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448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代际模型,代际模型,主张当前的家庭模式根植于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本质是跨越几代的持续的交互作用模式。交互作用模式:今天家庭成员如何形成依恋、处理权力问题、解决冲突等都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以前的家庭模式。,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一种理论/临床的模式(理论来自精神分析);认为要了解一个家庭最好要分析三代以上,要了解个人形成问题的原因,必须把家庭的角色视为一个情绪单位,一个连锁关系网络。,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在心理动力理论和系统疗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心理动力理论强调自我发展、代际观点、过去的重要性;而系统治疗将注意集中于家庭单元,强调当前家庭的互动。,鲍文的理论假设,家庭成员

2、的推拉力量:整体感和距离感之间的平衡(所有人类的核心问题)两种力量的平衡:既与所爱的人保持亲密,同时作为个体又充分地分化自己,不至过分卷入他人而失去自我。,理论的起源,鲍文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关系,对母子共生关系感兴趣。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起源于母亲没有解决的共生依恋:母亲自身不成熟,因此需要儿童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要。母子共生-三角联盟-整个家庭,即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失衡的情绪单位,其家庭成员不能彼此分离或成功地进行自我分化。,理论的起源,共生现象 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的一种强烈的依恋,比如母亲和儿子,他们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对外界做出反映时好像是一体的。未分化的家庭自我组块 鲍文

3、用来描述情绪强烈的共生的核心家庭关系的术语;成员的自我感不能发展,因为存在融合或情绪上的“粘连”。,家庭系统理论的八个概念,八个连锁概念 自我分化 三角关系 核心家庭的情绪系统 家庭投射过程 情绪隔离 多代传递过程 手足出生顺序的影响 社会性的退化,家庭系统理论的八个概念,前6个概念表达了发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中的情绪过程;后两个概念表达出跨越几代的情绪过程。8个概念拥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在生活中,慢性焦虑无处不在。慢性焦虑是人的本性里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尽管个人表现的形式和强度不同。,慢性焦虑起源于个体的整体感和个体分化感的矛盾及平衡。焦虑产生后,能越过认知系统,引起自动的不受控制的行为。如果整

4、体感占绝对优势,必然导致个体自主性下降,个体就会产生慢性焦虑。解决慢性焦虑的唯一方法:分化个体学会规划自己的方向,不是一味地顺从家庭的指导。,1、自我分化,1、自我分化 指理智和情感的分离及自我能从他人那儿独立出来。两者的差异越大,个体就越能抵抗不被卷入他或者她的家庭中的情绪反应之中,从而遵循自己的价值观来行动,不让他人的情绪来驱使自己的行动。,1、自我分化,自我分化的程度:个体能够区分自己正在经历的思维和情绪过程的程度即行动遵循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受他人的情绪驱使的能力。个体与父母情绪分离的程度是其成长中的关键:未解决的情绪依恋高度未分化,1、自我分化,个体分化的理想状态:保持思想与情绪之间的

5、平衡(表达情绪时能坚信自己的信念);保持客观性和灵活性(能独立于的家庭情绪强度)并非完全的情绪疏离、绝对地客观或毫无情绪,追求理性行为不是以压抑情绪表达为代价,而是既能自发表达情绪,又不移情过度,被他人情绪驱使。,1、自我分化,自我分化的目标:情绪和认知的平衡自我分化程度的评估:不论家庭的焦虑强度为何,个人的行为能够遵行自己的原则程度就是他的分化程度。思维与情绪达到最大融合的个体功能最差,,1、自我分化,自动化情绪依附:当一个人无法区分思维与情绪时,也就无法区分出自己与他人,于是便很容易被家庭中最具支配力的情绪所影响。这种对家庭有自动化情绪依附的人,很难从家庭中分化出来,很少有自己的坚定立场,

