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0200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298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8页
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8页
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8页
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8页
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2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三)下法: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里实病邪的方法,适用于实邪积滞胃肠,大便不通,燥屎内结,以及痰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使表里、寒热、虚实夹杂的证候和脏腑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状况,得到改善的方法。适用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三)下法: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里实病邪的方法,适用于实邪积滞,(五)温法:通过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的方法。适用于中焦虚寒,亡阳厥逆,以及寒凝经脉之证(六)清法: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祛除里热病邪的方法。适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以及热在脏腑

2、等证,也可用于虚热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五)温法:通过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的方法。,(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或消痞散结,使停积在体内的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实邪渐消缓散的方法。适用于食积、虫积、癥瘕积聚、痞块等证。(八)补法: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方法。适用于各种里虚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或消痞散结,使停积在体内的气血痰食水,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第一节:七方(一)大方:药味多或量大,以治疗病邪较盛之证或下焦疾患的方剂,须顿服(二)小方:药味少或量少,或分次服,以治疗病邪较轻之证或上焦疾患的方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

3、,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第一节:七方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三)缓方:药性缓和,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需长期服用。(四)急方:药性猛烈,用于病势危急证,急于取效。,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三)缓方:药性缓和,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需长期服用。方剂,(五)奇方:单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单数的方剂(六)偶方:两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双数的方剂(七)复方:两方或数方合用治疗较复杂的病的方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五)奇方:单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单数的方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第二节 十剂(一)宣剂:用宣散涌吐之品治疗胸闷、呕恶等壅塞之证(二)通剂:用通利之品以治疗乳汁不下,湿痹留滞经脉等证(三)补剂:用补益之

4、品,治疗正气不足等证(四)泄剂:用开泄之品,治疗腑实便秘、肺实气急等郁闭之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第二节 十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五)轻剂:用轻浮之品,治疗外感表邪、肌腠闭塞无汗之证(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越、惊悸不宁证(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尿道结石(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崩漏带下等久病滑脱之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五)轻剂:用轻浮之品,治疗外感表邪、肌腠闭塞无汗之证方剂学,(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十)湿剂:用滋润之品,治疗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津液不足之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九

5、)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三 方剂制方理论,(一)组方原则君 臣 佐 使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臣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1,三 方剂制方理论(一)组方原则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1,佐药:1.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 2.正佐,制约主药的烈性或毒性 3.反佐,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 现象使药:1.引经药 2.调和药性,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2,佐药:1.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2,(二)方剂组成变化,1.药味加减的变化(1)随证加减:(2)药物配伍的变化(3)组方变化

6、2.药量增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4.合方的变化,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3,(二)方剂组成变化1.药味加减的变化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3,四 剂型与用法,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 丹剂 酒剂 药露 茶剂 锭剂、饼剂 线条剂 合剂 糖浆剂 冲剂 片剂 安培口服液 注射液 气雾剂 滴丸,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4,四 剂型与用法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 丹剂 酒剂 药露 茶剂,(一)中药煎煮法,1、煎煮器具:陶瓷器皿,忌铜铁锡2、煎前浸泡:水浸入药物深部,使药物有效成分溶出3、煎煮用水:清洁水,液面淹没药物,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5,(一)中药煎煮法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5,4、煎煮火候及时间:先武后文,

7、发散药及芳香药煮沸后文火煮5-10分钟。矿物类、骨角类、壳类、补益药煮沸后文火久煎30分钟以上。5、煎煮次数 :一般药物可复煎,质地厚重或滋润的补益药可煎多次。但易挥发的药物只煎一次。6、应绞渣取汁:可使药渣吸收的药汁挤出,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6,4、煎煮火候及时间:先武后文,发散药及芳香药煮沸后文火煮5-,7、特殊煎煮法(1)先煎:矿物、贝壳、毒性大的药物(2)后下:容易挥发的药物轻清解表药和芳香药(3)包煎:质地轻、细小容易漂浮或成糊粘锅的药物,和有毛会刺激咽喉的药物(4)另煎:贵重药物(5)烊化:胶性、粘性大的药物(6)冲服:入水即化和汁液性的药物,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7,7、特殊煎

