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670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确权培训教材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有土地确权,2012.06.20,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从土地权属演变情况来看可分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集体)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演变(国有),土地权属类型,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491953 年,农民土地私有阶段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运动使土地由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但是,基于农民个体生产经营的现状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认为必须提倡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民互助合作,引导农民走上共向富裕的道路,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同时也强调,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不能挫伤农民个体经营的积极性。 1951 年9月9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531956 年,互助组和初级社阶段。互助组,在土地与其他生产资料私有

3、和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劳动互助,一般由十几户到二十户组成。初级的农业合作社,土地与其他生产资料私有,实行土地入股、集中劳动、统一经营,按劳力和土地分配。农户拥有土地所有权,退股自由,集体具有土地使用权,统一安排使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561958 年,高级社阶段。1956 年6 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入社的农民私有的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以及土地上附属的私有塘、井等水利设施等,无代价地归转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但可保留原有的坟地、宅基地不入社。1958 年8 月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小社并大社”,自留地、零星果树等都逐步“ 自然地变为公有”。至

4、此,农村土地从个体农民所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一个月内即结束了农民土地私有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归于合作社,农户家庭经营主体地位被农业基层经营组织与基本经营单位取代。,1956年1月18日,上海市举行了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表会议。这是代表们纷纷把要求办高级社的申请书送上主席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591978 年,人民公社阶段。1959 中国农村开始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确定了农村土地以生产队为基本所有单位的制度。1960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1962 年9 月中共中央

5、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范围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定下来后长期不变 。1963 年3 月关于社员宅基地问题规定社员宅基地的所有权归生产队所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归各户长期使用,宅基地上的附着物归社员所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78 2008年,家庭承包经营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经济开始发生转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核心就是土地政策。以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面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确立。30 年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变迁主要

6、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展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2008年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2008年1月1日,成都正式启动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主体地位得到制度的保证,由此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强化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用“全域成都”的新理念,打破城乡界限,科学编制全域成都规划;就是为了激活农村土地资产的资本属性,增强农村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发展和完善各种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产权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就是为了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产权和资本为纽带,通过多种实现形式将

7、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向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从而为土地顺畅流转提供制度保证。,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491952 年,没收和赎买 1950年11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没收封建地主在市郊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并规定了相应的分配、使用办法。没收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政府及反革命分子等占有的城市土地,无偿地把它们变为国有土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业主拥有的城市地产,用赎买的办法将它们转变为国有财产。到1951年底,历史性的土地没收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政府拥有了属于全民所有的一

8、部分城市土地,这为以后的城市土地国有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531966年,社会主义改造1953颁发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对征收土地的原则、程序、审批权和各类补贴费用等方面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并着手对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市区的私人地产主要采取赎买、公私合营、国家经租等方式,定价收购,按本付息。由于这部分土地私有者占全社会人口的比重不大,政策在推进中也比较宽松、稳妥,所以这一历史进程虽长达10余年,却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1966年中央政府宣布取消定息,停止付租,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正式结束。,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671982年,城市土地国有化在“文化

9、大革命”期间,各地相继实现了城市土地的国有化,1982年12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方式宣布:“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终于终结了城市土地产权全部国有化的漫长历史,并从最高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国家多年所推行的土地公有制,完成了城市内部少量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土地向国有产权的无偿转移。,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演变,1982今,城市土地产权制度不断完善1982年,深圳特区开始按城市土地的不同等级向城市土地使用者有所差别地收取土地使用费; 1987年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1988年4月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了我国国有土地有偿

10、、有限期使用的制度。1999年,允许国有企业将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后有偿转让,其收入用于企业扭亏、脱困。,什么是国有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一)城市市区的土地(82年);(二)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三)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四)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六)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有土地所有权取得方式,承继:新中国

11、成立后,旧中国的国有土地就当然地成为新中国的国有土地。没收:我国以没收的方式取得国家土地所有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建国之初,1949年9月,我国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没收战犯、汉*、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子财产的指示,规定对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和反革命分子的财产予以没收。二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集体经济组织违法使用其所有的土地的,国家依法予以没收。 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两次土地国有化的法令取得了一些原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农事试

12、验场、国营示范农场”、“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荒地、大荒山、大盐田及湖、沼河、港等”、“地主或公共团体所有的沙田、湖田”均为国家所有。依据宪法直接取得: 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从而将城市中原来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全部收归国家所有。征用:指国家为了建设的需要,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为国家所有。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征用已成为现在和将来国家取得土地所有权的主要方式。国家对集体土地进行征用必须坚持两项原则:首先,必须是国家建设确有需要,不能随意滥征土地;其次,必须给予合理补偿。,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几个特点,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惟一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

13、是国有土地的所有者,但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只能由代表全国人民利益的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或授权的各级政府行使,其他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无权干涉。(土地一级出让就是行使所有权)所有权客体的广泛性 国家土地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客体相当广泛,城市市区的土地、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还有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道路、河道、荒地、山林、滩涂等。所有权不可逆转性 即一块土地如果已经转为国有土地就不可能再转化为集体土地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优先性 “无主土地属国有”,历史上只要一直没有分配给集体的土地就是国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性 国家是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惟一所有权主体,

