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采薇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134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雅采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雅采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雅采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小雅采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小雅采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雅采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雅采薇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采薇,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学习目标,1、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培养我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3、进一步认识诗歌特点。,诗经(内容)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分为“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简介 (艺术手法),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

2、、“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释 题,1.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2. 小雅是什么乐歌?,宫廷,“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3.“薇”是:,野菜,即野豌豆。,读译第一章,采 薇 采 薇 ,薇 亦 作 止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发新芽。,曰 归 曰

3、归 ,岁 亦 莫 止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靡 室 靡 家 , 玁狁xinyn之故。,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不遑hung启用 , 玁 狁 之 故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语气词,已经,语气词,同暮,M无,闲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春秋称狄,战秦汉称匈奴,第一章,首四句是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

4、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赏析第一章,1.第一章所写事件事?,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2.开头是什么写法?,兴,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3.“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写什么?,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忧心如焚,我 戍 未 定 , 靡 使 归 聘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

5、谁捎回家!,采 薇 采 薇 ,薇 亦 柔 止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未长大。,曰 归 曰 归 ,心 亦 忧 止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真牵挂。,忧 心 烈 烈 ,载 饥 载 渴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太苦啦。,读译第二章,又又,防守,问,忧 心 孔 疚 ,我 行 不 来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难回家。,读译第三章,采 薇 采 薇 ,薇 亦 刚 止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变老啦。,曰 归 曰 归 ,岁 亦 阳 止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 事 靡 盬g,不 遑 启 用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硬、老,十月,休止,很,痛苦,回家,回家,赏

6、析第二、三章,1.这两章写的内容是?,军旅生活的劳苦,2.还是兴的写法吗?,兴,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边地怎敢图安居? 一月要争几回胜!,读译第四章,彼 尔 维 何 ? 维 常 之 华 。,什么花儿开得盛? 棠棣花开密层层。,彼 路 斯 何 ? 君 子 之 车 。,什么车儿高又大? 高大战车将军乘。,戎 车 既 驾 ,四 牡 业 业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岂 敢 定 居 ? 一

7、月 三 捷 !,那,通薾花盛开样,助词,高大的战车,同棠棣,将军,战车,语气词,驾车,公马;母叫牝pn,高大雄壮样,读译第五章,驾 彼 四 牡 ,四 牡騤騤Ku 。,驾车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君 子 所 依 ,小 人 所腓fi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 牡 翼 翼 ,象弭m 鱼 服 。,四匹马儿多齐整,象骨饰弓鱼袋挂。,岂 不 日 戒 ,玁 狁 孔 棘!,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马强壮样,靠车,遮蔽,整齐熟练,鲨鱼皮做的箭袋,象骨饰弓,急,赏析第四、五章,1.这两章写的内容是?,直接写战事,2.这两章写战事什么?,战斗太频繁,一月三捷,生活太艰苦,岂敢定居,处

8、境太危险,冲锋陷阵,小人所腓,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将帅和士兵生动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昔 我 往 矣 ,杨 柳 依 依 。,读译第五章,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今 我 来 思 ,雨y 雪 霏 霏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行 道 迟 迟 ,载 渴 载 饥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我 心 伤 悲 ,莫 知 我 哀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语助词无义,纷纷,随风而动,下雪,缓慢,赏析第六章,1.这章写的内容是?,戍卒归途悲苦心情,2.

9、他是战争的幸存者,他终于踏上了归 途,假如他是你,你会怎样?,高兴,大难不死,3.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这是为什么?,增强悲剧效果,渲染凄凉气氛,他虽杀敌报国,更是牵挂家人,故他眼前有喜,依然那样悲沉,思考问题,1.第六章的内容和写法与前面一样吗?,不一样,前面都是写服役时的心理活动及感性,而第6章是写归途所思所感。,2.它在本诗里有何作用?,它使内容层次清楚了,有了它我们才知道:以前是对服役生活的追忆,至此才是写的眼前;另外增加了抒情深度,喜事都乐不出来,多沉重啊!,诗经有“六义”说,其中_是指体例

10、分类来说的;_是就表现手法而言。,主题与艺色填空,_的戍边战士_的诗,诗中叙述了他_生活,表达了他_的感情。,服役思,归之苦,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_,在归途中所作,转战边陲的艰苦,爱国恋家、忧时伤事,风、雅、颂,赋、比、兴,采薇在章法上采用了诗歌传统的_的写法;前三章的开头是_的写法,后三章是_的写法;表达的感情是既_又_的。,重章叠句,兴,赋,丰富,复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迟迟:缓慢的样子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1、。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第六章,整体思路,第六章 现实的哀伤 今昔之对比 现实的困境归途:通定思痛,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主题,采薇一诗描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

