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你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1谈谈你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人文地理学可分为综合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门人文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着重对整体社会经济活动或人文现象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以阐明其历史形成、空间分布和发展演化规律。区域人文地理学以一定地域为研究单元,对研究单元内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及发生、发展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体现了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学科研究综合性特征,区域人文地理应归属于综合人文地理学学科范畴。部门人文地理学以某一具体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由于人文现象复杂多样,部
2、门人文地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等。部门人文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学科,如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和交通运输地理学等,文化地理学包括语言地理学、民俗地理学等。专门人文地理学以独特的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如全球或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整治与规划的研究等。2何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3、(1)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2)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非均一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3)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现象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与研究人文要素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3何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任务?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的任务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文化教育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 (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着科学知识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意义在于为实践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客观上要求人文地理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文化教
4、育 通过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掌握当今世界和我国人文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规律,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国情,了解国情,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3)学科建设 人文地理研究领域广泛,到目前为止缺乏系统的理论将各要素、各分支学科联成有机整体,人文地理学科建设任务仍很艰巨。近期人文地理学应该着重抓以下几项任务: 人地系统的研究 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借鉴国外经验 加强与有关学科的交叉研究4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答案要点:(1)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国外人文地理学经历了古代人文地理学、近代人文地理学和现代人文地理学三个阶段。 古代人文地理学古代
5、西方人文地理学基本属于记叙性的地理志,没有专门论述性的人文地理著作,即使有萌芽性的论述,也都在包罗万象的游记性的地理志著作中。 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拉采尔、法国白兰士为人文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独立分支奠定了基础。后来,法国的白吕纳、英国的麦金德、美国的辛普尔等发表了有影响的人文地理学著作。人文地理学逐渐形成许多新的分支研究领域。 现代人文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将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看成统一的系统,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各种地理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预测未来演变。(2)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代历史学、文学和哲学相互包容,基本上
6、没有受到外国学术思想影响而自成一体。 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 新中国建立后,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否定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19491978年) 第二阶段: 复兴人文地理学(1979年至今)第二章 人地关系1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扩大和加深利用与改造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地关系论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种观点、思想的总称,即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论,人地关系
7、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人地关系论是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人地关系认识的反映,是近现代地理学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具有地理哲学的意义。人地关系论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但从地理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些观点都是围绕“人地关系”展开的,都企图说明人地关系的客观规律。虽然许多地理著作,尤其是中世纪以前的地理著作并没有明确提出人地关系概念,有的地理学者甚至反对引用这个概念,但是他们所描述的地理内容都离不开人地关系的事实,离开了人地关系,也就是离开了地理学。2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要点:人地关系论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
8、种观点、思想的总称,即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论,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的世界观和掌握的资料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往往对人地关系形成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但它们都将人地关系作为立论的对象,都属于人地关系论。所以人地关系论不是一个思想理论,而是围绕人地关系的一系列思想理论。 吴传钧院士认为:“从人文地理学的总体来看,人地关系论是它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穿在人文地理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一条主线。从地理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它们都是围绕人地关系展
9、开的,都企图说明人地关系的客观规律。” 人文地理研究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和思想观念,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如区位理论、生产布局理论、地域分异规律、区划理论、规划理论等。但其理论思想的本质是人地关系论,认识分歧表现在人地关系观的不同,如地理环境决定论导致了生产布局决定论思想,将环境差异对生产布局的制约视为生产布局的普遍规律;也导致了政治地理的地理位置决定论,出现了“大陆腹地理论”、“大陆边缘学说”等。3简述人地关系论主要流派的思想。答案要点:(1)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地关系诸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其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
