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537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赏析 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授课教师: 易俗河镇三中 艾淑辉,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复习,知识与技能: 理解诗意、品味语言、分析技巧。情感价值观: 谈对诗歌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复习重难点: 重点: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难点: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复习目标,观察下列诗词赏析题,看谁能全面找出中考赏析题型和考点:(一)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我发现(一),(二)、阅读菊,完成13题。(2006年长沙中考题

2、) 菊 (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这首诗从整体上分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赋予菊花怎样的品质?3.试分析“露湿秋香满池岸”中“湿”“满”两个动词给读者带来的艺术享受。答:,(三).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2006年株洲中考题)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

3、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理由:,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开放性表述试题。,考点: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

4、征手法等。,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比较下列诗词,完成下列各题。,一、解析:诗词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和“楚江、碧水、青山、白帆、红日”就是体现主旨的重要意象,它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所以意象是作者的感情载体。而意境是由诸多意象组成的可见可感画面,大凡雄心壮志伴随开阔壮大的意境,孤独悲伤伴随荒凉暗淡的意境。,提示:诗之主旨大多归结在 “志”与“情

5、”二字上。,景: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赞美河山美丽。 志:抒雄心壮志 悲壮未酬之志 情:爱国志士的愤情。 思念亲朋与故乡的愁情。 天涯游子的悲情。 隐者的淡泊高洁之情。,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如:泊秦淮,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如:天净沙 秋思,如:归园田居,如:钱塘湖春行过故人庄观沧海,诗词主旨,一看标题 二看景三看抒情 四看整,标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春夜喜雨杜甫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6、,理解诗意: 意象:人、物、景 意境:融入诗人感情的生动画面 主旨: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一看标题二看景,三看抒情四看整),我发现,山行留客 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围绕一个( ) 字,通过山行所见,歌咏了山地春天的美景,最能体现春天活力的一个字是( ),通过意象品味下列诗句,把握诗之语言。例:,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我认为: 。2、“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我认为: 。,方法: 1、品“诗眼”、“词眼”。关键词又称为“诗眼”、“词眼”,它往往可以使平

7、淡无奇的境界全出,能更真切的传达诗情诗旨,增强诗词的形象性,为诗词增添情趣或理趣。形式上(修辞、生动形象等)内容情感上(表现何种精神、揭示什么哲理、给人何种启示)比较鉴别(同类题材比较情感精神上的异同) 2、品诗人的风格:诗人风格:李白:雄奇夸张,愤世嫉俗 杜甫、陆游: 苏轼:一贬再贬,旷达豪放 辛弃疾: 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陶渊明: 杜牧:以古讽今 以小见大 李清照:,提示:诗之语言风格或“豪放激昂”或“婉约细腻”或“清新自然”或“明了生动”,分析技巧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如典故、象征、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如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直接

8、抒情间接抒情、情景结合等),教你一招,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我想那缥缈的天空,自然有美丽的街市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6、无限旱苗空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10、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我来试一试,1、动静结合 2、虚实相生3、对比衬托4、联想想象5、引用化典,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春夜洛阳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昭君怨 郑域道是春来花末,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我来试一试,上面三首诗词各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解题思路与技巧:,理解诗意: (1) 意象:人、物、景 (2)意境:融入诗人感情的生动画面 (3)主旨: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知识整合,品味语言 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对全诗语言风格的理解,分析技巧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如典故、象征、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如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情景结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