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396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X 页数:69 大小:7.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件.ppt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二章,1,2020/11/3,学习目标: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了解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了解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理解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2,2020/11/3,C,3,2020/11/3,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知论创始人。,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2020/11/3,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一)认知发展的本质儿童发展是以生理成熟为基础、受后天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心理上体现在认知发展上。认知发展发生于儿童与

2、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儿童具有好奇心和主动性,只有儿童与周围环境积极互动才会产生对世界的理解。,6,2020/11/3,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二)认知发展的机制图式,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的发展就是图式的发展。同化,当面对新的刺激情境时,儿童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当儿童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儿童就会对自身图式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7,2020/11/3,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二)认知发展的机制,新的认知情境,不平衡,原图式同化,问题解决,平衡,问题无法解决,新图式顺应,问题解决,

3、认知发展,8,2020/11/3,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图式:宝宝哭了,妈妈来喂奶,于是宝宝知道只要哭了就有奶喝;同化:宝宝哭了,可是妈妈没有给奶喝,于是一直哭,哭到妈妈终于来喂奶。于是宝宝知道,有时候要哭久一点;顺应:宝宝哭了,可是妈妈没有给奶喝,一直哭也没有。于是不哭了,妈妈来喂奶了。于是宝宝知道,得不哭才有奶喝。,(哭奶),(哭一直哭奶),(哭奶新图式:不哭奶),9,2020/11/3,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儿童发展是以生理成熟为基础、受后天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心理上体现在认知发展上。认知发展发生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儿童具有好奇心和主动性,只有儿童

4、与周围环境积极互动才会产生对世界的理解。,生理成熟,后天环境,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10,2020/11/3,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经验,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环境,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起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11,2020/11/3,02岁,711、12岁,27岁,11、12岁以后,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2020/11/3,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感觉运动阶段儿童主要依靠感知觉和动作的逐渐协调,形成各种固定的图式,求取平衡。,

5、13,2020/11/3,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前运算阶段随着语言的快速发展及初步完善,儿童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进行思维。,14,2020/11/3,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三)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性、可逆性、逻辑运算能力,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等。(四)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形式运算能力等。,15,2020/11/3,三、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2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

6、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这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16,2020/11/3,三、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3教学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鉴于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达到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4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皮亚杰反对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却处于消极状态的教学。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丰富的环

7、境刺激,教师要提供探索的机会,提供互动的机会。,17,2020/11/3,三、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5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都有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来达到该目的。,18,2020/11/3,第二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茨基(Lev Semenouich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科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第二节 维果茨基

8、的心理发展理论,20,2020/11/3,一、儿童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一个社会文化传递活动,儿童通过与社会中拥有更多知识的成员合作对话,逐渐获得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认知能力就会逐渐发展起来。也就是说,儿童通过互动来学习,社会互动是认知发展的核心因素。,21,2020/11/3,一、儿童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一)社会文化历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内化了的社会关系,22,2020/11/3,一、儿童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二)儿童心理机能发展的表现,23,2020/11/3,儿童在独立活动中

9、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借助成人的帮助或在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已有水平(实际水平),发展水平(潜在水平),二、教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一)最近发展区理论,24,2020/11/3,二、教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师:为什么一年当中温度会有规律的发生变化,你觉得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生:与地球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太阳离地球近,到地球的热量多,是夏天;太阳离地球远时,到地球的热量少,是冬天。师:这是个很有意义的猜测。的确,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在公转的时候有时离太阳近一点,有时离太阳远一点,我这里有一些数据,不知道能不能解决大家的猜测。

10、然后这位老师出示了一张图: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你的猜测正确吗?生:地球在公转的时候,温度最高的夏天离太阳的距离比冬天还要远。说明距离并不是影响四季温度有规律变化的原因。,25,2020/11/3,二、教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二)学习的最佳期限,任何广义的教学都与年龄相联系,只有达到一定的成熟,才能使某一学科的学习成为可能,但若超过学习的最佳年龄,其效果只能事倍功半。,26,2020/11/3,二、教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三)游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柏拉图,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

11、动。亚里士多德,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席勒,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任务之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的精力的发泄,就是游戏。游戏本身并没有功利目的,游戏过程的本身就是游戏的目的。斯宾塞,游戏是被压抑欲望的一种替代行为。弗洛伊德,27,2020/11/3,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本身就是发展的主要源泉,二、教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三)游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28,2020/11/3,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能培养儿童高尚的情操,引导儿童认识客观世界,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是对儿童进

12、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创造性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娱乐游戏,二、教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三)游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29,2020/11/3,三、维果茨基理论对于教学的启示,1.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把握其最近发展区,树立科学的教学观;首先,应该对儿童进行动态评估,对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做出准确的评价。其次,选择恰当的活动目标,使学习任务的难度能处于最近发展区以内,不至于过难或过易。再次,当学生快达到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发展水平时,教师不能完全包办学生探索过程,也不能置之不理,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30,2020/11/3,三、维果茨基理论对于教学的启示,2.幼儿园教

13、学应提供一个支架式教学情境,一般包括预热、探索、独立探索几个环节,教师通过几个环节逐渐减少对儿童的指导,最终让儿童独立发现、独立探索。3.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学习。维果茨基认为教学本质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31,2020/11/3,第三节,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海因茨偷药,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

