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349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0.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课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流内容,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二、安全相关概念及理论三、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四、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五、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1,1.1 安全生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2,安全及安全生产工作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待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意识不断增强,对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真正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

2、,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幸福地享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3,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生产方针制定宪法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体制初创时期(19491965)。49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煤矿工作会议提出“煤矿生产,安全第一”。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1954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把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确定下来。我国领导人周恩来在国内最早提出“安全第一”。第一次: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第二次: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井陉煤矿时指

3、示:“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第三次:1960年,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后,周恩来总理对当时的交通部长说:“你们搞航运的,也要安全第一”。,1.2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政策,4,江泽民同志对安全生产的论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2006 年 3 月 27 号下午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强调,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要性的四个“必然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4、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强调了发展的“三个不能”: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安全生产方针由“八字方针”充实为“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十八大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5,1.3 安全生产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6,安全生

5、产是企业的第一效益;安全生产是煤矿的第一政治;安全生产是领导的第一责任;安全生产是职工的第一福利。,安全生产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人瞩目的焦点,媒体监督的重点。,7,国家安监总局:凡是媒体、互联网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监部门都有责任查清。,8,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每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都会在社会上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严重的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企业发生事故,不仅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严重的还要停产,而且会造成人心不稳定,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生产效率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生产是社

6、会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1.4 安全生产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9,2008年1月31日,胡锦涛主席到大同煤矿集团塔山煤矿井下同矿工们亲切交谈。,10,2008年5月6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座谈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张德江副总理在会上讲话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务必实现煤矿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大幅度降

7、低,努力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11,2008年7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到辽宁铁法煤业集团公司大兴煤矿井下察看瓦斯防治现场。,7月8日至9日,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2,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安全生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安全生产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13,你的家可能值10万、100万甚至更多。排在第一位的是你,你的生命安全是“1”。有了前面的“1”,后面

8、的“0”才会有价值;如果没有这个“1”,那再多的“0”都只等于“0”。房子是“0”,家产是“0”,老公是“0”,老婆还是“0”,儿子女儿也是“0”。,1.5 安全忠告,14,就像红楼梦中那首好了歌唱的:“世上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你没看到,丈夫工伤死亡了,妻子年纪轻轻,孤身一人,保媒的就特别多。这是没孩子的,有孩子的就糟了,孩子也要改口叫别人爸爸了。如果是做妻子的死了,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你前脚走,新人后脚或者后后脚就进门,你辛苦攒下的家业就都是别人的了。所以,你必须安全,安全非常重要。,安全对于每个人非常重要,15,安全生产管理是极具风险的工作,是人命

9、关天的事情,责任重于泰山。,16,管好安全生产工作,功德无量!,17,交流内容,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二、安全相关概念及理论三、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四、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五、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18,2.1 “安全”的定义,安全: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自古有之。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与生存环境和谐相处,互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是指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国家标准(GB/T 28001)对“安全”给出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

10、险的状态”。,19,安全生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20,2.2 “安全生产”的定义,2.3 安全生产相关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博德、

11、亚当斯、北川彻三)能量意外转移论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事物事故模型(威格里斯沃思模型、瑟利模型)动态变化理论(P理论、变化失误理论)轨迹交叉理论,21,2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3,管理的缺陷,个人及工作条件的 原因,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4,海因里希法则与伯德扩展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5,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6,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例如,球形弹

12、丸以4.9N的冲击力打击人体时,最多轻微地擦伤皮肤,而重物以68.9N的冲击力打击人的头部时,会造成头骨骨折。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27,能量意外转移理论,人失误会导致事故,而人失误的发生是由于人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反应失误造成的。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地作用于操作者的感官,给操作者以“刺激”。若操作者能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响应,事故就不会发生;反之,如果错误或不恰当地响应了一个刺激(人失误),就有可能出现危险。,28,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29,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威格里斯沃思事故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

