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595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即: 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是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脓性改变。,美国流行病学10年调查,美国每年大约有410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其中500人死亡。从1998-2007年,发病率下降了31%。肺炎链球菌仍位居致病菌榜首,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新生儿的主要致病菌,脑膜炎奈瑟菌依然是青少年和青年人的主要致病菌。但死亡率没有太大变化,仅从98年的15.7%减少到06年的14.3%。 B

2、acterial Mening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07. N Engl J MED 2011,364,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及临床特点10年变迁(天津儿童医院126例14岁以下患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增多耐药菌株增多,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临床重症减少,出现并发症、后遗症比率降低,但治疗不顺利情况增多 李鸿等,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4月,【致病菌和入侵途径】,致病菌机体的免疫与解剖缺陷感染途径,致病菌,常见致病菌: 脑膜炎双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病原菌种类随发病年龄而异,02个月: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

3、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外常见B组溶血性链球菌 2个月5岁: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5岁: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机体的免疫与解剖缺陷,免疫方面:年龄幼小,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备解素系统缺陷先天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解剖方面:先天性脑脊髓膜膨出、皮肤窦道后天性颅脑外伤、手术、脑室穿刺,感染途径,1、血行播散:最为常见。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2、邻近组织器官感染扩散3、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细菌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发病机制和病理】,脑脊液生理循环,发病机制,病理,以软脑膜、蛛网膜及表层脑组织为主的化脓性炎症反应,脑膜炎-主要累计软脑膜和蛛网

4、膜。早期和轻型病例主要病变在大脑顶部。此与结脑相反。脑膜脑炎-炎症累及脑实质血管炎-常见血管病变有血管壁坏死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造成脑细胞缺氧缺血、死亡、梗塞。神经损伤-炎症波及颅神经(常见、)。此外,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均可受累。硬膜下积液-脑膜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进入潜在的硬脑膜下腔;炎症刺激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使其通透性增加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炎症累及位于颅底部的下丘脑及垂体,【临床表现】,年龄90以上病例在5岁以内发生,1岁以下是高峰。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出生3个月-3岁季节冬季是好发季节 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冬春

5、季 流感嗜血杆菌春秋季起病多为急性起病。流脑爆发型急骤起病不及时治疗可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典型临床表现,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表现颅内压增高表现 脑膜刺激征,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表现: 发热、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惊厥 婴幼儿表现易激惹、烦躁哭闹 流脑常伴瘀斑和休克 颅内压增高表现: 头痛、呕吐,重症出现脑疝 婴儿前囟饱满及张力增高、头围增大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的特征性表现,颈强直最常见 一岁半以下小儿可不明显,其他表现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根据受累颅神经(、)不同而不同,表现面瘫、失明等。还可表现为肢体瘫痪。视乳头水肿:提示慢性颅内压增高,可能已有颅内脓肿、硬膜下积脓或静脉窦栓塞等发

6、生。,新生儿及小婴儿化脑特点,体温可高可低颅压高不明显惊厥不典型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其他,脑脊液检查,常规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为主生化蛋白质增高,糖显著降低,氯化物降低脑脊液沉渣涂片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脑脊液特殊检查:乳胶颗粒凝集法,其他辅助检查,血培养:新生儿化脑阳性率甚高。皮肤瘀斑涂片找菌:是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疑有并发症时应做,【并发症和后遗症】,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脑积水,1岁以内者及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多见临床特点

7、:化脑经有效治疗后,体温及神经系统症状无好转。颅骨透照实验阳性或头CT确诊。对大量硬膜下积液可行穿刺放液 (正常:积液2ml,蛋白0.4g/L),硬膜下积液,患儿女,8个月,主因发热伴呕吐2天入院。查体前囟2.52cm,膨隆,张力高。脑脊液:WBC 135106/L,GLU 0.9 mmol/ L,PRO1.21g/L。血常规WBC8.28109/L,N80%。,病例1,脑室管膜炎(脑室炎),多见于小婴儿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且诊治不及时。常造成严重后遗症。临床特点:治疗中发热不退,惊厥频繁,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无改善头CT可见脑室扩大脑室穿刺检查脑脊液:WBC5010 6/L,糖1.6mmol/

