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4166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国文两汉散文,一、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一、两汉散文,汉代散文创作主要分为:(一)政论散文:论述时政国策(二)史传散文:记载史事人物,(一)两汉散文之政论散文,政论散文创作,以贾谊、晁错、桓宽、王符、仲长统等为代表。其散文的特点:1、纵论天下政策得失,揭示社会矛盾和黑暗现实;2、气度恢宏、细密严谨,感情充沛,逐渐透露出作者的个体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3、在语言风格上,趋向骈偶化,使文章整齐工丽,产生美化效果,为六朝骈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1)西汉政论散文的总体特征:西汉政论文以贾谊、晁错为代表,他们胸怀雄心壮志,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政治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写出了具有强

2、烈时代特征的作品。这些散文以总结先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中心论题,探讨新兴王朝的政治对策,继承了诸子散文关心国计民生、紧扣时政、直抒政见的传统,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1)西汉政论散文的总体特征:一是内容上切合安邦治国的实际,更注重具体的政策方针;二是结构上层层演进,细密严谨,体现出很强的逻辑力量;三是语言风格气势磅礴,更具恢宏的时代气度和饱满的政治热情。,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2)贾谊,(2)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是西汉政论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汉文帝时任大中大夫约十年。,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2)贾谊,内容上:以开阔的眼界、深刻敏锐的观察力

3、和理性精神,写下了一系列政论,对秦汉之际的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尖锐而深刻的看法和一系列建议。如过秦论,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2)贾谊,主题思想上:洋溢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表现出政治家的气魄和历史学家的睿智。如过秦论下: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创作风格上:充满慷慨激昂的热情和雄恣辩丽的文彩。,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晁错(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是西汉另一位重要的政论散文作家。景帝时为御史大夫,后被

4、杀。其代表作有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贵粟疏等。,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晁错作品概述晁错的文章提出了与贾谊相近的政治观点,但更为集中、详尽,表现出对农民贫苦的极大同情和对统治者巧取豪夺、腐化奢侈的严厉批判。晁错的政论文,比贾谊的文章更加严谨细密,说理透辟,切合实际,但文采和情感稍逊。,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论贵粟疏赏析 西汉建国初期,汉高祖刘邦由于采取了罢兵归家、抑制商人、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措施,使秦朝末年因连年战争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文帝即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由此也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

5、贱伤农,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侵夺加剧,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社会现象。,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论贵粟疏 针对这一问题,晁错上了这篇奏疏,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首先,论述使民务农的重要。上古圣王能使“民不冻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开资财之道也”并进一步论述,不发展农业生产以致粮食积蓄不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君安能有其民哉 ”,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其次,承接上文,从事理上论述了重农在于贵粟,贵粟

6、在于人君的倡导。 贵五谷而贱金玉 。,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第三、用农民痛苦和商人富厚的事实相对比,揭露西汉王朝的政治危机,阐明重农贵粟的必要。五口之家: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二、“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三、“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四、“卖田宅,鬻子孙”,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的原因:“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第四、提出重农贵粟的具体办法:“以粟为赏罚”、“入粟于边”。“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是对上文全部论证的收

7、结,又是“贵粟”这一具体措施的前提条件。 “民利”:“损有余而补不足”, “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国家:“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本文是一篇上皇帝的奏疏,这类文章都是为了解决时政当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现实,能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办法。行文要求精炼朴素,说理透辟,委婉含蓄,能为帝王所接受。本文具有结构严谨,说理透辟的特点。,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文章先提出使民务农的论点,然后从事理和社会现实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提出具体办法。在论证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推理的方法,使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说理明达。

8、,1、两汉散文之西汉政论散文(3)晁错,在夹叙夹议过程中,作者还有意插入抒情之笔。如写农夫之苦时,作者以同情的语调写出:“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写奸商害农时作者又道:“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这里不仅夹叙夹议,而且抒发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作者还多用对比手法。如古今对比,五谷与金玉对比,农民与商人对比,车骑法与入粟拜爵的主张对比,等等。通过对比来论证问题,能够找出差异,突出利弊和优劣,增加文章的说服力。,2、东汉政论散文,东汉时期的政论散文创作继承了西汉散文的传统,又独具特色,直接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文学。 东汉政论文以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崔瑗的政论

9、等著作为代表。,2、东汉政论散文,这些作品:在内容上,以理性精神,对社会黑暗现象和官方统治思想的尖锐批判,形成了批判性政论散文。在风格上,作者继承了西汉散文一直发展着的骈偶化传统,文章更为整齐工丽。,2、东汉政论散文 王符,王符,字节信,生卒年不详。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终身不仕,以“潜夫”自号。出身寒门,为人耿介,不同于俗,遂不能得到举荐。为此“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议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2、东汉政论散文 王符,潜夫论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 潜夫论的批判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或谴责京师贵族的奢靡之风,或批判门阀制度,或思考人性的本质,挑战

10、统治者的“仁者”之心。,2、东汉政论散文 仲长统,仲长统(180-220),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他为人倜傥,敢直言,不拘小节,时人谓之狂生。“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 。,2、东汉政论散文 仲长统,昌言全书已佚,后大部分散失,所存者不足十之一二,散见于后汉书、群书治要、齐民要术等书中。后汉书本传载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理乱最为杰出。,2、东汉政论散文 仲长统,仲长统之文或针对图谶迷信、或针对社会风尚、或针对外戚宦官,批判锋芒几乎遍及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士人与政权的疏离、国家意识的淡薄和个人意识的强化。风格上,言辞锋利,骈俪色彩很浓,具有工丽整齐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