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208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页,一、社会性发展的含义,社会性发展概述,(一)社会性,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等。,一、社会性发展的含义,社会性发展概述,(二)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并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生活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自然全面协调发展,

2、社会的各种变化都制约着人们的发展。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们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单位是一个社会,一所学校也是一个社会。人们每天都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对别人的态度、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又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家庭、单位、班级都是表现一个人社会性的场合。,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社会性发展概述,个体从出生就开始了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当婴儿开始回应母亲的爱抚会对母亲微笑时,就开始了人际之间的交往,他的社会性行为就逐渐开始表现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活范围逐渐扩

3、大,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他们要学会与父母、同伴以及其他人进行交往、接触,并逐步建立起与父母、与同伴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同时,作为道德发展主要内容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也表现出较明显的个别差异,并成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学前期是人一生中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的社会性发展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性行为等,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性行为则是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一、亲子关系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关系的概念,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

4、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亲子依恋,是指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性。婴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亲子关系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主要指亲子依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早期亲子间的情感联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良好,就容易与其他人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其次,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父母

5、态度专制,孩子容易懦弱、顺从,而父母溺爱则容易导致孩子任性等。由于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的主要形式,下面我们主要讲述亲子依恋的发展历程。,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表现为明显地依赖母亲,母亲在场时,他们有绝对的安全感,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操作,但也不会表现为缠着母亲不放,而是对陌生环境中的玩具和其他事物产生好奇心。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这些婴儿在和母亲短暂分离后,极少表现出对母亲回到身边的排斥现象。,1安全型依恋,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回避型的婴儿极少对母亲不在身边表现出不安,当母亲回到他们身边时,

6、他们也会避免与母亲的接触,漠视母亲的存在。这类婴儿对成人没有依恋情结,并且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她们孩子的变化也是不敏感的,她们很少与孩子有身体接触,当他们离开或回到婴儿的身边时,婴儿也很少有情绪变化。,2回避型依恋,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婴儿不论母亲是否在他们身边,都经常表现出强烈的不安情绪。他们对与母亲的联系感到矛盾,时而想亲近母亲,时而又抗拒母亲的靠近。如果母亲要离开婴儿,他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是母亲留下来时也不能完全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这类婴儿的情感活动水平较低,不善于跟母亲进行互动。,3焦虑矛盾型依恋,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

7、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婴儿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会对父母产生各种情绪反应,并经常对这种情绪反应感到迷惑。混乱型的婴儿经常会在陌生的环境中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不安全感。这种类型的婴儿和父母的抑郁情绪或受虐待有关。,4混乱型依恋,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二)依恋的影响因素,专断型的父母和对儿童发展抱有极高期望的父母往往采用高控制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养。而脾气温和、性格平稳的父母虽然比较容易接受孩子的行为和态度,但如果他们对子女发展抱有较高期望,则很可能成为权威型父母,而对子女将来不抱太高希望的父母,则可能会放任孩子,表现出听之任之的态度

8、。国外一些研究表明,母亲是否参加工作,以及从事什么类型、什么性质的工作,对其与子女的关系乃至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从事知识性、层次较高工作的母亲,在亲子交往中多采用引导、说理和鼓励的抚养方式,亲子间关系比较融洽,儿童发展也比较顺利。相反,如果母亲没有工作、家庭经济比较紧张,或者母亲从事层次较低的体力工作,则母亲在与儿童交往中容易缺乏耐心,多采用简单化的或训斥、拒绝的教养态度,影响亲子关系和儿童的发展。,1父母因素,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二)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关系是亲子双方共同构筑的。因此儿童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立这种关系的程度。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早

9、期儿童的行为特性、活动水平、挫折耐受力与生活的节律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儿童容易照料,与母亲关系融洽,容易接受抚慰;一些儿童很难照料,异常活跃,拒绝母亲的亲近,不易抚慰。这主要归因于儿童先天特性尤其是气质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气质特点是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引发源之一。气质在依恋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在于,它是影响儿童行为的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对于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儿童和敏感退缩型儿童,其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显著高于容易照看型气质的儿童的母亲。,2儿童自身的因素,一、同伴关系概述,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年

