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发病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304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因发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病因发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病因发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病因发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病因发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因发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因发病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病因与发病,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基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张 玲 梅,-,2,掌握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掌握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教学要求,-,3,病 因 概 述,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学说:研究致病因素的概念、性质 、致病特点、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的分类:内经:阴阳金匮要略: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

2、脉相传雍塞不通,为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4,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六淫外所因,七情内所因,不内外因 现代分类: 外感病因 :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过劳、过逸、饮食失宜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原因结果的转化):痰饮、瘀血、结石其他病因:如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5,探求病因的方法:审证求因: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综合分析 病证的症状、体征 推求病因(整体观念),-,6,六淫概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六气概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 自然界 气候六淫六气的关系: 六气超过限度变成六淫: 1、太过与不及 2、非其时有其气 3、气候变化过于

3、急骤,外 感 病 因六淫,-,7,六淫致病特点:外感性:肌表、口鼻而入 表证季节性:春多风、夏多暑、长夏多湿、秋多燥、冬多寒环境性:西北寒燥、东南沿海湿、高温环境火热燥相兼性:六淫可两者以上相兼侵袭机体致病转化性:,-,8,六淫各论(取象比类),风邪:凡致病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 动不居特性的外邪寒邪: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暑邪: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湿邪:凡致病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 特性的外邪燥邪: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 的外邪火(热):凡致病具有火之炎热升腾特性的外邪,-,9,风邪,-,10,-,11,瘾疹荨麻疹,-,12,寒邪,-,13,

4、-,14,湿 邪,-,15,-,16,湿疹,-,17,燥 邪,-,18,-,19,火 邪,-,20,-,21,暑 邪,-,22,-,23,概念: 强烈致病性、传染性外感病邪传染途径: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叮咬疠气致病特点:传染性强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外 感 病 因疠气,-,24,疠气引起的疾病: 头瘟、虾蟆瘟、疫疠、白 喉、 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疠气产生因素:气候反常环境污染,饮食不洁预防隔离不好社会因素,-,25,七情基本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致病: 超出生理范围的情志变化:突然、强 烈、长久 机体耐受调节能力低七情与脏腑精气血的关系:1、脏

5、腑精气血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精气血的盛衰及藏泄运动的协调 气血运行的通畅2、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会导致脏腑精气血阴阳的功能失常,内 伤 病 因七情,-,26,七情致病特点:,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影响病情变化,皆从心而发,怒伤肝,惊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气血逆乱,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忧则气闭,恐则气下,七情损伤相应脏,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27,怒则气上:肝气上逆、血随气逆 并走于上 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昏厥 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精力不集中失神狂乱 惊则气乱:心气紊乱 心悸、惊恐不安 思则气结;脾气郁

6、结 纳呆、脘腹胀满、便溏 悲则气消:损伤肺气 气短、精神萎靡不振、乏力 忧则气闭:肺气郁滞 闷闷不乐、精神不振、胸闷 气短 恐则气下:肾气不固 二便失禁、遗精、昏厥,-,28,饮食不节过饥 气血亏虚、正气不足过饱 轻者 饮食内停 进而脾失健运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内 伤 病 因饮食失宜,-,29,五味偏嗜对脏腑的影响判断依据五味与五脏的亲和性: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 肺、咸入肾五行相乘规律过食酸 肝木乘脾土:皮肉变厚变皱口唇干裂过食咸 肾水乘心火:胸闷气短、血脉淤滞过食甘 脾土乘肾水:面色黧黑、腰膝酸痛、脱发过食苦 心火乘肺金: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过食辛 肺金乘肝木:爪

7、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入肝,入心,入脾,入肺,入肾,-,30,劳力过度 耗气 症见少气懒言、四肢困倦、精神疲惫 形体损伤劳神过度 耗伤心血 损伤心神: 心悸、健忘、失眠 多梦 损伤脾气 :纳呆、脘腹胀满、便溏房劳过度:损伤肾精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早泄、阳痿,内 伤 病 因过劳,-,31,内 伤 病 因过逸,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过度安逸,久卧伤气,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振、正气虚弱,神气衰弱,乏力、气喘、汗出、动则心悸,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32,稠浊者为痰 清稀者为饮,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痰饮,痰饮的基本概念:水液代谢 障碍 病理性产物,-,33,痰,有形之痰:实质性痰浊和

8、水饮。可视、触、闻之如咳痰、喘息痰鸣、痰核,无形之痰:是痰饮导致的特殊的病理变化和症状体征,用审证求因法获得。如头晕、目眩、心悸、神昏 舌苔腻 脉滑,-,34,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逸太过,肺失宣降 脾不健运 肾气化失司 肝失疏泄 三焦水道不利 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痰饮,伤及内脏,-,35,痰饮致病的病位,痰,随气机的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达筋骨皮肉,无处不到,病位广泛。,饮,-,36,痰饮的致病特点,-,37,怪病:症状奇多,辨证复杂.但有共同特点: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广泛,筋骨、关节、脏腑、上下内外无处不有。症状:变化多端,易扰神明以病变部位的闷、