13、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响应过程。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 适用于描述危险局面出现得较慢,如不及时改正则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于描述发展迅速的事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0,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瑟利模型,31,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瑟利模型,将事故看做由事件链中的扰动开始,以伤害或损害为结束的过程。这种事故理论也叫做“P理论”。将生产活动看做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向某种预期的或意外的结果的事件链,它包含生产系统

14、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着的外界的影响。,32,动态变化理论,扰动起源事故理论,约翰逊认为:事故是由意外的能量释放引起的,这种能量释放的发生是由于管理者或操作者没有适应生产过程中物的或人的因素的变化,产生了计划错误或人为失误。,33,动态变化理论,变化失误理论,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34,轨迹交叉论,事故致因理论对安全管理的启示: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可靠性取决于危害识别、危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良好的作业环境加上规范的操作行为就等于安全;减少生产环节有利于安全;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安全识别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工艺安全控制、设施功能安全管理;人

15、的安全素质是最重要的安全基础建设;安全管理是复杂、开放、巨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影响,总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系统性能最优取决于结构最优等等。,35,交流内容,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二、安全相关概念及理论三、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四、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五、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36,2013年1月18日至19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37,1月18日至19日上午,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目前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基础薄弱、隐患严重以及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3.1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

16、势,38,39,安全生产形势,形势严峻,总体稳定,趋于好转,40,2010,3.2 近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2010年前),41,十一五时期煤矿安全生产形势:2010年产量32.4亿吨,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18.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58;产能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产量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由2005年的45下降至22。 2010年与2005年相比,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5938人减少到2433人,下降59;重特大事故起数由58起减少到24起,下降58.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811下降到0.749,下降73。 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

17、特大事故及主要安全生产相对指标均实现了显著下降。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安全基础不牢固、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比较突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3.2 近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2010年),42,43,2010年不同所有制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比例统计图,2010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例统计图,44,45,2010年各类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统计图,生产情况:2011年,产量35.2亿吨,全行业新增产能9500万吨,全年进口煤炭1.82亿吨,同比增长10.8%;出口煤炭1466万吨

18、,下降23%;净进口1.68亿吨,增长15.2%。主要产煤省区煤炭产量大幅增加,据煤炭工业协会数据,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全年煤炭产量分别为9.79亿、8.72亿和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4.4%、17.7%和11.1%。过亿煤企:神华集团(4)、中煤能源集团(1.64)、陕西煤业化工集团(1.0)、山西焦煤集团(1.1)、大同煤矿集团(1.15)、冀中能源集团(1.02)、山东能源集团(1.08)7家企业全年煤炭产量超过亿吨,合计总量接近10亿多,占全国煤炭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新政策,大幅压减煤矿企业数量,鄂尔多斯市生产规模低于300万吨/年的煤矿企业全部退出;山西30万吨/年以下小

19、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3.2 近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2011年),46,安全情况:2011年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增量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10.9%(反应出煤炭增量均为大型煤炭企业所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接近80%。在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人,同比减少202起、460人,分别下降14.4%和19.0%;较大事故同比减少25起、105人,分别下降21.7%和20.3%;重特大事故同比减少3起、182人,分别下降12.5%和34.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首次

20、降至0.564,同比下降24.7%。2011年,全国小煤矿事故833起、死亡1391人,同比减少137起、311人,分别下降14.1 %和18.3%;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414下降到1.104,下降了21.9 %。,47,2012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374,同比下降33.7%,首次下降至0.5以内。根据行业内部统计,2012年原煤产量36.5亿吨。据此测算,2012年煤炭事故死亡人数为1300余人。这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60余年来,生命陨灭数首次低于1500人。2013年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张德江在会上强

21、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理,夯实安全基础,减少事故总量,坚持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指出,虽然近年来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是,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差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处于高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3.2 近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2012年),48,2004-2009年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统计表,3.3 近年我国煤矿特大事故情况,49,陕西铜川陈家山11.28事故/死亡166人,辽宁阜新孙家湾2.14事故/死亡214人,河南郑州大平10.20事故死亡148人,2004年底至20