10、会的发展。(2)人地相关论 随着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代之而起的是或然论的人地观人地相关论思想。 (3)适应论 适应论是英国学者接受人地相关论而产生的人地观,代表人物是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罗士培。罗士培所理解的人地关系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地域关系,认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及核心是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适应不仅指自然环境对人群活动的“控制”,也包括人群对环境的利用及利用的可能性,所以人地关系可以从人地适应的观点来讨论。 (4)人类生态论 人类生态论思想出现于美国地理学界,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巴罗斯。1923年巴罗斯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了题为人类生态
11、学的文章,提出了人类生态论的主要思想。他认为地理学以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为己任,地理学可称为“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生态问题,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类生态研究是为地理学庞杂的研究范围找到一个统一的主旨,有利于地理学的统一。(5)协调论 协调论认为在人地作用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使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和谐一致,人类必须通过约束自身的行为取得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间的协调。4谈谈你对人地关系协调的理解。答案要点:协调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即物质运动和组成一个统一整体时,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或要素相互协调一致而表现出的相互关系和属性,这种关系和属性反映了整体系统功能
12、最优和稳定平衡。人们日益认识到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可持续发展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协调人类与地球特别是与地球表层的关系。因此,人地关系协调就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即PRED协调。人地协调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动态协调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综合协调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人类所谋求的只能是整个人类社会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协调,而不可能是其中某一要素或某一类要素之间的协调。(3)长远协调协调人地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为子孙后代着想。(4)全球协调人地关系失调是全球性
13、问题,不受国家疆界限制。全人类、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只着眼于一国一地的局部协调,以邻为壑、灾祸他引最终会祸及人类。(5)地域协调协调地球不同区域的人地关系,在考虑全球和长远利益前提下,也要注意地域差异,没有相同的协调模式,应该根据各自的环境特点、相关因素、发展过程,因地制宜地探讨各地的协调模式。(6)科学协调人地协调是科学的协调,依靠现代科技才有可能协调人地关系。(7)主导协调人地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类社会,人类是解决人地关系协调问题的主导因素,环境不可能协调人类,必须发挥人的主动协调作用来调整人地关系。5何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哪些主要内容?答案要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
14、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 (2)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 (3)人与地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 (4)地域的人口承载力分析,关键是预测粮食增产的幅度; (5)一定地域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根据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构和潜力,预测特定的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 (6)人地相关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 (7)
15、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也就是区域开发的多目标、多属性优化模型。第三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1人口结构如何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答案要点:各种人口结构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口结构的作用,主动调节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1)人口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2)人口结构对国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3)人口结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是在业人口与非在业人口、生产人口与非生产人口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既受经济结构的制约,也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4)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形式和变
16、化直接决定了在业人口在各行业(部门)和职业中的分布和变动。但是,在业人口又给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以反作用。 (5)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人口结构与消费密切相关。例如,不同年龄的人口有着自己的特殊需要,居住在寒冷和酷热地区的人口要求也不同。因此,人口结构是安排消费品生产和调整消费结构的重要依据。2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特征。答案要点: (1)人口分布的区域性和地带性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形式,区域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人口分布的区域性表现为人口区内的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人口的区域性突出地表现为人口分布的地带性,即在人口分布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有人称之为人口分布的
17、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在水平方向上,人口分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是人口的纬向分布(或中低纬指向),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特别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人口随着远离海岸而逐渐减少,有近海岸指向。人口垂直分布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人口密度随海拔高程上升而迅速下降。相对高差和地面坡度影响人口垂直分布。山地坡向影响人口垂直分布。纬度和气候类型影响人口垂直分布。(2)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3)人口分布的集中与分散 人口时空运动的空间形态是通过人口的不断聚集与扩散进行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地聚集与扩散,导致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分布的不断变化,表现出各种不
18、同的人口分布的集中与分散形式。3以中国为例,阐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答案要点: 人口自然增殖和人口迁移受自然、社会、历史、经济、技术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概括来说,基本上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1)自然因素稳定性因素自然资源的分布与丰富程度,自然环境的优劣,气候的寒热干湿,地势的高低和地形的崎岖程度,水体的分布,动植物与微生物的分布,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出生和死亡,影响着人口的增殖与分布。气候条件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着人的生产与生活,影响着人口分布。地貌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显著。 水是人类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水体的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
