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474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概要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人文地理学方法论,1. 为什么要研究方法论 2. 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与现实3.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新发展4.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为什么要研究方法论,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何达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认识,需要方法论的指引。科学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何更加有效和高效,需要方法论的指引。科学是技术的基础,科学本身就包含了方法论的内容。研究方法是任何学科的基本内容。,地理学必须探讨的三个基本问题,研究什么?对象如何研究?方法为什么研究?应用以上三个问题归总起来就是科学范式,科学范式paradigms,也称“规范”、“范型”。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S Kuhn)提出,其

2、意义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科学的“模型”和具体应用的“范例”,还包括自然观或世界观等。 范式是科学活动的实体和基础,科学的发展正是范式的运动。旧范式为新范式所取代,则导致科学革命,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又一重大转折。,科恩的科学发展理论图解,学科的研究水平,时间,典范期1,典范期2,典范期3,前典范期,专业化,危机期与革命,危机期与革命,危机期与革命,典范期2之2,2. 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回顾,人文地理学方法论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论流派有关,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其中经验主义是人文地理学最古老的方法论,也是传统地理学的主流;

3、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方法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引入人文地理学的,是当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科学起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观察(即经验)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综合归纳是科学研究得出结论的唯一途径。归纳是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必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个个有关肯定和否定的经验事实搜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经验主义的研究模式,感知经验,杂乱的事物,定义、分类、量度,有条理的事物,归纳、概括,法则和理论的建立,解释与应用,人文地理学为什么会有这么悠久的经验主义方法论传统?,经验主义本身就是人类悠久的方

4、法论。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内容的庞杂,使其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往往造成研究仅仅是对现象的定性描述,建立的只是半科学半文学的知识体系。“区域”的独特性使得研究者仅凭经验就能取得巨大成就,使得地理学成为“例外论”的有力证据和范例。,经验主义与休谟问题,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是出身于苏格兰的哲学家,因提出对因果律的怀疑(即休谟问题)而声名不衰。休谟是怎样提问题的呢?把人类理性的一切对象分为两类:“观念的关系”和“实际的事情”。观念的关系靠演绎逻辑来研究,基本规律是矛盾律。实际的事情靠感官、记忆来判断、研究,基本规律应该是因果律。,休谟的提问及回答,关于实际

5、事情的一切推论依据什么?回答: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基础何在?回答:经验。经验所给的只是直接的报告,因果律的本性却在于扩展到将来,扩展到我们所未见的事实。这种扩展有什么根据?有经验的根据吗?如果说,根据在于,以往作这样的扩展,总是得到正确的结果;那么以往的扩展怎么能够保证未来的扩展的正确?换句话说,这种对扩展的扩展,又有什么根据呢?有经验的根据吗?回答:不知道。 所以,休谟被称为怀疑论者。经验主义解决不了休谟问题,实证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也称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当代科学哲学中比较完备的形态(学派),长期占统治地位。实证主义有两大支柱:观察和逻辑

6、(理性)实证主义强调观察与理性的统一,认为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缺一不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通过观察进行证实。,实证主义研究模式,感知经验,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一种先期模式(映像的正式表现),假设,实验设计(定义、分类、量度),数据,检验程序(统计检验等),法则和理论的建立,解释与应用,负反馈,正反馈,实证主义的典型,计量地理学区位分析区域科学(空间分析)空间相互作用研究特点是:定量化、模式化、模型化,实证主义的意义与不足,实证主义的革命性意义: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使地理学由“独特性”研究走向“规律性”研究。“空间研究

7、”范式趋向成熟。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不足:严重的经济决定论倾向,认为人都是“经济人”。含有强烈的普遍性意义,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地理系统是多变量复杂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具有相对性。(即模型的重现性差。),人本主义方法论,针对实证主义忽视“人”这个主体的倾向,西方一些人文地理学工作者受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这种思想被称为“人本主义”。 但是,人本主义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和间接的,并没有向人

8、们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仅仅是一种观点和角度。因此,其影响相当有限。,结构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继自然科学的综合趋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综合趋向。事实上,结构是与系统、功能、元素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现实。其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所以解释不可能单凭对现象的经验主义研究就能完成,这与注重经验、观察的实证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有两个重要影响: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试图超越