22、05年,连续发生5起百人以上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震惊国内外,50,51,52,53,54,55,2010-2012年我国煤矿特大事故情况统计,56,1905-1930年间,每年平均事故死亡2000多人,最严重的1907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上升到3242人,其中西弗吉尼亚蒙诺加矿发生的瓦斯大爆炸事故造成360多人死亡,当年产煤3.87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8.37。20世纪30-40年代,煤矿事故率虽有波动,但总趋势是下降的,到40年代末期,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降到1000人以下,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5以下。,57,3.4 美国的煤矿安全状况,2004年美国产煤近10亿吨,但煤矿安全事故

23、中总共只死亡27人。已连续3年,美国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都低于30人,每百万吨煤死亡人数在0.03以下。创造了“历史最好记录”。2009年,实现了美国煤矿安全的最佳纪录,全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共18人。,58,19002001年美国煤矿死亡人数变化趋势,59,50年代以后,煤矿安全状况明显好转。60年代末,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已降到30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为0.5左右。70年代以来,美国煤矿安全状况彻底改观,恶性事故已基本消灭。1970年死亡260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46;1980年死亡人数降到125人,百万吨死亡率降低到0.166;1990年死亡人数降到60人,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064,已

24、明显好于其他行业。1998年只有29人。2009年只有18人。,60,61,62,1910年成立了煤矿管理局;1913年成立了劳工部和全国工业安全委员会;1915年成立了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美国全国安全委员会(NSC)是美国最大的事故预防机构,在美国甚至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安全工程师协会也是安全界一个非常有名的群众团体。1969年,美国颁布了联邦煤矿安全与卫生法;1970年12月29日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法(OSHA);美国还根据OSHA建立了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委员会(OSHRC)。它是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的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主要职责是对OSHA的行动进行检查。,63,3.5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25、的特点,美国矿业协会认为这得益于三大因素: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煤矿生产安全;矿主和政府部门都增强了安全责任感,增强了对煤矿工人的培训。矿业安全与卫生局则将其经验总结为“成功三角”,构成这“三角”的三边分别是执法、培训与技术支持。,64,美国总统奥巴马悼念死亡矿工,65,奥巴马参加死难矿工追悼会并致悼词,波兰1928-1937年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5;1946年矿井事故死亡人数为430人,百万吨死亡率9.9;1946-1950年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5.95;1954年死亡人数达592 人,百万吨死亡率仍高达6.46。此后,波兰成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培训, 实现了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性

26、好转。1960年的2.3,1970年为1.13,1980年为0.66 。90年代以来为0.25左右。,66,3.6 波兰、德国、印度、南非等国家的煤矿安全状况,67,南非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长期稳定在0.1以下。耗资800万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机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立法建立“矿山健康和安全委员会”。矿山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工负责的体制。对矿山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全国设矿山救护中心,矿山企业要设立矿山救护队。,68,69,印度1961年,煤矿死亡268人,百万吨死亡率高达4.77。1979年,死亡184人,百万吨死亡率1.74。1987-1988 年,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91

27、。1991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6;1995年为0.54。印度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国家严格立法;2.加大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力度;3.建立健全安全监察机构;4.大力发展露天采煤;5.井工煤矿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70,71,德国从1995 年至2000年,煤矿事故率(指100万小时发生事故的次数)由57.1降到23.1下降60%。2001年,百万吨死亡率仅0.1。每一个煤矿都要设立专门的安全机构。检查矿井是否存在隐患,并及时监督排除;检查岗位工作人员是否执行安全规定;对事故进行抢救和调查。煤矿企业成立由矿经理、工程师、医生、职工代表参加的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办公

28、会,专题讨论矿井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问题,并进行整改落实;每天早晨由矿经理主持召开安全例会;负责某一专业的主管工程师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专题讨论分管业务的安全事项。各矿成立联谊会,每1-2 年召开会议,矿主、矿经理、负责安全的工程师均参加,讨论所在矿山的安全问题,相互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现场工人每5-6人组成一个安全管理小组,分析作业现场安全状况,研究应采取的措施,小组长对现场安全负责。,72,国别 1980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8年 2010年美国 0.17 0.07 0.05 0.027 0.028 0.02印度 1.43 0.54 0.60 0.42 0.

