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245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讲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8.1 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8.2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8.3 城市交通管理,1,8.1 城市基础设施概述,1、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2、城市基础设施的范畴3、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4、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5、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6、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2,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随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渐进地发展,范围随之不断扩充。,1、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3,城市基础设施的三种形态:设施:指城市基础设施自身的物质形态,如供水 管道、煤气管道产品(服务):借助于城市基础设

2、施而开展的经 济活动所生产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如自 来水,煤气。产业:把基础设施实体或产品(服务)作为经营 对象的产业和行业,如通讯产业、自来水 公司、公共交通企业等。,4,5,2、城市基础设施的范畴,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环保设施防灾设施,6,3、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空间在平面扩展受限的条件下,向高空和向地下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两个方向。 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其开发利用形式主要为地下铁道、人行通道、地下商业街、城市共同沟、各种地下库房和人防设施等。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7,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效益,有利

3、于节约土地,促进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有利于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的美化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能源 保持良好的气候条件 安全目的,8,没有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没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共同沟的建设,共同沟,也称“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就是指将各种城市地下市政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地下人工空间内-城市管道综合走廊,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共同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市政配套建设的一种先进模式。 共同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而导致道路多次开挖的麻烦,由

4、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酸碱物质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它还为规划发展需要预留了宝贵的空间。,10,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以后,城市就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和实力;人均GDP在1000-2000美元之间,则达到开发利用的高潮。地下空间开发将逐步成为我国大中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11,4、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城市基础设施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地方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特点。城市基础设施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于大型设施 ;属于不动产;使用期限长;为全社会共同使用,不能中断供应或使用;自然垄断性强;产品计量方式独特。城市基础

5、设施具有生产性,决定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必须有偿使用 。,12,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决定了它的部门和企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城市基础设施具有承载性,决定了它必须与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相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垄断性,决定了它必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必要的竞争; 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超前性,决定了在建设的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处理好它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系统牲,决定了必须保持它的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13,5、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按照政府对基础设施所有权的控制程度及其客观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垄断性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垄断性城市基础设施两类。按照城市基础

6、设施的建设投资及其经营权的可市场化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完全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两类 。,14,6、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标志;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力的表现;,15,8.2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1、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机构和职能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内容3、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5、城市基础

7、设施产业化,16,1、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机构与职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机构综合管理机构专业管理机构 协调机构 临时机构,17,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职能,第一,制定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规划、规章、强制性产品标准、服务标准、规范等,并监督其实施。第二,实施市场管理,包括市场准人、资格认定、质量监督、服务监督等。第三,与有关部门协同监督和实施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管理。,实施行业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的行业管理,不再是仅对政府出资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实施管理,而是在投资多元化的情况下,对各种所有制成分构成的全行业整体实施管理。也可以说是对城

8、市基础设施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进行管理,无论是谁想要进入这一市场,都应服从行业的统一管理。,18,第四,对于具有直接经济收益的设施,如城市供水、燃气、供热等行业,着重培养市场机制的形成,促进建立一种市场投入为主导的建设、经营新机制,广泛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形成有序竞争的局面。第五,对没有直接经济收益或直接收益很少的设施,如城市道路、环境卫生、园林、绿地、防洪等设施,其维修、养护、保洁等业务,应采取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选择胜任、高效的企业来承担,并按合同办事。,19,2、基础设施管理的内容,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气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城市灾害管理,20,3、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

9、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同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经营管理模式 (1)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2)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3)基本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4)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指定价、指导价,微利价、成本价、亏本价,21,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系统的投入,以自身直接的产出作补偿,同时改善直接燃煤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基本实现企业化经营)城市供水和排水、污水处理系统与能源系统迥然不同的是供水和排水系统的不可替代性 ; (完全靠财政补偿)城市道路、桥梁设施,公共交通等,严格讲应是以市场投入为主 ;园林绿地是城市

10、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设施 ; (财政补贴为主市场补偿为辅) 环卫设施包括垃圾、粪便的收集清运处理和公共厕所,从工作上讲,包括日常保洁服务; (财政补贴为主市场补偿为辅,作业层可实现市场补偿为主) 防灾系统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投入只能是政府直接投资进行设施的建设和正常维护 ;,22,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主要有:城市政府的财政支出 基础设施运营收入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向国内外银行贷款,23,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筹资结构示意图,24,5、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市场化程

11、度会越来越高。,25,可以进入市场的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从形态上讲,那些产品型、服务型的基础设施可以进入市场,而载体型基础设施除少部分(收费道路、桥梁、隧道)以外,大部分都不宜进入市场,或者其本身不进入市场,但基础设施的保养、维修、维护作业可进入市场。从性质来讲,凡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且涉及广大市民公共利益的基础设施一般不宜进入市场,也就是说非经营性和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不宜入市;其余的可视情况分别推向市场。,26,进入市场的基本途径,基础设施特许专营权招标出让;通过股权置换、股票上市等证券化办法将部分基础设施或企业公开出售;将那些盈利率不高或盈利前景不明朗,但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或企业,交由民营

