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440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会计基础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会计基础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会计基础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会计基础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学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基本知识。学习要求:结合所熟悉了解的经济生活常识,从经济规律角度学习了解有关会计基本原理知识。,本章基本内容与学习重点,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和职能,第二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第三节 会计目标和会计核算目标,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基本原则,第五节 会计方法,第六节 会计学及会计学体系,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二、什么是会计三、会计的特点四、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原始的计量记录会计的维形(原始社会) 结绳记数、绘图记数、刻石记事单式簿记官厅会

2、计(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西周:“会计”二字的出现 唐宋:中国会计的全面发展时期(四柱清册) 明清:龙门账复式簿记民间商业会计(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四脚账(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元 + 入 出 = 存旧管+ 新收 开除 = 实在期初结存 +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 期末结存,进缴=存该,新中国成立后会计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按照所有制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划分的企业会计制度。1985年公布了中华人国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进行了修订。会计法后又全面修改补充,于2000年7月起施行。1992年11月公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

3、准则,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1993年财政部发布了13个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1月27日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27日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2005年1月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6年,财政部修订和新发布的1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开始实行。中国会计正朝着国际趋同化的方向发展。, 2、世界会计的发展过程(世界会计发展上的三个里程碑)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卢卡帕乔利(Luc

4、a Pacioli)出版了一部名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Summade Arithmetica, Geometria, Proportioniet Proportionalita)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复式记账法,并从理论上给予了必要的阐述。从此,会计开始以一门真正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而载入史册,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生了产业革命,由此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适应资本主义大企业的经营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自由职业”的身份出现(实际上是为公司股东服务)的“特许”或“注册”会计师协会-

5、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从此,扩大了会计的服务对象,发展了会计的核算内容,会计的作用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技术被推广到会计领域,引起并继续促进会计工艺的彻底革命,使会计的性质、职能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标准成本”、“预算控制”理论的应用和“泰罗管理”理论的推广,传统的会计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诞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结论: 会计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随生产的发展、管理的需要而发展。,二、什么是会计,古代会计的含义:包括记录、计算、管理、考核等内容。记录

6、:反映生产活动、商业活动的过去,相当于现在的“记账”。计算:指数量计算,要求“月计岁会”,相当于现在的“算账”。管理:古代会计比现在的会计权力要大,除会计管理外,还包括掌握财政、政法、统计等管理权,相当现在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按日、旬、年进行审查、分析,含有现在的“会计监督”和“审计”等内容。, 现代会计的定义 会计(accounting)是指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运用一系列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据以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的管理活动。,提示:现代会计定义的主要观点管理工具论、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 对现代会计的理解: 以货币为主

7、要量度(会计计量特点) 对经济活动的价值量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基 本职能和会计对象) 会计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 性(会计基本要求) 运用 一系列方法(会计方法) 提供经济信息、进行经济管理(会计目的),三、会计的特点, 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货币、实物、劳动计量) 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来提供经济信息,四、会计的基本职能, 马克思的结论:观念总结和对过程的控制 传统提法:反映、监督会计法定名:核算、监督两者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为监督提供依据;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为核算发生作用。会计的作用:反映过去、控制现在、预测将来。,第二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

8、素,一、会计对象 定义: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表现形式:从上述会计的概念中可知:会计是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会计对象的表现形式是“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能以货币计量、引起资金发生变动的各种业务活动。如:购货、销货等,但开会、签定合同等不属经济业务。,概括起来:会计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资金运动,静 态时点,动 态时期,资金去向资金存在和分布的状态,资金来路来源渠道,资 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收 入,费 用,利 润,静 态 要 素,动 态 要 素, 资 产(asset) 1、含义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9、来经济利益。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其本质表示为资金占用的方向。 2、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两大类。,是否容易变现或被耗用,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其他流动资产,债券投资,股票投资,长期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 负 债(liability) 1、含义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其本质表示为资金的来源渠道。 2、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

10、应付及预收款项,其他流动负债,负债的分类,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应付股利,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ownership interest) 1、含义 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用等式表示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2、构成 实收资本(capital)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构成企业注册资金,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股本溢价,企业按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 由于各行业的任务、目的及管理要求不同,其经营过程也不同,因此,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形式也有区别。,G,其中:,制造企业:

11、,商品流通企业:,W,G,W,G,G,W,P,W,G,W,W,G,G,资金运动,物质运动,供,销,购,产,产,销,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形式(以制造业为例),权益资本,负债资本,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资金取得,提公积金,交纳税费,补偿生产耗费,分配利润,资金周转、耗费、积累,资金分配,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收入,费用,利 润, 收入(revenue; receipt) 1、 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资产出

12、租收入, 费用(expense; cost) 1、含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构成 营业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企业销售商品的成本,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等销售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发生的费用,利息、手续费等,费用,确定费用时应注意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the revenue charge and capital charge) 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发生时计入长期资产的价值。 如果把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核算就

13、会低估资产、虚减利润;若把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核算就会高估资产虚增当前利润。, 利润(profit) 1、含义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构成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利润,确定利润时应注意收支的配比性(matching)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求收入与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相关的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以便正确计算当期损益。 所谓配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期的费用相配比。, 总结 综上所述,资金运动的

