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402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生伏首拜阳明,阳明简介,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生于成化八年(1472),卒于嘉靖七年(1528)。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并漂洋过海,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阳明少年,十二岁辩证法的思维模式,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十五岁为国效力的梦想,“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阳明少年,立志要做圣贤,一段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对话:儿子:“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

2、,多谢父亲教诲。”父亲:“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将来努力读书,也不是不可能的。”儿子:“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父亲:“喔,你想干什么?”儿子:“做圣贤!”,阳明青年,漫漫圣贤路之一寻找光明,十七岁的时候,王阳明结婚了,而婚礼当天,在新娘的翘首企盼中,新郎却迟迟未到。贤人在何处?答曰:道观中。,携娇妻回乡途中,经人指点,在成为圣贤的路上,寻到一丝光明朱熹。,至此,十八岁的王阳明沿着朱圣人的道路开始了“格物致知”的生活。,阳明青年,漫漫圣贤路之二努力参悟,王阳明回家后,努力看书,王华开心之至,然一天,怪事发生了。王华看到儿子正待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一枝竹子发呆,

3、一动不动。,另一段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对话:父亲走上前去,奇怪地问道:“你在干什么?”儿子头不抬身不动地轻声说道:“不要吵,我在参悟圣人之道。”,阳明青年,漫漫圣贤路之三产生疑问,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守了几天几夜,没有得到“理”,却得了感冒。王守仁病倒了,在病中,他第一次产生了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他逐渐感到,朱圣人所说的那些对他似乎并不起作用,他今天“格”一物,明天又“格”一物,“格”得自己狼狈不堪,却毫无收获。,阳明青年,漫漫圣贤路之四怀疑朱熹,杭州庙中,有位禅师长期参佛,修行高深,而且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是各方僧人争相请教的对象。,王阳明与禅师之间的一段对话:

4、王阳明:“有家吗?”:禅 师:“有。”王阳明:“家中尚有何人?”禅 师:“母亲尚在。”王阳明:“你想她吗?”禅 师:“怎能不想啊!”王阳明: “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第二天,禅师还俗。从那一天起,王阳明开始意识到:朱熹可能是错的。,阳明青年,漫漫圣贤路之五走出理学,朱熹的理学 “存天理,去人欲。”,朱熹认为“理”存在于万物之中,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便天下太平。朱熹认为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王阳明开始明白,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

5、种种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阳明中年,漫漫圣贤路之六心学初成,王阳明的圣贤之路走了有些年头了,在三十七岁的时候,因仗义执言得罪刘瑾,被贬贵州。他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风华少年,他曾经有着辉煌的仕途、光荣的出身、众人的夸耀和羡慕。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离他而去。,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圣贤之路,继续悟。,终于,在荒凉的山谷中,死一般宁静的夜晚,经过十九年的思考与实践,他顿悟了:天理即是人欲 。,阳明中年,漫漫圣贤路之七知行合一,被贬期间,王阳明发展了自己的哲学,成了远近闻名的山区哲学家。刘瑾死后,王阳明重新被重用,在实践中,他明白,仅仅有“心学”是

6、远远不够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也就是“知行合一”。,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阳明不在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办法是用火枪,至此,王阳明又重新给自己开辟了一条道路,也成了著名的军事家。,阳明晚年,漫漫圣贤路之八教书传道,王阳明一生建立了很多功勋,然而他却是一个视荣华富贵如无物的人,在名满天下之后,他四处有理讲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征服了无数人,心学风潮逐渐兴起。,嘉靖六年,王阳明在平定叛乱归乡途中病逝。他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王阳明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