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499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 美学原理ppt课件 第3讲审美经验.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审美经验,美学原理第三讲,由美向审美经验的过渡,朱光潜,在他的美学代表作文艺心理学中,开宗明义地说:“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由抽象概念转向具体事实,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什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什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

2、。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关于审美经验的流行看法,1、审美经验是一种无利害的愉快(disinterested pleasure) 或游戏2、审美经验是一种超然的静观(detached contemplation)3、审美经验是一种保持适当“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的观赏4.审美经验是一种移情作用(empathy),康德:无利害的愉快、超然的静观和自由游戏,三种愉快1.感官刺激引起的愉快2.道德满足引起的愉快3.形式引起诸认识能力和谐游戏而产生的愉快,席勒:游戏,感性冲动(理性形式渴望感性材料)理性冲动(感性材料渴望理性形式)游戏冲动(理性形

3、式与感性材料的和谐)审美经验源于游戏冲动。,布洛:保持适当心理距离的欣赏,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距离太近:怀疑妻子不忠的丈夫在看奥赛罗时总是想起自己的遭遇,因而痛苦万分。距离太远:一个研究表演的研究生,测验演奥赛罗的演员张三的表演是何种类型的表演(是布莱希特式的间离型,还是斯坦尼拉夫斯基式的体验型),对舞台上的奥赛罗无动于衷。审美需保持若即若离的心理距离。,立普斯:移情作用,立普斯(Theodor Lipps, 1851-1914)审美是将主体的情感遗注到对象上而观照自身。,当代美学关于审美经验的两种矛盾看法,分离式的(detached)经验和介入式的(en

4、gaged)经验外在者(outsider)的经验和内在者(insider)的经验 分享者(participant)的经验和旁观者(contemplator)的经,河水的表面终于变成了一本奇妙的书对那些没有受过这条河的养育的乘客来说,这本书的语言是死的;但是对我来说,它不言而喻,毫无保留,好像有声音的言说一样,向我倾诉着它最珍爱的秘密真的,对那些不能阅读这本书的乘客来说,除了看到由阳光和云影绘成的优美图画之外,他们什么也看不到;然而,对受过训练的眼睛来说,这些根本不是图画,而是最严峻的、生死攸关的阅读内容。现在,我掌握了河水的语言得到了对它有用的掌握。但我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我失去了那些在我有生之

5、年再也不能恢复的东西。所有的雅致、优美和诗情画意都从这条宏伟壮丽的河流中消失了!我至今在脑海中仍然保存着一幅令人惊奇的日落景象,那是我对汽船尚感新鲜时亲眼见到的。宽阔的江面变得血红;,在中等距离的地方,红的色调亮闪闪的变成了金色,一段原木孤零零地漂浮过来,黑黑的惹人注目;一条长长的斜影在水面上闪烁;另一处江面则被沸腾的、翻滚的旋涡所打破,就像闪耀着无数色彩的猫眼石一样;江面上红晕最弱的地方是一块平滑的水面,覆盖着雅致的圆圈和向四周发散的线条,像描绘得十分精致的画卷;左边岸上是茂密的树林,从树林落下的阴森森的倒影被一条银光闪闪的长带划破;在像墙一样齐刷刷的树林上,伸出一根光秃的枯树干,它那惟一一

6、根尚有树叶的枝桠在风中摇曳,放着光芒,像从太阳中流溢出来的畅通无阻的光辉中的一团火焰。优美的曲线、倒印的图像、长满树木的高地、柔和的远景;在整个景观中,从远到近,溶解的光线有规则地漂流着,每一个消失的片刻,都富有奇异的色彩。我像一个着了魔法的人一样站着。我啜饮着眼前的景色,酩酊大醉,狂喜不已但是,就像我已经说过的那样,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如果落日的景观重复再三地出现,我看着它将不再狂喜不已,我将在内心里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诠释它:阳光意味着我们明天早上将遇上大风;漂浮的原木意味着河水上涨,对此应表示些许谢意;水面上的斜影提示一段陡立的暗礁,如果它还一直像那样伸展出来的话,某人的汽船将在某一天晚上被它