10、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可以形成两种关系,分别称之为同伴群体关系(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前者表明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彼此喜欢或接纳的程度;后者是指儿童与朋友之间的相互的、一对一的关系。学前儿童尚不能形成稳定的、相互的、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因此,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前者。,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受欢迎型,受欢迎型的儿童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

11、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被拒绝型,被拒绝型儿童和受欢迎型儿童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他们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等。这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较多,因而常常被多数儿童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较低,与同伴之间关系比较紧张。,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三)被忽略型,与前两类儿童不同的是,这类儿童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的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与其交往,也没有多少

12、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四)一般型,这类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所特别的喜爱、接纳,也非特别的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上述四种同伴交往类型,在儿童群体中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受欢迎型儿童约占13%,被拒绝型约占14%,被忽略型儿童占20%,一般型儿童占53%。,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01岁儿童同伴关系的发生,大约2个月时,婴儿能注视同伴;3

13、4个月时,婴儿能够相互触摸和观望;6个月时,他们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咿呀”的声音。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这些反应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因为这时的婴儿可能把同伴当做物体或活的玩具,不能主动追寻或期待从另一个婴儿那里得到相应的社会反应。这时的行为往往是单向的,缺乏互惠性。直到出生后的下半年,真正具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出现。儿童1岁后,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交往的回合也越来越长。研究表明,12岁儿童的交往中已经包括了一些简单的的、模式化的社会性交往,如眼神上的相互交流,指向于他人的行为以及轮流行为的出现等。他们在游戏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这

14、种相互模仿不仅意味着某个孩子对同伴感兴趣、愿意模仿同伴的行为,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知道他的同伴对他是有兴趣的(即知道被模仿)。这种相互模仿的行为的数量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快速增加,为以后出现的合作性交往奠定了基础。,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16岁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3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3岁左右时,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大多独自游戏,与同伴之间没有联系。4岁左右时,儿童联系性的游戏逐渐增多,其交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参见图11-2)。到5岁时,儿童交往的目的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

15、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四、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家庭因素,亲子关系对今后的同伴关系有预告和定型的作用,而更近一些的观点则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但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儿童将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另外,不少心理学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与父母的交往。例如,婴儿第一次对成人微笑和发声之后的2个月,在同伴交往中才开始出现相同的行为。,四、影响学前儿

16、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儿童自身的特征,首先,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与社交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强烈交往意识的儿童,经常希望能与同伴交往、交流,因此他们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常常能获得很多交往的机会,并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儿童交往,能够解决同伴交往中的各种问题,进而成为受欢迎的儿童。反之,缺乏交往意识的儿童,不敢也不愿主动参加活动,不能掌握良好的交往技能,因而会遭到同伴的忽视甚至排挤,而他们对同伴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敌意,长此以往,同伴关系得不到发展。其次,儿童的外貌也会影响到儿童的交往,由此影响同伴关系。幼儿初期对美好的事物会更加的关注,愿意接触美的事物和人,儿童也会认为美的事物会

17、比不美的事物好。因此,外貌端正的儿童会更能够吸引同龄儿童的关注。这种儿童的思想在幼儿初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社会行为的含义,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件事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并指向交往中另一方的行为。根据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将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两大类。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它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亲社会行为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

18、是社会化的结果。攻击性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它同亲社会行为一样,是儿童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最突出的行为即攻击行为,表现为推人、打人和破坏公共物品等。攻击性行为发展状况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帮助和分享等利他行为。研究表明,3个月的婴儿就能对友善和不友善作出不同反应;67个月的婴儿能分辨愤怒和微笑的面孔;1岁之前的儿童当看到别人处于困境,如摔倒、哭泣时,会加以关注,并出现皱眉

19、、伤心的表情。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研究发现,12个月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偶尔还会把玩具给同伴玩,将玩具出示和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研究者认为,分享行为,包括第一次拿物体给别人看、第一次送东西给人等,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里程碑。这些分享行为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参与人际交往活动。,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岁之后的儿童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尽管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弄清别人遭受困境的原因,但他们却明显地表现出对处于困境的人的关注。2岁以后,随着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20、进一步发展,他们逐渐能够根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抚慰或帮助行为。,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6岁是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学者王美芳、庞维国对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第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指向同性、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第三,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