8、煮法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7,(二)中药给药规则,1、服药时间(饭前或饭后1小时)饭前服药:滋补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驱虫药、攻下药饭后服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消食药睡前服药:安神药、缓下药。晚间服药:涩精止遗药截疟药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急性病不拘时,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8,(二)中药给药规则1、服药时间(饭前或饭后1小时)方剂学知识,2、服药多少:每日1剂,复煎早晚服,每服200-250毫升。发汗、泻下药以得汗、得下为度,呕吐药小量频服3、服药冷热:多温服,如用辛温发散药治外感风寒,热服、顿服,温覆取汗;用寒凉药治疗热在肠胃可冷服4、服药方法:祛寒药用姜汤送服;祛风湿药用黄酒送服;

9、有呕吐症状的病人在服药前先服少量姜或橘皮预防呕吐,浓药少量多次服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9,2、服药多少:每日1剂,复煎早晚服,每服200-250毫升。,解表剂,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根据证的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禁忌症: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失水,热病后期津液亏损解表剂不宜久煎,服药发汗后注意避风寒。,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0,解表剂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麻黄汤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用法:先煎麻黄去沫,再与余药同煎,温服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

10、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1,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1,方解:君药:麻黄辛温入肺,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开宣肺气以平喘咳,使外邪从汗而出臣药:桂枝辛温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助麻黄以发表散寒,又能温行经脉,治身痛佐药:杏仁宣肺降气,既协麻黄宣肺平喘,又助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与麻黄为伍,能使汗出而不耗伤正气,又能与麻黄、杏仁为伍,加强止咳之效,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2,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2,禁忌症: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其他运用:夹湿:+白术祛湿(麻黄加术汤)寒郁化热:

11、+石膏.生姜.大枣(大青龙汤)风寒咳嗽:去桂枝加生姜(三拗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3,禁忌症: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3,桂枝汤桂枝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4.5克生姜9克 大枣4枚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4,桂枝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4,方解君药:桂枝辛温解肌发表,温经散寒臣药:白芍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与桂枝一散一敛,以达调和营卫之功佐药:生姜辛散,助桂枝以解表;大枣甘温助桂枝、白芍以和营血使药: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5,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

12、识25,禁忌症:风寒表实证、温病初起,风热表证其他运用:妊娠恶阻属于营卫不和,气血不调者兼喘咳+厚朴.杏仁(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兼项背强者+葛根兼遗精、自汗+龙骨.牡蛎虚寒腹痛者重用芍药落枕去生姜加柴胡葛根麻黄防风过敏性鼻炎+葶苈子、蝉蜕,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6,禁忌症:风寒表实证、温病初起,风热表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6,小青龙汤 麻黄9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炙甘草4.5克 芍药6克 细辛4.5克 五味子4.5克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白清稀,甚则喘息不能卧,或颜面肢体浮肿,口不渴,苔白滑,脉浮紧,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7,小青龙汤方

13、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7,方解:君药: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兼能宣肺平喘臣药: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佐药: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配白芍酸甘化阴缓和麻桂辛散太过。既可散表,又能化饮平喘,敛肺顾正气,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8,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8,其他运用恶寒重者:加重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恶风自汗者:加重桂枝芍药和干姜大枣调和营卫喘咳甚者:重用细辛、干姜、半夏散寒、化饮、降逆兼有热象:加石膏口渴者:去半夏,+天花粉清热生津大、小青龙汤的区别,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9,其他运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29,香薷散香

14、薷500克 扁豆250克 厚朴250克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症见身热恶寒,头重身痛,无汗胸闷,或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0,香薷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0,方解:君药:香薷辛温芳香,既能散肌表寒邪,又能宣肺利水臣药:厚朴苦温,除湿散满而解胸闷佐药:扁豆祛暑和脾化湿,升清降浊,治吐泻可使表邪解而寒湿除,气机畅则腹痛消,升降调则吐泻止,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1,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1,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邪在卫分桑菊饮冬桑叶9克 菊花6克 杏仁6克桔梗6克 甘草3克 薄荷3克(后下)连翘6克 芦根12克,方剂学知