29、32 0.15俄罗斯 1.07 0.96 0.85 0.46 0.41 0.19澳大利亚 0.37 0.04 0.02 0 0.01南非 0.23 0.16 0.13 0.07波兰 0.66 0.52 0.17 0.23 0.25 0.26英国 0.33 0.20 0.10 连续6年为零中国 8.1 5.21 5.03 5.77 1.18 0.75,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矿事故死亡率表,73,神华集团与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对比,74,3.7 我国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安全差距,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说,与国际水平相比,各项相对指标仍然比较落后。“亿元GDP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等,仍然是发达国家

30、的数倍甚至十数倍。”目前,发达国家的产煤百万吨死亡率大致在0.02-0.03,美国2009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3,2011年美国这一数字仅0.019。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煤炭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有些年份甚至是零死亡。通过比较可知:我国煤矿安全工作与世界主要产煤国的差距巨大。如何正确认识这个差距,分析事故多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巨大。,75,“十二五”目标:到2015年,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技术装备支撑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继续下

31、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打下坚实基础。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较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重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瓦斯事故起数下降40以上; 瓦斯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0以上; 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下降50%以上; 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按照国务院安委会要求,2020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要比2010年下降50%以上。,3.8 我国煤矿安全规划目标,76,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

32、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服务、应急处置和救援、社会监督、宣教培训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各级政府监管责任,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通知、意见和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准则和得力抓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了“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专节,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3.9 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77,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煤炭大集团、大基地建设的稳步实施,煤矿企业兼并重

33、组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尽快解决煤炭行业增长方式粗放、技术落后、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建立健全“六大体系”和全面提升“六个能力”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监督有力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门类齐全、配套完备、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载体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34、着力提高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六个能力”,有利于加快建设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78,交流内容,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二、安全相关概念及理论三、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四、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及案例分析五、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79,1.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及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使得煤矿安全之弦始终紧绷。2.多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很多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条件恶劣的煤炭也都在开采,使开采的困

35、难性和危险性增加。3.煤矿灾害日趋严重。我国煤矿约91%是井工矿,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复杂。煤矿开采深度平均每年增加20米以上,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年增加1立方米每吨左右,高瓦斯矿井数量每年增加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数量每年增加3%。矿井突出危险性加大,水、火、冲击地压、热害等灾害越来越严重,防灾抗灾难度加大。,4.1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客观因素,80,4.历史上煤炭行业在民众印象中一直是事故多发和工作环境差的行业,煤矿很难普遍招到素质高的职工,队伍素质不适应困难条件的工作要求。5.煤矿企业经历了几次经济困难时期,管理人员和高素质工人流失严重,煤矿安

36、全投入和基础建设受到影响,安全欠账较多。6.个体经济管理的煤矿,由于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安全基础和管理更差的煤矿成为安全管理的重灾区。 7.市场对煤炭的旺盛需求加大了煤矿安全生产压力。煤炭市场需求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40亿吨。个别地区和煤矿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不能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盲目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81,8.安全基础仍然薄弱,保障能力低。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在我国现有生产矿井只有约1/3符合安全先进矿井生产条件;1/3的现有煤矿,有可能经过重组和技术改造,形成安全高效生产能力;其余有1/3矿井实际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基本没有改造成安全高效矿井的条件。9.办矿

