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91002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9.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导论培训课件.ppt(1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复医学导论,康复医学导论,第一章 康复与康复医学,第一节 康复的概念,一、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疾病或虚弱的消除,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1946),2007/9/15,2,康复医学导论,第一章 康复与康复医学 第一节 康复的概念一、健康的定义20,康复是一个帮助伤病员或残疾人在其生理解剖缺陷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根据其愿望和生活计划,促进其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职业上、业余消遣上、教育上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1998),二、康复的定义,2007/9/15,3,康复医学导论,二、康复的定义2007/9/153康复医学导论,三、康复内涵的五个要素,康复对象 康复领

2、域 康复措施 康复目标 康复的提供者,2007/9/15,4,康复医学导论,三、康复内涵的五个要素 康复对象2007/9/154康复医,第二节 康复医学的概念,一、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2007/9/15,5,康复医学导论,第二节 康复医学的概念 一、康复医学的定义2007/9/15,二、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伤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受限的病伤残者以及老年人当中的活动功能受限者。 残疾一般分为身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两大类,细分如下

3、:,2007/9/15,6,康复医学导论,二、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伤,身体残疾,肢体活动受限,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听觉、语言障碍,内脏障碍,精神残疾,精神薄弱,精神疾患,癫痫,2007/9/15,7,康复医学导论,身体残疾肢体活动受限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听觉、语言障碍内脏障,三、康复医学的原则和特点,(一)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 2.全面康复 3.融入社会 4.改善生活质量(二)团队工作方法,2007/9/15,8,康复医学导论,三、康复医学的原则和特点(一)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2007/9,(三)康复工作的流程,康复工作是以初期评价开始,又以末期评价结束

4、。评价贯穿在康复的全过程中。康复医生和专业人员必须将评价的结果与治疗密切结合,使评价与治疗一体化,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2007/9/15,9,康复医学导论,(三)康复工作的流程康复工作是以初期评价开始,又以末期评价结,2007/9/15,10,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10康复医学导论,(四)康复小组的组成,康复医疗目的在于使患者复归社会,适应社会。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设法解决涉及诸多领域的问题。因此,评价不只是康复医生的工作,而是由康复医生为组长,与各有关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康复医疗小组,分别进行有关内容的评价。其人员组成见图12。,2007/9/15,11,康复医学导论,(四)康复小组

5、的组成康复医疗目的在于使患者复归社会,适,PT:Physicial Therapy ST:Speech TherapyOT:Occupational TherapySW:Social Worker,2007/9/15,12,康复医学导论,PT:Physicial Therapy ST:Sp,第三节 康复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史前期(1910年以前)二、形成期(1910-1946年)三、确立期(1947-1970年)四、发展期(1970年以后),2007/9/15,13,康复医学导论,第三节 康复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一、史前期(1910,一、史前期,在公元前,温泉、日光、砭针、

6、磁石、按 摩、健身运动等方法已应用于治疗风湿、 慢件疼痛、劳损等疾患。 公元后至1910年以前阶段,初期的运动疗 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已逐渐形 成,残疾者的职业培训、聋人与盲人的特 殊教育、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社会 服务等工作亦已开始。,2007/9/15,14,康复医学导论,一、史前期 在公元前,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2007/9,二、形成期,1942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 给康复下了第一个著名的定义:“康复就是 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 的、社会的、职业的和经济的能力。” 1943年,英国公开承认了康复的概念。 康复评定方面出现了手法肌力检查等方法;

7、治疗方面出现了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电 诊断、超声治疗、言语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文娱治疗等方法都增添到康复治疗中来。,2007/9/15,15,康复医学导论,二、形成期 1942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2007,三、确立期,1955年,Rusk教授在美国成立了世界康复 基金会。 1922年建立的国际伤残者协会也于1969年 更名为康复国际。 1969年,Licht成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2007/9/15,16,康复医学导论,三、确立期 1955年,Rusk教授在美国成立了世界康复20,四、发展期,美国纽约大学的康复医学研究所,它由现 今认为是康复医学之父的Howard A. Rusk

