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906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基础项目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四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1,课程进入统计分析阶段,统计分析是利用综合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其他专门方法,对统计整理结果进行再加工,以取得统计设计规定的各项指标的数据,从而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性的工作过程。统计分析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关系密切,经常需要结合运用。本章侧重从静态分析角度对二者的意义、种类和计算问题进行讲述。,2,【知识目标】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相对指标种类和计算方法【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综合指标进行现象之间的对比分析能够综合运用总量、相对指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学习目标,3,任务一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

2、的意义总量指标的种类总量指标的计算,4,一.总量指标的意义,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规模或总水平的一种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故又称绝对指标。例统计总体 总体规模 总水平 某市职工 职工人数 工资总额 某乡耕地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工业企业 企业个数 职工人数总量指标一般是统计汇总的结果。,5,2007年我国几个主要总量指标01,6,2007年我国几个主要总量指标02,7,2007年我国几个主要总量指标03,8,2007年我国几个主要总量指标04,9,1. 可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基本状况。因而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2. 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

3、、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3.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总量指标在性质上属于数量指标,其数值大小受总体规模大小的影响。,(二)总量指标的作用,10,二.总量指标的种类,11,1.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单位数,是说明总体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2.总体标志总量即某一数量标志下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和,是说明总体在某一方面达到的总水平的总量指标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的地位,会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和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如: “职工人数”在职工总体中是单位总量,而在企业总体中就是标志总量。正确区分两者,对理解和计算平均指标很重要。,(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12,1.时期指标(时期数)是反映时期现象在某一

4、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数量的指标。特点:数值靠连续登记取得;不同时期的数值具有可加性;数值大小与计算期长短有直接关系。2.时点指标(时点数)是反映时点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况的总量指标。特点:数值靠一次性登记取得;不同时点的数值不具有可加性;数值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二)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13,1.实物指标是指采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或理化性能采用的计量单位。有:自然实物单位(人、个、辆)、度量衡单位(米、吨、立方米)、双重单位(马力/台)、多重单位、复合单位(吨公里)、标准实物单位(标准煤、标准台)。实物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现象的具体内容或产品的使用价值

5、量(优点)。但缺乏对非同类现象的综合性能,无法反映复杂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三)实物、价值和劳动量指标,14,2.价值指标是指采用货币单位(人民币元、美元、欧元等)计量的总量指标。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有价值指标都要通过价格来计算。优点: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力。局限性:脱离了具体事物的物质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和实物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认识问题;受价格变动影响,做动态分析需按可比价格计算。,实物、价值和劳动量指标,15,3.劳动量指标是指采用劳动时间(工时、工日等)计量的总量指标。劳动指标主要在企业范围内使用,是企业计算活劳动消耗量、活劳动生产率、编制和检查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

6、、不同经营水平企业的劳动量指标不具有可比性。,实物、价值和劳动量指标,16,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1.必须以经济学理论所阐明的经济范畴为依据。2.必须明确规定总量指标的计算范围和口径。3.必须注意现象的同类性。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1.直接计算法2.间接推算法,17,任务四 “中国梦”中的统计指标描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8,“两个100年”,第一个10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100年:建国100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小康”中的统计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概念1.增加值2.与

7、国民生产总值(GNP)区别(二)计算方法1.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2.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支出法:资本形成总额+消费+净出口价值,20,例:某工业企业2013年各要素数值如下表,计算该企业的增加值,某工业企业2013年各要素数值 单位(万元),21,“小康水平”:人均GDP900美元 “小康社会”: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二、人均收入,(一)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人口,(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承包费用 ) /家庭人口,“小康水平”:城镇人均2400

8、元,农民人均1200元“小康社会”:城镇人均18000元,农民人均8000元,201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2013年农民纯收入:8896元,23,三、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小康水平”:50%以下“小康社会”:40%以下,“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任务二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意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26,27,2007年我国几个主要相对指标,人口城乡结构:城镇44.9%、乡村55.1%人口男女性别比106.19100人口出生率12.1、自然增长率5.17人口密度137

9、.63人/平方公里恩格尔系数:城镇0.363、农村0.431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4%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8%肉类总产量比上年减少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665元/人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69部/百人,28,一.相对指标的意义,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示方式相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为相对数。相对数的基本形式(三要素): 相对数=比数/基数相对数是一个抽象化数值,其表示方式有两种:有名数和无名数。,29,有名数主要用来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电话普及率用“部/百人”表示。有名数一般是由相对数的分子和分母的计量

10、单位复合而成的复名数;也有单名数,如商品流转速度用“次”或“天” 表示。无名数是相对数最常用的表示方式。有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和千分数等。系数、倍数是将基数抽象为1 而计算的相对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是将基数抽象为10、100、1000而计算的相对数。无名数还有“百分点”。,相对数的表示方式,30,(二)相对指标的作用,1.可以表明现象间的数量联系程度现象间的数量联系程度,可以通过结构、比率、比例、速度、程度、密度和效益等相对数,具体、明确地表现出来。2.可以深入分析和说明问题通过总量指标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通过相对指标所揭示出来的各种数量关系,就可以深化对现象的认识。3.可以用于比较

11、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差异,31,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根据对比基础和指标作用划分为六类),相 对 指 标,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32,(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是将现象在计划期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因其只采用百分数表示,故也叫计划完成百分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计划管理的特有指标,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下,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仍需要编制计划;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要制订计划。因此,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并不过时。,33,1.计划完成程度的基本公式

