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 第2册,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 3、会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推拉理论”,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应用“推拉理论”说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经济落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安排大量劳动力,繁荣了经济,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达,城市化的动力,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城市化,经济学家认为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因此,城市化是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口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在城市集聚的过程。,上图表示有史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据图判断世界城市化进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世界城市化进程,缓慢增长,加速发展,迅猛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几千年前,18世纪中
3、叶,二战结束,现 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 (起步),空前发展,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世界城市化进程模式,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世界城市化进程模式,70%,25%-30%,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水平较高,增长迅速,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二、世界城市化进程,25%-30%,70%,(呈“S”型曲线),伦敦的 城市扩展,低,缓慢,缓慢,城市规模小,城市问题不突出;城市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分异不明显,较高,快,扩大,郊区城市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劳动力过剩、城市环境恶化,高
4、,慢或停滞,继续扩大,大城市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有些国家推行再城市化),思考探究: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什么阶段?,上升阶段,思考探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城市化进程有差异吗?,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差异,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的时间早晚有什么差异?为什么?2、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有什么差异?它们分 别城市化的哪个阶段?3、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4、那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符合城市化一般正常发展过程的实际?,1. 城市化起步,2. 城市化水平,3. 城市化速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
5、化的差异,1. 城市化起步,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起步早,起步晚,2. 城市化水平,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水平高,水平低,3. 城市化速度,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速度(慢快慢),速度(慢快),25%-30%,70%,后期成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或初期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1.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工业革命后),目前速度趋缓;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二战后),速度快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18,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二
6、、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9世纪晚期,二战结束,现 在,加速发展(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慢,发达国家水平高;发展中国家水平低,但发展迅速。,18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起步早,工业革命开始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乡村人口转 为城市人口,起步晚,发展快,发展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二战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才得到发展,城市化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人口比重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7、长过快、农村劳力过剩,人口增长趋缓,城市中心区衰落,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异变大,纷纷涌入城市,思考探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对比,后期,初期或中期,早,晚,慢,快,高,低,相适应,不相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这些国家是世界城市化的典型代表。英国最早,美国、日本最发达,巴西出现“虚假城市化”,印度人口众多“滞后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原因,推力,反推力,素质,不高
8、,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滞后城市化,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
9、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虚假城市化,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
10、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城市外缘的棚户区,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南美最大的贫民区,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时间:20世纪5070年代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表现: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结果:市中心区人口数量下降,并出现“产业空心化”和经济萧条、衰败等,郊区则逐渐
11、繁荣。,难点突破:郊区城市化现象,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城市化,新型郊区城镇,2.21,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城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所“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城市郊区化:是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工商服务业等在大城市市区里由内向外、由市中心区向郊区拓展的过程。,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郊区城市化,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
12、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难点突破:逆城市化现象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逆城市化,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合作探究: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在郊区集中,使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逆城市化:,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区人口迁往环境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的现象。,城区,
13、郊区,环境质量下降,乡村,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二者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过程,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逆城市化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化发生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逆城市化发生在城市化的后期从人口空间分布看(迁移距离)郊区化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近)逆城市化人口大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迁移(远) 从城市空间看(城市自身的发展)郊区化以居住为主,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逆城市化大城市的区域拓展已趋停滞, 从城市人口数量看:郊区化人口变动集中在城市范围内,并吸引农村人口,城市总人口在增加逆城市化人口
14、流向大城市以外地区,城市人口减少,巩固强化,下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读图,完成12题。,1左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B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2右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D再城市化,C,A,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 。 目的:针对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西方各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的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表现:人口迁回城市结果:城市复兴,难点突破:再城市化现象,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再城市化,针对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西方国家与城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
15、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总而言之,再城市化就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易混辨析: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逆城市化:大都市区人口外迁,移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再城市化: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移民的影响,使得市区内人口增长。,(1)根据城市化水平,表示发达国家的是 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 曲线。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3)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4)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
16、 的发展水平。,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社会经济,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你自身感受出发,你认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自由讨论,三、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贫民窟和棚户区) 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等),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
17、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城市化产生的问题,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三、城市化产生的问题,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三、城市化产生的问题,4、社会秩序混乱,三、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四、解决途径,5、提高公民环保意识,1、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绿化城市,2、控制城市规模、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职能,3、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4、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 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
18、措施,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合理规划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不能简单地只理解为绿化好、空气好的城市,而是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把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一座“蓝天、碧水、绿地、花鸟城”正逐渐展现,一个绿色生态新家园正在建设着,中山正从建设“通用型”经济网站城市向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转变。,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山,建设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
19、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卫星城(Satellite Ctiy)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例如:广州市郊区的花都、从化、番禺、增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烟尘、烟气、尾气,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酸雨,1952年12月5日,一团浓重的黄色烟雾笼罩了英国首都伦敦,能见度突然间变得极差,人们走在大街上,无法看清自己的双脚
20、,公共汽车靠打着的手电筒带路缓缓前行;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感到呼吸困难。从12月5日到12月9日这短短的几天里,就有4000多人被黄色烟雾夺去生命。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酸雨,纽约的光化学烟雾,()、城市水污染,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些金属导致“公害病”,自1995年起,居住在日本富山市神通川下游地区的一些农民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得病初期,患者只感到腰、背和手足等处关节疼痛,后来发展为神经痛。患者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晚上睡在床上经常痛得直喊“痛、痛”因此这种病被称为“痛痛病”,又称为“
21、骨痛病”。得了这种病,人的身高缩短,骨骼变形、易折,轻微活动,甚至咳嗽一声,都可能导致骨折。一些人痛不欲生,自杀身亡。 经过调查,造成这种骨痛病的原因是神通川上游的炼锌厂长年累月排放含镉的废水,当地农民长期饮用受到镉污染的河水,并且食用此水灌溉生长的稻米,于是镉便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积聚,引起镉中毒,造成“骨痛病”。,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
22、气污染事件;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以致酿成大灾。,3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
23、,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1955年,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 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1954年,水俣湾
24、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经过近十年的分析,科学家才确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是水俣病的起因。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成甲基汞(CH3HCl),这种物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后,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毒性极大。在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实现现代化经营,成为从事铅、锌矿的开采、精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然而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
25、等重金属的废水却直接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水田土壤、河流底泥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从1931年到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7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日本第一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四日市上马,1958年在四日市海湾打的鱼开始出现有难闻的石油气味,使当地海产品的捕捞开始下降。1959年由昭石
26、石油公司投资186亿日元的四日市炼油厂开始投产,四日市很快发展成为“石油联合企业城”。然而,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使当地天空终年烟雾弥漫,烟雾厚达500米,其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不适。从1960年起,当地患哮喘病的人数激增,一些哮喘病患者病甚至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1979年10月底,当地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达775491人,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8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
27、物油污染。由于当时把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用去做鸡饲料,造成了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的事件。随后九州大学附属医院陆续发现了因食用被多氯联苯污染的食物而得病的人。病人初期症状是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后期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等,重者会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以至死亡。1978年,确诊患者人数累计达1684人。,赤潮水体富营养化,“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引起海水异常变色的现象。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
28、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发生在淡水中称为水华现象 原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大量排放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类促进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赤潮的危害1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固体垃圾污染,垃圾堆放场,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塑料袋、易拉罐、废电池等,()、噪声污染,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工厂、施工场地的机器声,车辆的噪声、商店中的音响发出的噪声等,除此之外还有,3、城市化带来的其他问题社会地理环境,交通拥挤,交通堵塞,停车问题,居住条件差,深圳的 “城中村”,北京的胶囊公寓,香港的“笼屋”,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大型招聘会,治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