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597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 结 构 转 变,第三篇 结 构 转 变,第六章 二元经济发展第七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第八章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和城市化过程曲线,城市化(urbanization),也可称为城镇化,指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集聚,农村人口不断

2、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自然历史过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财富、技术和工业及服务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一个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所以通常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市化率,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它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1979)撰写的城市地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城市化过程曲线”,即诺瑟姆曲线。,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诺瑟姆根据城市化率的不同,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

3、段,包括城市化初级发展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和城市化成熟阶段。,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逆城市化: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地理的演变出现了大城市人口明显萎缩,人口由大都市或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乃至更外围的乡村地区迁移,中小城镇或卫星镇加速发展,可能按传统的统计口径表现为城市化率绝对下降。美国经济地理学家布莱恩贝里(Brian Berry)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机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对城市化和城乡关系都有精辟的分析。,第一节 城市化与

4、工业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人类生产力发展和分工深化、社会演进的角度来认识城市化现象的。他们认为,古代历史是城市乡村化,而现代历史是乡村城市化,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的演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关系经历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和城乡融合三个发展阶段,到了共产主义,城乡对立被城乡融合替代,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将会消失。,刘易斯创建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把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三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了。他论述的劳动力转移是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同时也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进行的。刘易斯的这一理论假设,与发达国家工业化

5、和城市化的现实是比较吻合的,但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现实不一致。,托达罗针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失业,而人口仍然不断地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事实,建立了一个城市失业的动态均衡模型,为了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流动,提出城市与农村必须平衡发展的政策主张。,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一,大量企业和人口在城市集中,降低了企业雇佣劳动力特别是熟练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提供了人力资本和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新思想生产的便利,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扩散。第二,城市具有良好的供水、电力、供热、电信、交通、运输、仓储和排污等现代基础设施,大量企业集中在城市,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具有规模经济

6、。第三,城市具有更好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娱乐等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以及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服务。第四,大量企业和人口在城市集中,相互之间交流和交换,可以获得很多好处,获得必要的投入和服务,减少运输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第五,人口集中形成了更广阔的市场,从而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好的市场条件,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信息,并降低交易成本。,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三、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平衡的表征,(一)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城市膨胀”。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过度城市化是

7、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尤以拉美地区国家最为典型。,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亦称城市化不足。这种现象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菲律宾、中国、泰国等)比较普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干预,政府限制人口流动,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滞后城市化后果,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二)滞后城市化,表9-2 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其中,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按中国统计年鉴调整。,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二

8、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呈现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城市化进程快于发达国家二是发展不平衡。中高收入国家城市化进展快,最慢的是低收入国家,到2015年还只有30%。,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三、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关系,农村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起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开启之前都有一个农业革命时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没有经历农业革命、农业基础薄弱时就仓促发动了工业

9、化、城市化进程。结果导致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放弃了对农业剩余的榨取,开始转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一、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上是采取抑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政策,因此城镇化发展滞后,远远落后于工业化;90年代中期之后,政府开始放开人口流动限制

10、,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渐赶上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也经历了一段从不平衡发展到一体化发展的过程。,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图9-2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按中国统计年鉴调整,二、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演进,改革开放之后以2003年为界中国城乡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三、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各种表现,(一)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城乡生产要

11、素不平等交换主要体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上;现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交换上,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尽管近几年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然比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二)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而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城市偏向战略,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偏向城市居民。,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三)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不平等,虽然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显著提高,但是各级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明显高于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6年,城镇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98.4

12、%,农村投资额只占到全社会投资总额的1.7%。,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思路,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主要任务是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城市居民。政策思路包括四个方面。,(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从城乡发展不平衡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城乡产业联系,培育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差距,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思考题,1.试述城市化的含义和城市化过程曲线。2.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是什么?3.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存在哪些问题?4.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5.中国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