8、教授建立,为了表彰他对康复医学的卓越 贡献,1982年已将康复医学研究所更名为 Rusk康复医学研究所。 在加拿大有渥太华皇家康复中心和Lynhurst 脊髓损伤康复中心。 在英国有由全球闻名的治疗师Bobath领导 的脑瘫中心和世界著名的Stoke Mandevill 脊髓损伤中心。,2007/9/15,17,康复医学导论,四、发展期 美国纽约大学的康复医学研究所,它由现2007/9,第四节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20年,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较发达国家晚,我国在20世纪80代开始起步,引进了现代康复医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家非常重视,近20年来在原有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的基

9、础上,广泛吸取国际间现代康复技术和系统理论,己取得飞跃发展和显著成就,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2007/9/15,18,康复医学导论,第四节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20年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视,1990年12月,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该法的第二章“康复”对于设置康复医疗机构、培养康复专业人 才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1996年8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对于设置老年人康复设施等也做了规定。 1997年颁发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次强调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工

10、作”。,2007/9/15,19,康复医学导论,(一)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视 1990年12月,七,2001年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重申“发展康复医疗”的决策。 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个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 , 意见根据我国的国情明确提出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2007/9/15,20,康复医学导论,2001年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二)康复医学学术团体的建立,卫生

11、部于1983年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中国康复医学会,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二级专业分会,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省级分会。 198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协会下设了14个康复专业委员会。 1988年民政部成立了“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2007/9/15,21,康复医学导论,(二)康复医学学术团体的建立 卫生部于1983年批准成立了,(三)新建和扩建康复医疗机构,1988年在北京落成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和形成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日前,我国有独立的康复中心,综合医院和疗养院中设立的康复医学科以及康复站、点,共同组成了康

12、复网络。例子:,2007/9/15,22,康复医学导论,(三)新建和扩建康复医疗机构 1988年在北京落成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2007/9/15,23,康复医学导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7/9/1523康复,北京博爱医院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是以康复医学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设有功能齐全的门诊、临床、康复、医技科室30多个,住院床位400张,主要康复治疗手段有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听力言语疗法、心理疗法、中医疗法、文体疗法、假肢矫形器装配等。,2007/9/15,24,康复医学导论,北京博爱医院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和首都医,儿童康复科,病房 餐厅

13、,病床 厕所,病房 餐厅,病床 厕所,2007/9/15,25,康复医学导论,儿童康复科 病房 餐厅 病床,盥洗室 感觉统合训练,浴室 引导式教育,2007/9/15,26,康复医学导论,盥洗室 感觉统合训练 浴室,康复评定科,2007/9/15,27,康复医学导论,康复评定科2007/9/1527康复医学导论,病房,功能检查室 脑电图室,偏瘫治疗中心,2007/9/15,28,康复医学导论,病房功能检查室 脑电图室偏瘫治疗中心2007/9,物理疗法科,2007/9/15,29,康复医学导论,物理疗法科2007/9/1529康复医学导论,运动疗法科,2007/9/15,30,康复医学导论,运动

14、疗法科2007/9/1530康复医学导论,作业疗法科,2007/9/15,31,康复医学导论,作业疗法科2007/9/1531康复医学导论,文体治疗科,2007/9/15,32,康复医学导论,文体治疗科2007/9/1532康复医学导论,医療法人鉄蕉会 亀田亀田総合病院亀田亀田病院,关于亀田医疗中心急性期回復期維持期康复的介紹,2007/9/15,33,康复医学导论,医療法人鉄蕉会 亀田关于亀田医疗中心,日 本 地 理 图,2007/9/15,34,康复医学导论,日 本 地 理 图2007/9/1534康复医学导论,亀田医疗中心,2007/9/15,35,康复医学导论,亀田医疗中心2007/9

15、/1535康复医学导论,龟田医疗中心结构图,龟田综合病院,医疗法人铁蕉会,龟田门诊楼,龟田诊疗中心,龟田康复病院,龟田体检中心,幕张门诊部,森里病院,龟田看护学校,社会福祉法人太阳会,老人看保设施,特别养护老人院,身障者养护设施,智残者授产设施,老人院,龟田医疗情报研究所,龟田产业株式会社,2007/9/15,36,康复医学导论,龟田医疗中心结构图龟田综合病院医疗法人铁蕉会龟田门诊楼 龟,亀田総合病院,2007/9/15,37,康复医学导论,亀田総合病院2007/9/1537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38,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38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39,康复