6、于是成为影响家庭功能的人。,自我分化量表,0-25分:在情绪上与家庭及他人融合,使得他们的思考被情感所支配。25-50分:仍然受他人的情绪系统与反应所引导,目标导向的行为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自我分化量表,50-75:思考能力已经发展起来,有合理的自我感,当压力发生时,他们不会全被情感支配。75-100:总能把思考与情绪分开,依据理性来作决定,但能在亲密关系中自在地失去自我。,自我分化量表,量表低端的个体,情绪与思维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得他们的生活受到周围的情感所主宰,结果很容易造成功能不良。由于害怕情绪上的需要,他们只好牺牲他们的个别性,以得到别人的接纳。这是一种未分化的“假自我”,他们欺

7、骗自己能独立思考,而事实上,他们的思考来自他人的见解与价值观。,自我分化量表,只有少数人在量表的高端,他们情绪成熟,可以独立思考、感觉与行动。在压力期,由于他们的理智或功能仍然相对地能主宰情绪,使得他们能确定他们的信念和他们是谁,于是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自我分化量表,低分化(50):努力取悦他人;支持他人和寻求他人支持;依赖;缺乏自主能力;基本需要是安全需要;回避冲突;独立决定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少。中级分化(51-75):有明确的信念和价值观,但倾向于过分关注他人的观点;可能基于情绪反应做出决定,尤其是基于其是否受到重要他人的反对来做出决定。高分化(76-10

8、0):清晰的价值观和信念;以目标为导向;灵活;有安全感;自主;能忍受冲突和压力;定义良好的稳固自我感和较少虚假自我。,家庭系统理论假定:每个人身上都有两股生命力量:一股是推动个体成为一个情绪独立的人的力量;另一股是推动个体与他人或家庭保持情绪联系的力量。两种力量相对抗。,1、自我分化,关系A显示两个人的功能几乎完全被关系历程所决定。个体功能被关系所增强或减少的部分由阴影部分表示;明亮部分表示在关系中自我决定功能的能力。,关系B和关系C表示分化渐渐加强,因此个体较不会被关系历程所影响。关系D理论上是可能的,他表示两个个体主动介入关系之中,却又能维持自我决定。,2、三角关系,2、三角关系 一种三人

9、子系统,最小的稳定的情绪系统。根据鲍文的观点,焦虑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产生,个体可能会引进第三者来减低焦虑和情感强度,增进稳定性,这现象称之为三角关系。,2、三角关系,自我的分化谈的是个体,三角关系谈的是关系。家庭情绪关系的基础便是三角关系。家庭融合的程度越高,形成三角关系的努力就越强烈且一致;家庭中分化最差的人特别容易卷入三角关系中以降低焦虑。家庭依赖三角关系去维持家庭亲密与距离的最佳状态,使彼此的焦虑减至最低。,2、三角关系,三角化成为压力之下的两人系统试图到达稳定的一种常见方式。如果三角关系中的焦虑增加,三角关系中的个体会拉入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直到很多人都被卷入其中。替罪羊:在三角化的过

10、程中,情绪会“泛滥”到第三个人身上,如果此人不能解决父母焦虑,那么和被贴上“病人”的标签。,2、三角关系,三角关系结构: 1、三个人(第三方可以是小孩也可是大人); 2、两个人和一个群体(原生家庭、协会); 3、两个人 和一个话题(如抽烟); 4、两个人和一个物体(药物、工作)总之“第三方”必须对其中一人在情感上很重要。,2、三角关系,但三角关系并不总是减少紧张。三角关系的4种可能结果:关系稳定与否加入与否A:稳定的两人关系可能由于第三者的加入而动摇(婴儿的出生给和睦的婚姻带来冲突);B:稳定的两人关系可能由于第三者的离开而动摇(孩子离家,从而就不能再在父母冲突时形成三角关系)。,2、三角关系

