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184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席方平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代 蒲松龄,聊斋故事,席方平,东安人1。其父名廉,性戆拙2。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郤3,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今贿嘱冥使搒我矣4。”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5,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地下,代伸冤气耳。”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矣6。 席方平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少选7,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便谓:“狱吏悉受赇嘱8,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抽笔为词9。值城隍早衙10,喊冤以投。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

2、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11。席忿气无所复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诸郡司12。迟之半月,始得质理。郡司扑席,仍批城隍复案13。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14。城隍恐其再讼,遣役押送归家。役至门辞去。初赴冥府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冥王立拘质对15。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16,许以千金。席不听。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曰:“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席以道路之口17,犹未深信。俄有皂衣人唤入。升堂,见冥王有怒色,不容置词18,命笞二十。席厉声问:“小人何罪?”冥王漠若不闻。席受笞,喊曰:“受笞允当19,谁教我无钱也!”冥王益怒,命置火床。两鬼

3、捽席下,见东墀有铁床,炽火其下,床面通赤。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痛极,骨肉焦黑,苦不得死。约一时许,鬼曰:“可矣。”遂扶起,促使下床着衣,犹幸跛而能行。复至堂上,冥王问:“敢再讼乎?”席曰:“大冤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又问:“讼何词?”席曰:“身所受者,皆言之耳。”冥王又怒,命以锯解其体。二鬼拉去,见立木高八九尺许,有木板二仰置其上,上下凝血模糊。方将就缚,忽堂上大呼“席某”,二鬼即复押回。冥王又问:“尚敢讼否?”答云:“必讼!”冥王命捉去速解。既下,鬼乃以二板夹席缚木上。锯方下,觉顶脑渐辟,痛不可禁,顾亦忍而不号。闻鬼曰:“壮哉此汉!”锯隆隆然寻至胸下。又闻一

4、鬼云:“此人大孝无辜,锯令稍偏,勿损其心。”遂觉锯锋曲折而下,其痛倍苦。俄顷,半身辟矣;板解,两身俱仆。鬼上堂大声以报,堂上传呼,令合身来见。二鬼即推令复合,曳使行。席觉锯缝一道,痛欲复裂,半步而踣。一鬼于腰间出丝带一条授之,曰:“赠此以报汝孝。”受而束之,一身顿健,殊无少苦。遂升堂而伏。冥王复问如前;席恐再罹酷毒,便答:“不讼矣。”冥王立命送还阳界。隶率出北门,指示归途,反身遂去。席念阴曹之昧暗尤甚于阳间,奈无路可达帝听。世传灌口二郎20为帝勋戚,其神聪明正直,诉之当有灵异。窃喜二隶已去,遂转身南向。奔驰间,有二人追至,曰:“王疑汝不归,今果然矣。”捽回复见冥王。窃意冥王益怒,祸必更惨;而王

5、殊无厉容,谓席曰:“汝志诚孝。但汝父冤,我已为若雪之矣。今已往生富贵家,何用汝鸣呼为21。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22于愿足乎?23”乃注籍中,嵌以巨印,使亲视之。席谢而下。鬼与俱出,至途,驱而骂曰:“奸猾贼!频频翻复,使人奔波欲死!再犯,当捉入大磨中细细研之!”席张目叱曰:“鬼子胡为者!我性耐刀锯,不耐挞楚耶!请反见王,王如令我自归,亦复何劳相送。”乃返奔。二鬼惧,温语劝回。席故蹇缓24,行数步,辄憩路侧。鬼含怒不敢复言。约半日,至一村,一门半辟,鬼引与共坐;席便据门阈25,二鬼乘其不备,推入门中。再赴冥府惊定自视,身已生为婴儿。愤啼不乳,三日遂殇26。魂摇摇不忘灌口,约奔数十里,忽