15、识医学知识,32,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邪在卫分方剂学知识医学知,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咳嗽、微热、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方解君药:桑叶、菊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又能清肺热而止咳臣药:薄荷辛凉助桑菊疏散上焦风热佐药:杏仁、桔梗宣肺止咳而祛痰;连翘苦辛寒清热透表;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使药:甘草调和诸药,与吉梗并利咽喉,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3,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3,银翘散,薄荷18克 淡豆豉15克 荆芥穗12克银花30克 连翘30克 竹叶12克桔梗18克 牛蒡子18克 甘草15克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热表证。症见发热

16、,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4,银翘散薄荷18克 淡豆豉15克 荆芥穗12克方剂学知识医,方解:君药:薄荷、豆豉、荆芥辛凉解表,透热外出臣药: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并清中有透,以助君药清轻宣透之力佐药:芦根清热生津止渴;桔梗、牛蒡子宣降肺气,化痰止咳,清利咽喉使药:甘草,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5,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5,【组成】麻黄6g 杏仁9g 石膏24g 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表邪化热犯肺之咳喘证。身热不解,咳 嗽,气粗而喘,或有胸痛、鼻煽,口渴, 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

17、,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6,【组成】麻黄6g 杏仁9g 石膏24g 炙甘草6g 麻,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7,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7,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8,辛凉轻剂桑菊饮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8,泻下剂,以泻下要为主要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实证,另外经过适当的配伍,还可用于食积不化、顽痰、瘀血停聚,以及虫积等实邪在里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39,泻下剂以泻下要为主要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第一节 寒下剂主要治疗热结里实证,多用苦寒泻下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

18、40,第一节 寒下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0,大承气汤大黄12克 芒硝9克 枳实12克 厚朴15克功效: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症见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手足汗出,矢气频转,大便秘结不通,脘腹痞满而硬,疼痛拒按,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2.热结旁流。症见下利清水,色纯青或黄褐色而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3.热厥,痉病和狂证而见有里热实证者,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1,大承气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1,方解:君药:大黄苦寒泻热,通便去实,荡涤肠胃实热臣药:芒硝咸寒,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两药相须为用,大黄推荡下行,芒硝软化燥屎,可将胃肠

19、实热积滞一鼓荡涤而下佐药:枳实、厚朴行气散结,宽肠下气;一可调畅气机而除痞满,二可助大黄、芒硝泻下。四药可除痞满燥实,急下存阴,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2,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2,大承气汤使用注意事项:1.本方为峻下之剂,如无肠胃实热内结,或虽有热结腑实,但气阴已亏,正气虚弱者,不能使用。2.中病即止,慎勿过剂3.大黄、芒硝宜后下小承气汤:治痞、满、实证调胃承气汤:治燥、实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3,大承气汤使用注意事项: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3,第二节 温下剂,适用于脾胃虚寒,食积不化,或暴饮过食生冷之物,冷积停滞而成寒积里实之证。多用温里药和泻下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4,第二节

20、温下剂适用于脾胃虚寒,食积不化,或暴饮过食生冷之物,大黄附子汤大黄9克 附子9克 细辛6克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积里实证,症见脘腹冷痛,大便不通,手足不温,甚或厥逆,或有发热,舌苔白腻,脉弦紧,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5,大黄附子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5,方解:君药:大黄荡涤肠胃,泻下积滞;附子大辛大热,温里去寒。二药相配,可去大黄的寒性,而存走泄之性,由寒下便温下,泻下寒积里实。臣药:辛温宣通,散寒止痛。三药合用,温里以祛寒,通下以泻实,辛香以行气,可治阴寒凝结,寒积里实所致的脘腹冷痛,大便不通等证。,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6,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6,润下剂由润下药与泻下药组成

