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7787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ppt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安全员培训内容,培训内容:,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概述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单位硬件要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企业食品添加剂管理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五常法应用管理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管理餐饮服务职业道德,目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框架结构,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框架机构完全相同: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五章食品检验第六章食品进出口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 食品安全法104条,实施条例64条,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贮存要求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

2、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法第40条)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法第41条),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标签要求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法第42条)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

3、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第48条),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提供者特殊义务原料采购控制要求;加工过程食品及原料控制要求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控制要求,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条例第31条设施、设备控制要求;餐饮具卫生安全义务 餐饮服务提供企业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

4、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 条例第32条,第九章 法律责任,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含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以及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造成严重后果;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或者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仍加工、使用等的法律责任 法第85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

5、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第九章 法律责任,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安排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餐饮服务提供企业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设施、设备;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或者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的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法第87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

6、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第九章 法律责任,法第96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法第97条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监督管理办法第12条第二款 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从不同类别的销售场所采购食品的索证索票要求做了区别性的规定。 第13条 明确了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由企业总部统一进行进货查验,企

7、业各门店建立总部统一配送单据台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对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采购总的原则性要求: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并落实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不得采购没有相关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证明材料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 (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第五条)负责采购管理的专(兼)职人员的要求 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专(兼)职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索证索票管理

8、规定第六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 食品采购场所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索取、留存购物凭证要求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采购供应合同长期定点采购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从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购的规定1.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

9、送货单2.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3.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4.从农贸市场采购: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5.从个体工商户采购: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对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要求由餐饮服务企业总部统一查

10、验、索取.,建立采购记录;各门店应当建立并留存日常采购记录;门店自行采购的产品,应当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 几类产品的采购要求采购畜禽肉类: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和农贸市场采购类的,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采购乳制品: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查验、索取并留存

11、集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的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入库前查验 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建立采购记录 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从固定供应基地或供应商采购的,应当留存每笔供应清单,前款信息齐全的,可不再重新登记记录。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电子记录。相关文件资料、记录保管的规定 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食品采购入库前查验与采购记录规定,(管理办法第23至第36

12、条) 进一步明确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投诉举报的处理、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食品抽验和复检程序、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日常监管信息发布等要求。 监督检查重点内容:(一)餐饮服务许可情况;(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 (三)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用工具及设备、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设施、工艺流程情况;(四)餐饮加工制作、销售、服务过程的食品安全情况;(五)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及执行情况、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及执行情况;(六)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食品添加剂等的感官性状、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储存条件;(七)餐

13、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八)用水的卫生情况;(九)其他需要重点检查的情况。,监督管理,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粗加工间未独立设置,或与洗碗间共用,或与烹饪间同室,或分散于各操作间,极易造成交叉污染。2、粗加工的洗池少于三个,不能将蔬菜、肉类、水产分开清洗;即使有三个以上清洗池,由于没有明确标识,也常常导致混池使用。3、布局不合理,各个功能间(区域)没有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流程设置,通道相互交叉、逆行。,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没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未分开设置。5、冷藏、冷冻柜(箱)数量不足,致使原料、

14、半成品和成品不能完全分开存放,没有明显区分标识。部分食堂把冷冻设备分配到班组,同一台冰箱同时混放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三、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6、未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或安排的位置靠近熟食加工区域,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7、个别学校食堂(包括部分社会餐饮单位)直接将厕所设在食品处理区(厨房)内,有可能管道堵塞,粪便漫溢,造成大面积污染事件。老鼠、蟑螂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厕所和食品处理区(厨房)各处,快速传播肠道传染性疾病。,三、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8、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未分开设置,特别是

15、有毒有害的杀虫、灭鼠药剂及器械与食品混放。9、通风窗、排气孔、下水出口未安装防蝇、防鼠的金属隔栅或纱网。对外通道门下沿缝隙大于6毫米。瓷砖破损、墙壁开裂(易藏蟑螂)。,三、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0、采用化学消毒的,没有3个专用水池(不提倡采用,除非停电、停蒸气)。采用人工清洗后再热力消毒的,少于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未明确标识标明其用途。11、未配备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要求标记明显,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或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不足以满足烹饪、备餐、凉菜等功能间的需要。,三、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2、备餐间有明沟,有异味;采用开放式售卖窗,饭菜直接暴