6、见羽葆来27,幡戟横路28。越道避之,因犯卤簿29,为前马所执30,絷送车前。仰见车中一少年,丰仪瑰玮31。问席:“何人?”席冤愤正无所出,且意是必巨官,或当能作威福32,因缅诉毒痛33。车中人命释其缚,使随车行。俄至一处,官府十余员,迎谒道左,车中人各有问讯。已而指席谓一官曰:“此下方人,正欲往愬34,宜即为之剖决。”席询之从者,始知车中即上帝殿下九王,所嘱即二郎也。席视二郎,修躯多髯35,不类世间所传。九王既去,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36,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当堂对勘37,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援笔立判;顷之,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

7、之。判云:“勘得冥王者:职膺王爵,身受帝恩。自应贞洁,以率臣僚,不当贪墨38,以速官谤。而乃繁缨棨戟39,徒夸品秩之尊40;羊狠狼贪41,竟玷人臣之节。斧敲斫42,斫入木,妇子之皮骨皆空;鲸吞鱼43,鱼食虾,蝼蚁之微生可悯。当掬西江之水44,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床45,请君入瓮。城隍、郡司,为小民父母之官46,司上帝牛羊之牧47。虽则职居下列,而尽瘁者不辞折腰48;即或势逼大僚,而有志者亦应强项49。乃上下其鹰鸷之手50,既罔念夫民贫;且飞扬其狙狯之奸51,更不嫌乎鬼瘦。惟受赃而枉法,真人面而兽心52!是宜剔髓伐毛53,暂罚冥死;所当脱皮换革54,仍令胎生。隶役者:既在鬼曹,便非人类。只宜公门

8、修行55,庶还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56,益造弥天之孽?飞扬跋扈57,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58,虎威断九衢之路。肆淫威于冥界59,咸知狱吏为尊;助酷虐于昏官,共以屠伯是惧60。当于法场之内61,剁其四肢;更向汤镬之中62,捞其筋骨。羊某:富而不仁,狡而多诈。金光盖地,63,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64,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余腥犹能役鬼65,大力直可通神。宜籍羊氏之家66,以赏席生之孝。即押赴东岳施行67。”沉冤得雪 席方平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68。”因使两人送之归里。席乃抄其判词,途中父子共读之。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

9、活。又索抄词,则已无矣。自此,家日益丰,三年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69,楼阁田产尽为席有。里人或有买其田者,夜梦神人叱之曰:“此席家物,汝乌得有之!”初未深信;既而种作,则终年升斗无所获,于是复鬻归席。席父九十余岁而卒。异史氏言异史氏曰:“人人言净土70,而不知生死隔世,意念都迷,且不知其所以来,又乌知其所以去;而况死而又死,生而复生者乎?忠孝志定,万劫不移,异哉席生,何其伟也!”,1东安:旧府县名“东安”者甚多,此或指山东沂水县南旧东安城。2戆(zhung 状)拙:心直口快而不识利害顾忌。3郤(x 隙):同“隙”,嫌隙;仇恨。4冥使:阴间的官吏。搒:搒掠、拷打。5朴讷(n):老实巴交,

10、不会说话。朴,质木无文。讷,口笨。6舍:指躯体。迷信认为肉身是灵魂的宅舍。7少选:同“少旋”;一会儿。8赇(qi求)嘱:犹“贿嘱”。赇,贿赂。9抽笔为词:提笔撰写讼状。词,指讼词。10城隍:迷信传说的守护城池的主神;这里指县邑城隍。早衙:旧时官府的主官,每天上下午坐堂两次,处理政务或案件,叫作“坐衙”。早衙,指上午坐堂问事。11不直席:认为席方平投诉无理。12郡司:府的长官。13复案:重审。案,考察。14不能自舒:谓冤屈无处可伸。舒,伸。15冥王:迷信传说中的阎王。16腹心:心腹之人,贴身的亲信。17道路之口:道路上的传闻。18置词:说话,申辩。19允当:公允、恰当。这里是反语。20灌口二郎:

11、宋朱熹朱子语录谓蜀中灌口二郎庙所祀者,当是秦蜀郡守李冰之次子。西游记、封神演义称二郎神为杨戬,疑从李冰次子故事演变而来。为帝勋戚:传说杨戬是玉帝的外甥。勋戚,有功于王业的亲戚。灌口即今四川都江堰。21何用汝呜呼为:哪里用得着你去喊冤。22期(j 机)颐之寿:百岁的寿数。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23足:据铸雪斋抄本补,原阙。24蹇(jin 简)缓:行路艰难迟缓。25门阈(y 欲):门槛。26殇:夭亡。27羽葆:以鸟羽为饰的仪仗。礼记杂记:“匠人执羽葆御柩。”疏:“羽葆者,以鸟羽聚于柄头,如盖。”28旛戟:长旛、棨戟等仪仗。旛,长幅下垂的旌旗。戟,即后文所说的“棨戟”,附有套衣的木戟,用作仪仗

12、。横路:遮路。29卤(l鲁)簿:古时帝王或贵官出行时的仪仗队。30前马:仪仗队的前驱。国语越语谓勾践“亲为夫差前马”。注:“前马,前驱,在马前也。”31丰仪瑰玮:丰姿仪态奇伟不凡。32作威福:指当权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语出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33缅诉:追诉。34愬(s素):同“诉”,诉冤。35修躯多髯:身材高大,胡须很多。修,长。髯,络腮胡。36槛车:囚车。37对勘:对质审讯。勘,审问。38贪墨:同“贪冒”,谓贪以败官。说文通训定声:“墨,又借为冒,左昭十四年传,贪以败官为墨。按,犯而取也!注,不洁之称,失之。”以速官谤: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以速官谤。”速,招致。官谤

13、,居官不称职而受到责难。39繁(pn 盘)缨:古时天子、诸侯的马饰,语出左传成公二年。繁,通“鞶”,马腹带。缨,马颈饰。棨戟:有缯衣或涂漆的木戟,用为仪仗。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列棨戟。40品秩:官阶品级。41羊狠狼贪:比喻冥王的凶狠与贪婪。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疆不可使者皆斩之。”很,通“狠”。42“斧敲”三句:意谓层层敲剥、勒索,妇孺的脂膏、骨髓被压榨一空。斲(zhu啄),砍削,此借作名词之“凿”。43“鲸吞”三句:意谓鲸吞、鱼食,以强凌弱,细弱小民受害最烈,实堪怜悯。鲸,鲸鲵,喻凶恶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

14、杜预注:“鲸鲵,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44“当掬”二句:意谓当用长江之水,清洗冥王之污肠。指涤刷其罪。西江,西来之江,指长江,语出庄子外物。(jin 煎),清洗。新五代史王仁裕传:“尝梦剖其胃肠,以西江水涤之。”45“即烧”二句:意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冥王也受酷刑。东壁之床:指上文“东墀有铁床”而言,即火床。请君入瓮,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唐武则天时,酷吏周兴犯罪,武后命来俊臣审理。来俊臣与周兴推事对食,问兴曰:“囚乡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即索瓮,起谓兴曰:“有内状推老兄,请兄入此瓮。”兴叩头伏罪。见新唐书

15、周兴传。46父母之官:封建时代称地方官为“父母官”。指县令。47司上帝牛羊之牧:职掌代替天帝管理人民之事。孟子公孙丑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此用其意,喻地方官吏应解除民困。48“尽瘁”句:意谓应当尽瘁事国,屈己奉公。尽瘁,竭尽心力,诗小雅北山:“或尽瘁事国。”不辞折腰,指委屈奉公。晋人陶渊明为彭泽令,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见晋书陶渊明传。此化用其意,谓应该屈身奉公。49强项:不低头,喻刚直不阿。东汉董宣为洛阳令,杀湖阳公主恶奴,光武帝大怒,令小黄门挟持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首。光武帝称之为“强项令”。见后汉书董宣传。50上下其