8、L,蛋白 0.4g/L治疗困难,预后差,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脑性低钠综合征),发生率30%-50%炎症刺激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异常增多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降低脑水肿加重,低钠惊厥,脑积水,多见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系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造成。分交通性、非交通性(梗阻性)表现:早期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以后出现典型的面征:额大、面小、落日眼;头大,头皮静脉扩张,颅缝裂开,叩诊为破壶音。晚期致脑萎缩头CT可确诊,脑积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颅神经受累可产生耳聋、失明等。脑实质病变可产生继发性癫痫和智力低下等。,【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其中CSF检查是确诊的关键,以下情况

9、应禁忌或暂缓腰穿检查:颅内压增高明显,特别是有脑疝先兆者 (可静推20%甘露醇30分钟后再行腰穿检查)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休克穿刺部位皮肤感染,【鉴别诊断】,各种非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脑膜炎 : 结核性、病毒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感染史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重病程多为自限,多2周。脑脊液: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稍高,糖正常。,结核性脑膜炎,亚急性起病(分三期)结核感染证据:结核接触史、肺部结核病灶、 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静置后有膜 白细胞数中度升高,淋巴细胞为主 糖氯含量减少,蛋白含量增高 抗酸染色和结核菌

10、培养阳性,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和脑脊液改变与结脑相似颅压高表现更严重,病情进展更缓慢脑脊液墨汁染色和真菌培养阳性,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简称流脑,属法定传染病流行性,常在冬末春初起病急骤,来势凶猛 休克、皮肤瘀斑、DICCSF类似化脑,外观呈米汤样,【治疗】,抗生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并发症的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用药原则: 早期足量足疗程 静脉给药 选择血脑屏障通透性好的抗生素 合理联合用药病原菌未明的初始治疗病原菌明确后的治疗疗程,细菌产生-内酰胺酶 对青霉素类耐药菌株日益增多 耐药性: 流感杆菌 5%50% 肺炎球菌 45% 脑膜炎球菌 50%因此,从青霉素时代 三代头孢新时

11、代!,病原菌尚未明确的初始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曲松(头孢三嗪) 100mg/kg/d头孢噻肟 200mg/kg/d其他药物:氨苄青霉素300mg/kg/d;青霉素40万-80万U/kg/d 氨苄青霉素300mg/kg/d;氯霉素100mg/kg/d(氯霉素副作用:骨髓抑制、灰婴综合征)万古霉素40mg/kg/d联合三代头孢,病原菌明确后的治疗,应参照细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三代头孢脑膜炎双球菌:青霉素、三代头孢流感嗜血杆菌:氨苄青霉素、三代头孢其他: 金葡菌:万古霉素、乙氧萘青霉素、利福平 革兰氏阴性杆菌:三代头孢联合氨苄青霉素 或氯霉素,疗程,病原菌未明确者应治疗

12、10-14天以上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10-14天(一般不少于2-3周)脑膜炎双球菌:7-10天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21天以上或脑脊液无菌后2周治疗中应根据脑脊液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疗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地塞米松0.6mg/kg/d,共2-3天,并发症的治疗,硬膜下积液:大量积液应反复穿刺放液,每次每侧15ml,共7-10次。积脓者,放液后需注入抗生素。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引流减压,并可注入抗生素。脑积水:主要依赖手术治疗脑性低钠血症: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酌情补充钠盐。,对症及支持治疗,监护生命体征,保持内环境稳定对症:降温、抗惊厥、脱水降颅压支持:少量输血、血浆和丙球,入院后给

13、予头孢曲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静滴抗感染等治疗,患儿一度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发热、呕吐及前囟膨隆加重 ,行头颅CT检查示合并硬膜下积液,分别行左、右侧硬膜下穿刺,均示血性混浊液体,蛋白显著增高(左5.18g/L,右4.8g/L)。遂换用美罗培南、苯唑西林钠继续抗炎,同时给予硬膜下穿刺放液并注入苯唑西林钠,两侧交替,共约16次,总疗程1个半月,患儿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前囟稍膨隆,硬膜下积液呈淡黄色,蛋白稍高。出院随访1月无异常反应。,病例2,【预后】,早期诊断,彻底治疗,可使大多数痊愈。决定预后的因素:年龄 致病菌种类 诊断时间,【预防】,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母乳喂养避免接触化脑患儿,居室通风抗生素药物预防:有接触史者口服利福平 20mg/kg/d,用2-4天。疫苗接种,小结,化脑是常见于婴幼儿的由化脓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常见致病菌?临床主要表现?脑脊液特点?并发症: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抗生素治疗:原则?药物?疗程?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 化脑?病脑?结脑?隐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