14、但由于国家的特性所决定,国家不直接行使土地使用权,而是依法授权给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行使,国家则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使进行监督。农民集体可以使用国有土地,但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发生改变。,什么是确权?,确权的含义确权是指组织机构或行政机关对相应权利的确认。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权利的确权。如:房产确权、土地确权、基金确权等土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国有土地确权中几个认识误区,误区1:国有土地确权就是把集体土地确为国有。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唯一的途径是上级人民政府批准依法征收。确权是在涉及土地不能明确

15、是集体还是国有的情况下,通过收集证据资料,最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由县级人民政府对该宗地是集体还是国有进行确认。国有土地确权,收集的证据材料证明该宗地应该是国有土地后,由国土主管部门报市政府进行确认而已。,国有土地确权中几个认识误区,误区2:国有土地确权后按照集体征地政策拆迁通过调查和资料收集,已证明该宗地为国有土地后,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给该宗地在法律法规上认可的实际使用权利人,应作为国有土地对涉及房屋征收与拆迁应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执行,评价方式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十一条“被征收房屋价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正常交易情况下,由熟悉

16、情况的交易双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评估时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但不考虑被征收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 而不是按照我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拆迁标准实施(土地补偿费(土地所有权)、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附着物所有权)、安置补助费(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确权中几个认识误区,误区3:国有土地确权就是确国有建设用地。国有土地确权是对土地所有权的认定,即是集体所有还是国家所有,没有对土地的用途进行认定。国有土地确权后,用途可以是建设用地,但也可以是农用地或未利用地。,国有土地确权中几个认识误区,误区4:国有土地确权后地就是土地储备中心或社区的。同误区3一样,国有土地确权是对土地所有权的认定,即是

17、集体所有还是国家所有,没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认定。国有土地确权后,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给该宗地在法律法规上认可的实际使用权利人。,国有土地确权主要时间节点,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同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依据其规定,凡当时没有将土地所有权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有土地确权主要时间节点,1962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六十条公布以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的华侨农场使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含合作化之

18、前的个人土地),迄今没有退给农民集体的,属于国家所有。实施后未划入农民集体范围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有土地确权主要时间节点,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5月14日公布施行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58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即行废止。 六十条公布时起至一九八二年五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国家所有:、签订过土地转移等有关协议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进行过一定补偿或安置劳动力的;、接受农民集体馈赠的;、

19、已购买原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的;、农民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转为全民所有制或者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国有土地确权主要时间节点,1986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通知发布之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租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能够恢复耕种的,退还农民集体耕种,所有权仍属于农民集体;已建成永久性建筑物的,由用地单位按租用时的规定,补办手续,土地归国家所有。,国有土地确权主要时间节点,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1982年5月国家建设征用土

20、地条例公布时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开始施行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违反规定使用的农民集体土地,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了清查处理后仍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确定为国家所有。,国有土地确权主要几种类型,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82年)国家建设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依法批准)开发利用国有土地,开发利用者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仍属国家。(国有林场、农场)国有铁路线路、车站、货场用地以及依法留用的其他铁路用地属于国家所有。土改时已分配给农民所有的原铁路用地和新建铁路两侧未经征用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县级以上(含县级)公路线路用地属于

21、国家所有。公路两侧保护用地和公路其他用地凡未经征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仍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国有土地确权主要几种类型,国有电力、通讯设施用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国有电力通讯杆塔占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未办理征用手续的,土地仍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对电力通讯经营单位可确定为他项权利。军队接收的敌伪地产及解放后经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划拨的军事用地属于国家所有。河道堤防内的土地和堤防外的护堤地,无堤防河道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以下的土地,除土改时已将所有权分配给农民,国家未征用,且迄今仍归农民集体使用的外,属于国家所有。县级以上(含县级)水利部门直接管理的水库、渠道等水利工程用地属于国家所有。水利工程管

22、理和保护范围内未经征用的农民集体土地仍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国家建设对农民集体全部进行移民安置并调剂土地后,迁移农民集体原有土地转为国家所有。但移民后原集体仍继续使用的集体所有土地,国家未进行征用的,其所有权不变。,国有土地确权主要几种类型,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农民集体建制被撤销或其人口全部转为非农业人口,其未经征用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继续使用原有土地的原农民集体及其成员享有国有土地使用权。(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规定,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兼并农民集体企业的,办理有关手续后,

23、被兼并的原农民集体企业使用的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家所有。乡(镇)企业依照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审批程序和补偿标准使用的非本乡(镇)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土地所有权有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我国土地产权改革历史进程图,如何确权?,土地确权谁来办?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土地管理部门具体承办。需要确权时由土地相关权利人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权利人提供确权证明材料,国土局进行调查核实,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政府进行国有土所有权权属认定,市政府审查通过后,下达国有土地所有权确权批文。,如何确权?,土地确权证据依据土地详查形成的土地权属协议书

24、、认定书、人民政府下达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城镇地籍调查资料;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出让合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人民政府颁发的房产证明;新中国成立之后双方签订的土地、山林等权属或界线的协议;法院判决:使用土地的事实情况,是占有还是侵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等。,如何确权?,国有土地确权需要的主要材料:确权申请;权属证明材料( 1987年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前的书面证明材料,证明该土地已使用,且不属于村组集体所有土地);地籍调查资料、宗地地籍图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经公示无异议的宗地地籍调查情况和范围图;,如何确权?,涉及到的主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