11、,C:不稳定的两人关系由于第三者的加入而变得稳定(婴儿出生后,有冲突的婚姻变得和睦)。D:不稳定的两人关系由于第三者的离开而变得稳定(偏心的妈妈离开,导致姐妹和好)。,2、三角关系,每次与妈妈谈话,她都抱怨你的爸爸。 妈妈 爸爸 你 两人的接近,第三个人的疏远,即对妈妈的同情隔了爸爸,妈妈更不可能处理好对爸爸的抱怨。 如何终止三角关系:建议听妈妈谈对爸爸的关心,而不听她的抱怨;告诉爸爸,他的妻子抱怨他,但你不知道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极力赞同妈妈的抱怨,她说爸爸一团糟,你说他真是一滩烂泥;他说爸爸不深思熟虑,你说他真是可怕。,3、核心家庭的情绪过程,3、核心家庭的情绪过程 指家庭应对压力的不稳

12、定的、融合的方法,通常导致婚姻冲突,配偶之一的功能失调,或其中一个孩子心理损伤;他们的模式可能在模仿过去几代的模式,并且可能在未来几代中重复。,3、核心家庭的情绪过程,关注家庭成员互动的模式选择配偶的模式:相似原则 鲍文认为:人们会选择和自己分化水平相当的人作为自己的配偶。这样分化较低的人(现在是一对)可能变得更加高度融合,后果是:产生焦虑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可能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问题。,3、核心家庭的情绪过程,互补原则 一方是界限模糊,另一方界限僵化。当压力出现,前者通过寻求依赖、亲密,后者通过寻求空间如工作、爱好来解决问题。前者会认为遭到拒绝“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后者会愤怒(因为被冤

13、枉)。,3、核心家庭的情绪过程,分化水平相似的人结合为夫妻,构成核心家庭情绪系统。而这个系统并不稳定,于是他们尝试各种方法来减低紧张与维持稳定。核心家庭融合度越高,焦虑与不稳定的潜在危机越大,也越倾向于通过冲突、疏远、一方功能的受损或妥协,甚至以过度关心子女来解决。,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1、配偶一方身体或情绪的功能失调过度-不足循环模式:一方承担大部分家庭责任(赚钱、照顾孩子、做饭、购物),另一方扮演了责任过低的角色(不能开车、选衣服、邀请朋友到家里)。后果:一方持续增加的功能低下,会抱怨配偶的统治;另一方过度胜任,很满足这种安排,有时也会愤怒。“勤劳的母亲养育了懒惰的子女。”对策

14、:授权不洗碗、不唤醒、不陪读。,2、外显的、慢性的、未解决的婚姻冲突。情绪疏离和情绪过分亲密循环出现;冲突时的消极情绪和亲密时的积极情绪同等强烈;家庭焦虑被夫妻双方所承担,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3、孩子的心理损伤逃学、抑郁等功能: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忽视或否认他们自己缺乏分化;孩子成为家庭的焦点,父母关系的紧张度减弱,家庭的焦虑被孩子的心理损伤所吸收何时会出现:在家庭正常变化(生老病死、房子装修、工作改变)和孩子的发展周期(入学、进入青春期)相重合。,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相同的动力:原生家庭的自我分化,转换成婚姻问题,依次表现为配偶

15、或孩子的症状,因而过去的问题在未来出现。情感纠结基于焦虑依恋(既依赖又孤独),过度依赖和情感孤独的人对压力有高水平的情感反应,然后导致3个模式的出现:婚姻冲突、一方配偶功能不良、对孩子过度关心。,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常见例子:从父母和兄弟姐妹分离出来的丈夫与妻子保持相当疏远的关系,妻子对夫妻关系非常焦虑。为减轻焦虑,妻子对孩子过分关注。与丈夫总保持疏远的距离,使她特别依恋孩子,但是这种依恋和关心不同,它有焦虑和过度关注,因为这可以减轻母亲自己的焦虑。丈夫接受妻子对孩子的过度卷入,这又加剧了孩子的纠缠和丈夫的疏远。,4、家庭投射过程,个体在婚姻选择和其他重要关系中倾向于重复他们在原生