16、医学导论,2007/9/1539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0,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0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1,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1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2,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2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大楼,2007/9/15,43,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大楼2007/9/1543康复医学导论,亀田康复病院保育所(病児、24時間保育),体育館,亀田康复病院,2007/9/15,44,康复医学导论,亀田康复病院体育館亀田康复病院2007/9/1544康复医学,介護老人保健施設太阳会,2007/9/15,45,康复医学

17、导论,介護老人保健施設太阳会2007/9/1545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6,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46康复医学导论,急性期回復期維持期的連携,回復期(亀田康复病院),維持期(亀田门诊),急性期(亀田総合病院),維持期(在宅,介護老人保健施設),2007/9/15,47,康复医学导论,急性期回復期維持期的連携回復期維持期急性期(亀田総合病,从预防的観点划分各事業所功能特徴,一次予防(健康増進,生活習慣病予防),二次予防(早期発見,早期治療,重篤合併症予防),三次予防(社会復帰対策,再発防止,长期卧床的予防),亀田総合病院,健康増進中心,亀田康复病院,亀田门诊,2007/9

18、/15,48,康复医学导论,从预防的観点划分各事業所功能特徴一次予防二次予防三次予防亀田,在急性期病院康复的作用和手段,(作用)早期離床、早期退院的促進合併症予防的推進(手段)康复早期介入短期集中型康复训练和其他職種的密切連携,2007/9/15,49,康复医学导论,在急性期病院康复的作用和手段(作用)2007/9/1549康,在亀田総合病院康复治療後的退院経路,从急性期病院即是康复训练的开始,回復期病院,老健施設,特養老人院,療養型病院,自宅,短期闲置,日间护理,各种服务,訪問康复,门诊康复,10%,65%,25%,归宅后服务,入院设施服务,2007/9/15,50,康复医学导论,在亀田総合

19、病院从急性期病院即是康复训练的开始回復期病院老健施,:整形班:中枢班:内部障害班心臓康复呼吸康复:訪問康复,専門组的編成,各専門组的編成,2007/9/15,51,康复医学导论,:整形班専門组的編成各専門组的編成2007/9/1551康,呼吸管理专业组,2007/9/15,52,康复医学导论,呼吸管理专业组2007/9/1552康复医学导论,OT矫形夹板制作風景,2007/9/15,53,康复医学导论,OT矫形夹板制作風景2007/9/1553康复医学导论,病房ADL指導,2007/9/15,54,康复医学导论,病房ADL指導2007/9/1554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PT,2007/9/15

20、,55,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PT2007/9/1555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OT,2007/9/15,56,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OT2007/9/1556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ST,2007/9/15,57,康复医学导论,亀田门诊ST2007/9/1557康复医学导论,健康増進中心,2007/9/15,58,康复医学导论,健康増進中心2007/9/1558康复医学导论,健康増進中心的活動对地域高齢者的健康评估,2007/9/15,59,康复医学导论,健康増進中心的活動对地域高齢者的健康评估2007/9/,物理療法機器,2007/9/15,60,康复医学导论,物理療法機器2007/9/156

21、0康复医学导论,歩行補助具,2007/9/15,61,康复医学导论,歩行補助具2007/9/1561康复医学导论,上门訪問康复指导,2007/9/15,62,康复医学导论,上门訪問康复指导2007/9/1562康复医学导论,日本厚生省培养理疗士和职业疗法士安排,2007/9/15,63,康复医学导论,日本厚生省培养理疗士和职业疗法士安排课 程课 程心理学整形外,康复医疗机构,医院 康复中心门诊型综合医院的康复科日间服务中心娱乐,社交,生活帮助长期养护,疗养院型慢性病,老年病等群体型医疗教育职业的康复机构,2007/9/15,64,康复医学导论,康复医疗机构医院 康复中心2007/9/1564康

