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895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报告——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脉留置针护理,陈莉莉2017.03,1李蔚蓝 ,罗秀娟.留置针输液非穿刺性损伤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国际护理杂志J,2009,28,2652钱云翠.临床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J,2011,32,203罗惠芬,龙翠云.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4李晓岩,赵学梅等关于静脉留置针最佳部位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J2012,4:(28)5杨宝霞.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天津护理J,2010,18(1):55-56.,参考文献,读书报告内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历史,外周静脉留置针于1958年诞生于美

2、国,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90年代静脉留置针被引入国内,但仅限于手术室、儿科等科室。,静脉留置针,程序化输液提高质量,以病人为中心,护士职业安全,应用高科技输液工具减轻工作,留置针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安全型留置针。护士职业安全的问题日益得到重视,静脉输液治疗无针化在现代医院逐步推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被广泛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历史,静脉留置针的基本介绍,静脉留置针参数与适应范围,流速,应用,1925ml/min,小儿/脆小血管,3336ml/min,输液,5565ml/min,输血,76105ml/min,手术室/急诊,头皮针,5#,7#,9

3、#,12#,规格,24G,22G,20G,18G,颜色,静脉留置针的基本介绍,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并发症,临床发生率2.7%,临床发生率11.7%,临床发生率1.4%,临床发生率1.1%,静脉血栓,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美国静脉输液学会”静脉炎的分级标准,静脉留置针外渗与静脉炎的原因,患者因素,留置针的选择,原因,置管部位,输液时间,药物因素,留置时间,护士因素,其他因素,(1)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影响和生理因素,性别因素,免疫力降低,危重患者、瘫痪患者、重症昏迷患者、婴幼儿、老年人、反复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患者,女性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男性运动比较

4、多、肌肉发达、血管粗、血运好有关。,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降低。,(1)患者自身因素,(2)置管部位,踝部大隐静脉穿刺时外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其次是腕部头静脉,即远心端静脉发生外渗的机会明显高于近心端。,不同穿刺部位与外渗发生率的关系,远心端外渗 高于近心端 的原因,前壁静脉其位置较高,受患者的自主干扰(活动洗手等)较少,并且有衣袖遮盖,不易滑脱。,关节静脉是3种选择最不理想的一种。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方可选择。,手背静脉为上肢静脉,血液回流较快,药液留滞时间较短。但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活动,易产生疼痛、酸、胀、麻等,同时还影响手

5、部活动。,前臂静脉留置时间较长,成功率高,穿刺部位的选择,一般遵循首选前臂静脉、贵要静脉、其次选肘正中静脉、颈静脉、后选头皮静脉及大隐静脉的原则。,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抗化学性、机械性损伤的能力下降,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量选择直径3mm的血管。,如有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大隐静脉穿刺时,输液中可抬高下肢20-30度,以加快血液流速,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内的留置时间,减轻对下肢静脉的刺激。,(3)留置针的选择,型号越小,越细的留置针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管径小可漂浮在血管中,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摩擦,从而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选用24G静

6、脉留置针较为理想。,不同输液时间与液体外渗发生率的关系,(4)输液时间,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发生率越高。有研究认为,同一静脉不能长时间、多次接受不同浓度、不同pH值、不同药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5)药物因素,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外渗的发生率高,不同药物与液体外渗发生率的关系,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外渗的发生率高,原因分析,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静脉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合理安排输液顺序,避免刺激性药物外渗导致严重后果。,对需维持血压患者,应每隔2-4h将升压药与不含升压药的液体交换输注,以防引起化学性静脉炎。,静脉治疗实践指南和实施细则明确规定,PH小

7、于5,或大于9,渗透压大于600mmol/L的液体不能从外周静脉输注。,短时间从外周静脉输注时先输入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后输入非刺激性药物。输入高浓度、大分子溶液如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液体时,应减慢输液速度;输入之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1,2,3,4,(6)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h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48%,留置时间120h者,静脉炎发生率高达57%,(7)护士责任、技术因素,没有及时巡视观察输液情况,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护士操作不当引起损伤,护理人员缺乏知识,封管液推注速度过快、量不足,拔针后局部压迫不当,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

8、了解,素,因,理,护,(7)护士责任、技术因素,结论,Title in here,Text in here,Text in here,1,2,3,4,加强巡视,不能忽视穿刺部位以外区域的观察,因血管损伤并非仅局限于穿刺点周围,在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情况下,药液可以从任何血管内膜薄弱处渗出。,采用边推注边关闭夹子的方法封管,脉冲式注入正压封管液,边推注边关闭夹子,以注射器里剩余0.5肝素液时,完全关闭夹子为宜。,封管方法可采用连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使管腔内充满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对留置针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其他因素,仪器造成的损伤:输液泵及微量注射泵,物理因素:环境温度,药物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等,由于机械原因,输液泵及微量注射泵并非是将液体匀速地注入血管内,这就造成输液速度与血液流速存在差值,当输液速度大于血液流速时,血管壁内测压力上升,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受力升高,同时也使血管壁失去正常的血液供应。使血管内膜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