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口与资源(精简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人口与资源(精简版)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情况 第二节 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情况,一 人口与人口过程 二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一 人口与人口过程,1. 人口.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2. 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3. 反映人口过程的自然变动指标 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 / 年平均人口数 1000 2)倍增
2、期 Td0.7/r 其中,Td:倍增期 r:人口年增长率 根据上式,若人口增长率为r=1,则70年后,人口增长1倍;若r=2,则35年后,人口增长1倍;r=7,10年后人口增长1倍;r=10,7年后人口增长1倍。,二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一)发展趋势 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 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二)增长特点,1.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3.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三)世界人口预测 按目前的年龄结构和增长率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超过80亿,并继续增长。直到22世纪初世界人口才能达到稳定值。,第二节 中
3、国人口发展状况,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 二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 人口增长速度快,纠正一些人关于我国人口政策的扭曲认识1. 战后的生育高峰,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国家并有的现象。 baby boom, spike in burthrate, peak in the burthrate等,就是指西方国家从战后直到60年代的生育高峰(也可泛指)。 在日本,这个高生育率和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叫做“团块世代”。,2. 毛主席在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几段话 “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
4、,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1956年10月12日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我看人类是最不会管理自己了。工厂生产布匹、桌椅板凳、钢铁有计划,而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快要
5、接近灭亡了。我今天不着重谈节育问题,因为我们邵力子先生是个专门的名家,他是大学专科毕业的,比我高明。还有我们李德全部长,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因为要解决技术问题,设一个部门,要有经费,要想办法,要宣传。”(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人口控制在六亿,一个也不多啦?这是一种假设 现在我国人口每年增长一千多万。你要他不增长,很难,因为现在是无政府主义状态,必然王国还没有变成自由王国。在这方面,人类还完全不自觉,没有想出办法来。我们可以研究也应该研究这个问题。政府应该
6、设立一个部门或一个委员会,人民团体可以广泛地研究这个问题,是可以想出办法来的。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这一条马寅老今天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从前他的意见没有放出来,有人反对,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要有一些办法。”(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五年一月九日,在和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谈话时,当斯诺问到:“主席对中国计划生育的进程感到满意吗?”毛主席明确表示:“不满意。在农村还没有推广。最好能制造一种简便的口服避孕药品。
7、” 1965年8月20日,毛主席在接见卫生部负责人时的谈话中指出:“天津计划生育不要钱,看来国家出了钱,实际是划得来的,国家出点钱保护生产力是合算的。药钱拿不起也可以不拿。你们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后,要搞节制生育。” 1972年7月24日,在同几个同志的谈话时表示:“关于避孕工作,我看要送上门去,避孕药物、器械这些东西,免费提供,挨家送,因为人家不好意思来领嘛。人体的八大系统都要研究,包括男女关系这种事情。要编成小册子,挨家送。不然,人家不好意思啊。”,3. 毛泽东时代后期,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人口出生率由1968年的35.59逐年持续快速下降。1969年为34.11,19
8、70年为33.42,1971年为30.65,1972年为29.77,1973年为千分之27.93,1974年24.82,1975年为23.01,1976年为19.91,远远低于1987年的23.33。2002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始终稳定在千分之十二的超低水平。,4. 中国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死亡率的降低 1949年,中国人平均死亡率大约是20,1957年,这一数字降到10.8,进入70年代,中国已是世界上少有的低死亡率国家之一,1979年降到6.21,为历史最低水平。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平均在200以上(1958年80.8,1981年34.7)。在40年代,印度的经济、文
9、化发展水平略高于中国,人口死亡率则大致同中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到70年代,印度的死亡率只下降了大约10个千分点,中国则下降了20个千分点。尽管中国的人口总数大大超过印度,但从50年代中期起,除1960年外,中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均远远低于印度。,1949年,预期寿命是35岁,世界平均是47岁。1975年,中国人预期寿命提高到65岁。1980年,中国人预期寿命达到68岁,世界平均是58岁。这才是中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1980-2005年中国人预期寿命增加4岁,世界同期增加7岁。1947年,印度预期寿命41岁,1975年提高到54岁,1981年以来,印度的预期寿命增长了10岁。1980年,韩国人预
10、期寿命为67岁,2001年增加到75岁,中国人预期寿命是71岁。,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绝,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了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如今,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卫生公平性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二) 农村人口比重大 2009年我国农业人口数为71288万人,占全国人口53.4%,占世界农业人口40%。二百年前世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而今天美国农业人口只占全人口1%到
11、2%。,(三) 人口城市化加快 人口城市化是指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或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由农村居住变为城市居住的人口分布变动的过程。1980年以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我国196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8.2,而2009年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46.6%。,(四) 人口老龄化 199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5.1。 2000年,占6.7。 2009年末,0-14岁占18.5%,15-59岁占69.0%,60岁及以上占12.5%,其中65岁及以上8.5%。
12、,(五) 男女性别比偏高 1953年我国男女性别比为104.88 1964年为103.88 1982年为107.15 1989年男女婴儿比已达到114100 。 2009年末,男性占51.4%,女性占48.6%。全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9.45:100。,(六) 人口分布不均 我国人口分布格局,从黑龙江省的瑷珲,到云南省的腾冲划一条直线,该线的西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该线的东南,占总面积36的土地上生活着96的人口。,(六) 人口分布不均,(七)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9年的73岁,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降至2009