16、露摆放在售卖台上,消费者口水落在饭菜里;缺少餐具保结柜,消毒后餐具可能会再次污染;没有安装空气消毒设施,空气中漂浮的细菌数量多,饭菜售卖、存放时间大于2小时可能变质;通道门不能自动关闭,无关人员可以随意进出。13、员工的私人物品进入食品处理区,在厨房操作间经常发现个人饮水杯(碗筷)、衣物、背包、雨伞、自行车、摩托车。,三、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4、在各功能区域内未就近设置洗手设施或数量不足,或未配置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未标示正确的洗手消毒方法。15、凉菜等专间有明沟,无开闭式食品传递窗,未配置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专用冷藏

17、设施。,三、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6、专间未设置二次更衣、洗手、消毒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 17、地面坡度不够,易积水;使用光面瓷砖,加之油污未及时清理,人易滑倒;排水沟道未及时冲洗、疏捞,致使餐余垃圾残渣积存,沟道堵塞、漫溢。18、垃圾容器采用废弃纸箱(盒),或利用因残旧、破损的食品容器;未在垃圾容器的醒目位置标示明显标识,未配置盖子随时加以密封。,三、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二、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交的材料,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1.名称预先核准证明(已从事其他经营的可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明(复印件);3.符合相关规定

18、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证明资料;4.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证明;5.餐饮服务场所合法使用的有关证明(如房屋所有权证或租赁协议等);6.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及说明;7.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8.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或情况说明;9.生活饮用水安全检测报告;10.设置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岗位及人员的证明资料;11.关键环节食品加工规程;12.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3.与实际产品内容相符合的标识说明样张;14.与规模相适应的配送设备设施;15.不属于被限定人员的说明资料;16.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委托书;17.其他资料:,审核与决定,第十

19、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许可期限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第十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颂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延续、补发和注销,一 、变更 1、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或者地址门牌号改变(实际经营场所未改变)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记载内容变更,并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有关核准证明。 2、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许可类别、备注项目以及布局流程、主要卫生设施需要改变的,

20、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变更手续。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准予变更餐饮服务许可证记载内容或者准予办理变更手续的,颁发新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原餐饮服务许可证证号和有效期限不变。,变更、延续、补发和注销,二、延续 1、餐饮服务提供者需要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当在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部门书面提出延续申请。逾期提出早请的,按照新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延续,2、提供材料 (1) 餐饮服务许可证延续申请书 (2)原餐饮服务许可证复印件 (3)原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经营场所、布局流程、卫生设施等内容有变化或者无变化的说明材料 (4)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

21、材料。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予延续的,颁发新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原餐饮服务许可证证号不变。,三 、补发 餐饮服务提供者遗失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当于遗失后60日内公开声明餐饮服务许可证遗失,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 餐饮服务许可证毁损的,凭毁损的原证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补发,餐饮基本概况,共五章 四十六条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机构及人员管理第三章 场所与设施、设备第四章 过程控制第五章 附则,食品处理区,食品处理区: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饪和备餐场所、专间、食品库房、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等区域,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被环境污染,清洁要求较高的操作

22、场所,包括专间、备餐场所。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间、分装间等。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放置的专用场所。,食品处理区,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操作场所,包括烹饪场所、餐用具保洁场所。烹饪场所:指对经过粗加工、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煎、炒、炸、焖、煮、烤、烘、蒸及其他热加工处理的操作场所。餐用具保洁场所:指对经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进行存放并保持清洁的场所。,食品处理区,一般操作区:指其他处理食品和餐用具的场所,包括粗加工场所、切配场所、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和食品库房等。粗加工场所:指对食品

23、原料进行挑拣、整理、解冻、清洗、剔除不可食用部分等加工处理的操作场所。切配场所:指把经过粗加工的食品进行清洗、切割、称量、拼配等加工处理成为半成品的操作场所。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指对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进行清洗、消毒的操作场所。,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求,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连锁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应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

24、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关键环节操作规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投诉受理制度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制度。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加工操作规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加强诚信守法经营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依法将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制订食品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及

25、考核标准,并做好检查记录。组织制订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建立食品安全检查及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等管理档案。 承担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规定的其他职责。,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健康证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每日晨检制度。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

26、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操作前应洗净手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洗手并消毒: 处理食物前; 使用卫生间后; 接触生食物后; 接触受到污染的工具、设备后; 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后; 处理动物或废弃物后; 触摸耳朵、鼻子、头发、面部、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

