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962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大肠菌群专题知识,一 大肠菌群的概念及组成,大肠菌群的概念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的组成 大肠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产气克雷伯氏菌属和阴沟肠杆菌。,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一 大肠菌群的概念及组成大肠菌群的概念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1、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 2、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指标菌原因 (1)在粪便中数量最大; (2)在外环境中存活的时间与致病菌大体相同; (3)检测方法简便容易。,大肠菌群专题知识,3,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1、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大肠菌群专

2、题知,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3、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 (1)判断食品中否受到粪便污染。 (2)有利于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有利于控制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保存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大肠菌群专题知识,4,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3、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 大肠菌群专题知,三、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 2.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3.培养特性:在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或中心深紫色,圆形,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常有金属光泽; 在麦康凯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桃红色或中心桃红、圆形,扁平,光滑湿润。,大肠菌群专题知识,5,三、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1.

3、形态与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镜下照片,大肠菌群专题知识,6,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镜下照片大肠菌群专题知识6,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的特征,大肠菌群专题知识,7,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的特征 大肠菌群专题知识7,麦康凯琼脂平板照片,大肠菌群专题知识,8,麦康凯琼脂平板照片大肠菌群专题知识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2010-03-26 发布2010-06-0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大肠菌群专题知识,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

4、32010食品安全,前言,本标准代替GB/T 4789.3-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本标准与GB/T 4789.3-200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第二法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的平板菌落数的选择范围修改为“15 CFU150 CFU”;删除了“第三法大肠菌群PetrifilmTM 测试片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4789.3-1984、GB 4789.3-1994、GB /T 4789.3-2003、GB /T 4789.3-2008。,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0,前言本标准代替GB/T 4789.3

5、-2008食品卫生微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大肠菌群(Coliforms)计数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2 术语和定义2.1 大肠菌群coliforms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2.2 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1 范围大肠,3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3.1 恒温培养箱:36 1 。3.2 冰箱:2

6、5 。3.3 恒温水浴箱:46 1 。3.4 天平:感量0.1 g。3.5 均质器。3.6 振荡器。3.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3.8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 mL。3.9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3.10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3.11 菌落计数器。,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2,3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4 培养基和试剂,4.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汤:见附录A 中A.1。4.2 煌绿乳糖胆盐(Bri

7、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汤:见附录A 中A.2。4.3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iolet Red Bile Agar,VRBA):见附录A 中A.3。4.4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A 中A.4。4.5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A 中A.5。4.6 无菌1 mol/L NaOH:见附录A 中A.6。4.7 无菌1 mol/L HCl:见附录A 中A.7。,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3,4 培养基和试剂4.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大肠菌群专题知识培训课件,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5,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5,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稀释6.1.1 固体和半

8、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6.1.3 样品匀液的pH 值应在6.57.5 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 mol/L NaOH 或1 mol/L HCl 调节。,大肠菌群

9、专题知识,16,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稀释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6,6.1.4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 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6.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1 次,换用1 支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 min。,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7,6.1.4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

10、取1:10 样,6.2 初发酵试验,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 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1 培养24 h2 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8,6.2 初发酵试验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6.3 复发酵试验,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 1培养

11、48 h2 h,观察产气情况。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大肠菌群专题知识,19,6.3 复发酵试验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6.4 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按6.3确证的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检索MPN表(见附录B),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0,6.4 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按6.3确证的大肠菌,第二法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7 检验程序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的检验程序见图2。,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1,第二法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7 检验程序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1,8 操作步骤,8.1 样品的稀释按6.1进行。8.2 平

12、板计数8.2.1 选取2个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 每个稀释度接种2个无菌平皿,每皿1 mL。同时取1 mL生理盐水加入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8.2.2 及时将15 mL20 mL冷至46 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约倾注于每个平皿中。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 mL4 mLVRBA覆盖平板表层。翻转平板,置于36 1 培养18 h24 h。,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2,8 操作步骤8.1 样品的稀释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2,8.3 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15 CFU150 CFU 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

13、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 mm 或更大。8.4 证实试验从VRBA 平板上挑取10 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 肉汤管内,36 1 培养24 h48 h,观察产气情况。凡BGLB 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3,8.3 平板菌落数的选择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3,8.5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的报告,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8.3中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例:10-4样品稀释液1 mL,在VRBA平板上有100个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个接种BGLB肉汤管,证实有6个阳性管,则该

14、样品的大肠菌群数为:1006/10104/g(mL)=6.0105CFU/g(mL)。,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4,8.5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的报告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养基和试剂,A.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A.1.1 成分胰蛋白胨或胰酪胨 20.0 g氯化钠 5.0 g乳糖 5.0 g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 g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 g月桂基硫酸钠 0.1 g蒸馏水 1 000 mLpH 6.80.2A.1.2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 pH。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 mL。121 高压灭菌15 mi

15、n。,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养基和试剂A.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A.2 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A.2.1 成分蛋白胨 10.0 g乳糖 10.0 g牛胆粉(oxgall或oxbile)溶液 200 mL0.1%煌绿水溶液 13.3 mL蒸馏水 800 mLpH 7.20.1A.2.2 制法将蛋白胨、乳糖溶于约500 mL蒸馏水中,加入牛胆粉溶液200 mL(将20.0 g脱水牛胆粉溶于200 mL蒸馏水中,调节pH至7.07.5),用蒸馏水稀释到975 mL,调节pH,再加入0.1%煌绿水溶液13.3 mL,用蒸馏水补足到1 000 mL,用棉花过滤后,分装到

16、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 mL。121 高压灭菌15 min。,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6,A.2 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A.2.1 成分大肠菌群,A.3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A.3.1 成分蛋白胨 7.0 g酵母膏 3.0 g乳糖 10.0 g氯化钠 5.0 g胆盐或3号胆盐 1.5 g中性红 0.03 g结晶紫 0.002 g琼脂 15 g18 g蒸馏水 1 000 mLpH 7.40.1A.3.2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于蒸馏水中,静置几分钟,充分搅拌,调节pH。煮沸2 min,将培养基冷却至45 50 倾注平板。使用前临时制备,不得超过3 h。,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7,

17、A.3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A.3.1 成分大肠,A.4 磷酸盐缓冲液,A.4.1 成分磷酸二氢钾(KH2PO4) 34.0 g蒸馏水 500 mLpH 7.2A.4.2 制法贮存液:称取34.0 g的磷酸二氢钾溶于500 mL蒸馏水中,用大约175 mL的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后贮存于冰箱。稀释液:取贮存液1.25 mL,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分装于适宜容器中,121 高压灭菌15 min。,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8,A.4 磷酸盐缓冲液A.4.1 成分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8,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检索表,B.1 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检索表每g(mL)检样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检索见表B.1。,大肠菌群专题知识,29,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检索表大肠菌,大肠菌群专题知识,30,大肠菌群专题知识30,结束!,大肠菌群专题知识,31,结束!大肠菌群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