37、多元化造成安全管理相对薄弱。目前,全国已列入整合技改的煤矿有5000余处,在建项目7000余个,“十二五”时期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将全面铺开,兼并重组矿井跨行业、跨地区扩张现象多,办矿标准多层次、办矿格局多元化,现场管理相对薄弱,事故易发。,82,4.2 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观因素,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三违”造成的。间接原因:一是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二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三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四是安全设施系统有缺陷,安全技术保障不到位;五是违法违规生产作业,法规规程措施执行不到位。,83,1)胜利东二露天煤矿“2.8

38、”运输事故案例,事故经过:2012年2月8日16时20分,胜利东二露天矿储运部同心运行段召开班前会,当班出勤24人,布置工作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后现场交接班。一次破碎站控制室当班两名巡检工张和孙到岗后正常生产作业。22时11分,张离开控制室去巡检;22时15分,张拿着手电和扁铲钻入运转的卸料胶带机下面清理托辊上的粘料;22时17分,张的手电掉落地上;22时25分,孙走出控制室到胶带前,发现张连同扁铲被卷入胶带和托辊之间,孙立即拽停胶带急停开关拉绳;胶带机停机后,张倒在地上,孙立即打电话报告工长和集控室,然后把张从胶带上抱出,依靠在胶带架子旁。工长赵等人赶到后,共同将张抬到控制室,随后值班车将张送

39、到锡盟人民医院救治,至2月9日2时17分,张经抢救无效死亡。,84,4.3 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巡检工张没有采取停机措施,违章冒险进入一次破碎站 卸料胶带下面清理托辊粘料,被运转的胶带机卷入胶带和托辊之间致死。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操作人员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不严格;二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三是相互保安不到位,巡检工张作业无人监护 ;四是安全防护工具有缺陷,没有佩戴矿灯,手拿手电作业;五是照明不符合安全规定。,85,安全管理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严格,习惯性违章现象严重;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缺陷,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健

40、全,作业环境存在着安全隐患;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现场过程管控缺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巡检一人作业,缺乏相互保安;个人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不全或有缺陷。,86,87,2)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案例,4.3 事故案例分析,王家岭煤矿基本情况,王家岭矿为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该矿所在区域小窑开采历史悠久,事故发生前该矿井田内及相邻共有小煤矿18个。该矿由中煤能源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集团)合资(各占50%股份)组建的华晋焦煤公司开发建设。发生事故的王家岭矿碟子沟项目井巷工程由中煤能源集团下属的中煤建设集团第一建设公司(以下简称中煤一建公司)第六十三工程处(以下

41、简称中煤一建六十三处)施工,北京康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迪监理公司)负责监理,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电法勘探研究所承担井巷探测项目。,88,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经过,2010年3月24日、25日,王家岭煤矿聘请的物探人员王益(原属西安煤科院)在王家岭矿区碟子沟项目部进行的探测数据均表明掘进前方异常,仍作出“可以正常掘进”的探测成果表,贾剑勇(工程部部长)、吴东红(地质工程师)对此未仔细分析,作出了可以正常掘进的“水害预报”,并送达邹达山(项目部地质技术员)和葛廷福(监理部驻矿总监代表),未引起二人重视。3月28日10时30分许,工人发现渗

42、水,曹奎兴(项目部生产副经理)等人前往渗水点查看后,向张军伟(项目部技术副经理、防治水领导组副组长)汇报了渗水情况,张军伟到达渗水处下令停止掘进,改为支护作业。曹奎兴、张军伟升井后将渗水情况向姜世杰(项目部经理、防治水领导组组长)进行汇报,姜世杰没有采取停工撤人措施。安检员程润新也给常世坤(项目部安监站站长)汇报了渗水情况,但未尽职责采取措施。,89,山西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经过,12时左右,张军伟升井。这时,姜世杰、曹奎兴、张军伟以及项目部安监站站长常世坤都得知井下渗水,也知道3月24日、25日物探结果显示20101回风巷掘进前方异常。但上述透水征兆都未引起他们的重视,未采取果断措施停