21、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阴血不足,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麻子仁丸麻子仁500克 大黄500克 杏仁250克枳实250克 厚朴250克 芍药250克功效:润肠通便,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7,润下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7,主治:肠燥便秘及痔疮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以排出方解:君药:麻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臣药:大黄泻热通便佐药:杏仁润肠降气;枳实、厚朴宽肠理气,使气机通畅,大便易行使药:白芍养阴和营加蜜和丸,共起润肠、通便、缓下作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8,主治:肠燥便秘及痔疮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以排出方剂学知识医,逐水剂,由峻下逐水药组成,适用于水饮停聚所致的胸腹积水,以及水肿实证等。

22、十枣汤 甘遂 芫花 大戟用法:共为细末,每次0.51克,每天清晨空腹服,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功效:攻逐水饮,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49,逐水剂由峻下逐水药组成,适用于水饮停聚所致的胸腹积水,以及水,主治:1、悬饮。症见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2、水肿鼓胀属实证者。症见一身悉肿,肿势较重,或肚大如鼓,腹胀喘满,二便不利等邪实体壮者。,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0,主治:1、悬饮。症见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方解:甘遂行经隧脉络之水芫花理上部胸胁之水大戟泻脏腑水湿三药皆有毒性,药性猛烈,易伤正气,用大枣制约其毒性和猛

23、烈药性,并可益气护胃,使下不伤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1,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1,注意事项:1.本方药性峻烈,应从少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用量,中病即止2.体虚及孕妇忌服。3.服药后泻下不止者,可服冷稀粥止泻4.本方药物与甘草不宜同用。临床应用:患者体虚邪实非用本方不可的,可与补益剂交替使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2,注意事项:1.本方药性峻烈,应从少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用量,,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枢机和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用于治疗少阳病、肝脾不和及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属于“和”法。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以及治疟四类,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3,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枢机和调

24、整脏腑功能等作用,用于治疗少阳病,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柴胡12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人参6克 炙甘草6克 大枣5枚功效:和解少阳主治:1.伤寒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2.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有少阳病见证者。,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4,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4,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5,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5,临床应用:胸中烦热而不呕,为热结于胸,无气逆,去半夏、人参,加瓜蒌除烦热;口渴,为津液损伤,去半夏,加天花粉脾虚腹痛,去黄芩,加白芍以缓急止痛胁下痞硬,为

25、气郁痰结,去大枣,加牡蛎以化痰软坚散结,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6,临床应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6,心下悸,小便不利,为水气凌心,去黄芩,加茯苓淡渗利水以定惊悸外有微热,不渴,为兼有表邪,去人参,加桂枝温覆取汗以解表证咳嗽,为肺寒气逆,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妇人伤寒,热入血室,少腹疼痛而兼有瘀血症状,可加当归、桃仁、延胡索等以活血祛瘀止痛。疟疾,可加常山、青蒿截疟,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7,心下悸,小便不利,为水气凌心,去黄芩,加茯苓淡渗利水以定惊悸,调和肝脾剂:肝气犯脾胃,或脾虚影响肝之疏泄等证,可用此类方逍遥散柴胡30克 当归30克 白芍30克白术30克 茯苓

26、30克 甘草15克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主治:肝郁血虚证。症见两胁胀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8,调和肝脾剂:肝气犯脾胃,或脾虚影响肝之疏泄等证,可用此类方方,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9,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59,逍遥散的临床运用,胸胁胀闷,气郁甚者香附、枳壳、青皮以行气兼胁下痞块丹参、鳖甲以活血消癥有发热、或烦躁、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红咽干,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少腹坠胀,小便涩痛丹皮、栀子肝郁血虚,痛经地黄,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0,逍遥散的临床运用胸胁胀闷,气郁甚者香附、枳壳、青皮以行气方,调和肠胃

