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1255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0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民主、科学,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地主资产林则徐、魏源洋务派,温故:鸦片战争前中西形势对比,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夏尔尼使团前往中斟,井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圆圆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

2、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水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封建专制统治,欧美等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落后的自然经济,开展工业革命,文化专制,文化自由,军备废弛,坚船利炮,闭关自守,殖民扩张,温故:鸦片战争前中西形势对比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1、背景: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阶级矛盾尖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志士们惊醒,意识到了解西方的必要性,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3、林则徐(1785-1850)编撰四洲志“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1794-1857)编撰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1785-1850)魏源(1794-1857)一、开,材料1: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 材料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材料1: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一、,材料一: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建议的朱批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着

4、被扼杀的危险。 材料二: 1839年9月,林则徐上书道光帝:“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两腿足裹缠,屈伸皆所不便,若到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一、开眼看世界,材料一旨在说明当时“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影响有限,未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和实施;材料二旨在说明当时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对世界的认识仍有不足,中国对世界的了解仍处于初始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看到了什么?道光皇帝这种态度的原因,材料一: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1、背景2、目的:3、代表人物(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设驿馆,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 (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5、,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4、意义:5、局限:,抵御外国侵略,维护封建统治,对当时思想解放具有启迪作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无法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未被实践,课堂笔记,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抵御外国侵略,维护封建统治对当时思想解放具有启迪作用,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D.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以维护清朝统治,基础过关,A,2、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

6、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 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新潮 D、青年杂志,A,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据统计,海国图志在国内共印刷了千册左右。海国图志在日本大受欢迎。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记载,海国图志“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从1854年到1856年,短短数年,日本出版的海国图志选本就有21个版本,占同一时期日本出版的世界史地著作的一半;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的价格涨了近3倍。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更为重要的

7、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掀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一、开眼看世界,据统计,海国图志在国内共印刷了千册左右。海国图,1、背景:内忧外患的形势2、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挽救封建统治,课堂笔记,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内忧外患的形势课堂笔记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

8、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1、背景:内忧外患的形势2、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挽救封建统治3、含义:中学为体:肯定_,强调以_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_4、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制度,封建伦理纲常,先进科学技术,课堂笔记,1、背景:内忧外患的形势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中诞生的近代中国第一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水师中国近

9、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晚清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洋务运动中诞生的近代中国第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海军也罢,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孔,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海军也罢,都是纸糊的老虎,何,1、背景:内忧外患的形势2、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挽救封建统治3、含义:中学为体:肯定_,强调以_作

10、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_4、实践:洋务运动5、评价:(1)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行动(2)开展的洋务运动迈开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3)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4)只学技术,未触动封建旧制度,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制度,封建伦理纲常,先进科学技术,课堂笔记,1、背景:内忧外患的形势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合作探究:“师夷长技以制夷”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异同:同: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统治。异:(1)目的: 前者:重在抵抗外侮; 后者:重在镇压农民起义;(2)结果: 前者:没有付诸实践; 后者:付诸实践,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合

11、作探究:“师夷长技以制夷”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异同:,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LOREM IPSUM DOLOR,“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3、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

12、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A,基础过关,3、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4、19世纪九十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 A.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 B.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C.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D.倡导西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基础过关,4、19世纪九十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三、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9C6

13、0年代)(1)背景:(2)代表人物:(3)主要思想:(4)局限:,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王韬、郑观应,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课堂笔记,三、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9C60年代)洋务运动的展开,三、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9C60年代)2、维新思想的发展(19C90年代)(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早期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2)主要思想:,课堂笔记,三、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9C60年代)课堂笔记,维新派代表人

14、物,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谭嗣同,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谭嗣同,三、维新思想,(2)主要思想,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论,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论证变法的合理性,抨击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民主君仆,人民主权,西儒结合托古改制,变法和图存相结合,以进化论作为变法的理论武器,课堂笔记,三、维新思想(2)主要思想新学伪经考变法通议天演论,三、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9C60年代)2、维新思想的发展(19C90年代)(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早期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2)主要思想3、实践:1898年戊戌

15、变法,失败,课堂笔记,三、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9C60年代)课堂笔记,(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谭嗣同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1)性质:,(2)内容:,(3)败因:,(4)教训:,(5)作用:,思想启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

16、放潮流。,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顽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社会行不通,课堂笔记,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1)性质:(2)内容:(3)败因:,材料一:康有为的观点有力地抨击了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他的这一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材料二:“这些年来中国国民觉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一:康有为的观点有力地抨击了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材料三:1898年

17、8月13日,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请求光绪帝严令下诏禁止妇女裹足下明诏,严禁妇女裹足。其已裹者,一律宽解。若有违抗,其夫若子有官不得受封,无官者其夫亦科以锾(hun )罚。其十二岁以下幼女,若有裹足者,重罚其父母。 摘自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合作探究,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为什么要“跪着造反”?,意思:(1)借助孔子 (2)保留、依靠皇帝 (3)宣传反封建专制的维新变法思想原因:封建势力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资产阶级力量较弱,没有自己鲜明的旗帜。 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借助它可以为变法减少阻力 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合作探究 有人说:

18、“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你能理解这句话,5、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基础过关,5、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本课小结,地主阶级,抵御外来侵略,师夷长技以制夷,未被实践,地主阶级,镇压人民起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破产,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昙花一现,技术,技术,制度,本课小结地主阶级抵御外来侵略师夷长技以制夷未被实践地主阶级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