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432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什么是化学,二、化学的发展史,三、绿色化学,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合成新分子阶段,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环境友好化学,4点,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物质的变化,(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

2、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注意,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练一练:,D,C,物质的性质,(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等,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注意,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 _的科学。,性质,变化规律,组成,结构,变化,物理变化:_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_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有 _、_、_、_等现象。(1)两者区别:_(2)两者 联系,发生物理变化时_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_发生物理变化,没有,有,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不一定

4、,一定,物理性质:物质_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_ _。,化学性质:物质在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两者的区别 : .,性质,状态、气味、硬度、,不,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变化,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氧化性、毒性等,辨一辨,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会在空气中燃烧;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折断; F、铁生锈;,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认真分析现象

5、并做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按要求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整洁。,做好实验的要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的学习特点(科学探究 课本P 9)(1)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应物、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燃烧、燃烧产物的状态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 形状、硬度等;点燃时, 观察蜡烛

6、燃烧时发生了 哪些变化?,检验生成的产物,探究烛焰分层及温度分布,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探究是CO2、还是H2O、或者冷凝的石蜡?,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检验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不同,检验气体中水蒸汽含量,药匙,石棉网,蒸发皿,坩埚钳,锥形瓶,长颈漏斗,干燥管,漏斗,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一、常见仪器的使用,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药品的取用,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

7、部。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固体药品的取用,(1) 块状药品的取用,横放容器,把药品放在容器口,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竖,(2)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液体药品的取用,口诀: 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 。 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多量取液 倾倒到指定容器,(2)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正确,【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2.量筒底无“0”刻度。3.不能加热。4.

8、不能做反应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注意,量筒的使用,(3) 少量取液胶头滴管,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胶头滴管,滴瓶,用后的滴管的放置,【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 不用冲洗)。,1、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2、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注意:读数时,只读出小数点后一位,如:8.4ml、55.3ml,观察下图,想一

9、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二、给物质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3、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4、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 应用湿抹布扑盖,想一想下列哪种加热方法是正确的?,小结:给物质加热的方法,2、小结,1)酒精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2)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3)与桌面成约450角4)手不要拿试管夹的短柄5)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6)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7)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8)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突然接触灯芯9)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注意:“焰心”和“灯芯”的

10、写法,三、玻璃仪器的洗涤,判别玻璃仪器洗干净方法: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5、取粉末状药品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7、量取8mL的盐酸 。,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集气瓶,药匙或纸槽,蒸发皿,量筒(10ml),8、将锌粒加入试管 。 9、取18克NaCl固体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11、拿到热的蒸发皿 。12、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13、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加液体 。14、给较大量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器,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 。,镊子,天平,漏斗,坩埚钳,石棉网,长颈漏斗,烧杯,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