19、极大。地质、土壤、植被等条件对人口分布均有很大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活跃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布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人口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物质生活资料,决定了供养人口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在产业结构上,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人口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最后,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或变化引起人口的再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孕育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必将导致新的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布局的变革,进而导致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而开发历史又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地区
20、,人口长时间地持续增长,人口密度都比较高。 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人口经济政策、疆域变动以及战争等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都有重大影响。综合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地域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由地形和气候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的地域结构极为稳定,决定了主要受此制约的人口地域分布模式的稳定性。相比较而言,社会经济因素虽然对中国人口地域影响的贡献度较小,但社会经济因素是非常活跃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其地域差异的变化,对我国人口地域分布变动的影响举足轻重。4简述人口迁移的动力模型。答案要点:分析解释人口移动内在机制的模型称为人口迁移的动力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推一拉理论”、“成
21、本一效益理论”、“引力模型”、“流转理论”等。 (1)“推一拉理论” 该理论为20世纪60年代初广为流行的解释个体迁移成因的一种理论,它着眼于研究迁移原因,即迁出地的消极因素和迁入地的积极因素对于迁移者的影响。 (2)“成本一效益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迁移是人们追求更大经济收益的行为决策过程,迁移者预期通过实施这一行为将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成本一效益分析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经济性迁移并解释经济性迁移中的年龄选择性。5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有哪些特点和问题?答案要点:特点:(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 (2)外籍劳工(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 (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
22、间长。 (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经济发达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优厚的经济待遇、较好的科研条件以及移民手段,吸引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人才。 (5)人口迁移流向表现为: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问题:世界各国难民状况 一般而言,难民最初形成与国内的政权斗争、经济发展、社会歧视、种族歧视以及国际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位不平等等因素有关。6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和现代人口迁移有何区别?答案要点:(1)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总的来说,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分布凝固化的国家,但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
23、类型的人口迁移仍然贯串始终。由经济原因造成的“流亡式”的人口迁移是最基本的。其次是各种社会变动,最显著的是战争。 自然环境的变化或异常对人口迁移也有较大影响。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是从中原向周边扩散。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人口净迁出的省市区都位于东南半壁的人口稠密区,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多位于西北半壁的人口稀疏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整个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我国的人口迁移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首先,规模比过去显著增大。其次,迁移方向发生重大逆转。过去,人口主要由东南半壁迁往西北半壁,由沿海迁往内地和边疆,而近二十余年则逆转为由西北半壁迁往东南半壁,由内地、边
24、疆迁往沿海。第四章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答案要点: (1)农业经济方面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农业经济活动主要是生物再生产过程,而生物再生产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广泛而又深刻,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经济活动出现以后,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生产,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如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2)工业经济方面地理环境对
25、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a)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动力资源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b)人文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科学技术, 交通运输, 劳动力, 消费市场 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积极影响改造世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扩大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塑造工业文明(b)消极影响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污染(3)知识经济方面地理环境对知识经济的影响(a)智力资源空间配置对知识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b)自然资源对知识经济的影响相对减弱,知识、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知识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c)人口劳动
26、力的影响。知识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主导产业知识密集化。(b)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c)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优势逐渐削弱或丧失。(d)传统产业结构知识化。(e)就业结构知识化。(f)智力型经济地域会出现。(g)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本落后的区域因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布局展现出新的面貌。(e)对企业规模的影响。(h)临空型布局将日益突出,太空型布局将会出现。2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答案要点: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刀耕火种”特点: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传统
27、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落后性)。石油农业:它是以机械、能源、化工等现代工业与科技支持的,以工业能源,尤其是石油能源为基础的农业,全称为“能量集约型农业”,简称“石油农业”,也称为无机农业。生态农业:是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的新要概念,它是以保护人类及其后代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与发展,保持资源的供求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的思想。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答案要点:劳动密集型工业:指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的工业。特点:就业机会多;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一般地,能源、原