12、所思所想,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抒发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诗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写作背景,史记周本纪: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汉书匈奴传: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此说虽近事实,但不确切。,魏源诗古源认为是周宣王时代作品,此说近是。 西周至厉王末年,遇旱灾,百姓饥馑。厉王宠信荣夷公,专事搜刮,民怨沸腾,放厉王于“彘”。西戎与北方

13、的猃狁乘机入侵周朝。宣王即位,重振周朝,号称中兴。命秦仲征西戎,尹吉甫征猃狁。采薇即于此时产生。,小雅 采薇,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靡家靡室 玁狁之故不遑启居 玁狁之故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驾彼四牡 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 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载饥载渴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31,主要内容,这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赋

14、之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内容简析,本诗凡六章,可分为三部分:一、二、三章写远别家室,历久不归之忧;四、五章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日夜戒备,居无定所之劳;末章写归途中雨雪饥渴之苦和痛定思痛之情。前三章以薇菜的发芽,鲜嫩到苍老起兴,暗喻征战时日之久,四五章通过对比,反衬士卒奔突之苦,曲折地反映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前三章为第一部分,写由于猃狁骚扰,兵士们不得已远离家园,戍守边境,一年四季过着饥渴交并、转徒不定的生活,深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三章诗均以采薇起兴,作者按薇萌芽、生长、成熟的自然过程,分别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领起

15、各章,使三章诗前后连贯,互相呼应,表现了自己心中的浓烈乡思。,第四、五章为第二部分,写戍守边地时艰苦而紧张的军旅生活。作者以棠棣之花引出“君子之车”和服饰之盛,从而将笔触由抒发乡思转向对戎马生活的描绘。 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凶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末章为第三部分,写作者归家途中的情景与心境。 前四句:触景生情,抚今追昔; 五、六两句:归乡途中饥寒交迫、步履维艰之状; 末两句:感伤时事,悲哀深沉。,佳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句妙在“依依”、“霏霏”四字。此乃虚写景也,若详细描摹,不仅

16、罗嗦无用,亦失其真也。着“依依”、“霏霏”四虚字,以模糊之辞传不可说之景,意在令各人自味其自心所见之意境,方得其妙。此句另一妙处在于反衬之运用:用“杨柳依依”之美景作背景,反衬士兵出征之苦;又以“雨雪霏霏”之哀景衬托士兵归家之乐。其功效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佳句赏析,由归途中眼前“雨雪霏霏”的实景勾起对出征时杨柳依依景象的回忆,两相对比,依依杨柳透露出出征时希翼早归的美好愿望,霏霏雨雪表露出对久戍的厌恶和忧伤。情自景出,景又增情,加上和谐铿锵的节奏韵律,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把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普遍感情用于典型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美学效果。千百年来一直被认

17、为是诗经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最优美的诗句。,前人的评价,东晋谢安问子弟们诗经中何句最佳,谢玄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清沈德潜谓其“实是佳句”。 清王夫之认为前两句是“以乐景写哀”,后两句“以哀景写乐”,从而达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前人的评价,刘熙载说这四句诗“雅人深致,正是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艺概) 清方润玉诗经原始: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实事,别有深情,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乐”。不然,凯旋而还,乐矣,何哀之有邪?,古人写柳,柳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路人。 堤上柳戴

18、叔伦 垂柳万条丝, 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 是妾断肠时。,折杨柳施肩吾,伤见路旁杨柳春, 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艺术特色,1) 重章叠句、叠词的运用。叠句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叠词:言情:烈烈表示内心忧思的炽烈;状物:业业、骙骙、翼翼形容战马高大雄壮、行列整齐; 依依描绘柳枝迎风披拂、柔软袅娜的姿态; 霏霏摹写雪花飞舞、纷纷扬扬的图景; 迟迟形容兵士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的情形。,2)即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已述,此略)3)比兴手法的运用4)和谐铿锵的节奏韵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

19、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篇本为描写出征战士久役归来,目睹家乡草木所抒发的感触,但此画中则绘一仕女,似乎别有寓意。,思 考 题,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经中经常写马,这首诗是怎样写马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提 示,1、作品表达了强烈的思归厌战之情,对王事的抱怨之情,对匈奴的同仇敌忾之情,征战归来的伤悲之情。思想感情相当丰富复杂,诗的主人公有血有肉,他有着世俗社会中人的情感,不是某种爱国观念的化身,一方面是思归,另一方面是为国征战,作者是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为国作战,可以说这是戴着镣铐跳舞。诗经这些作品具有示范意义,为此后的边塞诗奠定了基调。,2、写马的高大、威武、整饬,见出军力强盛,军威严整,略带自豪感。3、一是前三章以薇的成长起兴,见出岁月悠悠,思归之情愈来愈强烈;二是在抒情方面怨而不乱;三是末章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本诗在思想感情上既思归厌战又同仇敌忾,在抒情方式上既感慨万千又有所保留,这两点对此后边塞题材乃至于抒情诗影响甚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