22、复医学,康复医疗组织结构,科学研究,康复中心,治疗室,社会科,中医科,诊断室,门诊科,住院部,教学培训,2007/9/15,65,康复医学导论,康复医疗组织结构科学研究康复中心社中诊门住教学培训2007/,天津地区康复医学现状,环湖医院脑病,神经系统疾病天津医院骨伤科泰达医院运动创伤中医一附属中医,针灸康复武警医院,大港医院个体行医等,2007/9/15,66,康复医学导论,天津地区康复医学现状环湖医院脑病,神经系统疾病2007/9,制约康复医学发展的因素,理念的滞后医务人员,社会的认同从业人员的缺乏 ? 经济水平政府的投入 医保制度不健全 个体经济状况,2007/9/15,67,康复医学导论

23、,制约康复医学发展的因素理念的滞后医务人员,社会的认同200,(四)康复医疗工作的成就,在“三项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于术矫治、白内障手术复明、聋儿言语训练)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儿童脑瘫等方面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疗以及康复工程的应用等在技术上都有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康复医疗的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9/15,68,康复医学导论,(四)康复医疗工作的成就 在“三项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五)社区康复稳步发展,我国自1986年开始在一些省、市和自治区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建立起三级工作网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包含社区康复的试点工作已经由全国的局部地

24、区扩大到各地,而且由城市逐步向农村扩展,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保健和康复,到2015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2007/9/15,69,康复医学导论,(五)社区康复稳步发展 我国自1986年开始在一些省,(六)康复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开展,自1983年起,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经历了三个阶段: 83-88年,康复医学教育刚刚开始,从短期培训起步,学习时间从1个月至1年不等。 89-2000年,开始出现中专、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康复治疗专业教育。 2001年至今,康复治疗专业开始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计划,开始编写4年制大学本科康复治疗教育的统一教学计划、教学

25、大纲、编写和出版统一教材。,2007/9/15,70,康复医学导论,(六)康复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开展 自1983年起,,我国,1人/10万人口,康复治疗师,西方国家,47人/10万人口,目前,2010年,10人/10万人口,增加10倍,47人/10万人口,不变,短缺,2007/9/15,71,康复医学导论,我国1人/10万人口康复治疗师西方国家47人/10万人口目前,(七)康复医学专业著作和杂志的出版发行,1984年出版的康复医学是我国第一部康复医学的专著。 1986年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创刊,随后又相继出版了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我国目前最大一套共有

26、93分卷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也于1988年出版了康复医学分卷,同年,出版了中国传统康复医学。 1990年,卫生部、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织编写了大型综合性康复医学专著中国康复医学。 1998年由卓大宏主编的中国残疾预防学出版,这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论述残疾预防理论和方法的专著。,2007/9/15,72,康复医学导论,(七)康复医学专业著作和杂志的出版发行 1984年出版的康,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第一节 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一、CNS损伤后是有可能恢复的: 1917年,Ogden R Franz 在实验性偏瘫猴中证明,功能恢复训练可使猴的运动功能恢复。 1930年,Bathe A

27、首先提出了CHS可塑性的理论,并认为CNS损伤后的恢复不是由于神经组织再生,而是由于残留部分的功能重组的结果。,2007/9/15,73,康复医学导论,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第一节 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一、C,二、脑的可塑性 脑的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可在结构和功能上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客观现实,因而CNS在损伤后就有了恢复的可能。,2007/9/15,74,康复医学导论,二、脑的可塑性2007/9/1574康复医学导论,构成脑可塑性的有关因素,功能重组,系统间的功能重组,系统内的功能重组,其他内外因素,内界的因素,外界的因素,轴突侧枝长芽和突触更新;轴突上离子通道的改变;突触的调制1

28、.失神经过敏2.潜伏通路或突触的使用3.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由脑古旧部分所代偿;由对侧半球所代偿;由功能完全不同的的系统所代偿,神经生物学因素1.ANGF等神经营养物质;2.热休克蛋白和早期反应基因2;神经免疫学因素:1.巨噬细胞2.小胶质细胞,从外界投入NGF等物质;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恒定电场的影响;功能恢复训练;环境和心理社会因素,2007/9/15,75,康复医学导论,构成脑可塑性的有关因素功能重组系统间的功能重组系统内的功能重,2007/9/15,76,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76康复医学导论,三、功能恢复训练 功能恢复训练是通过重新学习恢复原有功能的过程,或是通过与他人和

