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057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脑室穿刺术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适应征:,1.诊断性穿刺(1) 脑室造影;(2) 采集脑脊液标本作化验;(3) 鉴别脑积水的类型。即作脑室和腰椎双室穿刺,用染料测试两者是否相通。方法:将染料(对神经组织无损伤)如PSP与靛胭脂注入侧脑室内,如果染料能出现在腰椎穿刺的CSF中,表明脑积水属交通性,反之为阻塞性。,2.治疗性穿刺:,(1) 暂作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特别对枕大孔疝是一种急救性措施(2) 开颅手术时或手术后用以降低颅内压(3)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或恶性肿瘤蛛网膜下腔转移,特别是白血病)(4)脑室内有瘀血急需清除者(5)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二、禁忌征:,(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

2、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3) 脑室穿刺必须十分慎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由于出血来源不明,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引起出血和致病菌组织,除了急救外,一般不作脑室穿刺(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5)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三、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1、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2)方法:仰卧位穿刺点: 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 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深度:55.5cm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连线;优点: 为侧

3、脑室额角较大,易刺中,无脉络丛,便 于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术。但该处皮质血管较 多,大脑半球肿瘤时额角移位较多,到使穿 刺困难。,2、枕入法(穿刺侧脑室的三角区),(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一枕大部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流;(2)方法:侧卧位穿刺点: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深度:56cm,优点: 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络丛而引起出血。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时,头易将引流管压瘪致不通畅,伤口易受压。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经眶穿刺法(侧脑室额角底部)经前囟法:适用于前囟未

4、闭的婴幼儿,三、注意事项与并发症的防治,1、引流装置的最高点应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面1520cm左右,使颅内压维持在稍高于正常范围;2、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不可一时引流过多过快,防止脑组织塌陷,导致颅内或脑室内出血,或后颅凹占位病变引起小脑幕裂孔上疝;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引流瓶和引流管应隔日消毒或更换;,4、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如引流管阻塞,应找出原因和及时处理,否则可迅速出现高颅内压意外,如引流管被血块或脑组织堵塞,可试用少量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不能解除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5、引流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不超过15天。故应抓紧时机及早进一步进行检查和处理;6、拔除引流管前应先试行夹管12天,

5、观察病人能否适应,拔管后应防止脑脊液漏以避免感染的发生。,脑室出血铸型,治疗原则:1、及时引流脑室内积血、积液,降低颅内压;2、尽快以较频繁的冲洗、粉碎、液化血肿的方法清除脑室积聚的血凝块,使脑脊液循环恢复通畅;3、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出现双侧脑室压力不均衡现象,对门氏孔不通畅者应行双侧脑室引流;4、严重铸型积血可采用多针穿刺、行对口冲洗可获良好效果。,处理方法,1、单侧脑室积血,采用单针行侧脑室额角或三角区穿刺;2、双侧脑室积血,视病情选择双侧脑室穿刺;3、穿刺成功后,可用振荡手法在脑室血肿中心破碎血肿,使其溶融成一空洞。脑室内仅注入单一尿激酶作液化剂,每46小时一次;4、根据病情可另作腰穿放出出血性脑脊液等方法,以加快积血的清除;,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