27、剂:适用于邪犯肠胃,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胀食少等症,多以辛开苦降之药为主,配补气和中之品来平调寒热,调整肠胃功能。,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1,调和肠胃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1,半夏泻心汤,半夏克干姜克黄芩克黄连3克 人参6克 炙甘草6克 大枣5枚 功效: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证。症见脘腹痞满,但满不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肠鸣下利,舌苔黄腻,脉弦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2,半夏泻心汤半夏克干姜克黄芩克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方解:君药:半夏辛开散结以除痞,降逆和胃以止呕臣药:黄连、黄芩清泄里热 生姜 -温中散寒。与半夏之辛温,配伍两黄之苦降,能“辛

28、开苦降”,平调寒热,使肠胃调和,痞结消散。佐药:人参、大枣补中益气,治既伤之脾胃,兼扶正祛邪使药:炙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3,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3,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水热互结,心下痞闷,干噫食臭,肠中雷鸣,下利,去干姜,+生姜(生姜泻心汤)误下伤胃气,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满而硬,干呕,心烦不得安,重用甘草(甘草泻心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4,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4,第四章 清热剂,以清热药为主要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暑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属于“清”发暑自温来,温盛为热,热极为火,火热炽盛为毒。应用原则:

29、表证以解,里热炽盛时使用。如表证未解,又有里热,则宜表里双解。热在里可分为气分、营分、血分3阶段,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5,第四章 清热剂以清热药为主要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气分热剂,热在气分,证见高热、烦渴、汗多,脉洪大,代表方为白虎汤。白虎汤石膏30克 知母9克 炙甘草3克 粳米9克功效:清热生津主治:阳明经热证或肺胃气分热证。症见壮热头痛、烦渴引饮,面赤恶热,大汗出,脉洪大或滑数。(四大症状),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6,清气分热剂热在气分,证见高热、烦渴、汗多,脉洪大,代表方为白,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7,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7,白虎汤的临床运用:热盛气津两伤,脉大无力+人参

30、补气生津风湿热痹,发热汗出、恶风、烦躁、口渴,苔白或腻,关节疼痛,脉弦数+桂枝通经湿盛,身热、胸痞,汗多、舌苔白腻+苍术除湿痹热病后期,气津两伤,身热汗出,烦渴欲呕,或虚烦不眠,舌红而干,脉虚数,去知母,+竹叶、半夏、人参、麦冬益气养阴和胃.,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8,白虎汤的临床运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8,清营凉血剂,适用于热入营分或血分之证。症见身热夜甚,心烦不眠,时有谵语,舌绛而干,脉象细数,或见斑疹隐隐(热入营分);甚或神昏谵语、出血、发斑、舌绛而干(热入血分)。处方以清热凉血为主,加上清透之品,使热往外出而解(透热转气)代表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69,清营凉血

31、剂适用于热入营分或血分之证。症见身热夜甚,心烦不眠,,清营汤犀角3克 生地15克 玄参9克 竹叶心3克 麦冬9克 丹参6克黄连4.5克 银花9克 连翘6克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泻热初入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时有谵语,心烦少寐,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0,清营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0,方解:君药:犀角咸寒,清解营分热毒,凉血化斑臣药:玄参、生地、麦冬甘寒,养阴清热佐药:黄连、竹叶卷心、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能透热于外,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防止热邪内陷,逆传心包。使药:丹参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以防血与热结,且能引药入心而清热,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1,方解:方

32、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1,清营汤的临床运用:兼痉厥+羚羊角、钩藤、菊花以清热熄风镇痉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是邪入心包,可先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再服本方。,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2,清营汤的临床运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2,犀角地黄汤犀角3克 生地30克 芍药12克 丹皮9克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1.热入血分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2.热扰心营证。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3,犀角地黄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3,方解:君药:犀角咸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直入血分而清血分热毒。臣药:生地清热凉血而养阴,协助犀角清解血分热毒,恢复损伤的阴液。佐使