14、具体表现形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二、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 定义: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是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形式。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第三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核算目标,一、会计目标(accounting objective) 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经济条件下,通过会计核算和监督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使其以最少的资金耗用、最低的资金占用,尽可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作用:1、决定整个会计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 2、是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会计核算目标 总

15、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表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第四节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是会计核算的行为规范,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部分。 基本准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和财务会计报告要求; 具体准则是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2006年我国重新整理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

16、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行。,一、会计基本假设(accounting assumption),又称会计假定或会计基本前提,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计。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 也可称为会计实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一切独立核算的特定单位是会计服务的对象。会计主体假设解决了会计“为谁而做”。 注意: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般都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going-co

17、ncern) 是指在未来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该假设可比做数学中的射线:, 会计分期 (accounting period) 又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此及时计算盈亏,按期编制报告,定期提供信息。按惯例,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度、中期。按公历制确定,即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假设共同规范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假设可比做数学中的线段:, 货币计量(money unit) 指各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

18、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 若通货膨胀比较严重,该假设失真,因此,该假设包括币值稳定 (stable-monetary-unit)假设。 在多种货币并存时,需要选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一些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因素如企业研发能力,需要企业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加以反映。,权责发生制 (the accrual basis ) 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核算基础。 例1:甲公司2011年1月5日销售产品一批给A公司,价值10 000元,产品当日发出。货款于3月6日收妥存入银行。 例2:甲公司2011年1月2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预付下月将购入的材料货款6 000元。,二、会计核算基础(account

19、ing basis), 权责发生制 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凡是应属于本期的收入与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和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应属本期的收入与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上例1中,应作为1月份的收入; 例2中,应作为2月份的费用。,1月5日销售产品10000元给A公司,产品当日发出。3月6日收妥货款存入银行。,1月25日以存款预付下月6000元。, 收付实现制(the cash basis principle) 又称实收实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

20、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凡是本期内实际收到或支付现款,不论其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是本期没有收到或支付现款,即使应当归属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上例1中,应该作为3月份的收入; 例2中,应作为1月份的费用。,1月5日销售产品10000元给A公司,产品当日发出。3月6日收妥货款存入银行。,1月5日以存款预付下月材料款6000元。,课堂练习, 乐华公司5月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要求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本月收入、费用和利润。1、本月现金销售收入80 000元;2、本月赊销收入60 000元,其中本月已收到现金40 000元;3、

21、上月赊销本月收到现金22 000元;4、本月预收货款18 000元,尚未发出产品;5、上月预收货款60 000元,本月发出产品;6、本月发生现金支付款项80 000元;7、本月发生欠付货款20 000元,月末仍未支付;8、应由本月负担,上月已经付现的货款4000元;9、应由上月负担,本月付现的利息支出10 000元; 10、应由以后年度负担,本月已经付现的支出30 000元。,课堂练习参考答案,权责发生制:收入=80000+60000+60000=200 000费用=80000+20000+4000=104 000利润=200000-104000=96 000收付实现制:收入= 80000+

22、40000+22000+18000 =160 000费用=80000+10000+30000=120 000利润=160000-120000=40 000,课堂讨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 利与弊讨论方法:分成两组第一组:权责发生制的支持观点第二组:收付实现制的支持观点,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总结: 收付实现制,会计记录直观、简便,但它不能合理计算本期盈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企业中不予采用。 权责发生制,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负担的费用,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行配比,正确计算各期财务成果,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Qual

23、itative Requir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以会计核算基础为前提,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了8条基本要求。,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1. 可靠性(reliability ) 要求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即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relevance)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如果会计信

24、息提供以后,没有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3. 可理解性(clarity) 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4.可比性(consistency)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以及影响数等,在会计报表上加以说明。,5.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 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

25、据。6. 重要性(materiality)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7. 谨慎性(prudence) 也称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如资产提减值准备,加速折旧法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8.及时性(timeliness)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就没有任何意义。,四、会计计量属性(accou

26、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在财务会计中,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要素可用财务形式定量化的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货币计量,从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at):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资产按照购买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买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cu

27、rrent cost):又称现行成本。通常表现在本期重置或重建持有资产的一种计量属性。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计量资产在正常过程中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但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现值(present value):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

28、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虽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公允价值(fair value):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五、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报表附注及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第五节 会计方

29、法(accounting method),一、会计核算方法,发生经济业务,复式记账,设置科目与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二、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凭证监督方法、会计账簿监督方法、会计报表监督方法等。三、会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专题分析、简要分析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事后分析四、会计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预测法等 五、会计决策方法回收期法、盈亏平衡法、投资报酬率法、净现值法等,第六节 会计学及会计学体系,一、会计学(accountancy) 属于管理学科的一个分学科,是研究如何建立和运用各种会计方法和技能,掌握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的规律性的一

30、门职能科学。 二、基础会计学 是会计学的基础学科,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三、 会计学体系,按学科体系分,主干学科,边缘学科,辅助学科,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高级会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审计学、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国际会计金融会计、税务会计、会计史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法规等,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法学会计、社会会计等,企业会计,按会计学体系分,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电算化,预算会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银行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会计、成本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思考题:如何认识会计发展的规律?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会计核算对象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