14、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被警察发现,抓进警察局。,33,2020/11/3,柯尔伯格(L.Kohlberg,1927-1987),美国心理学家,从事认知道德发展研究,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主要著作有儿童面向道德秩序的发展:道德思维发展的第一个序列、道德性格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发展、认知阶段和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认知发展的探讨等。,第三节 柯尔伯格的心理发展理论,34,2020/11/3,一、柯尔伯格的道德

15、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道德判断,核心,道德认知,前提,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35,2020/11/3,一、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36,2020/11/3,公正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认知冲突法和角色扮演法,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二、柯尔伯格的道德阶段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道德教育,37,2020/11/3,三、柯尔伯格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活动中,也应体现民主化的教育氛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相互之间都应充分体现出一种民主,自由、平等、互惠和信任2.遵循学生的到的发展规律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其道德发展水平不一样,心理特

16、征不同,只有抓住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向更高的道德水平发展。,38,2020/11/3,三、柯尔伯格理论对教学的启示,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探索。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5.挖掘隐形的道德教育资源比如教育者本身就是隐形的道德教育资源,教育者的政治和道德素养,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道德发展与形成。,39,2020/11/3,第四节,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17、,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代表著作梦的解析等。,41,2020/11/3,“享乐原则”,添加工作内容,“现实原则”,添加工作内容,“至善原则”,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一)人格理论以及人格发展观,42,2020/11/3,添加工作内容,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一)人格理论以及人格发展观,本我(id)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人最原始的、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等。本我是与生俱来的,自我和超

18、我都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只遵循“享乐原则”,即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避免痛苦(趋利避害)。,43,2020/11/3,添加工作内容,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一)人格理论以及人格发展观,自我(ego)是人格的心里组成部分,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的管制者,由至善原则支配,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超我倾

19、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44,2020/11/3,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一)人格理论以及人格发展观,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力量 ,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才会健康发展。,45,2020/11/3,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46,2020/11/3,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 “心理性欲的发展”。 1口唇期(0-1岁)(1)此时婴儿的口唇是主要的性感区,婴儿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获得快感。(2)这个阶段的婴儿

20、会把手指或能抓到的几乎所有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47,2020/11/3,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2. 肛门期(1-3岁)(1)此阶段婴儿的快感来源于肛门部位,排便过程中的轻松与快感。 (2)父母要注意对儿童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严。 3. 性器期(3-6岁)(1)此时期的儿童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对生殖器感兴趣。(2)这一时期的能量固着将会导致男孩成人后好表现、竞争;女孩倾向于纯真、诱人、好表现。,48,2020/11/3,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4. 潜伏期(6-11岁)(1)潜伏期的儿童,性欲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2)儿童的关注

21、点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将精力投放到学习、交往、游戏等活动中。 5. 生殖期(11、12岁开始)(1)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性欲。 (2)至此,个体性心理发展趋于成熟。,49,2020/11/3,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1.贡献:(1)该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2)强调性本能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对禁欲主义进行了有力的反驳。(3)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4)提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促进了心理学者对于早期经验、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50,2020/11/3,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2.不足(1)过于夸大潜意识的意义,而贬

22、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2)过分注重人的本能和性本能,忽略了社会、文化、教育等的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3)理论缺乏实证依据。,51,2020/11/3,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1994),是美籍德裔儿童精神分析医生,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将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埃里克森发展并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注重“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的发展受到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52,2020/11/3,二、埃里克森的心

23、理社会性发展理论,53,2020/11/3,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54,2020/11/3,第五节,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华生的心理发展思想,“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或种族是什么。”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56,2020/11/3,一、华生的心理发展思想,(一)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华生基本否认了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被认

24、为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二)经典条件反射与儿童情绪、语言的发展“刺激反映强化”(三)人格理论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而发现的活动之总和。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应该研究行为。,57,2020/11/3,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思想,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新行为主义创始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58,2020/11/3,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思想(一)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儿童行为的塑造,斯金纳将人类的行为划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条件作用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

25、形成儿童的适应行为,消除儿童的不适应行为。,59,2020/11/3,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思想(二)强化的类型与原则,强化,增强有机体某种反应重复发生可能性的任何时间。,正强化或积极强化:行为发生之后呈现想要得到的刺激来加强行为。负强化或消极强化:行为发生的时候通过消除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行为。,60,2020/11/3,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思想(二)强化的类型与原则,原则一:在儿童学习新的行为时,应该遵循即时强化原则;原则二:对那些复杂的行为模式的塑造,要遵循渐进式接近强化原则。,61,2020/11/3,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思想,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26、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他认为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石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62,2020/11/3,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思想(一)三元交互决定论,63,2020/11/3,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思想(二)观察学习,64,2020/11/3,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思想,榜样行为表现,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经模仿习得行为,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65,2020/11/3,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思想,儿童期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进行的。,(1)性别同一性(2)攻击行为(3)亲社会行为,66,2020/11/

27、3,小华最初并不喜欢古典音乐,他的父亲是位古典音乐爱好者,并且希望小华也能喜欢古典音乐。于是,小华的父亲就专门在小华最喜欢的星期六演奏古典音乐,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小华变得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67,2020/11/3,王明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每到中午睡午觉的时候,他总是嚷嚷着要玩玩具,不肯睡觉。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愿睡觉,也想玩玩具。王老师看到这一情况后,就对班里所有小朋友说:“谁能先躺到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就不能玩玩具,只有睡觉的小朋友才能玩玩具。”听了王老师的话,小朋友们都很快跑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去了。试分析王老师的做法。分析讨论案例王老师是如何运用强化原理来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的?,68,2020/11/3,本章结束,69,2020/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