16、家庭中学到的相关模式,并把相似的模式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解决当前家庭问题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改变个体与原生家庭的交互作用。当个体改变后,与她或者他有情绪联系的其他人将会做出补偿性的改变。,4、家庭投射过程,4、家庭投射过程 分化不佳的父母,自身未成熟,因而会选择他们所有孩子中最为幼稚的一个作为他们关注的客体,而不管他或她在家中的出生顺序如何。这就是家庭投射过程。,4、家庭投射过程,父母将自己的低分化通过三角关系传递给最易受影响的孩子。父母的未分化水平越高,对投射过程的依赖程度越高(以降低焦虑,维护系统稳定),孩子受到的情绪上的损害就越严重。父母未分化的程度和家庭体验到的应激或焦虑水平决定了家庭投射

17、过程的强度。,5、情绪阻断,情感阻断 从与原生家庭的未解决的情绪联系中的逃离,通常显示为退缩或从父母家逃走,或否认它对其目前生活的重要影响。,5、情绪阻断,情绪阻断的方式: 1、地理上的隔绝(搬家) 2、心理障碍(不和父母说话) 3、自我欺骗(因为实际联系已被阻断,所以他们从家庭中解脱。),5、情绪阻断,这是一种假定的自由,即为了断开情绪联系而争取极端情绪距离,这不是真的解脱。而且促使后代进行模仿。因为它解决了一个问题(降低了保持联系时的焦虑),但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疏远了可能在关系接触中获益的人),5、情绪阻断,通过身体或情绪距离来切断关系,并不能结束情绪过程,而相反是激化了它(与配偶或孩子

18、形成的新关系更加强烈,并可能导致与原生家庭更加的疏离和阻断)。焦虑和情绪依赖水平高的家庭容易发生阻断(焦虑和情绪依赖家庭凝聚力冲突被掩饰,融合度保存自我,寻求情绪、社会或身体上的更大距离。),5、情绪阻断,成人必须解决他们与原生家庭的情绪依恋。对家庭治疗师而言,也应努力从原生家庭中达到自我分化,这样不会将自己未解决的问题投射到另一个家庭成员身上。,6、多代传递过程,多代传递过程 严重的功能失调被概念化为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多代际间传递的结果。涉及到的两个概念:核心家庭的情绪过程(选择具有相似分化水平的配偶),家庭投射过程。对父母情绪模式敏感的子女自我分化水平较低,较少被父母关注的子女能发展出高于父

19、母水平的自我分化水平。,6、多代传递过程,两个分化最低的家庭成员结婚,他们的孩子中至少有一个由于投射过程,而产生更低的分化水平。这个人的最终婚姻可能又是找一个类似的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从而将更低的分化水平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成员又会依次传给下下一代。个体分化水平越来越差,更易焦虑和融合。当然如果在这过程中有人与分化水平高的人结婚,这个过程可被逆转。,6、多代传递过程,代际传承还指一种处理问题的模式。自杀、离婚、酗酒、赌博。,7、手足出生顺序的影响,手足出生顺序的影响 家庭中孩子的出生顺序影响到他们的人格特征和未来与配偶的互动。,7、手足出生顺序的影响,伴侣在原生家庭中的排行越相近,婚姻成功率越高

20、。伴侣间的交互作用模式与其在原生家庭中的位置有关。,7、手足出生顺序的影响,个人在家庭系统的功能地位,而不是实际的出生顺序,塑造了他们未来的期待和行为。两个老小结婚,可能会感到在责任上和决策上负担过重;两个老大结婚,可能会过度竞争,因为每个配偶都习惯于承担责任;老大和老小结婚,老大可能承担责任、作出决定等,老小也期待配偶这样的行为发生。,手足出生顺序的影响 家庭中孩子的出生顺序影响到他们的人格特征和与未来配偶的互动。,8、社会性的退化,社会性的退化 整个社会因人口过度膨胀压力上升,整体自我分化逐步退化。 认为社会和家庭一样,也包含着分别指向未分化和个别化的两股相反的力量。鲍文悲观的认为:分化的