13、年的7.08 (1979年为6.21);2006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每万人大学生数由1952年的3.3人增加到现在的120(,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朝鲜为75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4;1987年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达到0.716,2010年达到0.663。,二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经有关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发展有以下趋势: 1. 目前生育率经过近二十年的控制已达到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已由1974年的2.22%下降到1983年的1.15%,几乎降低了一半,这是世界人口史上罕见的,但生育率继续下降的余地已经不大了。,二、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14、2.由于20世纪60-70年代剩余高潮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前后形成一个生育高峰,平均每年进入婚育年龄的人数在1100万对以上,生育率的降低较为困难。,3. 中国目前人口死亡率在世界上属于较低的,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死亡率继续下降是有可能的。 4. 人口城乡结构比较落后,乡村人口比重依然很大,且在相当长时间里降低乡村的人口生育率仍然较为困难。,据人口学家估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中国人口的极限,即中国土地可负荷和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有限度松绑的好处 现在情况是:中国需要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3个以上孩子才能保持人
15、口世代更替,社会、经济也才能持续发展。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已经降低到极其危险的1.22,年度人口抽样调查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也证实了生育率只有1.3左右。据统计,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中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死亡有40万50万人,还有大量因伤致残儿童。意外伤害是悬在独生子女头上的一把剑。,缓解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现象。1980年之前中国出生性别比保持正常,为105左右。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不断攀升,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04岁人口性别比高达1.23,加上一些单身女性,意味着今后将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男
16、人打光棍。而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00多万人口试点二胎的地区出生性别比都正常,这说明全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确实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 生一子一女,是大多数家庭的愿望,但在一胎化限制下,由于现实所迫,许多人只能选择男孩独生子女政策,使重男轻女,变成重男弃女,有利于提高人口总体素质独生子女素质问题,是困扰家庭和国家的大问题。从统计学角度,一些先天缺陷在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概率会升高。城乡不平等生育权,又导致人口素质逆淘汰有些地方的人,为了规避超生罚款,滥用多胞胎激素药,引起许多婴儿不良后果 减少独生子女风险家庭大量风险家庭的存在,不是国之所倚,缓解中国老龄化问题,为社会化养老创造条件,保
17、持经济发展后劲,保持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严重老龄化危机暴发后,被动放开生育,就不好收拾了。一个人生下来,到就业要有近二十年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国防需要古训有独子不当兵独生子女军队战斗意志会受个人和家庭影响,会薄弱。中国还有许多内忧外患,长期保持坚强的防范意识和备战意志是必须的。 有利于平息计生执法产生的民怨,缓和干群关系,有利于构建家庭与国家的和谐,实现家庭与国家的双赢。,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00多万人口的农村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二胎方案”,但是2000年翼城生育率只有1.5,酒泉只有1.4,恩施2005年生育率只有1.47,承德现在的生育率只有1.6。新疆
18、建设兵团汉族人口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十几年后改为允许生二胎,但是并没有出现生育率反弹,“十五”时期,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0左右。 湖北省长阳、五峰两县地处老、少、边、穷山区,自前几年经省人大批准在全县实行普遍允许生育二孩的生育政策以来,既没有出现出生堆积,也没有出现生育反弹,2007年这两县生育率分别0.88、0.90。,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谈中国发展的几个悬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月日举行的国家统计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会上,数百名中外记者就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争相“拷问”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和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两位负责人从容周详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解决人口压力需
19、要长期努力,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国总人口达到亿,城镇人口比重为,岁以上的老人比重达到。有记者问“该如何看待我国的人口形势,怎样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朱之鑫回答说,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之后,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5,应该说是比较低的。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人口仍然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1963年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当年的自然增长率超过了20。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2002年城市化已经达到了39.1,而上年是37.7,说明城市化转移的速度也在加快.,另外,从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人口总额生育率降到了1.4,低于2.02,应该说中国整个人口增长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现
20、在中国每年要出生960万到1000万人,每年要死亡820万人,在这个时候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保证中国人口的平稳增长。,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一 自然资源 二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三 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 自然资源,(一) 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自然资源按其生产的渊源及其可利用性,可分为: 1.非耗竭性资源 2.耗竭性资源 (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的地
21、理分类 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状况、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各圈层之关系等地理特性,常把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气候资源(大气圈)、海洋资源六大类。,2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自然资源按其产生的渊源及其可利用性,可分为:(1)非耗竭性资源:又称无限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这类资源随着地球形成及其运动而存在,基本上是持续稳定产生的。(2)耗竭性资源:又称有限资源。这种自然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形成的,质与量是有限定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耗竭性资源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又称为再生资源。 这类资源主要是指
22、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只要开发强度不超过承载力,这些资源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又称非再生资源。 这类资源一般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逐渐减少以致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这些矿物都是由古代生物或非生物经过温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因而它的储量是固定的,在开发利用中,只能不断地减少,无法持续利用。,(三)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自然资源有如下特点: 1. 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主要资源地人均占有量普遍偏少。如我国