29、环境的相互作用,练习在接受刺激时及时和适当地作出反应,以及练习适应环境,重新学习生活、工作所需的技能的过程。,2007/9/15,77,康复医学导论,三、功能恢复训练2007/9/1577康复医学导论,功能恢复训练的重要性:为提高过去相对无效的或新形成的通路和/或突触的效率,重复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即突触的效率取决于使用的频率,使用越多,效率越高;要求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没有反复多次的训练是不可能的。外周刺激和感觉反馈在促进功能恢复及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和生存中有重要的意义。,2007/9/15,78,康复医学导论,功能恢复训练的重要性:2007/9/1578康复医学

30、导论,2007/9/15,79,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79康复医学导论,第二节 残疾学,2007/9/15,80,康复医学导论,第二节 残疾学2007/9/1580康复医学导论,一、残疾学的含义 残疾学是一门研究致残的各种原因、残疾的流行病学、表现特点、发展规律及后果、评定、康复与残疾的预防的学科。残疾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二、残疾的定义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2007/9/15,81,康复医学导论,一、残疾学的含义2

31、007/9/1581康复医学导论,1980年,WHO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为病损、残疾和残障。 病损又称“结构功能缺损”,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生理、心理)有一定程度的缺损,身体和精神与智力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独立生活或工作和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个人生活仍能自理,其影响局限在组织器官水平。对这类残疾者应积极进行临床治疗和功能训练,以防止功能障碍的出现或发展。,2007/9/15,82,康复医学导论,1980年,WHO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1980年,WHO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为病损、残疾和残障。 残疾又称“个体能力障碍”或“残弱”,是指由于身

32、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缺损较严重,身体和精神、智力活动明显障碍,以致患者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其影响在个体水平上,造成个体活动能力障碍。对有个体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但尚未影响至社会生活功能者,应进行多方面的康复治疗、教育和训练,发展其代偿能力,或以器具辅助以补偿能力的不足。,2007/9/15,83,康复医学导论,1980年,WHO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2007/9/15,84,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84康复医学导论,1980年,WHO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为病损、残疾和残障。 残障又称“社会能力障碍”,是指由于形态功能缺损和个体能力障碍严重,

33、不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影响到生活、学习和工作。对有严重残疾,以致造成社会生活能力障碍者,除进行康复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的层次上调整和改变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条件,以利于重返社会。,2007/9/15,85,康复医学导论,1980年,WHO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2007/9/15,86,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86康复医学导论,三、残疾人的概念 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处于不利于发挥正常作用的人。,2007/9/15,87,康复医学导论,三、残疾人的概念2007/9

34、/1587康复医学导论,四、残疾人的特点 从康复的角度看,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或个体,残疾人具有以下特点:残疾人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工作的潜力,经过康复训练或提供康复服务,这些潜力可得到发挥,使残疾人的生活或工作能力得到改善。残疾人是在身心活动程度上有不同程度困难的群体,应该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以利于他们克服这些困难的影响,为能力的充分发挥创造必要的条件。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在社会上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不应受到任何歧视。,2007/9/15,88,康复医学导论,四、残疾人的特点2007/9/1588康复医学导论,第三节 残疾的表述,1980年,WHO制定了国际病损、残疾和障碍分类(IC

35、IDH),在有关康复及残疾人事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1993年,WHO建立新的有关残疾分类的标准, 定名为国际病损、活动和参与分类(ICIDH-2)。 2001年5月的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将ICIDH-2定名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2007/9/15,89,康复医学导论,第三节 残疾的表述 1980年,WHO制定了国际病损、残,国际病损、残疾和障碍分类(ICIDH) 有关病损、残疾与残障的分类,使医疗、康复工作者能更好地分析患者由于身体疾病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可能的日常和社会生活上的障碍。在此分类系统中,残疾的发生与影响因素的线性模型是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疾病或异常,病损

36、,残疾,残障,2007/9/15,90,康复医学导论,国际病损、残疾和障碍分类(ICIDH)疾病或异常病损残,ICIDH模型的缺点:没有准确地说明病损、残疾和残障概念之间的适当联系。根据该模式,疾病或失调、病损、残疾和残障之间的联系被解释为一种因果联系模式,并且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这种模式不能从残疾和残障的相反方向说明病损,因此,它是一种单向的、从病损到残疾、最后到残障的变化模式。它不能适当地反应出社会和环境因素在残疾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2007/9/15,91,康复医学导论,ICIDH模型的缺点:2007/9/1591康复医学导论,国际病损、活动和参与分类(ICIDH-2) ICID

