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1974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一明治维新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本简介,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大和民族,大家好,1,日本的由来,前1世纪:小国林立 5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19世纪中期:面临沦为殖民地危机 19世纪末:侵略扩张 二战后:议会内阁制国家,明治维新,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大家好,2,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大家好,3,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1、德川幕府的统治,大家好,4,京都(今) 名义首脑、无实权,江户(今东京) 掌握实权,藩主

2、 全国各地200多个,将军、大名的家兵; 幕府的统治基础,大家好,5,将军与大名的家臣。武士从将军或大名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属于职业军人,有佩刀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基础。,日本武士,将军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这就是“武士道精神”,大家好,6,京都(今) 名义首脑、无实权,江户(今东京) 掌握实权,藩主 全国各地200多个,将军、大名的家兵; 幕府的统治基础,贱 民,性质:封建军事性的政权,大家好,7,日本幕府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么异同点?,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

3、侵略与影响 但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都导致了本国的落后.,对比分析,大家好,8,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大家好,9,2、不平等条约: 1854 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被迫开国:英、俄、荷、法 开放、领事、租借、议定关税和片面最惠 19世纪中期面临半殖民地危机,黑船事件,1、情况,大家好,10,3、阶级矛盾:农民、资产阶级、中下 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2、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了封 建领主经济,1、政治方面:闭关自守、封建落后,4、民族矛盾:美国率先

4、打开大门,列 强纷纷侵入,幕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大家好,11,中心是“攘夷”,为“攘夷”而尊王,2、“尊王攘夷”,原因:,根源:黑船事件后,民族危机加深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标志:,1860年,刺杀井伊直弼,口号:,“尊王攘夷”,参与者:,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大家好,12,局限:,盲目攘夷;没有明确提出倒幕,结果:,幕府发动政变,运动失败,内容:,内刺卖国贼,外袭外国人 (奇兵队),尊王攘夷倒幕派志士,长州藩士出身。1857年师事吉田松阴。1862年他到中国上海,目睹英法殖民主义者侵略暴行和太平天国的英勇事迹。1863年炮击下关外国军舰时,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

5、,任总督。1864年四国舰队炮击下关时,他作为藩正使出面签约和约,后因藩内保守势力抬头,遂逃往筑前。回藩后,高杉晋作在下关举兵,夺取藩政领导权,指挥藩兵与幕府军作战,曾大败幕府军。1867年4月在下关病死。,大家好,13,3、倒幕运动,原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领导: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根据地:,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土佐),运动的兴起,大家好,14,日本资产阶级还不成熟,相对软弱,没有领导政治和军事的经验。同时,他们大多数是商业和高利贷资产阶级,又同土地有联系,非常害怕农民运动。 武士是日本统

6、治的基础,社会影响和活动能量较大。武士具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经验。由于封建经济的解体和欧美资本主义的侵略,下级武士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日益下降,为了生存,他们与资产阶级联系。因而他们既反对幕府,又能够反映资产阶级的观点和利益。,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和倒幕运动是由武士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思考探究,大家好,15,大政奉还图,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7、。,结果: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的统治,大家好,16,运动的发展-戊辰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后, 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大权。为了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必须推翻幕府,大政奉还,幕府,(2)、直接原因:,年,京都政变(王政复古)后,倒幕派强迫幕府“ ”,1868,辞官纳地,大家好,17,目的:,彻底打跨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过程,鸟羽、伏见战役,进攻江户,幕府不战而降,结果,彻底打败了幕府,日本进入明治时期,迁都东京,原因,运动的发展-戊辰战争,大家好,18,试分析倒幕运动胜利的原因,倒幕派走向联合,实力强大;豪农富商及部分大名积极参加;利用天皇名义,舆论倾向倒幕派一方;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

8、气旺盛,战斗力强。,主观:,客观:,幕府统治腐朽,不得人心;农民市民起义暴动,严重动摇幕府统治基础;西方列强基本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分析探讨一,大家好,19,尊王攘夷与武装倒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都希望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支持;,领导力量都是中下级武士;,根据地都是西南强藩。,不同:,前者重在攘夷,失败;后者重在倒幕,胜利。,分析探讨二,大家好,20,尊王攘夷,倒幕运动,1868年戊辰战争,失败,内忧外患,大政奉还,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统治,彻底结束幕府统治,建立了明治政府,知识小结,大家好,21,内忧,政治上四

9、民不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外患:美、英等国的入侵,使日本面临着 严重的民族危机,幕府统治的危机,有利条件: 工商业主经济实力增强; 西南诸蕃、一些大名自强; 改革派掌握了实权。,分析归纳,明治维新的必然性和有利条件,改革势在必然,大家好,22,1、政治:废除旧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废除了武士阶层特权。,作用,具体做法:,大家

10、好,23,2、经济方面:,(2)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1)改革币制,(3)地税改革,(4)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家好,24,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具体做法:首先,引进技术等,建立样板企业;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其次,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发展国内市场。,大家好,25,政府扶植;大资本家控制大部分近代工业;以军事工业、重工业为重点;,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11、使日本较快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思考探究,1.殖产兴业政策起了什么作用?,2.日本工业化有何特点?,大家好,26,2、经济方面:,(2)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1)改革币制,(3)地税改革,(4)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实力明显增强 。,大家好,27,3.文化方面:倡导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更多人了解西方文明.,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在生活习俗上,大力推行西化,出现了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大家好,28,明治时期,确立了“

12、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你对此有何评价?,自主探究,“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大家好,29,4、军事方面: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加强了军事力量,使日本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并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但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具体措施:,(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2)创办军事工企业; (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4)进行武士道教育;,作用,大家好,30

13、,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经济: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政治: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积极影响:,大家好,31,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 和 倾斜的政策,引起 和 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仅很多地动发动暴动, 掀起的“ ”影响深远、遍及全国。,大资产阶级,大地主,

14、中小资产阶级,农民,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自由民权运动,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889年日本宪法,背景:,大家好,32,总揽统治权行使立法权掌握军队统帅权,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直接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内阁,枢密院,大家好,33,特点:影响:,浓厚的封建性历史的进步性,1、标志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 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2、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天皇掌握国家主权,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和影响,分析探讨,大家好,34,2、摆脱了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

15、强国,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 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积极影响:,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1)有利条件 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 国内:改革,发展资本主义2)表现经济上,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外,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家好,35,没有彻底清除封建残余势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并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2、摆脱了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 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积极影响:,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消极影响:,大家好,36,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扩张

16、,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 大陆政策,对朝鲜的侵略(1876年,侵略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对中国的侵略: 侵略台湾(1879年,吞并琉球) 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提出“二十一条” 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大家好,37,学习延伸,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背景:,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性质:,影响,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相同点,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大家好,不同点,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自上而下实行改革,领导内容,俄国是沙皇自上而下,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大家好,单元小结:,明治维新,(1)闭关锁国的幕府统治(政),(2)人民的反抗 ( 阶),(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经),(4)西方的入侵,内因,外因,(5)武装倒幕的胜利前提条件,措施,(1)政治(2)经济(3)军事(4)文化,背景,成功原因,(1)社会背景(2)领导力量(3)具体措施(4)国际环境,意义,大家好,40,大家好,41,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