23、2011年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普查资料,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98,不足世界平均水平31.2的一半,居世界的第120位;人均林地面积位0.11hm2,人均林木蓄积量位9.6m3,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8左右。我国人均草地面积0.367hm2,为世界平均值的1/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700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1 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少,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 我国疆域辽阔,就全国而言,东农西牧,南水(田)北旱(地),农林互补,江湖海洋散布环集,在总体上呈现以农为主,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的格局。在工业资源方面,除了农业为轻纺工
24、业提供各种原料以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都有广泛的资源基础。世界上中国和前苏联、美国、加拿大、巴西都是资源组合状况最好的国家。 但是,耕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整个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也将面临日益缺乏的局面;少数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个别化肥(钾)资源的保证程度很低等 。,2 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3.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不论地面资源还是地下资源都存在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由于气候、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内部差别,资源分布不平衡是一个客观规律。这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有利于进行集中重点开发,建设强大的生产基地;但另一方面也造成煤炭、石油、矿产、木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交通运
25、输条件的制约,给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这种现象在耕地、天然草地和一部分矿产尤为突出。例如,在全部耕地中,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复种指数的差距可以达到3倍以上。,二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一)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得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我国耕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0%。“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此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另一方面却反映了人口与耕地的矛盾。,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1. 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2. 为保证粮食供应,加剧开发土地,导致土质恶化日趋严重。3. 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虽然我国的
26、粮食产量在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口增长较快,而人均粮食量的增长却较慢,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重视。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力,需要人均0.2hm2的土地,才能最低限度地养活全部人口以及支持经济和工业的适度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地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上述面积地一半,加之土地质量和面积在不断减少,所以人口对土地压力地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强有力地措施,力争把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从恶性循环状态向良性循环状态转变。,(二) 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全球
27、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为31.7%);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我国现有宜林地质量好的仅占13%,质量差的占52%;由于我国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很低,森林资源已经承受着过重的压力。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诱发了过量开采;农村人口增长和能源缺乏,导致乱砍滥伐;这些都使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三)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人口增长使得水资源的缺乏日趋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按年降雨量计,全国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按地表径流量计,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108m3,多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m3。以上各项
28、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m3,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国、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每人每年2580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远低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国。因此,应该说,我国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耗水量也随之剧增,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此外,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以及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
29、。,(四) 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人口增长必然会对我国能源供给长期短缺的情况日趋严重。已探明,我国煤炭储量11012吨,陆上石油储量(300-1000)108吨,海洋石油储量53108吨;2009年原煤产量29.6亿吨,中国石油产量约1.89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4%,居世界第四,可以称得上是能源大国。但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特别是同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四)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五)人口增长对物种资源的压力,我国是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据计算,中国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但在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为解决
30、吃饭问题和发展经济,毁林开荒、焚草种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向荒野和滩涂进军,大批水利工程、交通设施和开发区兴建等等,破坏了生物栖息地,许多珍贵物种的生存环境缩小。,例如,白鳍豚、熊猫等珍贵物种分布区面积和群数量都显著减小。其中,属于中国特有的珍贵野生动物频危物种有312种,频危珍稀植物有354多种。生物资源的减少将损害中国的生态潜力,特别是对农业的打击可能是非常严重的。,三 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 地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地球上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地球上的陆地是有限的,因此,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不可能是无限的。,地球环境
31、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或称人口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将世界人口容量定义为: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大小。这个定义强调了人口数量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并保证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二)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 对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问题,许多学者做过研究。马寅初先生早在1957年就提出中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7-8亿;同年孙本文教授也从中国当时粮食生产水平和劳动就业角度,提出了相同的看法。,田雪原、陈玉光(1980年)从就业角度研究了中国适宜人口数量,认为100年后中国经济适宜度人口应在6.5-7.0亿之间。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我国的人口环境容量应在6.5-8.0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