27、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洗手程序,在水龙头下先用水(最好是温水)把双手弄湿。双手涂上洗涤剂。 双手互相搓擦20秒(必要时,以干净卫生的指甲刷清洁指甲)。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双手,工作服为短袖的应洗到肘部。关闭水龙头(手动式水龙头应用肘部或以纸巾包裹水龙头关闭)。用清洁纸巾、卷轴式清洁抹手布或干手机干燥双手。,标准洗手方法,标准的手部消毒方法,清洗后的双手在消毒剂水溶液中浸泡

28、2030秒,或涂擦消毒剂后充分揉搓2030秒 。,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要求,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专间工作服宜从颜色或式样上予以区分。工作服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从业人员上卫生间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 待清洗的工作服应远离食品处理区。每名从业人员不得少于2套工作服。,地面与排水要求,食品处理区地面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和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其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及排水系统。排水沟应有坡度、保持通

29、畅、便于清洗,沟内不应设置其他管路,侧面和底面接合处应有一定弧度,并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排水的流向应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并有防止污水逆流的设计。清洁操作区内不得设置明沟,地漏应能防止废弃物流入及浊气逸出。废水应排至废水处理系统或经其他适当方式处理。,墙壁与门窗要求,食品处理区墙壁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平滑的浅色材料构筑。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及各类专间的门应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食品

30、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以自助餐形式供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或无备餐专间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场所窗户应为封闭式或装有防蝇防尘设施,门应设有防蝇防尘设施,宜设空气幕。,屋顶与天花板要求,加工经营场所天花板的设计应易于清扫,能防止害虫隐匿和灰尘积聚,避免长霉或建筑材料脱落等情形发生。食品处理区天花板应选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不易积垢、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天花板与横梁或墙壁结合处有一定弧度;水蒸汽较多场所的天花板应有适当坡度,在结

31、构上减少凝结水滴落。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及其他半成品、成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应加设平整易于清洁的吊顶。烹饪场所天花板离地面宜2.5m以上,小于2.5m的应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有效排出蒸汽、油烟、烟雾等。,卫生间要求,卫生间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卫生间应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槽等应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积垢的材料。卫生间内的洗手设施,宜设置在出口附近。卫生间应设有效排气装置,并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门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不生锈的防蝇纱网。外门应能自动关闭。卫生间排污管道应与食品处理区的排水管道分设,且应有有效的防臭气水封。,更衣场所要求,更衣场所与加工经营场所应处于同

32、一建筑物内,宜为独立隔间且处于食品处理区入口处。 更衣场所应有足够大小的空间、足够数量的更衣设施和适当的照明设施,在门口处宜设有洗手设施。,库房要求,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食品库房应根据贮存条件的不同分别设置,必要时设冷冻(藏)库。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类别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标识。库房构造应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且易于维持整洁,并应有防止动物侵入的装置。库房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应能使贮存的食品和物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除冷冻(藏)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

33、防潮、防鼠等设施。冷冻(藏)库应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计,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专间设施要求,专间应为独立隔间,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应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中型以上餐馆(含中型餐馆)、快餐店、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人以上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的专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不具备设置预进间条件的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专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设施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紫外线灯应安装反

34、光罩,强度大于70W/cm2。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悬挂于距离地面2m以内高度。凉菜间、裱花间应设有专用冷藏设施。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宜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水净化设施或设备。中央厨房专间内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应加装水净化设施。专间应设一个门,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专间内外食品传送窗口应可开闭,大小宜以可通过传送食品的容器为准。专间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和供应就餐人数相适应,各类餐饮服务提供者专间面积要求应符合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布局要求。,洗手消毒设施要求,食品处理区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置应设置在方便员工的区域。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设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

35、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洗手设施的排水应具有防止逆流、有害动物侵入及臭味产生的装置。洗手池的材质应为不透水材料,结构应易于清洗。水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触动式开关,并宜提供温水。中央厨房专间的水龙头应为非手触动式开关。就餐场所应设有足够数量的供就餐者使用的专用洗手设施。,通风排烟设施要求,食品处理区应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的空气。空气流向应由高清洁区流向低清洁区,防止食品、餐用具、加工设备设施受到污染。烹饪场所应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方应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过滤器应便于清洗和更换。 产生大量蒸汽的设备上

36、方应加设机械排风排气装置,宜分隔成小间,防止结露并做好凝结水的引泄。排气口应装有易清洗、耐腐蚀、并可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网罩。,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置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制成,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至少设有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使

