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288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3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ppt课件.ppt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 近代世界经济的形成,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第一节 工业化和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1.1 经济增长的新含义1.2 工厂制度的建立1.3 生活水平与生活观念的改变,1.1 经济增长的新含义,工业革命之前的“马尔萨斯式增长”工业革命以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成为了世界经济史中十分显著的现象在过去的200年里,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了10倍到15倍,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马尔萨斯”词条,1.1 经济增长的新含义,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

2、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西欧人口的增长速度到了十七和十八世纪,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将1750年到1950年的人口增长与1000-1750年每两个世纪的人口增长进行比较,指出:1000-1650年,每两个世纪人口平均增长略高于20%,不足1750-1950年人口增长的十分之一,即使在1750年前的两个世纪(1550-1750年)中,人口总增长也仅为60%左右 。因此,人类既有巨大的人口,又有人口增长的高速度,只是近来的事情。,工业革命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十分显著的现象,10世纪前后伊斯兰世界的繁荣与中国宋朝的经济繁荣等并未导致人均收入

3、的持续增长,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世界上任一地区(局部地区,比如中国明清时期的长三角地区,以及公元10世纪前后的伊斯兰世界以及地中海贸易时期的意大利沿海城市等)的经济繁荣并未导致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这些地区新出现的经济繁荣通常伴随着稍后人口的巨大增长,从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看,最终未能突破马尔萨斯陷阱。具体见Feinstein(1998),Allen(2001),Clark(2005)等。,1.2 工厂制度的建立,手工工场:从分料到户制到集中的手工工场制阿克莱特“工厂制度之父”蒸汽机的使用突破了工厂设立地点的限制工厂制度以其强大的竞争力,逐步取代了手工作坊,使社会生产方式彻

4、底变革:工厂内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发展;工厂管理向科学化过渡;销售部门在产量扩大的情形下,越来越重要。,1800年英国纺织厂,城市行会手工业及手工作坊,农村家庭手工业,以简单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形成(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分工深化,技术创新,管理冲动,包买商、分料到户制,集中的手工工厂,使用机器,1.3 生活水平与生活观念的改变,收入方面:总量上看,1750年到1850年,英国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很快,但劳动力所得份额却相对下降,人均食品消费指数停滞广大劳动者在工业革命初期付出了生活水平下降的代价,直到工业革命后期才部分享受到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在结构上看,地域性收入差距扩大,工业化给城

5、市和工业区带来的财富大于给农村带来的财富,恩格斯1845年3月完成第一部重要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注到了英国产早期产业工人的遭遇。,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恩格斯“词条,1.3 生活水平与生活观念的改变,支出方面:工业化时期,穷人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食物支出,富人则能够把大部分收入用于个人服务、教育、娱乐、奢侈品和旅游等消费。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英国恩格尔系数普遍降低,食物的影响也提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生活观念出现了重大改变: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庸,浇有蛋黄酱和番茄酱的英式炸鱼薯条,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炸鱼薯条“词条,第二节 城市化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2.1 工业化与城市化

6、2.2 “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2.3 城市与农村的矛盾,2.1 工业化和城市化,19世纪和20世纪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地区正好是工业革命爆发的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是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谷物进口、交通改善也对城市发展有积极作用。,1801年曼彻斯特地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Manchester“词条,2.2 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城市病:地价上涨,住房奇缺;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大部分城市没有排水系统,卫生条件恶化导致瘟疫流行,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伦敦大恶臭”词条,1855年时事插画描绘科学家麦可法拉第捏著鼻向泰晤士之父递上一

7、张白卡纸,让祂亲身了解泰晤士河水质,戏虐他投稿泰晤士报呼吁市民要正视泰晤士河的恶劣卫生问题。,2.2 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初步治理:“模范住宅”运动;整治城市排水系统提倡个人卫生保健运动革新医疗手段市政设施并不总能满足需求,19世纪的伦敦街头,城市病及其治理:以住房问题为例,恩格斯根据1840年英国威斯敏斯特两个教区的统计数字说明,当时5366个工人家庭中四分之三只有一个房间,男女老幼挤在一起。 19世纪9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伦敦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居住条件是一间屋住2个人以上。1891年每间房屋的人数已经下降到5.68人,“过分拥挤”的人口比例下降到10.9%。1911年,英国实现工业