37、H-2提出了一种多因素的综合性残疾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的模型为从生物、心理和社会角度认识残疾所造成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为从身体健康状态、个体活动和个体的社会功能上考察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疾病异常,活动,背景因素,参与,病损,2007/9/15,92,康复医学导论,国际病损、活动和参与分类(ICIDH-2)疾病异常活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ICF是非诊断性分类。与ICIDH不同的是,ICF是从临床状态角度进行分类,是一个用社会标准来观察人在与健康相关的领域中,处于相对不利位置时的情况或问题的分类,它适用于社会中所有的人。残疾只是人的某一阶段的体验。ICF重视环境对个体

38、的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方面以人为本对环境的改造,使ICF的范围扩展到任何人。,2007/9/15,93,康复医学导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2007/9/,第四节 残疾的分类和分级标准,一、残疾的分类方法按残疾性质:先天残疾和后天残疾;按残疾部位:视力、智力、听力语言、肢体残疾等;按残疾类别:心理残疾生理残疾和感官、器官残疾。 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出版的残疾分类标准 我国1987年进行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所采用的残疾分类标淮,2007/9/15,94,康复医学导论,第四节 残疾的分类和分级标准一、残疾的分类方法2007/9,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 1病损分类 (1)智力病损

39、(2)心理病损 (3)听力病损 (4)语言病损 (5)视力病损 (6)内脏(心、肺、消化等) (7)骨骼(姿势、体格、运动) (8)多种综合病损,2007/9/15,95,康复医学导论,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2007/9/1595康复医学,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 2失能分类 (1)行为失能 (2)语言交流失能 (3)个人生活自理失能 (4)运动方面的失能 (5)身体姿势和活动方面的失能 (6)精细活动方面的失能 (7)环境适应方面的失能 (8)特殊技能方面的失能 (9)其他活动方面的失能,2007/9/15,96,康复医学导论,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2007/9/1596康复

40、医学,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 3残障分类 (1)识别(人、地、时)残障 (2)身体残障(生活不能自理) (3)运动残障 (4)职业残障 (5)社会交往残障 (6)经济自给残障,2007/9/15,97,康复医学导论,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2007/9/1597康复医学,三、中国的残疾分类标准 1视力残疾 2. 听力语言残疾 3. 智力残疾 4. 肢体残疾 5. 精神残疾,2007/9/15,98,康复医学导论,三、中国的残疾分类标准2007/9/1598康复医学导论,注:以上数据是在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我国总人口数推算得出。,2007/9/15,99,康复

41、医学导论,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5164万人听力言语残疾1770万人智力,(一)视力残疾 1.视力残疾的定义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2007/9/15,100,康复医学导论,(一)视力残疾2007/9/15100康复医学导论,2.视力残疾的分级,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2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3. 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2007/9/15,

42、101,康复医学导论,类别级别好眼最佳矫正视力2.视力残疾的分级注:1盲或低视力,(二)听力语言残疾1.听力语言残疾的定义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 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不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活动。,2007/9/15,102,康复医学导论,(二)听力语言残疾2007/9/15102康复医学导论,2.听力语言残疾包括(1)听力和语言功能完全丧失(既聋又哑)(2)听力丧失而能说话或构音不清(聋而不哑)(3)单纯语言障碍,包括失语、失音、构音不清或严重口吃。,2007/9/15,103,

43、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103康复医学导论,3.听力残疾的分级,注:1聋和重听均指双耳,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则以听力损失轻的一耳为准。 2若一耳系聋或重听,而另一耳的听力损失等于或小于40分贝的,不属于听力残疾范围。单纯的语言残疾不分级。,2007/9/15,104,康复医学导论,类别级别听力损失程度3.听力残疾的分级注:1聋和重听均指双,4. 我国与国际听力残疾标准比较,2007/9/15,105,康复医学导论,4. 我国与国际听力残疾标准比较我国标准正常耳平均听阈国际标,(三)智力残疾1.智力残疾的定义 是指人的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200