9、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当前,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空间形式和本质结构。,3.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新发展,一、引言二、50年来人文地理学的前沿发展三、“文化转向”的空间动力本质与结构四、 “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发展五、小结,一、引言,地理学的方法论在新世纪初年再度成为国际地理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1960年以来,形成了12个新的研究方法:1.(传统发展的)经验主义方法2.(实践构建现实的)实用主义方法3.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与批判理性实证)方法4.行为主义(客观整体分析行为与微观个性人本行为)方法5.(理解空间意义的)现象学方法6.(支配空间价值的)存在主义方法7.

10、(思想构建空间的)理想主义方法8.(强调社会对空间约束的)马克思主义方法9.(关注社会关系的空间结构与扩散的)唯物主义方法10.(重视所有社会构建空间不同特性的)后现代主义方法11.(重视认知与环境构建的)后结构主义方法12.(倡导边缘人群空间公正的)女性主义方法,二、50年来人文地理学的前沿发展,在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及其理论的推动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前沿推进经历了三个次序跃进阶段:1.具有科学性的“新地理学”阶段2.具有社会性的“激进理论”地理学阶段(也可以称为“社会转向”阶段)3.具有文化性的“文化转向”阶段,1.具有科学性的“新地理学”阶段,“新地理学”的代表:新区域地理学:基于计量,重

11、视模型,强调规律新人文景观地理学:与“自然景观”一样,人文景观也有规律新宏观空间决策类型:强调决策的量化比较和行为标准方法论主要受“实证主义”影响,其贡献体现为:借助数理分析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 “空间科学”借助空间景观与行为的数理关系,使地理学成为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2.具有社会性的“激进理论”地理学阶段,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提出了很多新挑战,其核心聚焦于“空间类型与人们行为”的解释与社会现实毫不相关,“新地理学”无法提供有效解决办法。对地理学方法论的质疑发端于美国,提升于英国。 数量革命的旗手哈维1973年在社会公正与城市等著作中,将空间要素与马克思理论结

12、合起来,开创了空间社会结构研究,唤起了“整体性人本”哲学思潮方法论的研究,创立和推动了三个方向的前沿性学科:结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产生了更加具有哲学意识的“空间分异与(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连续结构原理方向。使人文地理学核心研究方向从空间原理转向了“地点place理论”。在批判“男权主义”的基础上,延伸研究“差别与地位社会问题”的女权关注,并拓展到“社会边缘群体”与区域公正的关系研究,初创了“地点文化理论”方向。在对空间的行为支配方面,以“要有权力必须尽义务”的思潮法则实现社会平等、空间公正的社会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思想”的规划原理,提出了行为文化对空间的能动关系。,3.具有文化性的

13、“文化转向”阶段,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在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与(重构)空间结构的体系,“命令式”的“结构”与“体系”与被迫“志愿”、“自由”的人地关系成为重构“文化空间”的主动力。1990年开始,质疑“经济决定论”和反省资产阶级精英(主导)文化对空间的解释,并在反现代思潮的背景下关注各种空间议题,从文化的角度讨论地理问题成为新的方向,形成了“文化转向”浪潮。10多年来,这个发展方向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前沿学科:对“自由的”人群(文化)研究推衍出了诸多复杂性“后现代主义”的人类行为文化,使人文地理学前沿跳出了行为地理学“认知行为”的限定,形成了“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研究学科,其核

14、心在于进一步研究生活场所(地点)的文化因素构成的(微)区位理论。区域或地点重构折射出道德规范、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的“后结构主义”文化,其核心不但强调“经验世界”中对“物”的经验空间,还重视对情感、价值等“非物”的经验空间。其对文化空间人地关系的解读是“地点(文化)理论”(学科)创建的前沿方向。,“文化转向”被认为发现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空间变化的动力本质,该动力源于思想(价值,情感等)产生的文化动力,即“文化改变世界,文化营造空间”。 总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是通过方法论的不断批判性进化以推动其现代前沿化。可以认为,自然地理学家是通过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取得进展,人文地理学家是通过踩在别人的脸上取得进展