21、社会功能在过去几十年里下降了。,家庭系统治疗,治疗师的角色:保持客观性避免与家庭形成三角关系如同情或谴责一方、对一方感到愤怒、参与家庭中帮助纠正问题行为。只有当家庭成员想改变时问题行为才会改变。,治疗过程评估会谈,治疗师的立场:谨防与家庭情绪系统融合,参与但不作情绪反应,激励但不救援,教授思维方式,而不是任何特定的行为或治疗干预技术。评估对象:会谈可以与家庭成员的任意组合方式进行,一般找一名特别想从原生家庭中分化的个体开始。,治疗过程评估会谈,评估内容:通过对当前问题的历史性回顾来评估情绪功能模式和核心家庭的情绪过程的强度。(什么形成和维持了当前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来寻求帮助,期望从过去的经验中

22、获得什么等等)寻找应激源,各自的分化程度,三角关系,如何处理焦虑,情绪阻断是否正在发生夫妻关系模式与原生家庭其父母关系模式的相似处(多代际传递)。,治疗过程编写家庭族谱图,成员、名字、年龄、排行、婚姻状况,一般至少扩展到配偶双方以前的三代人。当有关联时,还会增加一些信息,如宗教、职业、种族、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地位;还可包括重大的生活事件。,一个27岁的男人,一个25岁的女人,27,25,7,5,35,67,71M,73S,74D,治疗过程治疗目标,A减低焦虑,减轻症状; B提高每个参与者的分化水平以提高个体适应性。一般来说,家庭首先需要完成前一个目标才能迈向后者。为了帮助成年来访者从与父母的三

23、角关系中解脱,可能需要安排对原生家庭的单独拜访。要求父母接受此前提:基本问题存在于他们两人之间,被认定的病人不是问题的根源。,六个突出技巧,代际图治疗三角程序询问关系实验教练我的位置,六个突出技巧,程序询问 每个人都会对他人的行为做出相应反应,程序询问正是帮助家庭成员思考这些反应的一系列问题。作用:调和情感和培育客观反应;帮助管理和压制家庭成员和治疗师之间产生的三角关系;缓解焦虑,使家庭成员更清晰地思考。治疗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到情感过程,通过提问,推动家庭成员理智、平静的反应。如“当你丈夫用批评来打断你时,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目的是让咨询师避免参与。,六个突出技巧,关系实验 用于主要三角关系结

24、构的变化之中,帮助家庭成员觉察系统的过程并学会认清自己的角色。例子:情感追求者和情感距离者(越是追求沟通和亲密,另一半就越远离看电视、工作到很晚、或和孩子一起离开)情感追求者: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停止提出要求、减少要求情感接触的压力、观察在他们自己和关系中发生了什么。情感距离者:接近配偶,沟通自己的想法和感觉,避免逃避或对其他人的要求做出有条件的让步。,六个突出技巧,教练 对较多情感卷入角色所用的技术。通过询问设计好的问题帮助家庭成员找出家庭情感过程和他们在其中的角色。鲍文坚持治疗师不参与家庭系统,避免对来访者过多干涉或被卷入三角关系中,保持中立。治疗师拒绝被卷入,也为家庭成员树立了榜样,即如

25、何成为独立的个体并摆脱三角关系的束缚。,六个突出技巧,我的位置 平静而清晰的阐述个人的意见,而不是责备(你从来不)或道德说教(孩子应该)无反应的观察,即说出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他人做得如何。打破情感反映循环的最直接方法,六个突出技巧,家庭成员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信念并具体实施,而不是攻击他人或被别人的反应操纵。“你很懒惰”与“我希望你多帮我一点”“你总是在宠坏孩子”与“我们应该对孩子严格点”。治疗师在治疗中尽量以“主语我”开头讲话。“主语我”的力量在于治疗师在强调的是自我,而非家庭,这是一种在语言上的外显的分离过程。,一个富有思想的方法,每个配偶向治疗师谈论,而不是直接与另一方谈论,这样避免他们产