28、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产品成本低。如:手工业、轻纺工业。 集型工业: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以生产中间产品居多)如: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指单位所需要的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劳动生产率较高、物资消耗较少的工业部门。如:机械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指需要投入很多知识和智力,需要大量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第五章 聚落与地理环境1什么是城市化?试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答案要点:“城市化”一词有四层含义: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是全社会人口接
29、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集中的过程;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比例提高的过程。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不同学科对城市化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其中较为公认的定义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可以采用以城市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动力机制:分析城市化的动力结构是探讨城市化机制的核心课题。 现在转向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与城市化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对于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工业仍然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之一,城市成长的有力方式仍是工厂企业的发展。所以,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
30、在延续。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了经济增长。2简述城市地域结构概念及其模型。答案要点:城市地域是指城市落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
31、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城市地域结构模型城市地域结构模型有三种:(1)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伯吉斯认为,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 :来移民的居住地区。再向外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 (2)霍伊特的扇形模型 霍伊特认为,均质性平面的假设不现实,提出了扇形模型或楔形模型。在他的模型
32、中,保留了同心圆模型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他把中心的易达性称为基本的易达性,把沿着辐射状运输路线所增加的易达性称为附加的易达性。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路线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呈楔形,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楔形,它可左右隆起。至于住宅区,贫民住在环绕工商业土地利用的地段,而中产阶级和富人则沿着交通大道、河道、湖滨或高地向外发展,自成一区,不与贫民混杂。当人口增多,贫民区不能朝中产阶级和高级住宅区发展时,也会循不会受阻的方向作放射式发展。因此,城市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呈扇形或楔形。 (3)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
33、模型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又提出了较为精细的多核心模型. 模型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体中心商业区外,还有次要经济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过程中的其他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如大学、研究中心等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他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哈里斯和厄尔曼还考虑到,易达性所吸引的商业、工业或贫民,本身便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因为后者的区位因素之一便是要远离这些有碍环境的土地利用。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级住宅区。以上3个模型由于注意的重点不同,
34、并且反映不同时期美国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动力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形态。3试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已经出现,应该从全球的视野认识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归纳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城市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2)大都市连绵区更具发展活力(3)首位城市主宰世界经济趋势明显 (4)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 总之,在信息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全球扩散和全球一体化一方面使主要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形成一种新型的城市全球城市;另一方面,也促进网络城市和边境城市体系的发育。4什么是“数字城市”?它对城市发展有哪些作用?答案要点: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
35、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作用:(1)促进城市规划手段的全面革新 (2)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的现代化(3)辅助政府决策(4)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六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1简述文化、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区、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的概念。答案概要:(1)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36、从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文化景观则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的自己所创造的景观。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烘托。如果说原始森林是自然景观的话,那么园林就是文化景观。(4)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空间,或者是具有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种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5)文化扩散是指文化由文
37、化源向外辐射或由一个文化区向另一个文化接受体的传播过程。(6)文化整合是指各种文化协调为整体的过程或整体化的状态。2试举例谈谈你对文化生态的理解。答案概要: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文化存在于环境之中,与其环境密不可分。在渔猎采集时代,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简单的、直接的、单向的。在人类文明出现以后,通过文化来利用自然和适应自然,对自然界与自然物施以影响。因此,此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直接,甚至是单纯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体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文化生态学讨论的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来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类对环境
