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6186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 古 诗 三 首,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点)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重点)4.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难点),学习目标,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三人世称“三苏”。,苏 轼,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几乎没有,我们只能从他的诗词与别人的诗词中推测他简单的一些经历。 他最有名的词就是两首雪梅了 这两首词可见这位文人的雅兴和志趣。他喜爱梅花应是到了极点 。,卢钺,我会写,

2、m,吟(吟唱),yn,幕 (日暮),c,侧(侧面),庐(庐山),l,t,题(题目),fng,峰(山峰),yun,缘(缘分),阁(阁楼),g,xing,降(投降),我会写,fi,须(必须),x,费(费用),sh,输(认输),xn,逊(逊色),我会读,r m,日 暮,tu xing,投 降,瑟 瑟,缘 分,so rn,骚 人,xn s,rn sh,逊 色,认 输,s s,yun fn,暮江吟,暮 江 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歌朗读,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

3、似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铺:,瑟瑟:,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句解段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爱,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

4、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这首诗写了,【 】【 】,日落,夜晚,深秋,一段时间江上的景色,季节,构思妙绝,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诗句中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也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赏析,思考并交流,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改为“照”,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

5、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入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苏轼中秋月李商隐霜月白居易江楼月,题 西 林 壁,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

6、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庐山西林寺,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注释: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只缘:只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身:自己 此:这,横看,横看,成岭,侧看,侧看,成峰,远看,近看,近看,抬头仰望,低头俯视,放飞想象:横着看, 庐山 山岭绵延不绝 侧着看, 庐山 山峰高耸入云 从远处望, 庐山 遮天蔽日 从近处看, 庐山 危崖险岩

7、 从高处俯视,庐山 深沟幽壑(h) 从低处仰望,庐山 重峦叠嶂,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诗的意思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思考并交流,诗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思考并交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这个哲理与俗语中所说的哪句话意思最相近?,这两句诗蕴含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

8、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个哲理与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最相近。,题西林壁这首诗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写景中寓有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注释,降(xing),服输。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解释,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

9、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

10、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思考并交流,诗人对梅和雪的评语是什么?,“梅须逊雪三分白”这是从颜色的角度来写,梅花比不上雪花晶莹洁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从气味的角度来写,雪花不及梅花清香。,思考并交流,这首诗蕴含的生活哲理是什么?,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学会取长补短。,思考并交流,“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有什么妙处?,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同时也写出了梅雪在初春尽现的热闹景象。这种写法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雪梅借雪和梅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学会取长补短的道理。,给画横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可怜九月初三夜( )A.可惜 B.同情 C.怜悯 D.可爱2.只缘身在此山中( )A.缘分 B.边缘 C.因为 D.沿着3.梅需逊雪三分白( )A.谦虚 B.不及;比不长 C.弱小 D.骄傲,D,C,B,同学们,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