7、摧毁;翻滚的“沸点”表明那里有一个毁灭性的障碍和改变了的水道;在那边的光滑水面上圆圈和线条是一个警告,那是一个正在变成危险的浅滩的棘手的地方;在树林倒影上的银色带纹,是来自一个新的障碍的“碎灭”,它将自己安置在能够捕获汽船的最好位置上;那株高高的仅有一根活树枝的枯树,将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没有了这个友好的老路标,真不知道一个人在夜里究竟怎样才能通过这个盲区?,苏辙描述文同: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中国美学中的介入,宋曾云巢无疑,工画草虫,年愈迈愈精。或问其何传,无疑笑曰:“此岂有法可传哉?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

8、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丛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时,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也?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有可传之法哉?,邹一桂 :小山画谱,对于分离式和介入式的矛盾的克服,1、任何审美经验都同时具有分离和介入的特征:分离是对根据功利、概念、目的的“再现”(representation)或“外观”(appearance)的分离;介入是对对象的“呈现”(presence) “显现过程”(appearing)的介入。2、审美经验是分离和介入的游戏,是身心感受的切换的练习。,15,波佐(A. Pozzo)的天顶画 St. Ignatius (1700),16,Velasq

9、uez Las Meninas (1656),17,埃及壁画:捕禽图(约前1300年),18,爱琴海地区壁画:渔夫(约前1500),19,希腊瓶画:辞行出征的战士(约前500),20,罗马壁画:花神(约前100),21,马萨乔:三位一体(约1427),22,三位一体透视分析,23,波拉尤洛:圣塞巴斯提安殉难(1475),24,波蒂切利:维纳斯诞生(1485),25,莱奥纳多:蒙娜丽莎(约1513),26,Velasquez Las Meninas (1656),27,波佐(A. Pozzo)的天顶画 St. Ignatius (1700),28,Pissarro: montmartre sun

10、ny-afternoon(1897),29,montmartre_rainny-afternoon,30,montmartre_winter-morning,31,Montmartre at-night,32,Spring,33,Cloudy morning,34,Mardi-Gras,35,Different,36,塞尚:圣维克图瓦山(约1904-1906),梵高:在阿尔的卧室,毕加索:阿威农少女,39,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40,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审美经验是人生在世的原初经验,如果将审美经验理解为人生在世的原初经验,那么我们就会获得另外一种将审美

11、经验同其他经验区别开来的方式:审美经验是原生的(generated)经验,而不是蜕化的(degenerated)经验,或者说是呈现性的(presentative)经验,而不是再现性的(representative)经验。作为呈现经验的审美经验,不代表(represent)任何别的东西。它不代表或者再现经验者、被经验对象或者另一个经验。,景语之合,以词相合者下,以意相合者较胜;即目即事,本自为类,正不必蝉连,而吟咏之下,自知一时一事有于此者,斯天然之妙也。“风急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词相比而事不相属,斯以为恶诗矣。“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洵为合符,而犹以有意连合见针线迹。如此云:“明

12、镫曜闺中,清风凄已寒”,上下两景几于不续,而自然一时之中,寓目同感。在天合气,在地合理,在人合情,不用意而物无不亲。乌呼,至矣!,“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谯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 。,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审美经验是“现在”“这里”的完满经验,杜威:经验与一个经验(an expe

13、rience)的区别。现在:结成整体的一个事件。“在场”(presence)或“一个经验”作为人生的基本构成单位。,审美经验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经验”来保持人的身份。审美经验有助于保持我们的身体意识,丰富我们的身体经验。,电子人的故事,想像两个表面上完全相同的观众,他们能够对面前的艺术作品做出完全相同的解释。其中一个是人类,他为他所看到和解释的东西而兴奋不已。而另一个只是一个经验不到任何可感知性质的电子人,它感觉不到快乐,实际上根本感觉不到任何情感,它只是为了做解释陈述而机械地处理感知的和艺术界的数据。由于这个原因,即便电子人的解释陈述在描述上比人类的解释陈述要更加精确,我们仍然可以说人类对艺术的一般反应要更为优越,而由于电子人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东西,因此它根本就没有理解艺术到底是什么。现在进一步想像要是彻底将审美经验从我们人类文明中剔除出去,那么我们就会完全被改造为那种电子人或者被电子人所灭绝。,艺术的作用,为了保持人类不被电子人所灭绝,我们需要艺术,需要艺术提供的审美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