38、的利用也越广泛,影响也越大。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制约、适应、再现、选择四种关系。(1)制约关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制约关系非常广泛,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2)适应关系有文化的人群同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时也是适应性的。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协调关系。(3)选择关系 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人类如何生产生活主要靠人类对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多种可能性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受到人类自身文化的影响。(4)再现关系 再现关系即人类的文化产品再现了自然环境,这在物质文化层面尤为明显。3试举例谈谈你对文化景观的理解。答案概要:文化景观则是指居住在其土
39、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的自己所创造的景观。文化景观由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 物质文化景观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较为具体,人们比较容易观察到。如聚落、建筑、服饰、人物、街道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却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关系等。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景观还包括一种人们可以感受到却难以表达出来的“氛围”。这种氛围只有文化特征相同的人群才能感受到。如有些影视观众被影视剧目氛围所感染,其心情和表情随影视剧目的发展而
40、变化。文化的基本特征:(1)文化景观是客观存在的人文现象的总特征,反应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2)文化景观反应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3)文化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4)文化景观能够直接反应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5)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文化创造了景观,同时景观又巩固了文化。(6)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又受制于文化。4试述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区、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答案要点: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文化景观是指
41、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的自己所创造的景观。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空间,或者是具有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种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文化扩散是指文化由文化源向外辐射或由一个文化区向另一个文化接受体的传播过程。文化整合是指各种文化协调为整体的过程或整体化的状态。总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在一定的区域内,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形成不同的文化区,在一定文化区内会造成不同的文化,文化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文化整合。5简要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答案要点:(1
42、)自然环境是宗教形成的重要因素。(2)自然地理环境明显影响着宗教的禁忌戒律、教义典章。(3)自然地理环境还影响着宗教的传播与发展。(4)受人文地理环境的制约,人们在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会产生出不同的感应,形成不同的意念。人文地理环境大大加强了宗教的凝聚力、吸引力,是促使宗教得以广泛流传和延续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5)宗教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很密切,宗教作为上层建筑,一经形成,就会对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宗教的经济行为几乎是伴随宗教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6)宗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种政治力量,各种宗教
43、及其教派的对立与组合是政治地图形成、变化的重要原因。6对比分析原始宗教和社会宗教产生的背景及过程。答案要点:(1)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作为人类文明史前的宗教形态,经历了一个较长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许多种宗教形式。概括起来看主要形式有: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这些原始宗教形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直接崇拜,另一类是对精灵和鬼神的崇拜。所以,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事实上都没有超出自然物的范围。 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人理性思维极不发达,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44、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极其狭隘,因而不得不盲目服从和依赖自然界异己力量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它有一个自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 (2)社会宗教 社会宗教由原始宗教演变而来,它的出现是人类宗教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原始宗教转变为社会宗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原始宗教自然神的自然属性日益减少而社会属性日益增多,最后把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是抽象的人的反映。 社会宗教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等。7宗教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举例
45、分析。答案要点:传播是宗教扩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传播,一些宗教由原来的民族或国家宗教发展为世界宗教,一些宗教由少数人信仰扩展为世界性的信仰。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一般有移民、传播、领土竞争以及宗教影响等。(1)移民 移民是扩展宗教范围的重要途径。当移民是某种宗教信仰者时,移民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定居地。 (2)传播 交流和转教交流与转教是宗教传播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依靠这种形式扩张信仰范围往往与两种宗教的联系程度有关,尤其两种文明程度差异较大的群体,处于较低文明进程的群体往往向更高的文明转化,最初是物质的交流,随后信仰的交融变得更为重要。例如,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儒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儒学东渐
46、日本,最早是以朝鲜为媒介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传教 世界性宗教往往发展不同的机构,根据它们自己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宗教使命,进行传教活动。例如,基督教有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传教活动。由于这样的传教活动,基督教信徒不断增多,基督教盛行地区也不断扩展。 (3)领土竞争 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例如,伊斯兰教创立后,一系列的宗教战争不但将伊斯兰教信仰带到各地,而且对亚非等地历史也产生很大影响。但伊斯兰教向亚洲东南部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商业活动进行的。 (4)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几种宗教交织分布在一个地区,相互之间大致有和平共处、竞争、排斥等作用方式。宗教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宗教的传播。8举例说明宗教景观的表现形式。答案要点:宗教景观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景观,宗教建筑在人类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除宗教建筑等有形的景观外,宗教景观还包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