8、革命几乎半个世纪的时候,2个人同住一间房的比例仍相当可观,一般在10%30%。“模范住宅”运动。这个运动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因而,他们开始建造一种成排的杂院房屋。这种房屋以较低的租金出租给低收入者。他们的成功引起人们的效仿,在伦敦工人区建造了一排排的这种模范房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二元经济问题。农村生产食物以及原材料,城市提供服务业。农村生产的初级产品收入弹性比较低,工业品则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由于农业对收入增长缺乏弹性,对农产品相对需求下降。再加上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农村就业下降,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2.3 城市与农村的矛盾,1

9、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W. Arthur Lewis“词条,后期的工业化国家一般是通过引进英国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工业化,因此造成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建设费用同时上升。再加上一些国家普遍实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进一步刺激人们离开农村向城市迁移,增加了对城市建设的压力。如果人口迁入城市的规模和速度快于经济发展,进入城市的劳动力不能完全被工业部门洗后说,就会造成劳动力流动停滞,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2.3 城市与农村的矛盾,第三节 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3.1 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3.2 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3.3 工人阶级的生活

10、状况3.4 中产阶级及其社会角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402 页,“工业变革的最重要的产物是英国无产阶级。 ”,3.1 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的产生;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两大阶级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工人阶级需要彻底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以使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公平的分配;工业资产阶级则明确倾向自由主义,希望实行充分的政治改革,使之能参与政治生活。,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共产党宣言”词条,共产党宣言封面,1848年2月,3.2 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他们首先掀起了以获得选举权为目的的议会改革运动。1818年

11、,迫使议会修改谷物法,取消了禁止工人结社的法令。1832年,1867年和1884年分别通过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议会改革法案。1894年,最终完全剥夺土地贵族的权利,完全掌控了国家政权。,伦敦南部肯宁顿的宪章运动集会,图片来源:百度百科“1867年改革法令”词条,3.3 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生活条件恶劣,维持温饱艰难工厂工作重复劳动,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作条件肮脏而危险,很多产品生产过程不利于身体健康妇女和儿童的劳动强度几乎与成年男性一样,十九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关于童工的法案,即所谓的工厂法案。根据戈登米尔斯法案,年龄低于9岁的儿童禁止工作,年龄在916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允许每天工作16小时。在185

12、6年,法案允许年龄超过9岁的童工每周工作60小时,不分白天或黑夜。1901年,童工年龄被提高到12岁。,3.4 中产阶级及其社会角色,概念的发展和变迁:“中间阶层”与“中产阶级”18世纪后中产阶级发展壮大的原因:工业化推动了包括贸易、金融、保险、科技、文化教育在内的第三产业的扩大。海外贸易发展,商人人数和财富增加了。出现了很多科研机构、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机构等。很多国家向行政管理型国家转变,国家职能扩大,政府机构扩充。中场阶级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中产阶级的世界观,边沁的功利主义、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家的学说构成新兴中产阶级世界观的一部分。企业家们把这些信条理解为他们推进工业化

13、进程会为世上大多数人带来幸福,他们从事的事业是对同胞有益的事业。把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丑陋问题归结为实现理想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相信社会在进步。他们认为贫穷是不努力的结果,是一种个人行为,并且是罪恶的根源。,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4.1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4.2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4.3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4.1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革新中断、人口冲击、金属货币波动、贸易破坏、农业危机 (通常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冲击),以及战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矛盾,即工业化大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之

14、间的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计划性,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决定这种计划性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资本家获取最大利润的本性,决定资本家必然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和剥削工人,这就导致生产的无限扩大和社会需求不足的矛盾。这就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必然不断地通过危机的破坏来实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实现不断的资本主义再生产。,4.2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危机是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1825发生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普遍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 1873年危机是自由竞争时代爆发最严重的一次危机19

15、29-1933危机则是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危机,大危机中的求职者,4.3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1860年,尤格拉周期1923年,基钦周期1926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30年,库兹涅茨周期1936年,熊彼特,长波理论框架下,世界经济趋势的简略图解,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康德拉季耶夫长波”词条,4.3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GDP、实际收入、就业、消费、投资、经常项目、央行信贷水平、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小麦价格、税单、结婚登记量和出生率等 一国的经济周期通常会通过产业关联度、汇率、利率、金融恐慌等影响其他国家。1914年以前,英、法、德三国的周期经常同步,北欧4个经济体整体水平也比较高。,本章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