44、7/9/15,106,康复医学导论,(三)智力残疾2007/9/15106康复医学导论,2.智力残疾包括(1)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以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2)智力发育成熟之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明显智力衰退。,2007/9/15,107,康复医学导论,2.智力残疾包括2007/9/15107康复医学导论,3.智力残疾的分级,为了便于与国际资料相比较,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精神发育迟滞协会的智力残疾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来划分智力残疾的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 IQ值在20或25以下,适应行为极差,面容明显呆滞,终

45、生生活全部需要他人照料,运动感觉功能极差,如通过训练,仅在下肢、手及下颌的运动方面有所反应。,2007/9/15,108,康复医学导论,3.智力残疾的分级 为了便于与国际资料相比较,参照世界,二级智力残疾(重度) IQ值在20-35或25-40之间,适应行为差,即使经过训练,生活能力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差。三级智力残疾(中度) IQ值在35-50或40-55之间,适应行为与实用技能都不完全,生活能力达到部分自理,能作简单的家务劳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知识,但是阅读和计算能力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只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交往。,2007/9/15,109

46、,康复医学导论,二级智力残疾(重度) IQ值在20-35或25-40,四级智力残疾(轻度) IQ值在50-70或55-75之间,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使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经过特殊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2007/9/15,110,康复医学导论,四级智力残疾(轻度) IQ值在50-70或55-75,3.智力残疾的分级,注:1精神发育迟滞(MR)根据美国精神发育迟滞协会1983年的诊断标准: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IQ值在人群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以下,即

47、70、75以下适应行为(包括生活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不足午龄在18岁以下。 2智力商数(IQ)指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测量得到的智龄和实际年龄的百分比,即:IQ(智龄/实际年龄)*100,不同的智力测定方法有不同的IQ值,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适应行为。SD值是与平均水平的差距。,2007/9/15,111,康复医学导论,3.智力残疾的分级级别分度 SD值IQ值适应能力0-6岁7,(四)肢体残疾1.肢体残疾的定义 是指人的四肢的病损和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2007/9/15,112,康复医学导论,(四)肢体残疾2007/9/15112康复医学导论

48、,2.肢体残疾包括(1)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而截除或由发育异常而致先天性残缺;(2)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3)脊椎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4)中枢、周围神经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2007/9/15,113,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113康复医学导论,3.肢体残疾的分级 从人体运动系统有几处残疾、致残部位高低和功能障碍程度综合考虑并以功能障碍为主来划分肢体残疾的等级。,2007/9/15,114,康复医学导论,2007/9/15114康复医学导论,(1)一级肢体残疾 四肢瘫痪;下肢截瘫,双髋关节无自主活

49、动能力;偏瘫,单侧肢体功能全部丧失。四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先天性缺肢;单全臂(或单全腿)和双小腿(或双前臂)截肢或缺肢;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双小腿)截肢或缺肢;双全臂(或双全腿)截肢或缺肢。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三肢功能重度障碍。,2007/9/15,115,康复医学导论,(1)一级肢体残疾 2007/9/15115康复医学导论,(2)二级肢体残疾 偏瘫或双下肢截瘫,残肢仅保留少许功能。双上肢(上臂或前臂)或双大腿截肢或缺肢,三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缺肢。两肢功能重度障碍,三肢功能中度障碍。(3)三级肢体残疾 双小腿截肢或缺肢;单肢在前臂、大腿及其上部截肢或缺肢。一肢功能重度障碍,两肢功能中度障碍。双

50、拇指伴有示指(或中指)缺损。,2007/9/15,116,康复医学导论,(2)二级肢体残疾 2007/9/15116康复医学导论,(4)四级肢体残疾 单小腿截肢或缺肢。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两肢功能轻度障碍。脊椎(包括颈椎)强直;驼背畸形大于70;脊椎侧凸大于45。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大于5cm 。单侧拇指伴有示指(或中指)缺损,单侧保留拇指,其余四指截除或缺损。,2007/9/15,117,康复医学导论,(4)四级肢体残疾 2007/9/15117康复医学导论,4.以下情况不属于肢体残疾范围(1)保留拇指和示指(或中指)而失去另外二指者。(2)保留足跟而失去足的前半部者。(3)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