9、胀、痞、困、重麻为主,好发肿块,一般不红不肿不痛,根脚散漫,脉象弦或滑,苔白或白腻。,-,38,患者,男,50岁,会计。身困神倦,喉中痰鸣漉漉,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不高。无咳嗽咯痰,血压正常。全身检查均未见异常。苔多白腻,脉滑或滑细。,辨证属痰证,系痰蒙心窍,清阳不升所致。,方药:生半夏10g,生附子6g,天南星10g,7剂。服后,瞌睡减少,精神振奋。但停药1周,旧病复发。再服,又改善。反复3- 4个月,,后予原方加党参10g,黄芪10g ,白术10g ,肾气丸等健脾温肾之品。3个月后,症状改善,不再打瞌睡。,-,39,瘀血的概念,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继发病因.离经之血停积于

10、体内的病理性产物 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脏腑经络之中,瘀血的形成,原因:外邪入侵 情志失调 饮食所伤 劳逸太过 外伤,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瘀血,-,40,外邪情志饮食劳逸外伤,外伤络伤血溢气虚气不摄血血热迫血妄行,损伤机体,血离脉道,停积体内,气血功能失调导致瘀血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种:1. 血出致瘀 2.气滞血瘀 3、气虚致瘀 4.血寒致瘀 5.血热成瘀,气虚血行无力气滞血行受阻血寒寒凝血滞血热煎熬粘滞,血行不畅阻滞脏腑经络,瘀血,-,41,瘀血的致病特点,易阻滞气机: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瘀塞经脉:阻滞心脉、阻滞肝脉、 阻滞形体官窍伤及脏腑:(心肺肝脑),-,42,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43,结石

11、的概念,结石:是指体内某些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快。,结石的形成,饮食不节,偏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肝胆胆结石空腹食柿子胃结石水质肾结石,肝胆气郁,胆汁蕴结胆结石,长期腹用钙、镁、铋等药物胃结石长期服用碱性药物,某些磺胺类药物肾及膀胱结石,情志内伤,药物服用不当,体质差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结石,-,44,结石致病的特点,-,45,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其他病因,-,46,药 邪,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当,1.多表现为中毒症状2.发病急,病势易趋 危重状态3.加重病情,变生它疾,言行不当处方草率误治,医 过,先天因素,胎弱、胎毒,1易致情志异常波动2加重病情,变生

12、它疾,药邪、医过、先天因素,-,47,发病原理,中医学发病原理 中医临床发病类型,-,48,目的要求】,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49,疾病: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理论。,-,50,发病原理,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和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发病的基本原理,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3.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13、-,5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的称谓,是指人体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防御作用:1.抵御外邪入侵 2. 驱邪外出 3. 修复调节能力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52,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则发病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侯类型,-,53,邪气的概念: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外界的、机体内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邪气的侵害作用1导致机能失常2造成形质损伤3改变个体体质特点,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54,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2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寒邪寒

14、证;阳邪(风、暑、火邪)实热病证;外感卫表证候等等。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疫疠病重;伤于风者,上先受之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55,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正胜邪,不发病,邪胜正,发病,2正邪相搏决定证候类型,1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与否,-,56,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 、气候、2、 地域3、生活工作、社会环境,5.精神状态,4、体质因素(发病的内部因素),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性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性。, 决定 发病倾向 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 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57,发病类型,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复发,发病类型,-

15、,58,感邪即发,感邪后立即发病者。又称“卒发”、“顿发”。临床常见:新感伤寒或温病 疫疠致病 情志遽变 毒物中毒、 外伤,徐 发,指徐缓发病者,又称缓发。临床常见:外感湿邪 思虑过度;房室不节等,-,59,继 发,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病症。临床常见:间日疟反复发作继发疟母 病毒性肝炎失 治误治臌胀 糖尿病日久目盲、坏疽等。,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临床常见:破伤风、狂犬病 伏暑、伏气温病,伏而后发,-,60,复 发,邪未尽除,正虚 未复,诱发因素,复发,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如胆结石,休止与复发交替如哮喘,疾病少愈及复发多见较重的外感热病如湿温,基本条件,基本类型,-,61,重感致复,食复,劳复,药复,精神、环境等,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房室而致复发,病后用药不当,复发的诱因,复 发,扶正宜平补 勿助邪祛协宜缓攻 勿伤正,自复,-,6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