43、工撤人,进行钻探验证。13时12分许,透水事故发生。,90,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矿201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附近小煤窑老空区积水情况未探明,且在发现透水征兆后未及时采取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等果断措施,掘进作业导致老空区积水透出,造成+583.168m标高以下巷道被淹和人员伤亡。(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并存)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地质勘探程度不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未查明老窑采空区位置和范围、积水情况;水患排查治理不力,发现透水征兆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施工组织不合理,赶工期、抢进度;未对职工进行全员安全培训,部分新到矿职工未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作业,部分特殊工种人员无证上岗。,91,92,王家岭煤矿

44、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文地质资料未查清,没有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规定,没有按要求配备探放水钻机,未采取打钻探水措施;二是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井下安排15个掘进面同时作业,当班作业人员过度集中,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三是现场管理不到位,单纯追究产值、速度,忽视安全生产;四是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采取停止作业、立即撤人等果断有效措施;五是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顶板淋水,但一直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六是施工组织不合理,违反施工组织程序,在矿井一、二期工程没有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就强行施工三期工程;七是安全培训不到位,新到职工未培训

45、就安排上岗作业,部分特殊工种无证上岗。,93,对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检察机关审查认为,姜世杰、曹奎兴、张军伟、常世坤、邹达山、贾剑勇、吴东红、葛廷福、王益,违反了有关安全规章制度,致使发生“328”特大透水事故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犯罪。山西省乡宁县检察院对王家岭煤矿“328”特大透水事故中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9名责任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94,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共30人),1.中煤六十三处碟子沟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副经理,。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2.中煤六十三处安监处处长,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工作。行政撤职、党内严重警告。3.中煤六十三处总工程师、处党委委

46、员,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4.六十三处处长、党委副书记。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5.中煤十处处长、党委副书记。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6.中煤一建安监局局长。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7.中煤一建公司总工程师。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8.中煤建设集团副总经理,一建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9.康迪王家岭矿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解聘职务,依法吊销其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10.康迪监理公司副总经理。行政撤职、党内严重警告。11.康迪监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12.中煤西安设计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家岭矿井设计项目负责人。行政记过。13.中煤建设集团副总工程师

47、、安全监察局副局长。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14.中煤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行政记大过。15.中煤建设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16.中煤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行政记过。17.王家岭矿建区建设指挥部常务指挥、总工程师,行政撤职、党内严重警告。,95,18. 华晋焦煤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家岭矿区建设指挥部党总支书记。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9. 华晋焦煤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王家岭矿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给予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20. 华晋焦煤公司基本建设处处长、离柳矿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质检站站长。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48、。21. 华晋焦煤公司副总工程师、安全监察局副局长。给予行政降级处分。22. 华晋焦煤公司副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生产技术处处长。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23. 华晋焦煤公司总工程师、瓦斯综合治理研究所所长。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4. 华晋焦煤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5. 华晋焦煤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6.山西焦煤集团董事、党委常委、总工程师。给予行政记过处分。27. 西安研究院电法勘探技术研究所技术专家,王家岭煤矿井下物探项目技术负责人。给予行政降级处分。28.西安研究院电法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

49、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9.西安研究院副院长。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30.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基本建设局局长、党总支书记。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96,交流内容,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二、安全相关概念及理论三、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四、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五、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97,5.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对策,(一)确定了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原则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政策、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解决影响煤

50、矿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加强瓦斯、水害、火灾等重大灾害的超前预防,落实源头治理措施。强化执法,落实责任。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监察,严格执法,认真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98,严格准入,有序退出。严格煤矿企业安全准入制度,明确矿井规模和抗灾能力标准,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建立煤矿有序退出机制,关闭灾害严重难以治理、生产力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明确相关政策及补偿办法。依靠科技,提升素质。坚持“科技兴安”,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