26、生冲突,是情绪反应最小化。鲍文认为每个配偶应聚焦与他们在关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而不是改变对方、相互谴责。另外,与原生家庭重新建立情绪联系(特别当僵化的边界建立后),是降低由于情绪阻断导致的残余焦虑,去三角化,从而达到自我分化,从过去使人受损的纠缠中解脱出的关键一步。,案例分析,王先生和王太太要求治疗师帮助他们15岁的儿子江江,因为王夫人在儿子的内衣抽屉里发现了装在塑料袋里的大麻。治疗师要求同时会见他们三个人时,王先生和王太太没有表示反对。发现大麻所揭示的只是王夫人和儿子一系列斗争的最新事件。其实,很多15岁的少年都接触过大麻,只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留下证据被妈妈发现而已。,案例分析,在进行了家庭会

27、晤并与儿子和父母分开交谈以后,治疗师得出了江江并非有严重药物成瘾的结论。然而,应给予关注的是儿子与母亲争吵的问题和儿子在学校及同伴中糟糕的社会适应问题。治疗师告诉这个家庭它不仅关心大麻事件,也关心那些其他的不快乐适应的标志,并且希望在分别会晤江江和父母两次。王先生和王太太同意了,但没有表现出热情,江江则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表示反对。,案例分析,在父亲去世后,王先生和姐姐由妈妈抚养。他们成为妈妈的全部寄托,妈妈贡献了所有的力量塑造他们的生活。只要他们在家庭之外想做任何事情,妈妈就会表现出要求、批评和不满。在青少年后期,王先生不能再忍受他妈妈的专制,他姐姐从来没有获得自由,一直单身并和妈妈住在一起。然

28、而,王先生决定独立出来。最后,在20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家并不再理会他的妈妈 。,案例分析,王太太来自一个亲密的大家庭。她和四个姐妹之间相互依赖并一直是好朋友。中学毕业后,王太太宣布说她想继续读大学,这违反了家庭的常规女孩应该呆在家里为做妻子和母亲作准备,王太太和父母之间产生激烈的冲突。他们想控制她,她却想获得自由。最后,王太太离开家去读大学,但是,从此她与父母也疏远了。当王先生遇到王太太时,两个孤独的、从家庭中分离出来的人,立刻就被对方吸引了,经过了短暂和狂热的恋爱后,他们结婚了。但蜜月并不长久。,案例分析,从来没有在一个独裁家庭中真正获得自我分化的王先生,对任何批评和控制都异常敏感。只要王太

29、太有一点点想改变他的意思,他就变得狂怒不已。相反,王太太特别想在自己的婚姻中重建原来家庭的亲密关系。亲近就意味着她与王先生分享更多的兴趣和活动。当她接近王先生并建议一起做什么的时候,王先生就变得狂怒和愤恨,认为自己的独立性受到打击。经过几个月的冲突之后,两个人进入一个相对平静期。王先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让王太太独自去适应他们之间的距离。一年后,江江出生了。,案例分析,两个人都特别高兴有了孩子。但是对王先生来说,高兴是因为家庭增加了新成员;对王太太来说,她终于可以满足亲密的需要了,婴儿对她来说就意味着一切。当江江是个婴儿时,王太太是个完美的母亲,她着迷的爱他,满足他一切需要。当王先生试图关心

30、儿子时,王太太始终在儿子周围并使王先生相信儿子很好。这阻止了王先生与儿子的亲近,在经过几次冲突之后,王先生就把王太太留给妻子单独照顾了。,案例分析,江江是在一个把他当作宇宙中心的溺爱母亲的陪伴下长大的。不管什么时候,当他有不想要的东西时,他就愤怒的把东西扔掉。事情虽然糟糕,但至少家庭保持着一种平静。王先生虽然与妻子和孩子情感隔离,但他有工作陪伴。王太太虽然与丈夫疏远,但她有孩子。江江的困难是在他进入学校时出现的。由于习惯于自行其是,江江发现他很难和其他伙伴单独相处并遵守规则。他的大发脾气对于增进与伙伴的亲密关系于事无补。其他孩子不想和他呆在一起,因此直到他长大也没有几个朋友。,案例分析,对于老