12、企业或法人团体租赁经营;对亏损严重的基础设施或企业,鼓励民间企业兼并等等。,27,8.3 城市交通管理,8.3.1 城市交通和交通问题 8.3.2 城市公共交通及其发展 8.3.3 城市交通管理,28,8.3.1 城市交通和交通问题,1、城市交通2、城市交通影响因素3、城市交通问题 4、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29,1、城市交通,交通(transportation)是指人和物,以某种确定的目标,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采用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流动。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区范围内的交通,或称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

13、的交通系统。,30,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城市道路、桥梁、轨道系统等;城市客货运输系统,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地铁、轻轨、轮渡等公共客运系统,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私人汽车等个体客运系统,以及城市内部的货物运输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包括交通标志、信号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传输、控制等交通管制系统。,3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有两个基本特点,城市用地主要是由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组成,城市交通设施既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设施,又是城市用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交通用地常占市中心用地面积的3040%,占郊区面积的20%;交通一方面为人们各种活动提供服务,另一方

14、面它又跟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的活动互相依存。城市的结构、用地范围的扩展,城市生活方式和特点等,都跟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质和质量有关。,32,城市综合交通构成示意图,33,2、城市交通影响因素,城市规模与交通 城市形态与交通 土地利用与交通 人口密度与交通,34,城市规模决定了交通需求总量,当需求超过供给时,就会产生交通拥挤。 城市形态关联着路网结构与交通方式 。在城市的发展中,土地的使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决定了出行生成与出行吸引,决定了交通需求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了路网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城市人口总量决定城市规模,决定交通总需求。城市各个组团,各个分区的人口应与其用地规模相匹配 。,35,3、城

15、市交通问题,交通量增大,车速下降,交通拥挤 停车困难 公共交通分担出行比例小,公共交通日益萎缩 交通事故多 行人交通不方便 交通污染,36,4、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规划不合理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不足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低,37,8.3.2 城市公共交通及其发展,1、城市交通发展阶段2、城市公共交通3、国外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4、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5、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38,1、城市交通发展阶段,以兽力或人力交通为主的阶段机动化的公共交通阶段机动化的私人交通阶段,39,2、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市民公共使用的客运业,即在城市及其辖区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经济方便的

16、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的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40,3、国外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从私人交通 转向公共交通优先公共交通优先(1)大力地发展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为主的高效快速交通系统 ;(2)财政上给予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大力扶持 ;(3)从政策上稳定和强化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投资能力 ;(4)大力建设综合的换乘枢纽;(5)培养公民的交通意识。,41,4、

17、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改革开放前,公共交通客运量在市民出行很大比重 ;20世纪70年代后,自行车拥有量开始增长,自行车客运量在城市居民出行总客运量中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1984年1994年间,私人机动车每年增长28%,其中私人客车每年增长达64%,客车日趋小型化,私人小汽车总量迅速增长。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家庭轿车发展战略,轿车进入家庭的势头很猛。,42,5、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指交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即交通一社会一经济一环境构成的复合系统的多维协调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条件,资源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环境和

18、资源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约束条件。,43,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提高环境资源的效率 环境保护,44,8.3.3 城市交通管理,1、 城市交通管理2、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3、城市交通系统管理4、城市交通需求管理5、国外城市交通发展与管理模式,45,1、 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是多因素(个体)的动态的复杂系统,由多个主体形成,包括用地、人、车辆和路等四个方面,其中,用地和人是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因素,车和路是对城市交通起影响性作用的因素。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也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城市交通管理要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不断发展。,46

19、,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主体 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是城市交通组织管理的基本前提 要做好城市的交通管理,必须加强法制建设,47,2、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交通系统管理(Traffic System Management)是对交通流的管理,是指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流的管制及合理引导,使交通流在道路网络上重新分布,均匀交通负荷,提高道路网络系统的运输效率,从技术上缓解交通压力,是一种技术性管理。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是对交通源的管理,是指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城市交通的发展规划,影响城市交通结构,通过削减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减

20、少道路交通流量,从根源上缓解交通紧张局面,是一种政策性管理。,48,3、城市交通系统管理,交通系统管理是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流的管制及合理引导,使交通流在道路网络上重新分布,均匀交通负荷,以提高交通路口、交通主要干道和交通网络系统的运输效率,增加交通通过能力。点-节点交通管理线-干线交通管理 面-区域交通管理,49,4、城市交通需求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是从控制城市交通总需求的角度来进行城市交通的宏观管理。通过制定城市交通准入制度,减少道路交通流、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制定城市交通长远规划增加城市交通能力,以及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城市交通需求。,50,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 禁止出行策略 经济杠杆策略,51,5、国外城市交通发展与管理模式,伦敦模式: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相结合 芝加哥模式:小汽车交通为主,又实施公共交通优先 新加坡模式:法制交通 香港模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严格控制个体交通 德国模式:管理规范,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