16、鹰鸷之手:意谓枉法作弊,颠倒是非。春秋时,楚国攻郑,穿封戌生俘郑国守将皇颉,而王子围与之争功,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叫俘虏本人作证,但却有意偏袒王子围。伯州犁审问皇颉时“上其手”(高举其手)向他暗示王子围地位尊贵;“下其手”(下垂其手)向他暗示穿封戌地位低微。皇颉会意,竟承认自己是被王子围所俘。伯州犁就这样上下其手,使贱者之功被贵者所占。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鹰鸷,鹰和鸷,都是猛禽,比喻凶狠。51飞扬:意谓任意施展。狙(j局)狯之奸:狡猾的奸谋。52人面而兽心:语出汉书匈奴传。此指品质恶劣,外貌象人,内心狠毒,有如恶兽。53剔髓伐毛:犹言脱胎换骨,涤除污垢,使之改恶从善。原为修道者之言,见太平广记

17、卷六引洞冥记。此指致死的酷刑。54“所当”二句:意谓罚其转世胎生,但不得为人。55“只宜公门”二句:意谓只有在衙门内洁身向善,或可转世为人。公门,衙门。修行,修身行善,指不枉法害民。落蓐之身,指人身。落蓐,指人的降生。蓐,产蓐。56“何得苦海”二句:意谓怎能在苦深如海的世俗之中,兴风作浪,作孽多端。苦海,佛家语,谓人间烦恼,苦深如海。弥大之孽,天大的罪孽。弥,满,广大。57“飞扬”二句:意谓隶役恣肆蛮横,满面杀气,迫害无辜。狗脸:指隶役的面孔。生六月之霜,谓狗脸布满杀气,将使无辜受冤。相传战国时,邹衍事燕惠王,被人陷害下狱。邹衍在狱仰天而哭,时正炎夏,忽然降霜。见初学记二引淮南子。58“隳(h

18、u恢)突”二句:谓隶役狐假虎威,骚扰百姓,使道路侧目。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隳突,冲撞毁坏。九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衢,大路。59肆:滥施。淫成:无节制的威权。60屠伯:宰牲的能手,喻指滥杀的酷吏。汉书严延年传谓严为河南太守,酷刑滥杀,每“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河南号曰屠伯。”伯,长也。61法场:刑场。62汤镬:汤锅,古代烹囚的刑具。63“金光”二句:意谓贿赂公行,致使官府昏暗不明,公理不彰。金光,喻金钱的魔力。阎摩殿,阎王殿。阴霾,昏暗的浊雾。64“铜臭”二句:意同上句。谓收买官府,遂使阴间世界,暗无天日。铜臭,释常

19、谈铜臭:“将钱买官,谓之铜臭。”枉死城,指地狱。65“馀腥”二句:谓小颔金钱可以役使鬼吏;而巨额金钱则可买通神灵。馀腥,钱的馀臭。大力,指巨额金钱的威力。太平广记卷二四三引幽闲鼓吹,谓唐张延曾欲平冤狱,“召狱吏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句日须了。明旦视亭,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明日,复见一帖子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令两日须毕。明旦,案上复见帖子曰:钱十万贯。公遂止不问。弟子承间侦之。公曰:钱至十万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恐祸及,不得不受也。”66籍:没收。67东岳:泰山。迷信传说,东岳泰山之神总管天地人间的生死祸福,并施行赏罚。68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20、69微:衰微,败落。70净土:佛教认为西天佛土清净自然,是“极乐世界”,因称为“净土”。,席方平,东安县人。他父亲名叫席廉,生性戆直。与同乡姓羊的财主结了怨,姓羊的先死;过了几年,席廉也病倒床上,临危时对人说:“姓羊的买通阴间差役来打我了。”顷刻全身红肿,惨叫几声便断了气。席方平看到父亲惨死,悲痛得连饭也吃不下,说:“我父亲老实忠厚,钝嘴钝舌的,今天遭到恶鬼欺凌,我要到阴间替父亲申冤去。”从此不再讲话,时而呆呆地坐着,时而傻傻地站住,象是得了痴癫病。原来,他的灵魂已经离身了。席方平自己觉得刚走出家门,茫茫然不知该往那儿走。只要见到过路人,便打听县城的去处。不多久到了城里。他的父亲已经被关进监狱