33、药: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防瘀热互结,又可防寒凉药冰伏留瘀之弊。,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4,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4,犀角地黄汤的临床运用:肝火旺盛,加龙胆草、黄芩、栀子心火旺盛,加黄连、栀子热甚神昏谵语,配合服用紫雪或安宫吐血+侧柏叶、白茅根、三七、花蕊石衄血+白茅根、黄芩、焦山栀便血+槐米、地榆尿血+白茅根、小蓟,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5,犀角地黄汤的临床运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5,犀角地黄汤与清营汤的区别,同-犀角地黄汤与清营汤同用犀角、生地,均可清热解毒,凉血养阴,能治疗热入营血之证。异-清营汤功效偏于清热解毒,适用于热邪初入营分,尚未动血之证,以身热夜甚,心烦少寐,舌绛

34、而干为主症,配用透热转气药 ;犀角地黄汤功效偏于凉血散瘀,适用于邪热深入血分,耗血动血之证,以出血、发斑症状为主,配用散瘀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6,犀角地黄汤与清营汤的区别同-犀角地黄汤与清营汤同用犀角、生,清热解毒剂,适用于瘟疫、温毒及火毒所致的烦躁狂乱,吐衄发斑或头面红肿,或疮疡疔毒。以清热解毒药为主要组成。,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7,清热解毒剂适用于瘟疫、温毒及火毒所致的烦躁狂乱,吐衄发斑或头,普济消毒饮,黄芩15克 黄连15克 陈皮6克 甘草6克玄参6克 连翘3克 板篮根3克 马勃3克牛蒡子3克 薄荷3克 僵蚕2克 升麻2克柴胡6克 桔梗6克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大头瘟

35、。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热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8,普济消毒饮黄芩15克 黄连15克 陈皮6克 甘草6,普济消毒饮方解:君药:黄连、黄芩清热解毒臣药: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辛凉宣泄,疏散头面风热佐药:玄参、马勃、板篮根清热解毒,利咽,以助君药解除疫毒桔梗清利咽喉,助马勃、板篮根治咽喉不利柴胡、升麻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引药上行陈皮理气疏壅使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9,普济消毒饮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79,普济消毒饮的临床应用,表证明显,里热不重,减黄芩黄连,+荆芥、防风、蝉蜕、桑叶,疏风散邪表证以解,邪入里化

36、火,去柴胡、薄荷,+金银花、青黛以清热解毒里热盛兼大便秘结的,+大黄、枳实等肿硬难消,+丹皮、贝母、赤芍、丝瓜络、夏枯草、橘皮等,以活血通络,理气化痰,消肿散结睾丸炎,+川楝子、龙胆草清肝火,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0,普济消毒饮的临床应用表证明显,里热不重,减黄芩黄连,+荆芥、,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而产生的火热证。火在不同的脏腑,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1,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而产生的火热证。火在不同的,龙胆泻肝汤龙胆草9克 黄芩6克 栀子6克 泽泻6克车前子3克 木通6克 柴胡6克 当归1.5克甘草1.5克 生地6克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

37、热主治:肝胆实火上炎,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肝经湿热下注 ,症见阴肿、阴痒,囊痈,便毒,妇女带下,小便短赤淋浊,舌红苔黄腻。,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2,龙胆泻肝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2,龙胆泻肝汤的方解:君药: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臣药:黄芩、栀子苦寒,助君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佐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引导湿热之邪下行,从水道而去生地、当归补血养阴,防肝热伤阴血;在清泻药中起补益作用,防苦燥渗利伤阴使药:柴胡疏肝清热,引药入肝;甘草调和药味,免苦寒伤胃,并缓肝之急,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3,龙胆泻肝汤的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3,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

38、用肝火上炎症状明显+菊花清肝明目木火刑金(伤肺络)而咯血+丹皮、侧柏叶凉血止血大便秘结+大黄津液未伤,去生地、当归尿痛+六一散或导赤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4,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4,芍药汤黄连9克 黄芩9克 大黄9克 木香5克 槟榔5克 芍药20克 当归9克 官桂5克 甘草5克功效:清热解毒,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5,芍药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5,芍药汤方解:君药:黄连、黄芩苦寒燥湿,解肠中热毒臣药:大黄苦寒,荡涤湿热,助君药泻火燥湿佐药:木香、槟榔调气导滞;当归、白芍和营行血;肉桂