37、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卫生标准和GB1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等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洗涤剂、消毒剂应存放在专用的设施内。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识明显,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要求,加工经营场所门窗应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加工经营场所可设置灭蝇设施。使用灭蝇灯的,应悬挂于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应与食品加工操作场所保持一定距离。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

38、有保护措施。加工经营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扑灭时应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有专人保管。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宜选择具备资质的有害动物防治机构进行除虫灭害。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购买时间、配制浓度等。使用后应进行复核,并按规定进行存放、保管。,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食品处理区内可能产生废弃物或垃圾的场所均应设有废弃物容器。废弃物容器应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废弃物容器应

39、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能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水源及地面,防止有害动物的侵入,防止不良气味或污水的溢出,内壁应光滑以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应为非手动开启式。废弃物应及时清除,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在加工经营场所外适当地点宜设置结构密闭的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中型以上餐馆(含中型餐馆)、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宜安装油水隔离池、油水分离器等设施。,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应易于清洗消毒、便于检查,避免因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他可能引起污染。接触食品

40、的设备、工具和容器与食品的接触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内部角落部位应避免有尖角,以避免食品碎屑、污垢等的聚积。设备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清洁、维护和减少交叉污染。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摆放和使用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原料加工中切配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摆放和使用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所有食品设备、工具和容器,不宜使用木质材料,必须使用木质材料时应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应配备盛装、分送产品的专用密闭容器,运送产品的车辆应为专用封闭式,车辆内部结构应平整、便于清洁,设有温度控制设备。,采购验收要求,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

41、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行为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要求。采购需冷藏或冷冻的食品时,应冷链运输。出库时应做好记录。,粗加工与切配要求,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

42、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受到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切配好的半成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用于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烹饪要求,烹饪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饪加工。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冷却应在清洁操作区进行,并标注加工时间等。用于烹饪的调味料盛放器皿宜每天清洁,使用

43、后随即加盖或苫盖,不得与地面或污垢接触。菜品用的围边、盘花应保证清洁新鲜、无腐败变质,不得回收后再使用。,备餐及供餐要求,供应前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分派菜肴、整理造型的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不得反复使用。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微生物生长代谢图示,(.延迟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凉菜配制要求,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

44、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 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供配制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处理干净的,不得带入凉菜间。制作好的凉菜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应存放于专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托幼机构的食堂不得制售凉菜。,生食海产品加工要求,用于加工的生食海产品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从事生食海产品加工的人员操

45、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操作时佩戴口罩。用于生食海产品加工的工具、容器应专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加工操作时应避免生食海产品的可食部分受到污染。加工后的生食海产品应当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冷藏保存,或者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并用保鲜膜分隔。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时,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饮料现榨及水果拼盘制作要求,从事饮料现榨和水果拼盘制作的人员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操作时佩戴口罩。用于饮料现榨及水果拼盘制作的设备、工具、容器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用于饮料现榨和水果拼盘制作的蔬菜、水果应新鲜,未经清洗处理干净的不得使用。用于

46、制作现榨饮料、食用冰等食品的水,应为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净水设备处理后或煮沸冷却后的饮用水。制作现榨饮料不得掺杂、掺假及使用非食用物质。制作的现榨饮料和水果拼盘当餐不能用完的,应妥善处理,不得重复利用。,烧烤加工要求,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原料、半成品应分开放置,成品应有专用存放场所,避免受到污染。烧烤时应避免食品直接接触火焰。,食品再加热要求,保存温度低于60或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熟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加热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 ,不符合加热标准

47、的食品不得食用。,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食品添加剂的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盛装容器上应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采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称量,并有详细记录。,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要求,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识。餐用具保洁设施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宜按照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的规定洗净并消毒。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

48、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用具。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设施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盛放调味料的器皿应定期清洗消毒。,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一、清洗方法(一)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刮掉沾在餐用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用具表面。3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二)洗碗机清洗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二、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以上,

49、保持10分钟以上。3洗碗机消毒一般控制水温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二)化学消毒。主要为使用各种含氯消毒药物消毒。1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用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5分钟以上。2化学消毒后的餐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餐饮服务提供者在确保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其他消毒方法和参数。(三)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餐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抹布、餐巾擦干,避免受到再次污染。2消毒后的餐用具应及时放入密闭的餐用具保洁设施内。,贮存要求,贮存场所、设备应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等,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

50、、地面均在10cm以上。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的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放置,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校验温度(指示)计。,餐厨废弃物处置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餐厨废弃物应由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与处置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并索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