21、。他赶到监狱门口探望,远远看见父亲已经躺在屋檐底下,看上去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席廉抬头瞥见儿子来了,眼泪禁不住扑簌簌地往下掉。便对席方平说:“监狱里的差役全都得了姓羊的钱,没日没夜地打我,我这两条腿都给打坏了。”席方平一听火冒三丈,大骂狱吏说:“我父亲就是有罪,自有王法,哪里能由你们这伙死鬼任意摆布。”说完走出监狱,挥笔写好了一纸状子,趁着城隍坐早堂,闯进衙门,大声喊冤,送上状子。姓羊的害怕,里里外外用钱打通关节,才出庭对质。那城隍得了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初赴冥府席方平一肚子冤气没处伸诉,于是连夜赶了一百多里,到了府城,把城隍差役们受私枉法的事向郡司申诉。拖延了

22、半个月,才开庭审理。郡司扑面就给席方平一顿毒打,又把状子批给城隍复审。席方平到县里,受尽种种酷刑,满肚子冤气,郁结得解不开。城隍怕他再次上告,派差役押送他回家。差役把他送到家门口就走了。席方平不肯走进家门。又偷偷跑到阎王府,控告郡司、城隍的贪赃枉法。阎王立即下令,把郡司、城隍传来对质。那两上狗官暗地里差心腹向席方平讲情求和。答应送给他一千两银子。席方平不理睬。又过几天,客店主人对席方平说:“先生你太执拗了。当官的向你求和,你硬是不肯,现在听说他在阎王面前都送了礼物,恐怕事情不妙了。”席方平认为这是道听途说,还不很在意。一会儿,一个穿黑衣的差役来传他去过堂。上了公堂,只见阎王怒容满面,不容申诉,

23、劈面就喝令打他二十大板。席方平厉声责问:“我到底犯了什么罪?”那阎王象没听见似地理也不理。席方平被打,大喊:“挨打活该,谁叫我没有钱啊!”阎王更加恼怒,喝领带下去受火床的刑罚。就有两个鬼役把他揪下公堂。只见东厢台阶上有架铁床,下面烧着熊熊烈火,烤得铁床火红火红的。鬼役剥光席方平的衣服,将他提起来掼到火床上,又翻来覆去地揉他捺他。席方平痛极了,筋肉都给烧焦了,巴不得早一点死去。这样折磨了一个时辰左右,只听鬼役说:“行了。”就把他扶起来,催他下床穿上衣裳,幸亏一跛一拐地还勉强走得动。又回到公堂。阎王问:“还敢再告吗?”席方平凛然地说:“大冤还没昭雪,我这颗心是不会死的,如果说不再上告,那是欺骗你老

24、爷。一定要告!”阎王又问:“你告什么呢?”席方平说:“亲身遭受的痛苦,通通都要说出来。”阎王更加恼火,下令用大锯锯开他的身子。席方平被两个鬼卒拉去,见那里竖立着一根木头柱子,高八九尺,还有两块木板平放在它的下面,木板上下血迹模糊。鬼卒刚要把席方平绑起来,忽然听得堂上大声呼叫:“席方平!”两个鬼卒立即把他押回堂上。阎王问说:“还敢再告吗?”席方平回答:“一定要告!”阎王喝领起来快捉去锯。席方平被拉下公堂后,鬼卒用那两块木板把他夹住,然后绑在木头柱子上。刚下锯时,他只觉得脑壳渐渐裂开,痛得忍受不了;但他还是咬紧牙关,不哼一声。只听见鬼卒称赞说:“这个人真是条硬汉子!”大锯隆隆地锯到胸口,又听到一个

25、鬼卒说:“这是个大孝子,没犯什么罪,我们将锯子拉偏一点,别损坏他的心脏。”席方平就觉得锯锋曲曲折折地往下锯,倍加痛苦。顷刻间,一身已裂成两半。鬼卒刚解开木板,两半身子都扑倒地上。鬼卒上堂大声禀报。堂上传下话来,让合成一身再去受审。两个鬼卒将两半身子推合起来,拉着就走。席方平觉得身上那条裂缝,痛得好像又要裂开,刚挪动半步就跌倒了。一个鬼卒从腰里拿出一条丝带给他,说:“这条带子送给你,以报赏你的孝行。”席方平接过来扎到身上,马上觉得浑身矫健,一点也不疼了。于是走上公堂伏在地下,阎王问的又是方才那句话。席方平恐怕再遭毒刑,便说:“不告了。”阎王立即下令把他送回人间。差役带他走出北门,指给他回家的路,

