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670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课堂礼仪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礼仪,片断一:课堂早餐,某日清晨,上课铃声刚刚打过,前一位同学左手面包,右手酸奶,疾步走入教室,准备在课堂上开餐。而后一位同学左手一个咬了一口的包子,右手一袋热乎乎的豆浆,准备将早餐进行到底。当老师上课时,教室里弥漫的是一股包子味、煎饼味,甚至还有人发出咀嚼声。,片断二:姗姗来迟,某节课上,全体同学正认真听讲,突然,一人推开前门走入教室,顺手一关门,门“砰”的一声。只见那同学,慢悠悠地寻找合适的位置,却不知他已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因为此时已经上课近十分钟了。,课堂礼仪的必要性,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 老师的职责是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学生的天职就是“学其业, 承其道”。在师生之间,

2、 课堂就是双方交流最主要的平台。在这个方寸之间的教室中, 如何处理好课堂礼仪, 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课堂礼仪知多少,课前准备,上课前,学生进入课堂要注意衣着整洁,夏天不能赤脚或穿拖鞋,不能穿无袖背心,也不能敞胸露怀。,一、课前准备,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貌,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应在预备铃一响就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联系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一、课前准备,上课礼仪,二、上课的礼仪规范,上课铃响时 老师示意上课时,班长应喊:“起立!”听到口令后全体同学起立站直,用目光注视老师、向老师行礼问好,以示欢迎,待老师还礼后,同学们才能坐下。 起

3、立或坐下时尽量不要碰撞桌椅,以免发出大的声响。,课堂中 1、上课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迟到的同学入座时要迅速、轻捷,动作幅度要小,尽量不发出响声。迟到的同学入座后,应立即将注意力集中起来,端坐静听老师讲课。2、严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节课。3、课堂上不能随意下地,不能在课堂上吃东西、嚼口香糖。在夏天,老师讲课时学生不要喝水,扇扇子;在冬天,老师讲课时学生不要搓手、跺脚。,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同时还要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

4、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听。不嘲笑回答错的同学,,老师讲解时 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解应及时作出反应,无论“听懂了”还是“还有疑问”,都可以借助体态语予以回复,切记不要中途打断老师的讲话。要求发言要先举手,侍老师允许后再发言。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要强求老师立即明确的答复,特别是个别人的问题,可以在下课后单独向老师请教。,老师讲课出错误时 老师讲课时也会出现错误属于明显的笔误或口误而且并不影响大家理解的、一般不必计较和纠缠。老师确实出现了差错,但不影响授课继续进行的,一般应等下课后找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共同探讨,等老师在上下节课时自行更正。如果老师出现的差错会影响课程正常进行,则可及时举手予以

5、提醒,这时态度要谦和,要以商量的口气,不应带有丝毫的炫耀和嘲讽,更不能故意出老师的“洋相”。,另外 读、写、坐姿应规范统一,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忌东倒西歪。,教室、桌椅都是学校的公共财产,是供同学们共同使用的,谁都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破坏属于大家的整洁环境。,组织纪律谁都要遵守,遇事缺席要及时请假。,下课礼仪,下课铃响时,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允许后,学生方可自由活动;若有老师听课,应待听课老师离开教室后,方可自由活动。老师离开教室时,同学们应主动礼让,不能和老师争先。,课堂礼仪儿歌上课铃儿丁当响,催促我们进课堂书本学具摆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立正问好动作轻,回答问题声音亮他人发言用心听,精彩表现会欣赏小组活动勤参加,积极主动受夸奖下课铃儿丁当响,互道再见不要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