31、师,江江则显示了其父亲的特点,与任何想控制他的行为进行斗争。当王太太听到关于儿子言行的抱怨时,她站在儿子一边,“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与一个有创造性的孩子相处!”江江在一种可怕的同伴和学校适应模式中长大,但这更增加了他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到青少年时期危机出现了,就像其父亲一样,江江试图在家庭之外发展自己的独立性。然而,与父亲相比,他的能力远远不够,而且他的母亲也不可能让他脱离出去。,案例分析,结果就开始了他与母亲之间的长期斗争。即使他们争吵和相互打击,他们仍然是对方的关注中心。江江与母亲斗争所花费的时间比在生活中其他事花费的时间都要多得多。思考问题: 1、找出鲍文的八个连锁概念 2、画出家谱图

32、3、案例中可以使用哪些系统家庭的治疗方法?,背景疗法,代表人物:纳吉核心概念关系伦理学(关注家庭成员间的公平性的长期的、动态的平衡)理解个体和家庭功能的关键:代代相传的家庭内部的关系模式。信赖是关系的根本属性,信赖瓦解,症状出现。(父母期望孩子可以像成熟的成人那样-父母化,或父母阻止孩子成长-婴儿化,以此来利用孩子的忠诚时,家庭内就会出现破坏性的权利。),背景疗法,公平而平等的父母会引发孩子的忠诚。而不公平的要求或夸大的义务感使孩子形成无形的忠诚,孩子无意识的“偿还”对父母的“债务”,其方式通常是通过对自己不利甚至自我伤害(父母离婚孩子认为是他的错) 。,背景疗法,遗产、负债、权利每个人都有未

33、完成的帐目:他在家庭中投资了多少,他获得了多少,两者是否平衡。要想家庭保持生机,避免呆滞,面对和补偿不平衡很重要。家庭总账:多代记账系统,记录了都给予什么,谁仍然欠谁什么。治疗中:我欠谁什么?我该得什么,从谁那里得到?我需要和想要什么样的关系?我有义务去维持什么关系,而不管我是否需要或想要它们?,背景疗法,义务可能根植于过去几代,每当不公平发生时,就会有对以后报答或偿还的期望。当公平来的太慢或数量上太少,关系问题出现,所以如果不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家庭总帐,许多个体功能失调的行为就不能被充分理解。一个症状的发生可能代表了太多不公平感觉积聚的结果。,背景疗法,家庭遗产:指债务和义务,一般是从上代传下

34、来的、如对男人和女人的期望。在伦理上,孩子们必然使他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他们的传统。,背景疗法,案例:丈夫每次面对妻子没有事先得到他的允许而花钱时,都会愤怒地与她对质。他确信,他也努力使她确信,她的不可信赖、挥霍无度的行为将会使他们破产。妻子对丈夫的愤怒感到害怕、隐瞒她的购物,这更加强了他的不信任感,并更加愤怒,妻子的恐惧加重。他们所接受的家庭遗产共同腐蚀着他们的婚姻。丈夫继承的家庭遗产: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妻子继承的家庭遗产:对愤怒的恐惧。,治疗目标,基本目标:提高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力,重新平衡家庭成员之间的取-予及情绪账目。治疗:重新讨论家庭成员间取予的帐目,重新获得平衡并恢复关系中的公平和信任,达到代际间的和谐。关注家庭的关系资源,而不是症状。,治疗目标,治疗信念:信赖是治疗的一个必要条件,治疗致力于建立或重获家庭关系中的信任及真诚。症状的定义:对家庭忠诚或为了家庭利益而牺牲自我发展。(替罪羊,父母的宠物等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