26、就转身走了。席方平心想,这阴间衙门的黑暗比阳间还更严重,可惜没有门路让玉皇大帝知道,传说灌口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亲戚,这位神灵聪明正直,如果告他那里一定有效,暗喜两个差役已经回去,就调转身子朝南跑去。正在急急忙忙地往前奔跑,那两个差役又追了过来,说:“阎王疑心你不回去,现在果然如此。”说着就揪他往回走,又押到阎王面前。席方平心想这下阎王要更火了,肯定要受一场更残酷的刑罚;不料那阎王脸上一点怒意也没有。对席方平说:“你真是个大孝子!不过你父亲的冤屈,我已经替你伸雪了。他现在已经投生在富贵人家,用不着你到处喊冤叫屈了。现在送你回家,赏给你千金家产,百岁寿命,总该满足了吧?”说着就把这些记在生死簿上,

27、盖上大印,还让席方平亲自过目。席方平道过谢就退出公堂。差役和他一道出来,到了路上,差役一边赶他快走,一边嘴里骂道:“你这刁滑家伙,一次又一次地翻来覆去,害得老子来回奔波,跑得累死了。再敢这样,就把放到大磨盘里,细细地碾成粉末。”席子方平瞪起两眼怒斥道:“鬼东西你们想干什么?我生性经得住刀砍锯锯,就受不了辱骂。请返回去问过阎王,要是他让我自个回家,哪里还劳驾你们来送。”说着就往回走。两个差役害怕了,低声下气央求他转回来。席方平故意一拐一拐慢吞吞地走,没走几步,就停在路边歇一下。那差役虽没好气,却不敢再发牢骚。再赴冥府约莫走了半天,来到一个村庄,有户人家大门半开着,差役招呼席方平一起坐下歇歇。席方

28、平便在门槛上坐下来。两个差役趁他不提防,把他推入门里。席方平惊魂稍定,看了看自己,已转生为婴儿了。气得大哭,一滴奶也不吃,三天后就死了。魂魄飘飘荡荡,总忘不了要到灌口去。大约跑了几十里路,忽然看见一辆用鸟羽装饰的车驰来,旌旗如云,剑戟林立,大路都给遮断了。席方平赶忙穿过大路回避,却不小心冲犯了仪仗队,被开路的马队捉住,绑着送到车前。他抬头一看,见车里坐着一位青年,仪表魁伟、神采焕发。他问席方平:“你是什么人?”席方平满腔冤愤正无处发泄,又猜想这青年一定是大官,或许他的权力能决定人的祸福,可以替自己伸冤雪恨。因此,就把亲自遭受的苦楚,从头细细说给他听。车上那青年听后就叫人给席方平解开绳子,让他跟

29、着车队走。一会到了一个地方,有十多名官员,在路旁迎接拜见。车上那青年一个个和他们打过招呼,然后指席方平对一位官员说:“这是下界的人,正想上你那儿告状,应该及时替他解决。”席方平私下向随从人员打听,才知道车子上坐的是玉皇大帝的殿下九王;他所交代的官员就是二郎神。席方平不禁打量一下二郎神,只见他高高的身材,满脸胡须,不象世间传说的那副模样。九王走后,席方平跟着二郎神来到一所官署。原来他父亲和姓羊的以及差役们全都在这里了。片刻工夫,来了一辆囚车,从里面走出几个犯人,原来是阎王、郡司和城隍。当场对质,席方平的控告句句属实。三个狗官吓得索索发抖,那丑态就象绻伏着的老鼠。二郎神提起笔来立即判决,一会儿,发