21、为常见,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近年来,一些关于儿童同情和利他行为的发展研究表明,这些行为并非一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有时可能出现减少的现象。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参与,儿童不可能离开教育而自发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高尚的社会成员。,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二)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二)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二)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3移情,移情是指站在

22、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过程。移情是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内在因素,不论是社会生活化境的影响,还是儿童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经过移情起作用。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大多都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认识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帮助儿童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让他们试着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三)培养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策略,1优化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儿童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也更乐于做出友好举动。因此,不管家庭、幼儿园

23、或社会都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优美、清洁的环境,使其感到舒适、愉悦,从而增强其亲社会性。在外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立开放、自主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物质环境能充分支持儿童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也可以避免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争执。宽松、融洽的精神环境比外在的物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更深刻和持久。首先,教师应与儿童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其次,家长与儿童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后,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让儿童感受邻里间的和睦、社区的精神文明等,激发儿童爱家乡、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三)培养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24、,2利用移情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例如,在面对儿童的时候,成人可以做出各种表情,如开心、生气等,动作可以夸张一点,并且边做边给他们讲解:“看妈妈(或老师)的表情,妈妈(或老师)在笑,因为和你在一起妈妈(或老师)觉得很开心。”这种方法主要培养儿童理解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其自发做出亲社会行为。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他们提供移情线索和情感信息,使他们能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

25、行为。,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三)培养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策略,3利用榜样,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所以,榜样是很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熏陶儿童。我们可以在儿童面前经常表示对长辈的关爱,对有困难的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等。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激励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在榜样的作用下,儿童很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当儿童执行了利他行为,成人就应及时强化,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巩

26、固。,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儿童的许多攻击性行为并非对对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研究者将这两类实质上有差别的行为分别称为敌意性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1岁左右时,婴儿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到2岁时,儿童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姆伯格进行了一项“1242个月儿童社会交流模式的发展”的研究,结果发现,他所观察的1216个月的婴儿中,其相互之间的行为大约

27、有一半可被看做破坏性的或冲突性的。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4岁之后就逐渐减少。从具体表现上看,多数儿童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踢等,尤其是小班儿童。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从中班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言语攻击在人际冲突中表现得越来越多,身体动作的攻击反应逐渐减少。从攻击性质看,儿童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逐渐出现敌意性的攻击行为。,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学前期攻击行为的特点表现为:第一,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更多的是直接争夺、破坏玩具和物品。第二,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

28、而不是言语的攻击。第三,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儿童的敌意性攻击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第四,攻击性行为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儿园的男孩多会怂恿同伴对他人进行攻击。并且,男孩更容易在受到攻击以后发动报复性行为。,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三)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攻击性儿童的家庭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的情感气氛和教育方式与儿童攻击行为有极大的关系。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的父母(比如经济上有困难或者婚姻不幸),往往热衷于对儿童进行强制性的训导,如果再碰上儿童的困难气质或性格缺陷,就会导致儿童攻击

29、行为的发生。如果家长本人富于攻击性,经常使用家庭暴力,为儿童提供了攻击行为的原型,就更容易教会幼儿攻击性行为。,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三)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2大众传播媒介,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者认为,电视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它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 它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 它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并习以为常; 它使儿童对现实的想象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上,过分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由报复发展到主动攻击。,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四)减少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1有选择性的

30、让儿童观看影视录像,大众传播媒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暴力镜头,经常观看这些画面会使儿童对这些画面习以为常,最后演变成为暴力的实施者,因此,家长和教师有选择性的让儿童观看影视录像,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打斗、凶杀等暴力影像,可以有效地防止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四)减少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2家园联系,改变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教师应常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明白攻击行为的思想基础是自我为中心,表现在性格上就是任性霸道。要想让儿童完全改掉它,必须家园联系,共同教育,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培养儿童正确的交往态度,教会儿童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其提

31、出的无理要求绝不能姑息迁就。同时,教育家长摒弃“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教育观念,使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儿童。,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四)减少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3密切关注儿童的行为,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教师应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真正了解每一个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消除打架的各种诱因,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而当发现攻击性行为时,也应心平气和地让儿童说出事情的缘由,避免因误解而全盘否定的现象发生,并教会儿童正确化解矛盾的方法。,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四)减少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4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儿童,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赏识教育,也可有效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作为教师要努力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励儿童向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