39、温热,助当归加强行血,并反佐制黄芩黄连苦寒,免寒凉凝滞而碍邪使药:甘草调和诸药。与白芍同用缓急止痛“通因通用”代表方,泄泻原因是湿热积滞,治疗应泻下除积治其本。,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6,芍药汤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6,芍药汤的临床运用,苔黄干、热甚伤津者,去肉桂苔腻脉滑,兼有食滞者,去甘草,+山楂下痢赤多白少,当归改当归尾,+地榆、丹皮凉血行血,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7,芍药汤的临床运用苔黄干、热甚伤津者,去肉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白头翁汤白头翁15克 黄柏12克 黄连6克 秦皮12克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症见下利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

40、黄,脉弦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8,白头翁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8,白头翁汤的方解君药:白头翁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臣药: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止痢佐药:秦皮苦寒燥湿,涩肠止痢,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9,白头翁汤的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89,白头翁汤临床运用表证未解,+葛根、荆芥、银花、连翘腹痛明显,+木香、槟榔、白芍调气和血,缓急止痛赤痢甚者,+赤勺、丹皮、低榆凉血止血疫毒痢,热证明显,+生地、丹皮凉血滋阴下痢热退,不能进食,去黄柏,+太子参、石斛、莲子肉、石菖蒲、石莲子以扶养胃阴,化湿降浊产后血虚患热痢,+阿胶、甘草,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0,白头翁汤临床运用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0,白头翁汤

41、与芍药汤的区别:同:均可清热燥湿治痢异: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善治热毒壅结大肠,热伤血分之热毒痢。辨证要点: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赤多白少,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芍药汤清热解毒兼调和气血,善治湿热之邪壅滞肠道,脉络受损之湿热痢。辨证要点:便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不畅。,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1,白头翁汤与芍药汤的区别: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1,清虚热剂,适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或肝肾阴虚,以至骨蒸潮热或久热不退的虚热证.多用养阴药配合清热药,或同时兼有两方面作用的药物.,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2,清虚热剂适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或肝肾阴虚,以至,青蒿鳖甲汤青蒿6克

42、鳖甲15克 生地12克 知母6克 丹皮9克功效:养阴透热主治:温热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3,青蒿鳖甲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3,青蒿鳖甲汤的方解,君药:鳖甲咸寒,引药入阴,滋阴退热;青蒿透邪外出,清热退阴分伏热,“有先入后出之妙”,共达滋阴透热之功臣药:生地、知母养阴凉血,助君药退虚热佐药:丹皮凉血,助青蒿退阴分伏热,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4,青蒿鳖甲汤的方解君药:鳖甲咸寒,引药入阴,滋阴退热;青蒿透,青蒿鳖甲汤的临床运用,久热不退而阴虚,+白薇、地骨皮、石斛肺痨骨蒸,+沙参、旱莲草养阴清肺夏季热,+荷梗、白薇退暑热,方剂

43、学知识医学知识,95,青蒿鳖甲汤的临床运用久热不退而阴虚,+白薇、地骨皮、石斛方剂,温里剂,以温里祛寒药为主,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通经脉等作用,治疗里寒证的方剂。属于“温”法。分为有温中祛寒剂、回阳救逆剂、温经散寒剂三类。,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6,温里剂以温里祛寒药为主,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通经脉等作,温中祛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此等病证,不但阳虚,也有气虚。所以处方用药以温中祛寒药为主,配伍益气药与健脾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7,温中祛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此等病证,不但阳虚,也有气虚。所,理中丸干姜 人参 白术 炙甘草各等份功效: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主治:1.中焦虚寒证。

44、症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喜温喜按,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2.脾胃虚寒引起的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胸痹等,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8,理中丸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8,理中丸方解:君药:干姜辛热,善温暖脾胃,温阳散寒臣药: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与干姜合用,温养脾胃阳气,恢复其运化、统摄、升清降浊功能佐药:白术健脾燥湿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9,理中丸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99,小建中汤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炙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枣4枚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虚劳。虚劳里急,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痛减,或虚劳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或虚劳心悸不宁,面色无华,舌淡苔

