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422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翻译【唐】柳宗元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2、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作者简介,【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

3、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寄:只要设身处地,稍加思索,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时代背景,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

4、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 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二读诗歌 品评手法,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明确: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

5、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明确: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参考: 诗人正是通过“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风乱飑”,“密雨斜侵”,“岭树重遮”,“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 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叙,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 。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离骚,三读诗歌 感知意象,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芙蓉与薜荔:,沈德潜唐诗别裁:“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表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

6、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 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婉转、含蓄蕴藉。,明确: 运用比兴的手法写了登楼所见的风急雨骤的景象(近景),用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足见诗人于客观事物中又投射了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哀情融入了对景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四读诗歌 体悟感情,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一身去国六千里”,柳州去京六千里,荒远闭塞,没有旧日交好,只有苍茫的荒野,愈是在壮阔的、茫茫的天地

7、之间,愈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满腔孤愤油然而生,溢满了整个心胸。,这里的“茫茫”既是说海天茫茫,又是说愁思茫茫,既是现实的自然空间,也是诗人愁思浩渺的心灵空间。主客观世界浑然一体。,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九回肠:愁肠百结。九,次数多。把江流曲比作九回肠,其实是把自己的不绝愁思用九曲柳江来形容。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南朝梁 简文帝应令:“望邦畿(j)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唐诗解评此联:“无限之情,以有限之景出之;无形之情,以有形之景状之,对此风景,情可堪乎?”,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且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不仅是全诗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