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725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精,学 习 目 标,1、掌握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2、掌握行为主义三个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理论3、掌握皮亚杰学派的心理发展观(1)心理发展的机制(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3)儿童心理发展阶段(3)儿童道德认知发展4、掌握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5、了解现代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精,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在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具有伟大品质的人。他是一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索着用一种新的方法去了解人性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波林),精,(一)人格发展

2、理论意识的三个层面,精,意识层次结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精,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 “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遵循“至善原则。,精,本我,自我,超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人格结构,精,弗洛伊德认为,由于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

3、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力量,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所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能经常使它们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人格就是健康的;如果三者之间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如一味地放纵本我,或超我过分严厉和完美,就容易产生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心理异常。,精,(二)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7岁)潜伏期(7岁-青春期)青春期,精,(三)简评(p30-31)贡献强调生物本能和性本能对人的作用,是对禁欲主义的反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强调早期经验局限把心理发展归于性本能,排除社会文化的作用,这是错误的把意识降到从属地位,潜意识放到决定一切的地位,这是不准确

4、的幼年时期的性心理发展决定日后的发展,这是偏激的,精,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艾里克森祖籍丹麦,生于德国。养父是一个犹太人,而艾里克森具有来自混合民族斯堪的纳维亚的背景。他白皮肤、蓝眼睛、高个子,被养父所在的教堂认为是异教徒,然而在同学眼里他又是个犹太人。一战时,他很强烈地想成为好的德国沙文主义者,然而当丹麦保持中立时,他又成了个“丹麦人”。,精,人格发展渐成说,人的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更重要是社会文化因素人的本性最初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一方面发展的可能人格发展八阶段,精,(一)信任对不信任(二)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三)主动对内疚(四)勤奋对自卑(五)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六)

5、亲密对孤独(七)繁殖对停滞(八)完善对绝望,精,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精,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35-38)(一)“刺激-反应”的经典条件反射(二)主要观点: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 和教育的作用。(三)情绪习得实验,精,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p39)(一)操作条件反射(二)发展观(三)强化理论运用于教学,精,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模仿(p41-43),精,(二)儿童的心理发展观认知行为主义:三元交互作用,精,(三)自我调节理论(p43-44)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精,总的评价,贡献局限,精,第三节 皮亚杰的心理

6、发展观,概述“在现代,没有比让.皮亚杰更伟大的心理学家了。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创造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使人不得不信服的认知发展说。”,精,皮亚杰的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儿童智慧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其过人之处就是能从别人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关于儿童智慧发展阶段的理论,以后又在批判地吸收现代结构论、理论生物学、控制论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完整的发生认识论、运算逻辑和儿童心理学体系。他认为儿童思维发展是通过儿童主体的认识结构与外界获得的经验的同化与顺应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是支配这一发展过程的根本因素。,精,一、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机

7、制,P45: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图式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1、图式(scheme):主体已有的结构心理的机能结构 图式即动作或思维的结构或组织。,精,感知运动图式(行为图式),象征图式,运算图式: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具有整体性、可逆性和守恒性,图式分类,精,2、同化(p46):把客体纳入主体的图式中,加强和丰富原有的图式。3、顺应(p46):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而顺应则是质的变化。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过程。4、平衡: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精,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1、成熟2、物理

8、环境物理经验:个体作用于物体得到来自物体本身的经验数学逻辑经验:高级的抽象经验。是个体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中,从动作过程中得来的,是辨别动作中相互协调的结果3、社会环境4、主体内部存在的机制平衡过程,精,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一)阶段论的主要观点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即正由于认知结构具有不同水平,儿童智慧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 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逾越也不能颠倒,且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所以阶段具有普遍性。 每一阶段都是后一阶段形成所必须的前提。各个阶段不是互不联系、静止割裂的,而是连续发展、互相重叠的。,精,(二)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岁),精

9、,前运算阶段(2-7岁)前概念分阶段(2-4岁)直觉思维分阶段(4-7岁),精,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守恒性滞差(水平滞差和垂直滞差)可逆性整体性思维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精,数目守恒(67岁),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精,形式运算阶段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维。,精,四、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方法:对偶故事法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儿童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

10、判断之前的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即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自律道德判断又称为道德相对论,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精,五、简评皮亚杰理论(一)贡献(二)可供商榷之处1、滞差问题2、阶段的转化3、15-20岁以后的认知发展问题?4、低估了婴幼儿的认知能力,精,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指: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

11、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两种工具物质工具精神工具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精,二、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标志:(p50),精,三、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最近发展区”思想,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精,第五节 现代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一、社会生态学的心理发展观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精,微系统:家庭,幼儿园,邻居中间系统:两个小环境的相互作用外层系统:爷爷奶奶,父母工作单位,父母的朋友,社区宏系统:父母的社会阶层

12、,价值观,法律,风俗习惯,父母的信仰,精,二、现代生物学的心理发展观,(一)习性学(p59):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习惯或行为。 Bowbly的研究(二)社会生物学(p59-60):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威尔逊 利他行为等的研究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相互影响(三)进化心理学(p61):在进化历史的指导下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进化发展心理学 进化人格心理学,精,(四)行为遗传学(p62-63):研究人类行为的遗传机制,探讨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定量遗传学:遗传力 共享环境 非共享环境 分子遗传学:寻找特定基因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1、被动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 2、唤起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 3、主动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精,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心理发展观,心理理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个体借此可监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判断、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