12、: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不可置换,且在指标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及时间长度等方面完全相应。评价计划完成程度须联系计划指标的性质:产出性计划,以最低定额提出,比值100%为好;投入性计划,以最高限额提出,比值100%为好。计划指标可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计划完成程度,34,绝对数、平均数计划的计划完成程度可直接用基本公式计算。【例1】某厂某月甲产品计划产量500件,实际产量550件。则:产量计划完成%=550/500100%=110%结果表明:该月甲产品产量超额完成10%。【例2】乙产品单位成本计划5元,实际4.5元。则:成本计划完成%=4.5/5100%=90%结果表明:成本水平比计划降

13、低10%,超额完成计划。,计划完成程度,35,计划完成程度,2.相对数计划的计划完成程度静态相对数计划,亦直接用基本公式计算。【例3】某商场某月流通费用率计划8%,实际7%。则:动态相对数计划,则用如下公式计算:,36,动态相对数计划的计划完成程度,【例4】某高校本年计划招生数为上年的110%,而实际招生数仅为上年的108%。则: 招生计划完成程度=108%110%=98.2%当计划是以升降率(增减速度)提出时,则应进行还原,采用下式计算:上例若改变提法:某高校本年计划招生数比上年增长10%,而实际招生数仅比上年增长8%。则:,37,该高校招生计划完成程度如此计算:计算结果与上例相同。【例5】

14、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5%,实际降低8%。则:超额3.2%完成了成本降低计划。,动态相对数计划的计划完成程度,38,3.中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中长期计划指计划期在五年及以上的计划。其制定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检查其完成情况,也有此两种方法:水平法将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与同期计划规定应达到的水平对比,计算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公式:若计算提前完成的时间,应以期内连续一年(12个月)实际达到计划规定水平为准。,计划完成程度,39,中长期计划检查水平法,【例6】某企业“十五”计划规定,甲产品产量2005年应达到200万吨,实际执行结果如下表。,即甲产品产量超额24%完成了“十五”计划。,40,

15、累计法将计划期内累计实际完成数与全期计划总数对比,计算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公式:,【例7】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整个计划期间基建投资总额应累计达到500亿元,实际执行结果如下片表。试计算该市五年基建投资额计划完成程度。,中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41,中长期计划检查累计法,该市五年基建投资额计划执行情况如下:,42,计划执行进度则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为保证按时完成计划,用以分析计划执行进展快慢程度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例9】某商场2005年计划销售额2000万元,1-9月累计完成销售额1520万元。则: 计划执行进度=1520/2000100=76%计算结果说明,该商场计划执行进度稍快于时间进

16、程,若第四季度能保持前三季度水平,则有望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销售计划。,4.计划执行进度的检查,43,(二)结构相对数比重,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以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状况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结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系数或成数表示。各部分比重之和须等于100%、1或10。结构相对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可置换。但两者可同是单位总量,也可同是标志总量。,44,结构相对数算例,2006年我国就业人员和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单位总量,标志总量,45,结构相对数恩格尔系数,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结构相对数的主要作用:分析事物的结构及变化

17、,可以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反映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可以说明事物总体的质量或工作的质量,反映人、财、物力和时间的利用情况。,46,(三)比例相对数比例,比例相对数是在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比例关系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比例相对数可用百分数,也可用1nm表示。比例相对数的分子和分母,可以置换。计算比例相对指标,目的在于判断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协调,为此需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比例相对数也有说明总体结构的作用。,47,比例相对数算例,2006年我国就业人员和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比例,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重大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积累与消费比例、

18、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比例、农轻重比例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比例相对数来反映。,48,(四)比较相对数,比较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比较相对数的分子和分母,可以置换。用于比较的指标,可以是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但从可比性考虑,最好用质量指标。,比较相对数是将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值对比,以反映现象在空间上的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49,比较相对数算例1,2006年底,河南省人口数9392万人,河北省人口数6898万人。试比较两省人口数量的差异程度。解1:河南与河北比较: 人口比较相对数=93926898=136%结果表明,河南人口数为河北人口数的136%,即河南比河北人口多36%

19、。解2:河北与河南比较: 人口比较相对数=68989392=73%结果表明,河北人口数只是河南人口数的73%,即少27%。,50,比较相对数算例2,某地区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甲企业42000元/人,最底的是乙企业15000元/人,平均是26000元/人。据此可以计算:甲企业与乙企业的比较相对数: 4200015000=2.8(倍)甲企业与平均水平的比较相对数: 4200026000=1.62(倍)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不同国家、地区或单位之间的比较,先进与落后的比较,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通过比较揭示差异程度。,51,(五)强度相对数,强度相对数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

20、指标数值对比,以说明现象的强弱、稠密和普遍程度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强度相对数一般用复名数表示,也有用单名数或无名数表示的。其分子和分母,有些可以置换,有些不宜置换。可以置换的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52,强度相对数应用范围较广,主要作用:1.说明强弱程度。如: 人均钢产量(千克/人)、人均GDP(元/人)、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2.说明稠密程度。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网点密度(人/个)3.说明普遍、普及程度。如:每万人大学生数(人)、手机普及率(部/百人 )、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张)4.说明经济效益。如:资金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万元产值能耗(吨),强度相

21、对数作用,53,(六)动态相对数,动态相对数是将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以说明现象发展变化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指标。实际工作中,也叫发展速度或发展指数。计算公式:,动态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动态相对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可置换。计算动态相对数,须选择好对比基期。,54,动态相对数算例,【例】祖国大陆人口数1990年113368万人,2007年末132129万人。则:,结果表明,祖国大陆人口2007年比1990年增长了16.55%。动态相对数在统计分析中应用广泛,详细内容见“时间数列分析”一章。,55,三.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可比性原则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用来比较的指标在经济内容、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等方面应保持可比。可比性不应机械地理解,要灵活掌握。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的原则结合方式:与相对数的分子、分母相结合;与相对数的分子、分母的差额结合。多项相对指标综合运用的原则每种相对指标只能说明现象某一方面的数量关系。多种指标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