30、下判决书,传令让和这个案子有关的人都看清楚。沉冤得雪判决词写道:“据查阎王这人,荣任王侯爵位,身受玉皇鸿恩。本应廉洁奉公以作下属表率,不应贪赃枉法败坏官府名声。而却耀武扬威,只会夸耀爵位的尊贵;又贪又狠,竟然玷污人臣气节。敲诈勒索,小民的骨髓全被榨干;以强吞弱,微弱的生命实在可怜。应当提取西江之水,为你洗涤肮脏的肚肠,立即烧起东壁的铁床,让你尝尝火烤的滋味。“城隍、郡司:身 席方平为地方官吏,奉上帝命令来管理人民。虽说职位低下,能够鞠躬尽瘁的人就不辞劳苦;即使被上司的权势所逼,有骨气的人也决不屈服。而你们却象鹰鸷那样凶残,上下勾结,全然不念生民贫困;又象狙狯那样狡猾,耍尽奸计,甚至不嫌穷鬼瘦弱

31、。只是一味贪赃枉法,真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狼!对这些狼,就要剔掉骨髓,刮去毛发,先判他们阴间的死刑;还应剥去人皮、换上兽革,让他们投胎作牲畜。“阴差鬼役:既然沦入鬼藉,便不是人类。本应在衙门里洁心行善,也许会转世为人;怎能在苦海中推波助澜,又犯下弥天罪孽?横行霸道,狗脸生霜,酿成不白之冤;狂呼乱叫,狐假虎威,阻断伸冤大道。施展淫威于阴间,人人都领教狱吏的厉害;助长昏官的残暴,大家说起刽子手就不寒而栗。应当在法场上,剁碎他们的四肢;再在汤锅中,捞取他们的筋骨。“姓羊的:为富不仁,狡猾奸诈。黄金的光芒笼罩地府,使得阎罗殿上,阴森森墨雾弥漫;铜钱的臭气薰染天空,搞得屈死鬼城,昏错沉沉昼夜难分。臭钱几个还

32、能驱使鬼役,神通广大竟然左右神明。必须没收姓羊的家产,用来嘉奖席方平的孝道。立即将人犯押往泰山东岳大帝那里依法执行。”二郎神又对席廉说:“带念你的儿子有孝心,有义气,你自己也秉性善良忠厚,所以再赐给你三十六年的阳寿。”就叫两个差役送他们父子回家。席方平这才抄下那份判决词,在路上父子两人一同阅读。到了家,席方平先醒过来;叫家里人撬开他父亲的棺盖,看到尸体依旧僵直冰凉,等了一天,才渐渐回温苏醒过来。待要寻找抄录的判决词,却已经没有了。从此,家道一天天富裕起来。三年间,良田遍野。而姓羊的子孙却衰落下去,楼阁田产,都落到席方平家了。同村有人买了羊家的田地,夜里梦见神灵呵斥说:“这是席家的产业,你怎敢占

33、有它?”起初还不大相信;待播种后,整年收不到一升半斗,于是只好转卖给席家。席方平的父亲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才死。异史氏言异史氏说:“人人都谈论极乐世界,而不知道生与死隔着两个世界,意念全都迷惑,况且一个人不知道他来到这个世上的原因,又怎么知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原因呢;何况死了再死,活了再活呢?忠孝意志坚定,万世不变,真奇异啊席方平,他是多么伟大呀!”,席方平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叙述席方平含冤从阴间告到天上,仍旧不得申张的悲惨境况。 席方平清代文言短篇小说,是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个名篇;聊斋志异中很多篇目描写官官相护,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榨。 在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的父亲

34、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入城隍庙为父亲伸冤。然而“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握,颇不直席”。方平愤恨不已,但没办法。只好进入冥府,认为冥王能为自己伸冤,不料,整个地府被羊收买。他们相互勾结,上下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想使席方平屈服。然而方平是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面对淫威,毫不屈服,在严刑拷打下也没有退缩,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然起敬。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狱,分明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那鬼奴、狱吏、城隍、冥王正是现实社会中大小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他们勾结起来对一个弱者进行残酷的压榨。席方平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他的伸冤并不单纯是一般意义的报复报仇,而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穷与富

35、的较量,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一种反抗。他这种反抗精神,鼓励着人们向封建统治阶级反抗的勇气。,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