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46878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通知精神,有序推进我校劳动教育科学有效开展,构建学校劳动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更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一、劳动教育活动目标及基本要求(一)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具有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

2、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学生勤奋研究、自觉劳动、勇于创新的精神,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二)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够参与适合的生产劳动、承担校园和社区的部分劳动任务,具有服务集体、服务社区的劳动意愿和责任意识,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二、劳动教育活动主要内容通过课程实施、主题教育、校内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和劳动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是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意识

3、,拒绝铺张浪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参加劳动的意愿和态度,在观念深处牢牢地把劳动作为光荣和幸福的事情。1.制订劳动教育目标和要求。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进阶性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幸福观教育、劳动奋斗教育、珍惜劳动成果教育等,并将这些教育与劳动技能培养有机结合。2,组织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组织主题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组织以“农耕匠心”为主题的农学运动会、开展“爱研究、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设立劳动日、劳动周等集中开展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节日组织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

4、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切实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将劳动教育与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提升劳动教育的文化内涵。学校与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对接,利用基地农业实践园平台资源,开展学农系列主题活动;利用“学新工车间”、“创客梦工场”等开展学工系列主题教育。3 .创新劳动课,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将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本地产业优势,开展以“农”、“商”、“渔”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验商场服务员、旅游服务、渔业劳动等。同时加强劳动安全知识和工匠精神的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投入意识等。(二)强化课程实施中的劳动教育。1.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义务

5、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要重点统筹好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等相关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确保每周至少有1节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学生年龄和学段特点,每周应安排0.51小时的校内劳动。4 .强化各学科综合应用。要充分结合相关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学科教学应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将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入探索整合科学、技术、艺术和数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及时推广在课程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互相研究借鉴。要积极推进学科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成为学生探究知识产生过程

6、,开展自主研究的平台。5 .完善实践类选修课程。学校进一步梳理整合本校拓展性课程,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逐年增加劳动实践教育选修课程数量。力争到2021年,学校劳动实践教育选修课程数量不少于全部选修课程总量的15%o学校要组织专门小组指导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形成劳动教育选修课程序列化、精品化。适时组织校内劳动实践教育拓展性精品课程评选。(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校内劳动是学生校园研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研究劳动知识和技能,培育劳动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 在日常运行中劳动教育。建立健全日常劳动教育机制,对各年级

7、校内劳动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在与校内劳动相关的生态文明、内务整理、值日保洁、研究整理、重要技能等方面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劳动实践,并且在亲身劳动经历中习得劳动知识,学会劳动技能,培育劳动情感,提升劳动素养。要重点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校内的事情积极做。2. .开展校内种养殖。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开辟“开心农场”或种植园(角),专门种植花草树木、农作物或中草药等,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尝试开展科学种植,如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等。可适当开展小动物或鱼苗养殖。将各类种植活动与义卖及公益慈善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培养孩子关爱、服务精神,使种植体验活动更有活力、更

8、有意义。3. .组织劳动实践类社团活动。积极同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对接,充分利用基地的百亩农业园、创客梦工场、学工新车间、生活体验馆等劳动教育场所及丰富资源,开展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组织烹饪烘焙、手工制作、木工制作(体验)、科学实验、劳动种植、家政服务等实践活动。(四)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动员和引导家长关心劳动教育,并在认识上达成共识,配合学校在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应使学生逐步养成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参与处理家庭事务,承担与家庭有关的社会责任,理解和尊重家庭成员,能为家庭成员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1.努力探索家务劳动经

9、常化有效运行机制。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积极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如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逐步形成学生家务劳动经常化有效运行机制。2.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本年度起,将劳动教育列入家长学校必修内容。(五)拓宽校外劳动实践途径。根据不同年级,让学生到社会各行业中进行考察、实践,通过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了解社会,形成对基本劳动的认知,体会到良好

10、的素质、道德素养、职业素质对个人生活与工作发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主动对接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科技场馆、民俗博物馆、企业农场、少年宫等单位,充分发挥其设施的教育功能。1 .制定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计划。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2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学工学农。3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

11、的需要。4 .推进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三、劳动教育活动的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方案,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保障机制,规范和引导学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充分考虑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统筹制定本校实施方案、具体的学期教学计划、评价方案。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心或教研组,具体承担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规划、组

12、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二)加强师资保障。加强师资建设,配足配齐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建立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其他各学科教师要全员参与,分工协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把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纳入各级教师培训项目统筹实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把教师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情况纳入教师工作绩效,作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评优树先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主动联系教研中心专职劳动教育教研员,邀请到学校组织经常性教研活动,指导教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对劳动教育活动进行整合实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聘请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区人才资源作

13、为兼职指导教师。(三)加强条件保障。加大经费投入,设置足够的校级劳动教育活动基地,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工具耗材等。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校际间共享机制,有效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以及区域内的风景名胜等各种社会资源,创造条件保障课程实施。依据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目标、内容,积极争取社会支持,遴选认证厂矿企业、种养殖场等社会资源,分级分批建设覆盖不同行业的劳动实践基地。(四)加强评价保障。学校将把各年级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课程开设情况纳入群众满意度调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等(评价标准见附件),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劳动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将积极培育总结推广优秀课程经验和教学成果,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建立优秀案例库。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好的年级教师及时宣传推广,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