9、率(或传质通量)NA: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固定空间传质面积,二、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单向扩散),4、总体流动与B的扩散运动方向相反,溶质A,相界面,溶剂S,同时S不逆向通过(汽化),如吸收:,通过B,对于截面2:,N, NAM , NBM;,2、A、B做等分子反方向扩散的传递运动,3、总体流动加快了A的传递速度,1、总体流动。,即NA,0= - NB,0,NA=NA,0+NAM,NB=NB+NBM =0 B为停滞组分。 由该式可得NBM= NA,0,即有,二、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单向扩散) 4、总体流动与,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由于,由于,B组分在界面与主体间的对数平

10、均分压,与等摩尔相互扩散相比多了一个因子p/pBm漂流因数。漂流因数反映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p/pBm1 传质速率较大。若pA p/pBm;反之pA p/pBm0,B组分在界面与主体间的对数平均分压与等摩尔相互扩散相比多了一,表达某个组分在介质中扩散快慢的一种传递属性,是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类似于,但较复杂,8-5 扩散系数,D(m2/s),一、气体中的D,分子热运动速度,分子碰撞频繁,扩散速度,D,范围0.11cm2/s,计算:半经验公式,福勒(Fuller),二、液体中的D,计算:经验公式,p11式(8-23) 或表8-4,分子密集,D液D气,约10-5cm2/s,表达,化工基础-

11、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化工基础-第四章-传质过程课件,8-6 湍流流体中的扩散,前面分子扩散的特点: 滞流流体中,为什么只有分子扩散?湍流流体的特点:流体质点无规则杂乱运动,涡流扩散,DE涡流扩散系数。非物性常数,与湍动程度有关,且与流体质点所处位置有关,很难测定。D扩散系数。在温度压力不变时为Const.,湍流流体中在进行涡流扩散的同时,也存在着分子扩散。,对流扩散,层流:D占主要地位;湍流:DE占主要地位。,8-6 湍流流体中的扩散前面分子扩散的特点:涡流扩散DE

12、,膜模型(停滞膜模型),e,0,cA2,cA1,c,F,G,H,E,z,虚拟相界面有效膜,层流底层(DE 0,分子扩散),湍流主体(DED, D0 ,涡流扩散),过渡层,e当量膜厚,膜模型,对流传质,膜模型(停滞膜模型)e0cA2cA1cFGHEz虚拟相界,膜模型(停滞膜模型),把从气相主体到界面的对流传质速率折合成通过厚度为e的膜层(虚拟膜)的分子扩散速率。,液相,式中,kG气相对流传质系数(以分压差为推动力)kmol/m2spa,kL液相对流传质系数(以浓度差为推动力)kmol/m2s(kmol/m3),kG 、kL简称为传质分系数或传质系数,膜模型(停滞膜模型) 把从气相主体到界面的对,显然,若流体气体中的湍流愈激烈Re,则 ,传质阻力也愈小,即1/k。,传质速率方程式能否用于计算?(cA1-cA2)可求,但k=?(同传热的,k取决于流体物性、流动状况等因素)实验测定经验公式(下一章)。,注意!传质速率方程式有多种形式(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 传质推动力和相应的传质系数)。传质比传热更复杂。,显然,若流体气体中的湍流愈激烈Re,则,作业1.2.3.4,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