45、白,脉弦涩。,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0,小建中汤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0,小建中汤方解:君药: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臣药:桂枝辛温,合饴糖辛甘化阳,以温中补虚,建立中焦之气。 芍药味酸,和里养阴,缓急止痛,合饴糖酸甘化阴,滋补营血佐使药:炙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温中补虚;合桂枝温心阳,制动悸;合芍药缓急止痛。生姜温胃;大枣补脾,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1,小建中汤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1,小建中汤的临床运用,气虚甚者,+黄芪血虚甚腹痛,及产后体虚,腹中时痛不止,+当归,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2,小建中汤的临床运用气虚甚者,+黄芪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2,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

46、衰微,阴寒内盛,甚至亡阳厥逆的证候。多以大辛大热回阳救逆药,配合补气药或固脱药组成方。四逆汤附子5克 干姜9克 甘草6克功效:回阳救逆主治:1.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恶寒倦卧,神疲欲寐,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滑,脉沉微。2.太阳病误汗亡阳。症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3,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亡阳厥逆的证候。多以,四逆汤的方解:君药: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壮肾阳,以温阳逐寒救逆臣药:干姜温中祛寒。配附子共同温补阳气,通彻内外,祛除阴寒,壮肾阳,温脾阳。佐使药:炙甘草和中益气,缓和附子、干姜峻猛药性,防止劫耗阴液。,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

47、,104,四逆汤的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4,四逆汤的临床运用,病情危重,+人参下利甚,脉微欲绝,倍用干姜,增强温中回阳通脉功效(通脉四逆汤)吐利已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为阳衰阴竭,阴阳离绝,用通脉四逆汤+猪胆汁以益阴和阳,为反佐用法。,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5,四逆汤的临床运用病情危重,+人参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5,表里双解剂,以解表药配合泻下药或清热药、温里药等为主要组成,具有表里同治,内外双解作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的方剂。表里同病,单用解表法,则里邪不能去;单治里证,则表邪不能解,唯有表里同治才适宜。根据病邪的性质及治法的不同,分为解表攻里剂、解表清里剂、解表温里剂

48、。,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6,表里双解剂以解表药配合泻下药或清热药、温里药等为主要组成,具,解表攻里剂,适用于外有表证,里有实热积滞的证候。多用解表药配合泻下药。大柴胡汤柴胡15克 黄芩9克 大黄6克 枳实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大枣5枚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7,解表攻里剂适用于外有表证,里有实热积滞的证候。多用解表药配合,大柴胡汤的方解:本方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白芍。君药:柴胡透解少阳半表之邪,疏畅气机。臣药:黄芩清泻少阳

49、半里之热,合柴胡和解少阳。 大黄、枳实内泻热结,行气消痞佐药:白芍柔肝缓急止痛;配大黄治腹中实痛,配枳实理气和血,除心下满痛。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使药:大枣调中和血,调和诸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8,大柴胡汤的方解: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8,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发热较重者,+栀子、石膏、金银花大便秘结不通者,+芒硝软坚润燥通便呕吐重者,+代赭石、竹茹降逆止呕气滞心下胀满重者,+木香、厚朴理气消胀胁肋胀痛,+延胡索、青皮、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黄疸,+茵陈蒿、栀子清热利湿退黄,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09,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发热较重者,+栀子、石膏、金银花方剂学知识,解表清里剂,适用于外有表证而

50、里热已盛的证候。治法宜解表清里。多用解表药与清热药。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15克 黄芩9克 黄连9克 甘草6克功效:解表清热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而渴,舌红,苔黄腻,脉数。,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10,解表清里剂适用于外有表证而里热已盛的证候。治法宜解表清里。多,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方解,君药:葛根解肌清热,升发脾胃之气以止泻利臣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善清肠胃湿热而治热利使药:炙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方剂学知识医学知识,111,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方解君药:葛根解肌清热,升发脾胃之气以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的临床运用,呕吐者,+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止呕食积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