15、。,三、“文化转向”的空间动力本质与结构,1.文化营造空间的微观能动系统2.“存在空间”的时间-文化结构3.解构“存在空间”的理论元,1.文化营造空间的微观能动系统,1.1营造空间的行为动力源 存在空间的构成是以主体人的自我为中心的,向外折射意义与价值,向内回归构成与定位,从而创造其文化系统。这种向外、向内的原动力是来自于主体意向性(subjective intentionality)。1.2改变空间的人文(内聚)作用力 人们主体意向性产生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同连结、向心认同关系,就是“互为主体性”的作用,共同建构向心凝聚的关系网并形成创造世界的作用力,形成共同意向的“存在空间”。1.

16、3支撑空间作用力的文化意义系统 主体关系网络及其结构就是该人群存有的空间性或文化系统。它们赋予“存在空间”的意义与价值的合动力是人们的共同“主体意向性”,探究人的存有的空间和空间性必由人群的“意向”入手,存在的空间性是人群在世界所创造与彰显的存有文化系统,而一个人与人、人与世界相连结的“存在空间”是由人群的共同意向所形成的意义性网络的空间体系。,2.“存在空间”的时间-文化结构,所谓人的“存在空间”,彰显的是存有的文化结构,也就是存有历史脉络的结构,“存在空间”是具有时间向度意义的人文化空间,而且越是在文化历史的结构脉络里而存在的空间,其符号象征性越强。 因此,“存在空间”的结构诠释的基本取向

17、应该是,对历史脉络下的文化系统整体的探究。,3.解构“存在空间”的理论元,3.1地点理论的本质主体人主体人的意向性空间性地点(地方) 因此,地点理论应该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它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将空间学科与人文、社会等学科,以及哲学方法论比较完美的融合,是对人-地关系的真切解释。人-地关系中的地应该就是人类活动发生的空间,地点恰当地将人与地结合起来了。3.2微区位原理的后人文地理学意义 “存在空间”是由现实世界里存有文化系统与文化意义-价值网络所构成的地点的空间体系,这些地点就是由承载各类生活行为的“场所”组成。地点理论确实可以其微观方法论建构微区位论。,地点理论的本质(图解),四、 “文化转

18、向”以来的流派发展,1.认识论上创立的理念观2.研究方法上创立的理念观3.综合性流派及其理念观,1.认识论上创立的理念观,1.1“时-空融汇”理念:空间就是历史1.2“空间与社会辨证融合”理念:空间就是社会1.3“再现-想像结合 ”理念:空间就是论述的结果1.4“人本能动实践体现”理念:空间就是人类行为,2.研究方法上创立的理念观,2.1新现实主义方法观:关注社会关系下的机制与结构2.2后现代主义方法观:任何事物皆可解读2.3后结构主义方法观:社会与空间的关系通过语言文化性来调解与解释,关注个体2.4女性主义方法观:地理学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和社会父权制,扩展到所有边缘人群的权益保护,3.综合性流

19、派及其理念观,3.1空间传统流派及其理念建树3.2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研究流派及其理念建树3.3地点理论(场所论)流派及其理念建树,地点理论的文化再现,五、小结,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其社会经济阶段、哲学思潮以及方法论已经达到相互的契合的水平,它们共同引领各空间学科进行创新思维与方法探索。其空间动力源头是围绕“地点理论”向外进行辐射。 现代人文地理学自“文化转向”以来,是用“微观动力系统”方法论在探讨“存在空间”及其构成单元的抽象“地点理论”。而“存在空间”的人本主义功能地点是人们生活行为的各类“场所”,对场所区位的“地点理论”具体解构-微区位研究,则成为后人文地理学的前沿内容。,4.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二、地理观测与数据采集技术三、地理分析与综合技术四、地理信息的表示与交流,一、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描述法2.比较法时间比较法空间比较法3.解释法,比较法举例,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不同问题举例,二、地理观测与数据采集技术,实地调查与野外观测遥感抽样技术,三、地理分析与综合技术,要素分析模拟区域综合集成,四、地理信息的表示与交流,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可视化Geographic Visualization GV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